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拉雷克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巴拉雷克丘(烏茲別克語:Bolaliktepa)是烏茲別克南部帖爾米茲附近的一處考古遺址[1],為嚈噠貴族一處小型、具防禦工事的封地[2],其中出土許多壁畫[3],年代約為5世紀晚期至7世紀早期[3][4][註 1],稍晚於迪爾伯金丘(位於阿富汗境內)壁畫的年代。巴拉雷克丘與阿吉那丘和卡菲爾·卡拉(皆位於塔吉克境內)的壁畫風格同屬吐火羅派(Tokharistan school)[5],並影響了年代稍晚的彭吉肯特粟特藝術[6]。
壁畫
巴拉雷克丘的壁畫皆以宴會為主題[7],雖與該地區同期以佛教為主題的壁畫不同,畫中也沒有佛教人物,但風格仍有相似之處[8]。畫中的男人不蓄鬍,女子樣貌圓潤,皆穿戴華美的服裝與珠寶配件[7]。這些壁畫很可能是描繪6世紀早期(突厥汗國征服此地以前)嚈噠貴族典型的宮廷生活,形象類似巴米揚大佛山洞頂部壁畫中的嚈噠人[9];另外有些學者認為巴拉雷克丘的壁畫為公元571年突厥汗國征服此地、與薩珊波斯以阿姆河為界之後方繪製[10]。6世紀晚期巴拉雷克丘的大多數壁畫都受到毀損[6][7]。

有學者認為巴拉雷克丘壁畫中的男子和察赤(Chach,即今塔什干)錢幣上一些匈尼特人/嚈噠統治者的形象相似[11],另有學者認為這些硬幣屬突厥汗國[12][13]。
巴拉雷克丘壁畫中的男子[11]
察赤錢幣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