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龐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龐煖(?—?),一作龐煥[註 1]龐子[1]龐援,《史記索隱·廉頗藺相如列傳》誤作為馮煖戰國末年趙國將領、縱橫家,曾擒殺燕將劇辛以及合縱五國伐秦。

事实速览 龐煖, 本名 ...

生平

龐煖出身不明,據《鶡冠子》記載最早出現於趙武靈王時期[註 2],曾與趙武靈王及趙悼襄王談論兵法。 [2][3]

燕國將領劇辛原來在趙國居住時與龐煖私交很好。 前242年,燕王喜因趙國長期遭受秦國攻擊,主將廉頗又出奔魏國,想趁機進攻趙國。出征前燕王喜曾詢問劇辛關於龐煖的情況,劇辛說龐煖是很容易對付的。燕王喜於是以劇辛為將攻打趙國,趙國派龐煖迎戰。最終趙軍大勝,俘虜燕國兩萬人,劇辛被擒殺。 [4][5]

前241年,趙、楚、魏、韓、燕五國共推楚考烈王為縱約長,龐煖為聯軍主帥,共同攻打秦國。聯軍攻至函谷關時,秦軍出擊,諸侯聯軍敗退。 [註 3]聯軍轉而進攻秦國的盟國齊國,奪取了饒安(今河北省鹽山縣西南)。 [8][9]

前236年,龐煖率領趙軍主力北上攻打燕國,想脅迫燕國一起進攻秦國。 秦王政以救援燕國為由,以王翦桓齮楊端和為將率軍兩路攻打趙國。當趙軍攻取了燕國的勺梁(今河北省定州市北)時,王翦出兵攻打趙國的上黨郡;當趙軍攻取了燕國的狸(今河北省任丘市東北)時,王翦已攻克了趙國的閼與(今山西省和順縣)、橑楊(今山西省左權縣)等六座城池;當趙軍攻取了燕國的陽城(今河北省保定市北)時,桓齮攻克了趙國的鄴城(今河北省磁縣鄴鎮)和安陽(即新寧中,今河南省安陽市西南);當龐煖聞訊揮師南下救援時,秦軍已經將漳水流域全數吞併。秦軍與趙軍同步行動,趙國只奪得燕國三座城池,卻丟失南方、西方的九座城池。此戰過後,趙國的力量進一步被削弱,趙悼襄王也因此抑鬱而終。 [註 4][10][11][12]龐煖的事蹟此後再無記載。

Remove ads

著作

漢書·卷三十·藝文志》在兵權謀家論著中記載龐煖著有《龐煖》三篇,縱橫家論著中著有《龐煖》二篇,皆已失傳。[13]

考證

錢穆的《先秦諸子系年考辨·一百五十七·龐煖劇辛考》中考證在《荀子·議兵篇》中同荀子在趙孝成王面前討論兵法的臨武君即為龐煖,[14]但此觀點缺乏其他史料佐證。

文學形象

長篇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龐煖於第一百零二回《華陰道信陵敗蒙驁 胡盧河龐煖斬劇辛》中登場,本篇詳細描述了龐煖與劇辛交戰的經過:燕王喜想報鄗代之戰慘敗於趙國之仇,劇辛也在燕王喜面前誇口說龐煖是容易對付的,燕王喜於是任命劇辛為主將攻打趙國,龐煖與樂乘樂閒率軍迎敵。龐煖先敗劇辛一陣,燕將武陽靖中箭而亡。次日,劇辛邀請龐煖陣前對話,雙方敘舊後再次激戰,燕軍不占優勢,雙方收兵。龐煖派使者給劇辛送去書信,說李牧已率趙軍準備截擊燕軍後路,劇辛下令撤軍,自己親自斷後。當夜龐煖率軍追擊劇辛,雙方大戰於胡盧河,劇辛戰敗後自刎,栗腹之子栗元被樂閒俘虜後遭處決。龐煖同李牧會師,乘勝進兵,取燕國武遂(今河北省徐水縣西北遂城)、方城(今河北省固安縣南)之地,燕王喜被迫派將渠求和後龐煖才撤軍。

在第一百零三回《李國舅爭權除黃歇 樊於期傳檄討秦王》中,龐煖在擊敗燕國後,合縱列國攻秦。龐煖率領趙、楚、魏、韓、燕五國精銳部隊圍攻秦國的渭南(今陝西省渭南市),秦國丞相呂不韋親帥蒙驁、王翦、桓齮、李信內史騰等將迎戰。王翦建議派兵襲擊聯軍中的楚軍,但李信手下督糧牙將甘回因押送糧草來遲受鞭刑後投奔楚軍,楚軍得知情報後撤兵。秦軍率軍夜襲趙軍主營沒有成功,天亮後龐煖得知楚軍撤兵後解散聯軍,讓韓、魏兩國軍隊回國,自己率領趙、燕兩國軍隊奪取了齊國的饒安。後呂不韋為報五國伐秦之仇,派蒙驁同張唐率軍五萬攻打趙國,又派長安君成嶠同樊於期率軍五萬作為援兵接應。龐煖與副將扈輒率軍十萬迎戰,在堯山擊敗張唐所帥的秦軍。蒙驁下令紮寨,又命張唐催促成嶠的援軍。成嶠從樊於期那裡得知秦王政是呂不韋之子的消息後率軍叛變,蒙驁接到消息後傳令班師,並親自率軍斷後。龐煖在太行山林深處埋伏精兵三萬伏擊秦軍,射殺蒙驁,但龐煖也身中蒙驁之箭,回國後箭瘡發作而亡。[15]

Remove ads

注釋

  1. 一說龐煥為龐煖之兄。
  2. 錢穆認為《鶡冠子》是偽書,所記載不足以為證據,龐煖是否真與趙武靈王討論過兵法的說法存疑。
  3. 關於此戰《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記載為(秦王政)六年,韓、魏、趙、衛、楚共擊秦,取壽陵。秦出兵,五國兵罷。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記載為(趙悼襄王)四年,龐煖將趙、楚、魏、燕之銳師,攻秦蕞,不拔。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記載為(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與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而《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則記載為攻秦至函谷關。梁玉繩所著《史記質疑》認為聯軍中無衛國,取壽陵也記載有誤,見梁所著《史記志疑》第169頁。 [6]而楊寬認為蕞位於陝西省臨潼縣北,已經深入秦國境內,五國聯軍沒有能力攻到此地,應以《楚世家》和《春申君列傳》的記載為準,見楊所著《戰國史料編年輯證》第1076頁。 [7]
  4. 此戰《史記》的記載多有錯雜不明之處,採納楊寬所著《戰國史料編年輯證》的觀點,見楊所著《戰國史料編年輯證》第1103頁。 [7]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