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谷汲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谷汲線
Remove ads

谷汲線(日語:谷汲線たにぐみせん)是連接岐阜縣揖斐郡大野町黑野站至同縣同郡谷汲村日語谷汲村(現時:揖斐川町谷汲站之間的名古屋鐵道(名鐵)鐵道路線,現時已經廢除。原本該路線由谷汲鐵道敷設與營運。

事实速览 谷汲線, 概覽 ...

此線的車費日語運賃計算劃分為C(實際車費是把乘車的營業距離乘1.25倍後的相對應費用)。

此條目將會同時記述當初建設此線和營運此線的谷汲鐵道(後來合併至名古屋鐵道)。

Remove ads

路線資料

※如沒有特別指明,資料截至路線廢除前一刻

  • 路線距離(營業距離):11.2公里
  • 軌距:1067毫米
  • 車站數目:9座(包括起終點站)
  • 雙線區間:沒有(全程單線
  • 電氣化區間:全線(直流600V)
  • 閉塞方式電話電報閉塞式(黑野站至北野畑站之間)、單票閉塞式(北野畑站至谷汲站之間)
    在平時,兩個閉塞方式會併合處理。在每月18日谷汲山日語華厳寺命日與旅遊旺季期間,當列車加班時,北野畑站會設有職員當值調動列車。在那時候,閉塞系統會變回原本的兩個閉塞。而路票會發給前往谷汲的第一班加班列車前的定期列車,以及前往黑野的最後一班加班列車。

運行形態

所有列都是普通列車和一人控制。在早上6至8時時段,行走於黑野站至谷汲站之間的列車每30分鐘一班,即每小時2個往返班次。其餘時間直至尾班車前每60分鐘一班,每小時1個往返班次。但是在每月18日、旅遊旺季的指定日期與廢線前時期。將會有數個往返臨時列車班次,日間(早上11時至下午3時)也設有每小時2個往返班次。在臨時列車班次中,車掌會在車上乘務。由於谷汲線全程單線,當每30分鐘設有一班列車的時段,列車中途會在北野畑站與反方向列車進行交會。在路線臨近廢除前時期,早上和黃昏設有每50分鐘一班的時段,除了特定日期外,列車交會車站不只會是在北野畑站。

使用車輛

以下只記述1984年(昭和59年)開始一人控制後的情況。基本上車輛與揖斐線共用。在揖斐線用的車輛中,Mo770形日語名鉄モ770形電車 (2代)Mo780形日語名鉄モ780形電車從未行走在谷汲線。可是當初原本預定上述兩款空調電車會駛入谷汲線,但由於谷汲線的電力是原自揖斐線,因此於谷汲線距離位於揖斐線的變電所較遠,以導致谷汲線末端區間的架空電纜電壓不足(原本架空電纜電壓為600伏特,谷汲線末端只會有300至400伏特)。使未能夠把這些空調電車會駛入谷汲線。另一方面,戰前製的舊型車輛在構造上,可以在電壓下降的情況下繼續行駛,因此此線與揖斐線黑野以北區間中,仍然使用這些車輛,直至路線廢除。

歷史

前史(谷汲鐵道時代)

事实速览 谷汲鐵道, 原文名稱 ...

在1922年(大正11年)5月,為了確保參拜客設有交通服務前往當地著名的谷汲山華嚴寺日語華厳寺,以及在根尾方地方進行開發,便向當局申請建設連接揖斐郡大野村與谷汲村之間的鐵路。在6月,再申請建設連接揖斐郡大野村至安八郡神戶町之間(養老鐵道廣神戶站)的鐵路。於稻富村出身的井深重剛同意這個計劃,並無償提供了所有預定鐵路線通過的地段[注 1]以及自己的資金,以作為鐵路敷設計劃的支援。在1923年(大正12年)2月,當局批出了鐵路建設許可[2],可是後來發生關東大地震後導致經濟衰退:加上建設跨越揖斐川的問題使放棄了延長至廣神戶站的計劃[3][注 2]

在1924年(大正13年)1月,谷汲鐵道成立,總部位於大野村大字黑野。社長由井深就任。而美濃電氣軌道日語美濃電気軌道也有出資,該公司的3名職員成為了谷汲鐵道的董事。為了配合將於1927年(昭和2年),谷汲山華嚴寺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御開帳日語御開帳(以下簡稱「御開帳」),建設鐵路的工程日夜進行,最後1926年(大正15年)4月終於全線開通。在4月6日,北方町至黑野之間開始營業。在舉行盛大開通儀式的5個月後,一場意外使在建設時作為首席領導,開業不斷奔走忙碌的井深突然去世。後來,在9月1日起開始設有與美濃電氣軌道的直通班次。當時,從岐阜站乘坐市內線前往忠節橋站後,步行前往忠節站後轉乘列車前往谷汲站的所需時間為1小時半。

在1927年(昭和2年)4月至5月,為了準備御開帳而增備6架車輛(DeRo7形電動列車日語谷汲鉄道デロ7形電車),同時於稻富站新設列車交會設備。使在多客時可以提供每20分鐘一班3卡編成列車。在御開帳期間,客量大幅上升,還有一些還未能上車的乘客。但是在御開帳後,客量立刻減少。在昭和金融恐慌時期,公司業績還惡化,當時需要政府補貼日語地方鉄道補助法才可維持經營。

在1930年(昭和5年),美濃電氣軌道由於業績惡化而需要與名古屋鐵道(名岐鐵道)合併。谷汲鐵道在1933年(昭和8年)於華嚴寺御開帳期間雖然獲得了好成績,可是在御開帳結束後客量再次減少。在1935年(昭和10年)雖然開展了巴士業務(巴士行走於黑野至神戶至三屋之間[注 3]),可是巴士業績不佳。在1936年(昭和11年)華嚴寺御開帳期間,鐵路業務再次獲得好成績。在同年7月,谷汲鐵道成為了名古屋鐵道的子公司。在1937年(昭和12年),藍川清成日語藍川清成就任代表董事[4]

Remove ads

年表

  • 1923年(大正12年)
    • 2月8日 - 谷汲鐵道獲得鐵路建設許可(揖斐郡大野村至同郡谷汲村之間,揖斐郡大野村至安八郡神戶町之間)[2]
    • 12月27日 - 建設鐵路計劃改變(並得到許可)(揖斐郡大野村至同郡谷汲村之間)[3]
  • 1924年(大正13年)1月27日 - 谷汲鐵道株式會社正式成立[5][6]
  • 1926年(大正15年)
    • 4月6日 - 谷汲鐵道黑野至谷汲之間開業[7]。引入了6架DeRo1形電動列車日語谷汲鉄道デロ1形電車。同日,美濃電氣軌道北方線 北方町至黑野之間開業[7]
    • 9月1日 - 開始與美濃電氣軌道直通運輸(行走於忠節至谷汲之間[8]
  • 1927年(昭和2年)4月1日 - 舉行御開帳(直至5月20日)。當時增備了車輛,稻富站被遷移並加設列車交會設備。班次由每40分鐘一班增至每20分鐘一班。黑野站、谷汲站水井和廁所[9]
  • 1933年(昭和8年)4月1日 - 舉行御開帳(直至5月20日)。為了增加列車班次,從名岐鐵道引入BD505形日語美濃電気軌道セミボ510形電車[10]
  • 1936年(昭和11年)
    • 4月1日 - 舉行御開帳(直至5月20日)。谷汲鐵道與名古屋鐵道一同實施減票價,忠節至谷汲之間的來回車費減價[11]
    • 7月1日 - 名古屋鐵道受委託管理谷汲鐵道[12]
  • 1941年(昭和16年)1月4日 - 谷汲鐵道的巴士業務(垂井站前 - 赤坂 - 大垣站前,黑野 - 神戶 - 三屋)轉讓給大垣自動車(現時:名阪近鐵巴士日語名阪近鉄バス[13]
  • 1944年(昭和19年)
    • 3月1日 - 名古屋鐵道與谷汲鐵道合併。成為名古屋鐵道谷汲線。
    • 日期不詳 - 黑野西口站、豐木站、八王子坂站、長瀨茶所站暫停營業[14]
  • 1946年(昭和21年)9月16日 - 豐木站重開。
  • 1950年(昭和25年)4月1日 - 舉行御開帳(直至5月20日)。再次有其他線區的車輛行走谷汲線,以3卡編成行走。北野畑站設置臨時變電站。曾經撒走列車交會設備的稻富站和長瀨站重新加設交會設備,使可班次加密至每18分鐘一班[15]
  • 1955年(昭和30年)4月1日 - 舉行御開帳(直至5月20日)[16]。這是谷汲線營業期間最後一次御開帳。
  • 1958年(昭和33年)5月1日 - 廢除長瀨茶所站。
  • 1963年(昭和38年)7月1日 - 廢除貨運業務[17]
  • 1968年(昭和43年)8月5日 - 新設急行班次,直通至揖斐線與岐阜市內線。
  • 1969年(昭和44年)4月5日 - 廢除黑野西口站和八王子坂站。
  • 1984年(昭和59年)
    • 3月20日 - 廢除急行班次。
    • 10月16日 - 非繁忙時間開始一人控制
  • 1990年(平成2年)4月23日 - 廢除結城站。
  • 2001年(平成13年)10月1日 - 全線廢除。由名阪近鐵巴士日語名阪近鉄バス提供廢除替代巴士。
  • 2005年(平成17年)10月1日 - 替代巴士服務(名阪近鐵巴士谷汲黑野線)被廢除。由樽見鐵道樽見線北方真桑谷汲口之間,以及於大野巴士中心日語大野バスセンター乘坐揖斐川町社區巴士日語揖斐川町コミュニティバス揖斐黑野線,中途於本揖斐巴士站轉乘揖斐川町社區巴士橫藏線替代。
Remove ads

車站列表

  • 所有車站位於岐阜縣內。
  • 車站名稱、接續路線名稱、營業距離與所在地取自路線廢除當刻。
  • 印上*的車站是路線(該區間)廢除前已經廢除(廢除日參見歷史一節)。
  • 截至廢除前一刻,所有班次都是普通列車。所有列車停靠各站。
更多信息 中文站名, 日文站名 ...
Remove ads

運輸、收支業績

更多信息 年度, 運輸人次(人) ...
  • 參考自鐵道統計資料、鐵道統計與國有鐵道陸運統計各年度版
  • 在1927年、1933年、1936年4月1日至5月20日之間,於谷汲山華嚴寺日語華厳寺進行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御開帳日語御開帳
Remove ads

注腳

注釋

  1. 據說黑野至更地之間的路段必須途經井深家所擁有的土地
  2. 在1927年(昭和2年),揖斐川電氣日語イビデン,在同一路線中申請並得到鐵路建設許可。該許可在翌年失效
  3. 後來路線轉讓給大垣自動車(現時:名阪近鐵巴士日語名阪近鉄バス)後,現時成為大垣大野線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