鮌 U+9B8C, 鮌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9B8C ← 鮋[U+9B8B]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鮍 →[U+9B8D] 跨語言 漢字 鮌(魚部+5畫,共16畫,倉頡碼:弓火卜女戈(NFYVI),部件組合:⿰魚玄) 來源 康熙字典:第1468頁第7字 大漢和辭典:第46067字 大字源:第2001頁第13字 漢語大字典(第一版):第7卷第4683頁第6字 辭海:第1527頁第2行第4字 Unihan:U+9B8C 漢語 更多信息 正體/繁體, 簡體 ... 正體/繁體 鮌 簡體 𱇢 关闭 發音 官話 (拼音):gǔn (gun3) (注音):ㄍㄨㄣˇ 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拼音:gǔn 注音:ㄍㄨㄣˇ 通用拼音:gǔn 威妥瑪拼音:kun3 耶魯官話拼音:gwǔn 國語羅馬字:goen 西里爾字母轉寫:гунь (gunʹ) 漢語國際音標 (幫助):/ku̯ən²¹⁴/ 釋義 鮌 (棄用) 鯀/鲧的另一種寫法 按《世本》,鮌作城郭。城,盛也;郭,大也。 [文言文,繁體]按《世本》,𱇢作城郭。城,盛也;郭,大也。 [文言文,簡體]出自:焦贛,《易林》,公元前1世紀Àn 「Shìběn」, Gǔn zuò chéngguō. Chéng, shèng yě; guō, dà yě. [漢語拼音]根據《世本》,鮌建了內牆和外牆。內牆堅固,外牆巨大。 馬鮫,青斑色,無鱗有齒,又名章鮌,《連江志》謂之章明。 [現代標準漢語,繁體]马鲛,青斑色,无鳞有齿,又名章𱇢,《连江志》谓之章明。 [現代標準漢語,簡體]出自:1596年,屠本畯《閩中海錯疏·鱗下》Mǎjiāo, qīng bān sè, wú lín yǒu chǐ, yòu míng zhānggǔn, 「Liánjiāngzhì」 wèi zhī zhāngmíng. [漢語拼音]中華馬鮫,體表是藍色、有斑紋、無鱗片、有牙齒,又名「章鮌」,《連江志》稱其為「章明」。 Remove ads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