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之內線(日語:丸ノ内線まるのうちせん Marunouchi sen */?)是一條由日本東京地鐵營運的鐵路綫,由連接東京都豐島區池袋站杉並區荻窪站的本線與連接中野區中野坂上站和杉並區的方南町站的支線(通稱方南町支線)組成。鐵道要覽日語鉄道要覧內的名稱為「4號線丸之內線」與「4號線丸之內線分岐線」。然而,新宿-荻窪段與中野坂上-方南町段於通車當時至1972年被稱為「荻窪線」。

Quick Facts 丸之內線, 日語原名 ...
東京地鐵 丸之內線
行走丸之內線的2000系四谷站
日語原名丸ノ内線
假名まるのうちせん
羅馬字Marunouchi sen
概覽
營運範圍 日本
 東京都
服務類型地鐵
所屬系統東京地鐵
起點站池袋站(本線)
中野坂上站(支線)
終點站荻窪站(本線)
方南町站(支線)
路綫代號 M Mb
路綫編號4號線
技術數據
路綫長度24.2公里(本線)
3.2公里(支線)
最高速度75公里/小時(本線)
65公里/小時(支線)
正線數目複線
車站數目28個(本線25個、支線3個)
軌距1,435毫米
最小曲線半徑本線:140 m(銀座站附近)[3][註 1]
支線:125 m(中野區本町三丁目附近)[2]
最大坡度35 [1][2]
電氣化方式直流電600 V軌道供電
閉塞方式速度制御式
訊號系統東京地鐵新CS-ATC
車廠中野檢車區日語中野車両基地中野檢車區小石川分室日語小石川車両基地
使用車型2000系列車 6節、共53列
營運資訊
開通營運1954年(昭和二十九年)1月20日
乘客量2,538,064千人公里(2019年度)[5]
擁有者 東京地鐵
營運者 東京地鐵
Close

路綫名的由來為東京站附近的地名丸之內。1970年的町名變更導致千代田區的表記由「丸ノ内」改為「丸の内」,然而地鐵路綫之後繼續以未有更改的「丸ノ内線」標記。

車體、路綫圖與轉乘資訊使用的路綫顏色為紅色。方南町支線的車輛為防止誤乘而附加黑色色帶。本線的路綫記號為M、方南町支線為Mb[註 2](2016年11月中旬為止為m[6])。

路綫資料

  • 路綫距離(營業距離):
    • 本線:池袋-荻窪 24.2公里
    • 支線(方南町支線):中野坂上-方南町 3.2公里
  • 軌距:1,435毫米
  • 站數:28個(本線25個(包括起終點站)、支線3個(不包含與主線共用的中野坂上站))
  • 複線路段:全線
  • 電氣化路段:全線(直流電 600 V軌道供電
  • 閉塞方式:速度控制式(東京地鐵新CS-ATC)、ATO(全線)
  • 列車無線日語列車無線方式:誘導無線日語誘導無線(IR)方式
  • 最高速度:本線 75公里/小時、支線 65公里/小時
  • 平均速度:本線 37.2公里/小時、支線 34.9公里/小時
  • 表定速度日語表定速度:本線 29.2公里/小時、支線 29.9公里/小時
  • 車廠中野檢車區日語中野車両基地中野檢車區小石川分室日語小石川車両基地
  • 地面路段:茗荷谷、後樂園、御茶之水、四谷各站附近 合計2.2公里
  • 至2010年度為止本線與支線全部列車均以列車自動運行裝置(ATO)自動運行[7]

簡介

丸之內線為二戰戰後東京第一條興建的地鐵(原本在戰前已動工,但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在1941年暫緩工程),首段路綫(池袋站~御茶之水站)於1954年通車。其後,荻窪-新宿的一段丸之內線開業後由於是獨立的運行系統,曾稱為荻窪線。丸之內線也是首條以「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東京地鐵之前身)為事業主體興建的地鐵路綫。

此外,丸之內線也是唯一能夠直接在東京站搭乘的東京地鐵路綫。

2016年(平成28)統計,丸之內線每日運載量為131萬餘人,為東京地鐵載客量第二多的路綫,僅次於東西線。

沿革

Thumb
1954年通車紀念儀式。池袋站
  • 1942年(昭和17年)6月5日:赤坂見附-四谷見附段舉行開工儀式[8]
  • 1944年(昭和19年)6月16日:赤坂見附-四谷見附段停工[9]
  • 1949年(昭和24年)12月12日:確定興建第4號線池袋-神田段[10]
  • 1951年(昭和26年)
    • 3月30日:池袋-神田段舉行開工儀式[11]
    • 4月20日:池袋-神田段開工[11]
  • 1952年(昭和27年)11月22日:建設計劃從原先池袋-神田改為池袋-御茶之水[12]
  • 1953年(昭和28年)
    • 9月19日:確定興建御茶之水-西銀座(銀座)段[13]
    • 10月30日:認可更改途經地點為淡路町[13]
    • 12月1日:確定第4號線池袋-新宿段稱為丸之內線[13]
  • 1954年(昭和29年)
    • 1月20日:池袋-御茶之水段(6.4公里)通車[13]
    • 8月5日:御茶之水-東京段開工[14]
  • 1955年(昭和30年)8月29日:確定興建西銀座(銀座)-新宿段[14]
  • 1956年(昭和31年)
    • 1月15日:東京-西銀座(銀座)段開工[15]
    • 3月20日:御茶之水-淡路町段(0.8公里)通車[15]
    • 7月20日:淡路町-東京段(1.4公里)通車[15]
    • 8月28日:西銀座(銀座)-新宿段開工[15]
  • 1957年(昭和32年)12月15日:東京-西銀座(銀座)段(1.1公里)通車[16]
  • 1958年(昭和33年)10月15日:西銀座(銀座)-霞關段(1.1公里)通車[17]
  • 1959年(昭和34年)
    • 3月14日:新宿-荻窪段與中野坂上-方南町段開工[17]
    • 3月15日:霞關-新宿段(5.8公里)通車、丸之內線全線通車[17]
  • 1960年(昭和35年)10月21日:確定4號線新宿以西稱為荻窪線[18]
  • 1961年(昭和36年)
    • 2月8日:荻窪線新宿-新中野段(3.0公里)、中野坂上-中野富士見町段(1.9公里)通車[18]
    • 11月1日:新中野-南阿佐谷段(3.1公里)通車[19]
  • 1962年(昭和37年)
    • 1月23日:南阿佐谷-荻窪段(1.5公里)通車[20]
    • 3月23日:中野富士見町-方南町段(1.3公里)通車,荻窪線全線通車[20]
  • 1964年(昭和39年)
    • 8月29日:伴隨日比谷線霞關-東銀座段通車,西銀座站改稱銀座站[21],與銀座線銀座站結合成綜合車站。
    • 9月18日:東高圓寺站啟用(新高圓寺-新中野段)[21]
  • 1968年(昭和43年)5月-7月:方南町支線以10輛2000型日語営団2000形電車取代10輛100型日語営団100形電車列車[22]
  • 1972年(昭和47年)4月1日:荻窪線與丸之內線統一名稱[23]
  • 1981年(昭和56年)11月16日:方南町支線用車輛以6列3節編組取代5列2節編組列車,增加載客量[24]
  • 1988年(昭和63年)10月17日:02系開始營業[25]
  • 1990年(平成2年)7月18日:空調車輛開始運行[26]
  • 1993年(平成5年)
    • 4月1日:02系的1編組作為廣告貸切列車日語広告貸切列車「U-LINER」開始運行[27](2005年9月運行終了)。
    • 7月6日:方南町支線2000型列車停止營運[28]
  • 1995年(平成7年)
  • 1996年(平成8年)
    • 5月28日:西新宿站啟用(中野坂上-新宿段)[29]
    • 7月3日:方南町支線專用的02系80番台開始營業。
    • 7月18日:方南町支線500型列車停止營運。丸之內線的舊型列車全數退役。7月20日進行告別運行。至此,丸之內線完全空調化[29]
  • 1998年(平成10年)
    • 2月27日:實施全線CS-ATC化[30]。本線最高速度由65提升至75公里。
    • 3月7日:隨着CS-ATC化實行時刻表改正[30]。池袋-荻窪段減少2分鐘。
  • 2004年(平成16年)
    • 4月1日: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民營化,路綫由東京地鐵繼承。
    • 5月8日:中野坂上-方南町段設置月台閘門,中野新橋與中野富士見町2站設置電動步道。
    • 7月31日:方南町支線開始一人控制[31](只限線內運行的3節編組列車)。
  • 2005年(平成17年)
    • 3月:本線6節編組、為一人控制進行改造的車輛開始運行。
    • 9月:為方便月台閘門興建工程,霞關、四谷、新高圓寺各站改變停車位置。
  • 2006年(平成18年)4月28日:池袋-荻窪段各站月台閘門興建工程開工。6月起至翌年2007年9月於各站依次設置。
  • 2008年(平成20年)
    • 6月14日:池袋-荻窪段各站(除部分車站外)開始使用車外音樂。荻窪、中野富士見町方向曲名為「街並みはるか」、池袋方向曲名為「舞フラワー[32]
    • 12月27日:池袋-荻窪段開始以ATO運行。
  • 2009年(平成21年)3月28日:池袋-荻窪段全線開始一人控制。[33]
  • 2010年(平成22年)5月:方南町支線3節編組列車開始ATO運行[34]
  • 2016年(平成28年)11月:為了方便訪日外國人遊客,方南町支線的方南町(m-03)、中野富士見町(m-04)、中野新橋(m-05)各站,為了在自動廣播在發音上區分車站編號在發音上相同的本線側新高圓寺(M-03)、東高圓寺(M-04)、新中野(M-05)各站方南町支線的路綫記號由m(小楷的M)改為Mb[6]
  • 2018年(平成30年)
    • 9月-10月:各站依次設置新型電光目的地顯示器。
    • 10月17日:02系開始廢車輸送。
    • 12月:新宿三丁目站、淡路町站依次啟用接近廣播。
  • 2019年(平成31年・令和元年)
    • 2月23日:2000系營業運行[35]
    • 3月20日:最後的茗荷谷站啟用新的接近廣播,全線更新完成。
    • 7月5日:伴隨方南町站月台6節化完工,6節編組的池袋站-方南町站間開始直通運行[36]
  • 2020年(令和2年)6月6日:銀座站與有樂町線銀座一丁目站開始轉乘業務[37]

運行形態

山手線新宿站-池袋站間呈張開的U字型路綫,山手線內部相對短距離的流動較多,支線以外的路綫時刻表構成與山手線類似,本線與支線列車在中野坂上站組成可以互相轉乘的排班。全線通行所需時間為本線49分40秒,支線6分25秒。

池袋站-荻窪站間

平日在新宿站-池袋站間早晚繁忙時間班次為約每1分半至2分鐘1班(日本班次密度最高),日間班次為每4分鐘1班。

基本上分為池袋站-荻窪站間全線運行的列車,及池袋站-方南町站間支線直通運行的列車(日間大概每20分鐘1班行駛池袋站-方南町站間路段)。為方便早晚與深夜進出車廠另外設定了池袋站-茗荷谷站與在中野富士見町站、新宿三丁目站、新宿站、中野坂上站始發終到的列車。

大晦日元旦通宵運行日語終夜運転在池袋站-荻窪站間全線運行。最接近後樂園站的東京巨蛋舉辦演唱會等活動,為了應對人潮,於2010年代前半起在一部分時段加開通宵運行列車。這些加開列車的一部分只來往池袋站-銀座站間,通宵運行時只限每年1次,以銀座站到發(使用銀座站緊急渡線折返)[38]

車輛使用2000系02系本線用6節編組。

中野坂上站-方南町站間

平日早晚繁忙時段約每4分1班,日間每6分40秒1班(當中直通本線班次每20分1班)。

基本上分為在中野坂上站-方南町站間來回的列車與池袋站-方南町站間的本線直通列車。早晚與深夜有池袋站-中野富士見町站間的列車、早上與假日黃昏由中野富士見町開往方南町的列車、因入庫平日尾班車起只有2班荻窪開往中野富士見町的列車(在中野坂上站轉換方向)。

車輛基本上分為方南町支線專用車的02系80番台3節編組與本線直通運行用的02系2000系6節編組。現在使用中的支線專用02系80番台是自開業以來首次為方南町支線專門新製的車輛,與本線統一為目的的列車於1996年登場。在此之前除了與本線的直通列車,曾經用於銀座線100型日語東京高速鉄道100形電車(1968年5月停運)、2000型日語営団2000形電車(1993年7月停運)、在本線不再使用的500型日語営団500形電車(1996年7月停運)都曾經是非空調車輛的主力。

使用車輛

現時使用車輛

過去使用車輛

車站列表

  • 車站編號往B線方向(荻窪往池袋的方向)增加。正式起點站為池袋,但車站編號從荻窪側開始計算。
  • 所有車站皆位於東京都內。

參見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