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国map

石國西域古國,波斯語Chaj、突厥語Tash、粟特語Cac,意思為石頭。公元7~8世紀,此地有九個君主均為姓昭武的國家,稱昭武九國,石國為其中之一。今為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Quick Facts 國家, 州 ...
石國
土耳其語Çaç / Chach
阿塞拜疆語Şaş / Shash
俄語:Шаш / Shash
塔吉克語Чоч / Choch
城市
Thumb
Chaghaniyan英語Chaghaniyan和石國(Chach)的大使覲見撒馬爾罕國王 Varkhuman(公元 648-651 年),來自Afrasiyab英語Afrasiyab_(Samarkand)遺址的壁畫。
Thumb
石國在烏茲別克斯坦的位置
Thumb
石國
石國
石國在烏茲別克斯坦的位置
坐標:41°11′N 69°10′E
國家烏茲別克斯坦
塔什干州
塔什干
網站http://tashkent.uz/
Thumb
Close

簡介

最早見於《魏書·西域傳》,書中稱其為者石,源自塔什干古稱「Chach」[1]。《隋書·西域傳》稱為石國:「石國居藥殺水,都城方十餘里其王姓石名涅……有粟麥,多良馬。其俗善戰……南去鏺汗六百里東南去瓜州六千里」。杜佑通典》:「石國隋時通焉。居於藥殺水,都柘枝城,方十餘里,本漢大宛北鄙之地。東與北至西突厥,西至波臘界,西南至康居界……有粟、麥,多良馬。隋大業五年,唐貞觀八年,並遣使朝貢」[2]。石國人善舞,有柘枝舞流行唐代長安,到宋代仍流行[3]

「石國,隋時通焉。居於藥殺水,都柘折城,方十餘里。本漢大宛北鄙之地。東與北至西突厥界,西至波臘國界,西南至康居界,南至率都沙那國界。王姓石。國城之東南立屋,置座於中,正月六日、七月十五日以王父母燒餘之骨,金瓮盛之,置於床上,巡繞而行,散以香花雜果,王率臣下設祭焉。禮終,王與夫人出就別帳,臣下以次列坐而饗宴。有粟、麥,多良馬。南去鏺音撥汗六百里,東南去瓜州六千里。隋大業五年、大唐貞觀八年,並遣使朝貢。杜環經行記云:「其國城一名赭支,一名大宛。天寶中,鎮西節度使高仙芝擒其王及妻子歸京師。國中有二水,一名真珠河,一名質河,並西北流。土地平敞,多果實,出好犬良馬。」又云:「碎葉國,從安西西北千餘里有絎達嶺,嶺南是大唐北界,嶺北是突騎施南界。。西南至蔥嶺二千餘里。其水嶺南流者盡過中國,而歸東海;嶺北流者盡經胡境,而入北海。又北行數日,度雪海。其海在山中,春夏常雨雪,故曰雪海。中有細道,道傍往往有水孔,嵌空萬仞,輒墮者莫知所在。絎達嶺北行千餘里至碎葉川。其川東頭有熱海,茲地寒而不凍,故曰熱海。又有碎葉城,天寶七年,北庭節度使王正見薄伐,城壁摧毀,邑居零落。昔交河公主所居止之處,建大雲寺,猶存。其川西接石國,約長千餘里。川中有異姓部落,有異姓突厥,各有兵馬數萬。城堡閒雜,日尋干戈,凡是農人皆擐甲冑,專相虜掠以為奴婢。其川西頭有城,名曰怛邏斯,石國人鎮,即天寶十年高仙芝軍敗之地。從此至西海以來,自三月至九月,天無雲雨,皆以雪水種田。宜大麥、小麥、稻禾、豌豆、畢豆。飲蒲萄酒、麋酒、醋乳。」」

——《通典》·邊防九[4]

簡史

石國是唐代高僧往印度取經時必經之地。玄奘在627年-645年去往印度取經,曾路過赭時國,即石國;《大唐西域記》卷一記載:「赭時國周千餘里,……西臨葉河,役屬突厥[5]

天寶十年(751年)唐安西大都護節度使高仙芝攻陷石國,並擒國王(突厥人吐屯)及妻子押歸京師[6][7]。天寶十年(751年),石國王子向阿拔斯王朝求救兵,唐與大食在怛羅斯(今哈薩克斯坦塔拉茲附近)決戰(怛羅斯戰役),高仙芝兵敗,石國歸附大食[8]

明代稱為達失干。明朝永樂年間行在吏部驗封司員外郎陳誠出使西域曾到過達失干:「達失干城在塞蘭之西,去撒馬爾罕七百餘里。城周回二里,局平原上,四面皆平崗,多園林,廣樹木。水流長行。土宜五穀。居民稠密」[9]

Thumb
8世紀的河中地區,石國(柘支,今塔什干)在圖中上方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