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域
Remove ads

西域,古代地理名稱,泛指中原以西區域,中國漢朝時多指天山南麓玉門關陽關以西的諸多國家和地區,時的西域擴大,西至拂菻,中至波斯,南至婆羅門元朝時更將歐洲非洲的一部分包括在內[1]

絲綢之路影響下,西域特指兩漢隋唐兩代中原王朝朝廷設置的行政機構所管轄的位於今中國新疆大部及中亞部分地區,位於歐亞大陸中心,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化特徵依然可見於現在新疆地區的遺址及中國敦煌的壁畫。該地對東西方國家的貿易文化交流起到中轉站的重要作用。

區域

Thumb
紀元前一世紀的西域諸國。

西域國家主要分佈在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和以北準噶爾盆地的邊緣,利用從高地上溶化的水在綠洲上生活,此外塔里木河羅布泊是西域地區的主要農業、生活水源。因而該區域的國家興旺與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據部分考古學家的判斷,樓蘭就是由於河流改道與羅布泊的遷移而消失的。[2]

同時西域地區由於地理上的因素,國家的興衰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期間兩度受到影響,3世紀末期—5世紀後期,和自15世紀30年代以來東亞全境氣候逐漸變冷,當地氣候也受到強大影響,期間經過該地的商貿往來更樂意通過南方絲綢之路來進行,令西域貿易逐漸減少,各國也因此衰落了。

西戎與西域是不同的地域稱謂,但經常混稱,關於西域的史料有:《史記·大宛列傳》、《漢書·西域傳》、《後漢書·西域傳》、《晉書·西戎傳》、《梁書·西北諸戎傳》、《魏書·西域傳》、《周書·異域傳下》、《隋書·西域傳》、《南史·西域諸國傳》、《北史·西域傳》,以及《三國志》裴注引《魏略·西戎傳》共十一篇。《通典·邊防典》五至九爲「西戎」,其中七至九爲「西域」部份,可見西戎是比西域更大的概括範圍。中國南北朝時在西域設有西戎校尉府。

Remove ads

歷史

根據考證,公元前17世紀西域地區已出現基本的國家形態,並與阿富汗一帶的商人進行青金石貿易。此外,于闐國(今中國新疆和闐縣附近)出產的和闐玉也在商朝帝王武丁的墳塋中所發掘,說明當地在前13世紀就已經有人定居。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西域各國利用地處東西方交往要道的地理優勢逐漸發展起來,在中原影響下各國的經濟文化得到極大發展。

Thumb
張騫出西域圖(敦煌壁畫)

西域一帶在可考歷史中於前17世紀左右出現城邦,並且在之後開始不斷發展。《漢書·西域傳》記載在前2世紀初葉已有30餘國分布在西域地區,故有「西域三十六國」之說。在張騫打通西域之前,匈奴在前3世紀初葉逐步開始支配西域各國的勢力。後漢朝破匈奴,西域各國轉而臣服於漢朝,至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行政機構西域都護府所管轄範圍則已不只36國。《漢書·西域傳》亦記載在公元前6年-5年期間,西域逐漸分裂為50餘國。1世紀開始,半獨立的西域各國相互之間不斷兼併,至4世紀時逐漸形成了鄯善車師等幾個大國並起的局面。後魏晉設西域長史府,南北朝時期,西域各國臣服於北朝。5世紀—6世紀,西域局勢再度變化,新興的高昌國相繼打敗西域諸個國家,建立了一個地跨新疆大部的強國,除少數國家外西域諸國向西遷徙,為中亞地區帶來了繁榮的文化。

隋唐時,中原王朝軍隊在消滅西突厥勢力後,除當地漢族高昌國不服統治被收入版圖以外,西域各國均臣服唐廷。不久西域統治交由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進行處理,在西域設立了完備的行政體系,逐步將西域劃歸隴右道,並設立安西四鎮作為西域地區的主要城市,自此西域地區成爲唐朝的一部分,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曾設立磧西節度使,統轄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經由李唐經營,至8世紀時期「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隴右成為當時中國最為富裕的地方。安史之亂後的34年,唐廷逐漸放棄之前的安西都護府。宋時遼朝西遷西域,是爲西遼,後為蒙元所滅。明朝時,西域不在治內,廣義上的西域一詞的概念包含了從嘉峪關到伊斯坦布爾之間的廣闊中西亞地區。[3]

同一時期西域取代河西,成為重要的流放地。唐貞觀十六年(642年),規定將死罪減等,發往西州(即高昌,今吐魯番市)屯戍。自此之後直到安史之亂前,西域就成為唐政府安置流放犯人的主要地區,如裴伷先楊德裔李義府諸子及其女婿,都在高宗和武週時被流放到庭州(今烏魯木齊瑪納斯昌吉奇台等地)。[4]

清高宗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時消滅了統治西域的蒙古準格爾部,設置府縣移民管轄,清末設新疆省,一直延續至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更多資訊 國名, 今地 ...
Remove ads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漢書·卷096上》,出自班固漢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漢書·卷096下》,出自班固漢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東觀漢記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新元史/卷254》,出自柯劭忞新元史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