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簡稱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於2017年10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會議選舉產生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根據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提名,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成員,決定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批准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書記、副書記和常務委員會委員人選[1]。
維基文庫中與此條目相關的原始文獻:
Remove ads
人事決定
- 中央政治局委員(按姓氏筆畫為序):丁薛祥、習近平、王晨、王滬寧、劉鶴、許其亮、孫春蘭、李希、李強、李克強、李鴻忠、楊潔篪、楊曉渡、汪洋、張又俠、陳希、陳全國、陳敏爾、趙樂際、胡春華、栗戰書、郭聲琨、黃坤明、韓正、蔡奇
Remove ads
各方反應
越南、老撾、古巴、朝鮮[3]、俄羅斯、德國、白俄羅斯、韓國、埃及、委內瑞拉、莫桑比克、剛果(布)、厄立特里亞、馬里共和國、布隆迪、阿富汗、斯洛伐克、斐濟、湯加王國、阿富汗、美國[4]、日本自由民主黨、俄羅斯聯邦共產黨、公正俄羅斯黨、阿富汗伊斯蘭民族運動黨、巴基斯坦人民黨、柬埔寨奉辛比克黨、非洲人國民大會、幾內亞和佛得角非洲獨立黨、瓦努阿圖領袖黨、俄羅斯自由民主黨、白俄羅斯共產黨、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巴基斯坦神學會、伊朗伊斯蘭聯合黨總書記、伊拉克共產黨、黎巴嫩社會進步黨、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陣線、巴勒斯坦人民黨、約旦共產黨、南非共產黨、埃及大會黨、幾內亞比紹社會革新黨、尼日爾、葡萄牙共產黨、波黑塞族獨立社會民主人士聯盟、摩爾多瓦共產黨人黨、挪威工黨、德國社會民主黨、智利爭取民主黨、瓦努阿圖瓦庫黨、印度全印和平與團結組織[5]等國家和政黨的領導人祝賀習近平當選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Remove ads
會議影響
香港蘋果日報指,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廢除了領導人終身制,形成了任期制,包括憲法規定的國家領導人連任一次限制和政治局常委的「七上八下」不明文規則。[6]不過自從習近平出任總書記以來,以反貪腐作為集權手段,加上復辟毛澤東時代的個人崇拜。加上一直有傳是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熱門人選的胡春華,在最新流出的名單顯示將不能入選常委。[7]
香港蘋果日報認為,如果有年齡和資歷優勢的胡春華或者接替孫政才任中共重慶市委書記的陳敏爾兩人都不能當選政治局常委,意味着他們將失去第六代接班人的資格,加上另一位擁有接班優勢的孫政才已被開除公職和黨籍,在沒有接班人選的情況下,習近平有很大機會在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上連任第三屆總書記,長期執政,打破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任期制。[8]最終結果是胡春華和陳敏爾兩人都沒有在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上進入政治局常委會,意味着中共原來的接班體系已經失效。[9]
另一方面,只作為外交活動掛名頭銜,沒有實權的國家主席職務在《憲法》上被限制只能連任一次,但真正擁有實權的兩大要職,包括黨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則沒有明文的連任限制[註 1]。因此,外界傳言,習近平有機會在卸任國家主席後繼續擔任總書記和軍委主席,長期掌握最高權力,打破改革開放以來領導人的任期制[10]。有傳聞指,憲法中的國家主席連任兩屆的限制可能被修改,不過該修憲缺乏理據[11],加上中國國家主席只是「有名無實」的虛職,即使習近平不擔任國家主席也不會影響他對黨政軍的掌控[註 2]。不過,英國《經濟學人》認為習近平不能打破中共的集體領導制度,難以在兩屆任期屆滿後續任總書記掌權。[12]
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中,國家主席和副主席最長連任2屆的規定被取消,這一改動引發了廣泛爭議,普遍認為這是習近平謀求連任長期執政的舉動[13][14][15]。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