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2020年中國人口普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Remove ads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簡稱七人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2020年展開的一次全國性人口普查。根據2010年6月1日起實行的《全國人口普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每10年進行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根據2021年5月11日發佈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全國總人口共計14.4350億人[1][註 1]

快速預覽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基本資訊 ...
Thumb
懸掛於江蘇省蘇州市一處小區門口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標語:「大國點名,沒你不行」

本次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間點為2020年11月1日零時;普查對象為普查標準時間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2]

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進一步加劇,為解決該問題,中共中央政治局於2021年5月31日召開會議,宣佈進一步取消計劃生育限制,實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同時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3]

Remove ads

概述

2019年11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國發〔2019〕24號),決定於2020年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標準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普查對象是普查標準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2]

本次人口普查首次採取完全電子化的方式開展普查登記,同時亦首次倡導普查對象自主填報信息[4]。電子化普查登記系統經公開採購,由騰訊依託騰訊雲微信、企業微信平台提供[5]。雖然採用全電子化普查登記,但本次人口普查仍將設置長、短表,長表將用於對某些信息進行抽樣調查。此外,對於因通信不便、身心障礙老人文盲或電子化普查登記系統故障等原因無法進行電子化登記的人員,仍然提供紙質普查表,待填寫完畢後由普查員統一錄入,再擇時間再次入戶,由被普查人簽字確認。

Remove ads

普查時間節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20年6月29日印發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方案》,本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時間節點如下:

  • 普查標準時間是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日零時;入戶工作時間是2020年10月11日至12月10日[6]
  • 10月11日至11月5日,有條件的普查對象可以通過互聯網自主進行短表和死亡人口填報登記;
  • 11月6日至15日,普查員會對尚未完成短表和死亡人口填報登記的住戶進行入戶登記;
  • 11月16日至30日,普查員會入戶進行長表(10%抽樣)登記。

按照計劃,2021年4月將公佈普查初步結果,主要是標準時間點中國的人口總數,其中中國大陸的31省、市、自治區之人口數據由普查得出;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地區的人口數據則「由當地統計部門提供」(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澳門特別行政區統計暨普查局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總處)。傳統上,台灣人口數據系根據同年的台灣人口普查結果推算,能精確到人,而港澳的人口數據則根據特區政府的統計部門估算,精確到百人。

Remove ads

普查實施

Thumb
在北京市進行人口普查登記工作的普查員

2020年10月11日起,中國大陸各地的700多萬名普查員開始開展入戶工作;各地居民在普查員的協助下,陸續通過電子化普查登記系統參與人口普查。

2020年11月2日下午,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為首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北京中南海分別接受了人口普查登記[7]

填報內容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短表有問題20個、長表有49個,普查問題如下:[8]

更多資訊 住戶信息, 住房情況 ...
Remove ads

普查結果

Thumb
歷次人口普查人口增速

主要數據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0,378,693人,增長4.93%;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11,675,179人,增長10.26%。

Thumb
歷次人口普查城鄉人口
  • 城鄉人口

與2010年相比,城鎮人口增加2億3642萬人,鄉村人口減少1億6436萬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4.21個百分點[11]

  • 人戶分離人口:492,762,506人[註 6]
    • 市轄區內人戶分離人口為116,945,747人[註 7]
    • 流動人口為375,816,759人[註 8]。其中,跨省流動人口為124,837,153人,省內流動人口為250,979,606人。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人戶分離人口增加231,376,431人,增長88.52%;市轄區內人戶分離人口增加76,986,324人,增長192.66%;流動人口增加154,390,107人,增69.73%。

  • 登記誤差:人口漏登率為0.05%
Remove ads

省市區人口分佈

31個省份中,人口超過1億人的省份有2個,為山東省和廣東省。數據顯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31個省份中,有25個省份人口增加。人口增長較多的5個省份依次為: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山東省、河南省,分別增加21,709,378人、10,140,697人、6,088,113人、5,734,388人、5,341,952人。[12][註 9]分區域看,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東部地區人口所佔比重上升2.15個百分點,中部地區人口所佔比重下降0.7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人口所佔比重上升0.22個百分點,東北地區人口所佔比重下降1.20個百分點。[註 10]

更多資訊 省份, 常住人口[註 11] ...
Remove ads

年齡構成

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53,383,938人,佔17.95%;15—59歲人口為894,376,020人,佔63.35%;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18,766人,佔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35,280人,佔13.50%[13]

更多資訊 男性, 年齡 ...
Remove ads

性別構成

Thumb
歷次人口普查性別比

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5.07,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基本持平。其中男性人口為723,339,956人,佔51.24%;女性人口為688,438,768人,佔48.76%[14]

民族構成

在民族人口方面,漢族人口為128631萬人,佔91.1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547萬人,佔8.89%。與2010年相比,漢族人口增長4.93%,各少數民族人口增長10.26%,少數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個百分點。[1]

更多資訊 民 族, 總人口 ...
Remove ads

受教育程度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0,767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3,005,258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487,163,489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49,658,828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37,750,200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減少16,906,373人,文盲率由4.08%下降為2.67%,下降1.41個百分點[15]

更多資訊 省分, 平均受教育年限[註 12] ...
更多資訊 文化程度, 沒上過學 ...
更多資訊 地區, 15歲及以上人口 ...
Remove ads

在華境外人員統計

此次人口普查也統計了2020年11月1日零時居住在中國大陸接受普查登記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不包括因出差旅遊等原因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16]。在華境外人員當中,居住時間三個月以下的40,659人;居住時間三個月至半年的56,342人;居住時間半年至一年的166,884人;居住時間一年至兩年的248,174人;居住時間兩年至五年的314,954人;居住時間五年以上的603,682人。以目的來看,以商務為目的77,008人;以就業為目的444,336人;以學習為目的219,761人;以定居為目的419,517人;以探親為目的74,735人;其他目的195,338人。分佈地區來看,前十的省分分別是:廣東省418,509人、雲南省379,281人、上海市163,954人、福建省106,248人、北京市62,812人、江蘇省58,201人、浙江省46,189人、廣西壯族自治區26,043人、山東省21,829人、遼寧省20,562人。居住在其他省份的127,067人。

更多資訊 境外人員, 總人口 ...

爭議

新疆近五年出生人口急劇減少

反映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中國人口普查年鑑2020》[17]中,主要聚居在新疆的少數民族0-4歲和5-9歲人口在全國範圍內數據有巨大差異(見表2-2 全國各民族分性別、年齡的人口):

更多資訊 維吾爾族, 哈薩克族 ...

易富賢在Project Syndicate上發文稱,該出生率急劇下降的現象「唯一可比的先例是1990 年代初期的山東省」,「到 2000 年,山東泰安市 5-9 歲的人口僅為 10-14 歲人群的 28%」。易富賢認為這是對少數民族計劃生育、少數民族文化遭受強制轉變、新疆城市化、農村少數民族女性入學率提高的綜合結果。[18]

房屋普查與房產稅徵收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人口普查範圍包括住房情況。在國家統計局網站上可以查閱的第五、六次人口普查詳細數據中皆有住房情況的有關數據。

2019年1月15日,深圳市統計局表示將主動承接「房屋普查」試點。2019年6月1日,國家統計局在上海市嘉定區開展人口普查試點,入戶調查內容包括房屋情況。[19]有群眾及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國家即將開徵房地產稅的信號。《經濟日報》於2019年6月4日下午發專文闢謠,稱2010年人口普查亦進行了住房情況調查,而九年來房地產稅未有推出,二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繫。《經濟日報》並援引《統計法》第30條指:統計調查中獲得的能夠識別或者推斷單個統計調查對象身份的資料應當依法嚴格管理,除作為統計執法依據外,不得直接作為對統計調查對象實施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不得用於完成統計任務以外的目的。[20]

公佈時間爭議

本次普查結果原本「初步計劃在四月上旬」公佈[21],但是期限過後宣佈因增加發佈更多更細信息及大量增加普查公報而推遲,未給出明確期限[22]。2021年4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一篇關於人口問題的論文,關注「人口轉型」,批評此前的人口政策只顧享受人口紅利,認為人口紅利是要還的,該文還談及許多其他觀點,引發討論[23]。2021年4月27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七普數據顯示,「2020中國大陸人口不足14億,這也是自大躍進以來中國首次人口下降」,然而在該報道發表時,中國官方仍未公佈七普結果[24][25]。2021年4月28日,據美國彭博新聞社引用北京大學教授陸傑華的評論稱,「2020年人口普查中總人口不太可能下降,但是中國的人口可能在2022年達到頂峰,這比之前的估計要早得多[26]。」

2021年4月29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稱2020年中國人口仍保持增長,具體數據將在七普公告中公佈[27]。5月9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宣佈將定於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時舉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新聞發佈會[28]。2021年5月11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公佈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一號至第八號,公報數據均為初步匯總數據[29][30]

結果準確性

據香港眾新聞報道,如果完全按照國家統計局數字,中國大陸2020年死亡人數將是27萬人(2020年人口14億1178萬人-2019年人口14億5萬人=2020年淨人口增長1173萬人、2020年出生人口1200萬-2020年淨人口增長1173萬人=2020年死亡人數27萬人),遠低於2019年近1000萬的死亡人數[31]

中國人民大學多個研究人員所撰寫並刊載在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網站上的微信公眾號文章指出,根據2019年抽樣調查與2020年人口普查的結果推算,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的死亡率為10.07‰,出生率為18.38‰,二者均比2019年上漲2.93‰和7.9‰,與中國大陸地區呈日益下降趨勢的出生率、死亡率嚴重不符;中國大陸地區流動人口規模為3.76億人,較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9年流動人口規模大幅上升,足足多出1.4億人。但同時也指出可能是由於七普數據收集方式的差異造成了上述嚴重偏差[32]

2021年5月17日,國家統計局答記者問時稱,人口普查數據與往年數據矛盾是統計口徑差異導致的。原先公佈的2016年出生人口是1786萬人,普查修訂為1883萬人,增加97萬人;原先公佈的2017年出生人口是1723萬人,普查修訂為1765萬人,增加42萬人。「兩次普查間對應的相關年份出生人口平均每年要修訂增加大概100萬人左右。」[33]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