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以哈戰爭期間全球範圍內的抗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自以色列—哈馬斯戰爭爆發後,全球各地出現許多抗議、示威和守夜活動。 [19] 示威者要求各方停火、以色列不要再封鎖加沙地帶、以色列從巴勒斯坦領土撤出、哈馬斯釋放以色列人質。還有示威者譴責各方的戰爭罪行以及呼籲各界向加沙地帶提供人道主義援助。[20]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4年5月2日) |
Remove ads
阿拉伯世界爆發了大規模抗議以色列的遊行。還有抗議者在以色列和美國大使館門前抗議。 [21] 一些親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被指控煽動暴力以及涉嫌反猶,因此在一些歐洲國家,參與親巴勒斯坦的抗議屬於犯罪行為。[22] 例如德國就禁止群眾為巴勒斯坦募捐、公開展示巴勒斯坦國旗和佩戴阿拉伯頭巾。 [23][需要較佳來源]
2023年10月7日至11月24日期間,世界各地至少爆發了7,283起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和845起支持以色列的抗議活動。 [24]
Remove ads
支持巴勒斯坦的活動
10月8日,哈佛大學34個學生團體發表聯署聲明,稱數百萬加沙的巴勒斯坦人「被迫生活在露天監獄中」,所以哈馬斯發動襲擊並非無緣無故,「以色列政權應該為正在發生的所有暴力事件負全責」。比爾·阿克曼以及其他十幾名CEO宣稱,他們的公司不會僱用參與上述連署聲明的學生。紐約大學學生律師協會的學生主席發表親巴勒斯坦言論後,溫斯頓律師事務所表示不會僱傭此人。
10月21日,當天約10萬名示威者在英國首都倫敦參加親巴勒斯坦遊行。法國馬賽和里昂、德國杜塞爾多夫、紐約、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等國均出現親巴勒斯坦示威。[25]
10月29日至11月3日馬來西亞教育部在全國推動「與巴勒斯坦同在」團結周活動,動員教育部旗下所有學校、技職學院、大學預科班學院及師訓學院,共同響應政府捍衛巴勒斯坦人民權利和自由的立場。該部門指出,在團結周期間將舉辦各種活動,並將根據現有指南進行調整,學校和學生團體都會參與,而祈禱等靈性活動僅涉及穆斯林學生。教育部發文告說:「這項活動旨在教育學生人權和行善等人道價值觀,包括對其他人所經歷的痛苦抱持同情心和關懷,不計較種族、宗教或社會地位。」[26]不過該活動因有學生蒙住臉舉起玩具槍打扮成聖戰者和將宗教帶入校園引來包括執政黨及民間人士反對。」[27][28]
10月31日,網上流傳一段影片,英國伯明翰一名男子先在影片上展示3箱分別被漆上綠色、紅色和灰黑色的老鼠和「PAIISTN」車牌,然後闖入一間麥當勞分店並把箱內的大量老鼠傾倒在地上,隨後離開並高呼「自由巴勒斯坦」及「杯葛以色列」等口號。在片段最後,該男子呼籲杯葛星巴克、麥當勞和迪士尼,指控這3間企業支持以色列,促請停止在前兩者購買飲品及食物,罷看迪士尼電影與取消訂閱Disney+。[29]
Remove ads
支持以色列的活動
2023年12月9日,賓夕凡尼亞大學校長利茲·馬吉爾因被指縱容校園中的反猶太主義立場而宣佈辭職。[30]美國國會通過決議,呼籲撤換哈佛和麻省理工校長;賓州州眾議院通過決議撤回給予賓大的經費;又有律師事務所表示,將不會再招聘哈佛畢業生。[31]
2024年1月7日,澳洲生效了新法律,禁止行納粹禮以及展示或出售與恐怖組織有關的標誌,以應對以色列對哈馬斯戰爭後發生的更多反猶太事件[32]。
2024年1月25日,美佐治亞州通過了一項法案,在州法律中定義的反猶太主義描述為「對猶太人的某種看法,可以表現為對猶太人的仇恨」,以應對以色列對哈馬斯的戰爭後的反猶太情緒[33]。
暴力衝突事件
10月9日,德國柏林一名學生由於拒絕按教師要求收起巴勒斯坦國旗而與自己的老師鬥毆。[34]
10月11日,哥倫比亞大學發生以色列籍學生與反以色列學生的衝突,隔天支持巴勒斯坦與支持以色列的兩派學生在學校內再次對峙,學校為避免衝突而緊急關閉。[35]紐約與洛杉磯警方則表示將在猶太教堂、猶太社區中心以及穆斯林社群地點周圍加強巡邏。[36]
10月13日,以色列駐華大使館的一名以色列外交人員家屬在北京街頭被一名外籍人士刺傷。法國一所高中上午爆發持刀砍殺案,導致一名教師罹難,另有3人受傷,法國當局證實,該起攻擊事件與以巴衝突有關。[37]襲擊發生後,法國把反恐安全警戒級別提升至最高,超3萬人緊急疏散,法國總統馬克龍下令16日前部署7000名士兵加強安全巡邏。[38]
10月15日,美國伊利諾州威爾郡71歲房東約瑟夫·丘巴(Joseph Czuba)持刀攻擊32歲穆斯林女租客及其6歲兒子,造成該名巴勒斯坦裔美國男童死亡。警方認為此次攻擊事件與以巴衝突有關連。[39]
10月18日上午,德國首都柏林的一座猶太教堂遭到燃燒瓶襲擊。[40]當天大批反戰的數千名猶太人前往美國國會山,呼籲以巴停戰,其中包含數十名拉比的數百名抗議群眾更進一步佔領國會老樓,在建築內席地而坐並呼喊「別以我們的名義」及「立即停火」等口號[41][42][43][44]。三百餘名抗議群眾立即被逮捕,其中部分被拘禁並等候審查,其餘被釋放。[42]還有猶太人在羅格斯大學發表演講聲援巴勒斯坦。[45]柏林發生未經批准的親巴勒斯坦示威活動,至少有174人被捕,65名警察在衝突中受傷。[46]
10月21日,以色列駐塞浦路斯大使館附近發生管狀炸彈爆炸。塞浦路斯警方隨後逮捕四名敍利亞人。[47]
11月25日,3名巴勒斯坦裔大學生在佛蒙特大學附近被一名白人開槍打傷。事發時有兩名受害者戴着象徵巴勒斯坦團結的頭巾。[48]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