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海道電力
日本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海道電力(日語:北海道電力/ほっかいどうでんりょく Hokkaidō denryoku */?)是提供日本北海道地方商業用電的電力公司。簡稱北電。有時為了和北陸電力區別,也被稱為道電、北海電、北海道電。總部位於札幌市的大通東,有泊發電廠一個核能發電廠。

Remove ads
歷史
北海道電力設立於1951年,係在戰後日本電力系統重新統合的過程中創建。前身是二戰時日本為實施電力國家統制而設立的日本發送電和北海道配電,戰後同盟國軍事佔領下,實際統治日本的盟軍總司令部 (GHQ)為了根除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決定推動經濟民主化,解散戰前日本的財閥和壟斷企業。
1947年12月在GHQ要求下通過《過度經濟力集中排除法》,日本發送電也被認定為壟斷企業之一,日本發送電和全日本九家配電公司被要求提交重組計劃。迫於GHQ壓力日本政府在1950年強行通過《電氣事業再編成法》和《公益事業法》,1951年5月1日由日本發送電札幌支店與北海道配電重組成的北海道電力成立,接收日發和北海道配電在北海道的電力設備。
- 1951年5月1日 - 松永安左衛門(電氣事業再編成審議會委員長)說服GHQ核准統合案,將「北海道配電株式會社」與「日本發送電株式會社」管轄北海道地區統合設立「北海道電力株式會社」。
- 1955年1月29日 - 北海道電力首個新設燃煤火力發電站--砂川發電站[1]1號機開始運轉。[2]
- 1957年11月1日 - 日本首個內燃機發電機組--豐富發電廠投用。
- 1973年11月 - 北海道電力首個燃油火力發電站--苫小牧發電廠開始運轉。
- 1974年8月9日 - 北海道電力首個抽水蓄能電站--新冠發電廠開始運轉。
- 1980年10月 - 燃煤火力發電站苫東厚真發電廠投用,為目前北海道電力發電量最大的火力發電站。
- 1982年11月26日 - 北海道電力首個地熱發電廠--森發電廠投用。
- 1985年10月 - 北海道電力首個使用進口煤礦的燃煤機組--苫東厚真發電廠2號機投用。
- 1989年6月22日 - 北海道電力首個核電站--泊核能發電廠1號機投用。[3]
- 1991年4月 - 泊核能發電廠2號機投用。[3]
- 2005年4月 - 開始將城市近郊的送變電設備維修工作部分委託子公司北海電氣工事負責。
- 2009年
- 11月17日 - 苫小牧發電廠轉為燃油、燃氣混合機組。
- 12月22日 - 泊核能發電廠3號機投用,泊核能發電廠成為北海道電力發電量最大的發電站,可供應北海道40%電力。[3]
- 2011年
- 3月11日 - 由於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造成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泊核能發電廠被要求停止運轉進行定期檢查。
- 6月2日 - 北海道電力首個太陽能發電站啟用,設於伊達發電廠內。
- 8月17日 - 泊核能發電廠3號機重啟,為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後日本首個重啟核電機組。[4]
- 2012年5月5日 - 泊核能發電廠3號機再度以定期檢查為由停止運轉,並持續至今。[5]
- 2014年11月1日 - 因泊核能發電廠停止使用導致發電成本大幅增加,北海道電力進行了平均19%的大幅漲價。
- 2018年9月6日 - 厚真町附近發生2018年北海道地震,鄰近的苫東厚真發電廠4個發電機組停止供電,導致北海道大停電。
- 2020年4月1日 - 為實現發送電分離,成立負責送配電業務的北海道電力電網。[6]
發電站列表
53處、1651.07MW。
- 主要水力發電站(50MW以上的發電站)
8處、4617.4MW
Remove ads

1處、2070MW
2處、26MW
- 火力發電站
- 風力發電站
Remove ads
電力採購
1995年日本電力業體制改革,推動電力自由化後,建立了電力採購制度,允許成立獨立發電廠向輸配電公司出售電力。此後北海道電力與5家獨立發電廠簽訂了供電合約,涉及6處發電廠、發電量24.74萬kW。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