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前往港澳通行證

中國內地居民前往香港或澳門定居的批准文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前往港澳通行證
Remove ads

前往港澳通行證(英語:Permit for Proceeding to Hong Kong and Macao),曾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往港澳通行證,是國家移民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發給有香港或澳門親屬的中國內地居民前往香港澳門定居的證件。前往港澳通行證因申請人在申領證件時需註銷內地身份、離開中國大陸的定居地這一行為「有去無回」的特點而被稱為「單程證」(英語:One-way Permit,葡萄牙語:Salvo-conduto Singular[1]

快速預覽 前往港澳通行證, 首次簽發 ...
Remove ads

背景/歷史

Thumb
舊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往港澳通行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至1960年代之前,香港和內地之間沒有自由通行,但在不同年代都有大量移民往返兩地,沒有合法許可而到達香港的內地人作爲非法移民對待,不時會被遣返。

1960年代起,由於中國內地發生饑荒、困難、文化大革命等事件,導致大量人士湧入香港,其中包括以家庭團聚等原因來港的合法入境者,也包括大量偷渡入境人士。

1972年,面對吸收大量人口的壓力,港府遂修改非香港出生的華裔居民的居留權,凡居留滿七年者即可獲得永久居留身份,不久後更正式施行抵壘政策,只要到達界限街以南的香港市區,偷渡入境人士即視爲合法臨時居民對待。但至1970年代末,雖然非法進入香港邊境的內地逃港人士會被逮捕遣返,但仍有許多人成功進入界限街以南並取得香港身份,使得香港人口壓力倍增,甚至內地1978年結束文革、開始改革開放之後,偷渡人數並未減少反而增加。

1980年,港英政府通過法例終止抵壘政策,並對非法入境者實施「即捕即解政策」。

1982年,由於雙方都希望控制由內地前往香港的移民人數,港英政府與中國內地政府達成協議,議定由內地來港定居者須持內地政府簽發的單程證,配額為每日75個。1986年中國政府對申請單程證之人士設立申請條件[2]

1995年,單程證配額增加至每日150個。[3] 其中60個分配給持居權證的港人子女,30個分配給分隔兩地十年或以上的配偶(即長期分隔兩地配偶),60個分配給其他類別的申請人。其他類別的申請人主要包括:分隔兩地少於十年的配偶、在內地無人撫養而需要來港投靠親屬的兒童、來港照顧年老無依父母(即在港沒有其他子女)的人士、以及在內地無人供養而需要來港投靠親屬的長者。[4]

2019年3月21日,香港立法會就「改革移民及入境政策」議案進行辯論,主要討論內容為「單程証」制度。28位議員先後發言,經在場議員投票之後,該議案被否決。[5]

Remove ads

流程

申請條件

內地居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請前往香港或者澳門定居。[6]

  1. 在香港或者澳門定居人員的內地配偶及其偕行的未滿18周歲的子女,需要前往香港或者澳門家庭團聚的;
  2. 香港、澳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在內地所生的中國籍子女,並且在其出生時,其父母雙方或一方已依法取得香港或者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需要前往香港或者澳門定居的;
  3. 未滿18周歲(含生日當天),需要投靠在香港或者澳門定居的父母的;
  4. 18周歲以上、未滿60周歲,在香港或者澳門定居且在香港或者澳門無子女的父母均60周歲以上,需要其前往照料的;
  5. 60周歲以上且在內地無子女,需要投靠在香港或者澳門定居的18周歲以上子女的;
  6. 特殊情況需要前往香港或者澳門定居的。

內地公安部門根據申請人條件進行評估打分後核發證件,一般需時數年。原則上申請人在領取單程證前需註銷中國內地戶口和上繳內地居民身份證護照[7]

常見錯誤

中國國家移民局在網站上列出了兩個常見錯誤:[8]

一、申請材料不完備。

舉例:內地居民趙某欲赴香港定居照顧父母,但其未提交父母在港無子女的證明。

釋義:根據規定,內地居民申請赴港澳照顧父母,須父母在香港或者澳門無子女的證明。

二、不符合申請條件

舉例:內地居民孫某申請赴港定居投靠女兒,但其在內地還有一個兒子。

釋義:根據規定,60周歲以上且在內地無子女,需要投靠在香港或者澳門定居的18周歲以上子女的內地居民可以申請赴港定居。但孫某在內地有子女,不符合申請條件。

領證及入境後

申請人在領取單程證後,其內地戶籍會被註銷,須將其中國居民身份證中國護照交回公安局,並於指定期限從羅湖口岸拱北口岸關閘)離開中國內地進入港澳定居。 入境港澳後需申領身份證(香港)或居留許可(澳門)[7][9],並可申請香港簽證身份書澳門特別行政區旅行證澳門居民往來香港特別行政區旅遊證作為旅行證件。

使用單程證進入港澳之人士居住滿7年後則可申請成為永久居民。使用單程證進入港澳之人士若需返回內地,需申請回鄉證[10]

香港

自1996年5月1日起,不具有香港居留權的內地居民憑單程證首次進入香港,可獲批自抵港日期起逗留七年,並只受逗留期限限制。單程證持有人會在管制站獲發身份證申請預約卡,且只能在人事登記處九龍辦事處登記香港身份證。一般而言,如被發現申請材料為虛假而導致申請來港的前提不存在,會被作廢香港居民身份證並遣送回原居地,即使已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也會因從未擁有香港居留權而不會按照《人事登記規例》獲發非屬永久居民的香港居民身份證和享有入境權。但憑藉配偶團聚來港後離婚除非能證實為假結婚,否則不會影響香港居民身份。

澳門

不具有澳門居留權的內地居民憑單程證進入澳門後需提出「居留許可」申請,在獲批後憑藉《居留許可證明》方可申請澳門居民身份證。申請人需要在進入澳門後提交中澳兩地刑事證明記錄、澳門地址證明、出生證明、維生能力證明和簽署遵守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聲明書。如果因與配偶團聚而獲批「居留許可」和取得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澳門居民與配偶離婚,會被廢止「居留許可」或拒絶「居留許可」的續期而失去澳門居民身份。

式樣

2017版單程證

Thumb
2017版前往港澳通行證個人信息頁
備註頁

2017版單程證背面顯示所辦理的簽注信息,其所包含的內容如下:

  • 證件機讀碼
  • 備註:一般情況會注有「持證人原內地居民身份證號碼為(18位居民身份證號碼)」,下方有防偽印刷的證件號碼
個人資料頁

2017版單程證正面的個人資料頁為通行證持有者的照片,右側有縮微打印。通行證採用雙色熒光防偽設計。除此以外,通行證還包含以下資料內容:

  • 通行證號碼:前綴字母「Q」開頭,第二位為阿拉伯數字英文字母(I、O除外),後接7位阿拉伯數字,標註於個人資料頁右上方
  • 姓名:分兩行同時注有中文姓名和姓名的漢語拼音
  • 出生日期:以「YYYY.MM.DD」之形式記載
  • 性別:(男/女)
  • 前往地區:(香港/澳門)
  • 出境口岸:(羅湖/拱北)
  • 有效期限:以「YYYY.MM.DD(簽發日期)-YYYY.MM.DD(失效日期)」之形式記載(有效期為6個月)
  • 簽發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2019年6月1日前為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
  • 簽發地點:只記錄簽發所在省份(或自治區、直轄市)
  • 證件機讀碼

往香港選定單程證數據

根據2018年單程證調查,23%新來港定居人士(只統計十五歲或以上)有大專或以上學歷,家庭月入中位數12,200港元[11];香港家庭月入中位數則為27,600港元[12][13]

自1996年起,民政事務總署在人事登記處九龍分處向申領身份證的抵港未足一年的11歲及以上內地新來港人士進行統計調查,以找出他們的服務需求及現況。此外,入境事務處亦在羅湖邊境出入境管制站設有數據搜集機制向所有持單程通行證首次抵港的人士搜集他們的人口及社會特徵。2002年起,兩個統計調查收集的資料結果經分析及整理後,會定期以季度報告的形式載列於一個報告內發佈。[14]

更多資訊 持有單程証人數, 人口統計特徵 ...
Remove ads

政策弊病

由於沿襲港英政府與中國政府議定的安排,中國內地的公安部門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前往港澳通行證的審批權。

1999年,22名港區人大代表聯署要求收回單程證審權[15]。2002年,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提出減少單程證配額,並騰出名額吸納專才優才,以減輕社會福利壓力及人口資源錯配。民政事務署2001年調查指,月入少於3,000港元的新移民家庭比例較1999年上升逾一倍。何喜華反對減配額,周永新則贊成回復至每日70個。最終未有消息[16]

2010年代初,因香港對新生兒的香港居留權判定為屬地主義,只要在香港出生的,具有中國國籍的嬰兒即為香港永久居民。因此出現從內地前往香港產子的雙非父母(父母均不是香港人)現象。除了父母所生嬰兒可獲得香港永久居留權外,父母也因此獲得申請單程證的資格,並有可能舉家遷港[17]

然而,中國大陸單程證申請條件中「投靠子女」之前提,為「60周歲以上且在內地無子女,需要投靠在香港或者澳門定居的18周歲以上子女的」。[18]根據學者研究,雙非兒童通常都不是獨生子女,大部分的家庭都會有一個以上的內地子女。[19] 因此究竟有多少雙非兒童之父母符合單程證申請條件,仍然有待觀察。

Remove ads

評價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關愛基金一場公眾諮詢會上稱,現時持單程證來港人士中「超過98%都是家庭團聚,教育水平『只有高過』香港人」,指港人普遍覺得新來港人士教育水平較低,需要社會援助的想法「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20]他在其網誌發表評論稱香港20年來通過每天150個單程證配額,增加約96萬人口,但由於同期淨移居香港人口增長只有22萬,如沒有單程證新來港人士,目前香港人口其實少了74萬,勞動力也減少40多萬,呼籲大家思考勞動人口減少了對香港的社會和經濟影響「是好是壞」[21][22]

另一位香港官員,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在其發表的網誌內稱單程證計劃目的是要讓香港人與身在中國內地的親人團聚,數據顯示現時透過單程證來港人士當中,絕大部分屬家庭團聚,98%為香港人內地配偶或子女;而持單程證來港人士教育水平愈來愈高,近90%擁有中學或以上學歷,年齡中位數為32歲,低於全港整體人口年齡中位數44歲,認為「單程證計劃可為香港提供寶貴的勞動力[23]

李柱銘認為這項政策是中共長期香港「西藏化」戰略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將香港人及其核心價值邊緣化。[24]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