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因阿邁納斯人質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因阿邁納斯人質事件(英語:In Aménas hostage crisis)是指2013年1月發生在非洲阿爾及利亞伊利濟省因阿邁納斯鎮的一起人質綁架事件,[2]作案人是「2002年伊斯蘭恐怖分子襲擊馬格里布地區事件」的製造者阿爾蓋達組織北非分支蒙面旅,本次綁架行動的動機是伊斯蘭恐怖分子回應幾天前阿爾及利亞政府開放領空讓法國戰機幫助其鎮壓伊斯蘭恐怖分子在馬里的叛亂。[3][4]
![]() |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13年4月20日) |
Remove ads
事件
2013年1月16日清晨,大約20名伊斯蘭恐怖分子在阿爾及利亞伊利濟省因阿邁納斯鎮天然氣加工廠附近襲擊了1輛載有3名汽車工人的車子,該地距離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的西部邊界約60公里。[5]有報道稱,伊斯蘭恐怖分子試圖用人質來試驗他們的炸藥裝置。1名英國籍和1名阿爾及利亞籍的保安在伊斯蘭恐怖分子發起攻擊的最初階段死亡,另外有7人受傷。事件發生後,阿爾及利亞安全部隊迅速包圍了因阿邁納斯鎮天然氣加工廠。[6][7]
1月17日中午,阿爾及利亞軍隊對因阿邁納斯鎮天然氣加工廠發起攻擊,以奪回工廠和解救人質。[7][8]
1月17日下午,阿爾及利亞軍隊使用武裝直升機與重型武器的特種部隊和突擊隊開始進攻。[9]阿爾及利亞治安部門方面稱,30名人質和11名武裝分子在耗時8小時的救援突襲中喪生。[10]據毛里塔尼亞的一家新聞機構稱,伊斯蘭恐怖分子自己則聲稱他們有14人喪生,另外34名人質喪生,他們都死於阿爾及利亞軍方的轟炸。[11]1名伊斯蘭恐怖分子和毛里塔尼亞新聞機構談話時說,7名人質仍被劫持,其中3名比利時人、2名美國人、1名日本人和1名英國人。阿爾及利亞治安部門方面證實,大約25名外國人質逃離了天然氣加工廠,包括2名日本人。當地媒體稱,至少180名阿爾及利亞工人逃離或被釋放,其他人則仍然在天然氣加工廠。[12]
1月21日,阿爾及利亞總理塞拉勒公布,此事件共造成37名人質喪生,7人仍然失蹤。另有29名恐怖分子被擊斃,3人生擒。 [13]
Remove ads
人質
各種報告稱人質的年齡大約是20歲到40歲之間,毛里塔尼亞的新聞機構稱,其中41人是外國僑民,其中有13名挪威人、7名美國人、5名日本人、1名愛爾蘭人,剩餘的是法國人、羅馬尼亞人、英國人。[1][14]法國新聞頻道「法國24」的報道引述1名法國人質的話稱,人質來自英國、日本、菲律賓和馬來西亞。[15][16][17]阿爾及利亞外交部長卡比拉說綁匪大約綁架了20名人質。[18]日本人質都是日本工程巨頭日揮株式會社的員工。[4]
2013年1月17日清晨,一名阿爾及利亞安全官員告訴美聯社,至少有20名外國人逃脫了,包括美國人和歐洲人。阿爾及利亞電視頻道說,15名外國人(包括一對法國夫婦)逃了出來,而早些時候,阿爾及利亞新聞服務通訊社說30名阿爾及利亞工人也設法解救自己。[19]
該天然氣加工廠由英國石油公司、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共同經營,[3]靠近阿爾及爾東南部約1,300公里(810英里),距離因阿邁納斯鎮40公里(25英里),毗鄰利比亞邊界。
Remove ads
當事國反應
法國 — 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表示:「法國相信阿爾及利亞政府能夠找到解決人質事件的『最好辦法』。」[11]並認為應對恐怖分子繼續持強硬態度。[20]他說:「阿爾及利亞人質事件的發生表明,法國出兵馬里的決定是正確的。」[21]
挪威 — 挪威首相延斯·斯托爾滕貝格說,13名挪威公民遭綁架。[11]
愛爾蘭 — 愛爾蘭副總理埃蒙·吉爾摩告訴媒體:「政府已經準備利用各種渠道,確保我們的公民被儘快拯救。」[22]
羅馬尼亞 — 羅馬尼亞外交部證實有1名羅馬尼亞公民被綁架成人質,外交部將提高監視級別和解決由此發生的問題。[23][24]
英國 — 英國外交大臣威廉·黑格在事發後第二天確認有英國公民喪生。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表示當事情發生後,他接到阿爾及利亞政府的情報,解救人質仍然在繼續並沒有結束。[25]並對阿方未提前告知英國其營救計劃而感到「失望」。英國防衛大臣哈蒙德則表達了對阿爾及利亞政府的不滿認為「這場人質危機以犧牲生命為代價是駭人聽聞和不可接受的。」
美國 — 美國國防部長萊昂·帕內塔說:「這次綁架事件是『一起十分嚴重的事件』,美國強烈譴責這類『恐怖行動』,將採取『一切必要和合適的措施』。」[3]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盧嵐表示,有數量不明的美國公民被綁架成人質。[5]
日本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人質救援計劃的策略作出指示。[26]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表示,政府會全力救出被綁架的全部人質。[27]2013年1月20日安倍與阿政府領導人塞拉勒在電話會談時對阿爾及利亞政府的所作所為表示了強烈抗議,認為阿政府沒有遵從日本政府的要求是不正確的。[28]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