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圖爾庫
芬兰西南芬兰区的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圖爾庫(芬蘭語:Turku,發音:[ˈturku] ⓘ;瑞典語:Åbo,發音:[ˈoːbu] ⓘ,奧布)是芬蘭西南部芬蘭本部區的城市,為該國第六大城市,也是最古老的城市(在1154年已有記載),人口188,584人(2017年8月底)。
圖爾庫是芬蘭第一個首都(1812年以前),也是第一個教區(成立於1300年,後來成為大主教區),還是芬蘭第一所大學(奧布皇家學院,建於1640年)的所在地。
1741年瑞典王國進攻俄羅斯帝國,企圖奪回芬蘭灣地帶,但俄軍佔領了芬蘭全境。1743年,瑞典屈辱求和,俄國迫使之簽定《奧布和約》,割讓包括維堡在內的芬蘭東南部地區。
Remove ads
名字和詞源
圖爾庫的芬蘭語名字Turku來源於古東斯拉夫語的tǔrgǔ單詞,意為「集市、市場」[6]。單詞turku在一些芬蘭語方言中依然有「集市」的意思。「集市」的瑞典語單詞為torg,這也有可能是從古東斯拉夫語借用過來的,且在古瑞典語里就已存在[7]。
圖爾庫的瑞典語名字Åbo很有可能是單詞å(意為「河流、溪流」)和單詞bo(意為「居住地」)的簡單合成。但由於這種構詞方式並未出現在芬蘭其它的瑞典語地名中,詞源學家認為可能有不同的解釋。一個理論認為這個名字是來源於「Aabo」,這個單詞是俄語單詞「Avram」(意為「亞伯拉罕」)的芬蘭化寫法,而這俄語單詞也有可能是流經圖爾庫河流奧拉河名字(Aura)的來源。除此之外的另一個解釋是其來源於一個古老的瑞典語法律詞彙「åborätt」(大概意為「居住權」),其意思是給公民(稱為「åbo」)在皇家領地內持有可以繼承的居住權利。
在芬蘭語中,單詞Turku的所有格是Turun,意為「圖爾庫的、屬於圖爾庫的」。圖爾庫的組織機構的芬蘭語名字經常是以這個單詞開頭的,例如圖爾庫大學的芬蘭語名字為「Turun yliopisto」。
Remove ads
歷史

圖爾庫有着悠久的歷史,它曾是芬蘭最大的城市,有時還是整個國家的行政中心,但最近兩百年來這個地位被赫爾辛基取代了。這個城市的身份認同來源於它作為芬蘭最古老的城市及該國的第一個首都。最初的時候,「芬蘭」這個詞是指圖爾庫及周邊地區(該行政區的名字在芬蘭語及瑞典語原文中的意思是「芬蘭本土」,但在中文有時隨英文翻譯成「西南芬蘭區」)。
儘管在該地區的考古發現能追溯至石器時代,圖爾庫作為一個城鎮是在13世紀建立的。圖爾庫主教座堂是在1300年舉行了祝聖儀式。
在中世紀時,圖爾庫就是圖爾庫主教(後來升為圖爾庫總主教)的所在地,教區直至17世紀包括當時瑞典王國的東半部(既現在芬蘭的大部分地區)。雖然圖爾庫沒有正式的首都地位,但曾短時間存在過的芬蘭公爵和芬蘭總督的居住地都是在這裏的。1640年,芬蘭的第一所大學奧布皇家學院在圖爾庫成立。芬蘭議會也於1676年在圖爾庫舉行會議。
芬蘭戰爭後,瑞典被迫根據《弗雷德里克港和約》在1809年把芬蘭割讓給俄羅斯帝國,這使圖爾庫曾短暫地成為正式的首都。但首都地位不久就讓位於赫爾辛基,因為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覺得作為芬蘭大公國首都圖爾庫離俄國太遠,且跟瑞典有太多的牽連。1812年首都正式遷往赫爾辛基。在1827年發生了圖爾庫大火,幾乎把整個城市都燒毀了,曾留在圖爾庫的一些政府部門最終全被前往新都。大火之後德國建築師卡爾·盧德維格·恩格爾重新制定了新的且更安全的城市規劃,他也規劃了新的首都赫爾辛基。圖爾庫在之後的二十年內還是保持着芬蘭最大城市的地位。
1918年,一所新的大學奧布學術大學在圖爾庫成立,它在當時也是芬蘭唯一的一所瑞典語大學。兩年後,芬蘭語大學圖爾庫大學也在旁邊成立。這兩所大學分別是芬蘭第二和第三所成立的大學,兩者都是通過私人捐款籌建的。
在20世紀圖爾庫被諸如亞爾莫·維爾馬維爾塔等歷史學家稱為「芬蘭通往西方的門戶」。該市和西歐國家及城市的交通方便,特別是在1940年代和波斯尼亞灣對岸的斯德哥爾摩交通尤其便利。在1960年代,圖爾庫成為第一個與蘇聯的列寧格勒簽訂了友好城市協定的西方城市,這進一步加強了文化間的交流,也給該市的「門戶」功能增添了新的含義。
Remove ads
地理

圖爾庫位於芬蘭西南角、奧拉河的河口處,陸地面積為245平方公里,分布在河的兩岸。圖爾庫主教座堂所處的東岸,通常被民眾稱為「täl pual jokke」(河的這邊),而西岸就被稱為「tois pual jokke」(河的那邊)。市中心坐落在靠近河口的兩岸,但近年來向西邊擴展。
在圖爾庫有十座橋跨越奧拉河。現有橋中最老的一座是建於1904年的奧拉橋(Auransilta),最新的一座是建於2013年的名為圖書館橋(Kirjastosilta)的步行橋。此外,該市還有一個極具特色的免費渡船,用以運載行人和自行車橫跨兩岸。
位於波羅的海岸邊,且被群島海的島嶼包圍着,圖爾庫的氣候類型為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為「Dfb」)。如同大部分芬蘭南部,該市夏天溫暖,氣溫有時高達30攝氏度,冬天則寒冷且多雪。一年中最熱的月份為七月,平均氣溫為17.5攝氏度,而最冷的月份是二月。全年平均氣溫為5.5攝氏度。冬天通常始於十二月初,春天則始於三月末。
圖爾庫的年降水量平均為720毫米。降水最多的月份為八月,降水量平均為80毫米。四月則為最乾旱的月份,平均降水量僅為32毫米。海平面的平均氣壓為101.2千帕,且全年變化幅度輕微。
該市的氣象站自1955年起開始運行,位於圖爾庫機場海拔47米處。
Remove ads
人口

截止至2017年8月31日時圖爾庫的人口數量為188,584人。以人口數量排名的話圖爾庫為芬蘭第六大城市,圖爾庫地區則為芬蘭第三大都市區。
2014年圖爾庫的居民中40.8%出生在圖爾庫,17.8%是在芬蘭本部區的其它地方出生的,33.2%是在芬蘭其它地方出生的,9.2%是出生在外國的。圖爾庫5%多一點的居民母語為瑞典語。母語為除芬蘭語和瑞典語之外的有11200人。最大的移民群體是從愛沙尼亞、俄羅斯、伊拉克、索馬里和伊朗來的[9]。
經濟
圖爾庫是整個圖爾庫次區的經濟中心。圖爾庫次區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2006年時為30572歐元每人(整個芬蘭的平均值為31719歐元每人)[10]。最重要的僱主行業為海洋工業、醫藥業和旅遊業[11]。
芬蘭的上市公司中至少有四家公司的總部設在圖爾庫地區。2010年芬蘭500強公司里有近20家公司來自圖爾庫地區。
圖爾庫的失業率在1990年代芬蘭經濟蕭條時急劇上升,最高峰1994年時曾達到22.1%。之後失業率持續下降,最低時為2008年時的9%。在這之後的全世界範圍內的經濟衰退又促使圖爾庫和整個芬蘭的失業率持續上升。在2014年時圖爾庫的失業率為15.8%。
文化

圖爾庫的文化場所包括幾個劇院、電影院和畫廊、以及一個交響樂團。該市每年定期舉辦幾個文化活動,其中最著名的是每年七月舉辦的中世紀集市[12]。圖爾庫音樂節和魯伊斯搖滾音樂節是一批北歐地區最早舉辦的同類音樂節。該市還舉辦另一個叫「Down by the Laituri」的搖滾音樂節。另外,在集市廣場附近還有熱鬧的夜生活。
在圖爾庫也有很多博物館,例如圖爾庫藝術博物館和韋伊諾·阿爾托寧博物館。奧布學術大學管理着芬蘭唯一在音樂領域的博物館—西貝柳斯博物館。除此之外還有幾家展示城市中世紀時期的歷史性博物館,例如自1881年就已作為歷史性博物館運行的圖爾庫城堡,以及在一個14世紀遺址上建立於1990年代後期的Aboa Vetus博物館。修道院山手工工藝博物館則是一個保留了1827年圖爾庫火災之後倖存的木頭房子的露天博物館。
圖爾庫曾是2011年的歐洲文化之都之一。
Remove ads
教育

圖爾庫比任何其它芬蘭城市有着更長的教育歷史,市裏的第一所學校是在13世紀同圖爾庫大教堂一同成立的天主教學校。芬蘭的第一所大學奧布皇家學院(現今的赫爾辛基大學)於1640年在該市成立。在芬蘭第一所利用貝爾-蘭開斯特製教學方法的學校是1820年在圖爾庫成立的,目的是把小學教育擴展至底層民眾。
圖爾庫大約有2萬9千名高校生(2015年)[13]。在該市有兩個大學和幾個應用科學大學(或稱工學院)。
用芬蘭語教學的圖爾庫大學是芬蘭註冊學生數量第二多的大學(18984名學生)[13],也是歷史悠久的大學之一,成立於1920年。而成立於1918年的奧布學術大學是在芬蘭成立的第二所大學,也是芬蘭唯一用瑞典語教學的綜合性大學。圖爾庫經濟學院在2010年合併至圖爾庫大學。相應的瑞典語奧布經濟學院早在1980年就合併至奧布學術大學。圖爾庫的中心醫院為圖爾庫大學醫院,也是圖爾庫大學的附屬醫院,並作為教學醫院。
圖爾庫應用科學大學是芬蘭第二大的應用科學大學。另外還有兩個應用科學大學在圖爾庫設有校區。
圖爾庫還設有國際學校,圖爾庫國際學校自2003年開始運行。圖爾庫市和圖爾庫大學簽訂了協議,國際學校里的教學由圖爾庫大學附屬學校來執行。
Remove ads
姐妹城市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