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地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地幔行星體內部結構的一層,其下以為界,上以地殼為界。地幔由岩石組成,通常是行星體中最大、質量最高的一層。地幔是經歷密度分化的行星體的特徵。所有類地行星(包括地球)、一些小行星和一些行星的衛星都有地幔。

快速預覽 「地幔」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 ...

例子

地球

Thumb
地球的內部結構

地球的地幔地殼和地球外核之間的一層矽酸鹽岩石。它的質量為4.01 × 1024公斤,佔地球質量的67% [1]。它的厚度為2,900公里(1,800英里)[1],約佔地球體積的84%。它主要是固體,但在地質時間中表現為粘性流體。地幔的部分熔融中洋脊海洋地殼,在俯衝帶產生大陸地殼[2]

其它行星

水星有一個大約490公里(300英里)厚的矽酸鹽地幔,僅占其質量的28%[1]金星的矽酸鹽地幔大約2,800公里(1,700英里)厚,約佔其質量的70%[1]火星的矽酸鹽地幔大約1,600公里(990英里)厚,占其質量的約74〜88%[1],並可能以純橄無球隕石為代表[3]

衛星

木星的衛星,埃歐歐羅巴、和蓋尼米德都有矽酸鹽的地幔;埃歐的矽酸鹽地幔厚約1,100公里(680英里),上面覆蓋着火山岩地殼,蓋尼米德的矽酸鹽地幔厚約1,315公里(817英里),被厚約835公里(519英里)的冰覆蓋着,歐羅巴矽酸鹽地幔厚約1,165公里(724英里),被厚約85公里(53英里)冰和可能的液態水覆蓋着[1]

地球的衛星,月球的矽酸鹽地幔厚度約為1300〜1400公里,是玄武岩海的來源[4]。月球地幔可能暴露在南極-艾特肯盆地危海[4]。月球地幔在大約500公里(310英里)深處有着地震不連續性,很可能與成分的變化有關[4]

泰坦特里頓都有一個由或其他固體揮發性物質構成的地幔[5][6]

小行星

一些最大的小行星有地幔[7];例如,灶神星有一個矽酸鹽地幔,成分類似於隕石類型的古銅無球隕石[8]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進階讀物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