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路 (1935年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路》是一部1935年公映的電影,由孫瑜編導,金焰主演。該片是孫瑜繼《野玫瑰》(1931年)和《小玩意》(1933年)之後所寫的又一部抗日主題力作[1][2],被當時的影評稱為「一張硬性片子」,「民國二十四年國片運動第一個示威炮!」[3]。在這部影片中,被稱為「影壇詩人」的孫瑜,並沒有正面描寫抗日的戰場, 而是通過修築抗戰公路這個側面, 以「飄逸而且浪漫」的手法表現抗戰精神。影片充滿了築路工人生活中的喜劇成分,但又以悲壯的結局收尾,是部充滿了樂觀精神和悲壯氣概的悲喜劇,是孫瑜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1][2][3]。


2005年,《大路》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年舉行的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的評選中排名第30位[4]。1992年張曼玉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的電影《阮玲玉》中收錄了該片部分片段[5]:22。
Remove ads
劇情

20年前,金哥的父親帶着妻子和1歲的兒子從災區逃荒出來,尋求生路。金哥的母親死在逃荒路上,金哥的父親成了城裏的築路工人。金哥10歲的時候就跟着他父親築路。金哥長大成人後依然繼續從事這一流血流汗也難博一溫飽的築路行業。他和老張、章大、韓小六子、小羅、鄭君等五個朋友,不甘城市裏的欺侮剝削,一起到鄉下修築一條重要的軍用公路。金哥等人在修路的時候,認識了村口丁福記飯鋪老闆的女兒丁香和投靠丁老闆的江湖女藝人茉莉結下友誼。日本侵略軍逼近後,先遣的特務賄賂地主胡天,想用金錢誘勸金哥讓築路工離開,終止軍需運輸線的修建。在宴席上,金哥等6人拒絕了土豪的利誘。胡天翻臉, 讓打手把金哥等人囚禁在土牢內,以死相逼。見金哥等人到胡天家赴宴不歸,丁香和茉莉以為漢奸燒菜為名,深入虎穴偵察,並將情況報告給了眾路工和當地駐軍。最終,金哥等人被救出,漢奸被活捉,但老張卻在土牢中和打手搏鬥時犧牲。公路修通後,日軍的飛機突然來襲。金哥等人奮起保護公路,犧牲。但在他們修築的公路上,一輛輛的抗敵軍車卻不斷地駛向前方。丁香死裏逃生,幻覺中金哥等人並沒有死,和眾人一起拉着築路鐵滾大步向前,天空中也隱約響起築路工人的《大路歌》聲。[1][5]:190-193[6]:78-79[7]:126。
Remove ads
劇本製作

《大路》是1934年5月,孫瑜在聯華影業公司陸潔廠長的支持下創作的。迫於國民黨當局的「不抵抗政策」,上海租界當局查禁抗日救亡一類字樣。為了避免南京政府與上海租界兩處電影審查機關對影片的刪減。《大路》的劇本台詞力避違禁字樣,將「日本帝國主義」寫成「敵國」,將「日寇侵略中國」寫成「進逼中的鐵蹄和炮火」,將「中國國土」改為「弱小民族的國土」,將「抗日救亡」寫成「抵抗自救」、「民族求生之戰」,用「 一大片土地」暗指淪陷的東北等等[3][8]。儘管如此,影片在製作之初,就被一些人認為「太赤色」。影片拍成後,在蔣介石坐鎮「剿共」的江西公映時, 發生了公然焚燒《大路》拷貝的事件[7]:126[8]。
影片主題歌和插曲

《大路》一片配有序歌《開路先鋒》,主題歌《大路歌》,和兩首插曲《新鳳陽歌》和《燕燕歌》。由於當時聯華影業公司 的有聲設備尚處在籌備試驗階段, 這四首個是由電通影片公司幫助實錄和後期配錄的[1]。《開路先鋒》由孫師毅作詞,聶耳作曲,金焰領唱;《大路歌》由孫瑜作詞,聶耳作曲,金焰領唱;《新鳳陽歌》由任光根據安徽民歌《鳳陽花鼓》編曲,安娥改寫歌詞,黎莉莉演唱;《燕燕歌》由安娥詞、任光曲,由陳燕燕演唱。聶耳譜曲時曾接受了金焰提出的把《大路歌》中「背着重擔朝前走,自由大路快築完」曲譜中的「重擔」兩字的單調提高些的建議,以更能體現民族風格[5]:190-193[8]。
由於當時國民黨政府對民眾抗日的壓制,影片歌曲被用來反映影片無法言明的「反帝—抗日—救亡」的主題。序歌《開路先鋒》象徵「抗日先鋒」,主題歌《大路歌》象徵「自由解放的大路」,又以抒情插曲《新鳳陽歌》與《燕燕歌》抵銷前者的戰鬥氣勢,並描繪民眾苦難,成了繼影片《漁光曲》主題曲之後,一批有影響的左翼電影歌曲[8]。1935-1937年,《大路》在中國各地公映時,《大路歌》、《開路先鋒》等歌曲由百代公司灌錄成唱片發行,銷路極好[1],寫信到聯華影業索取曲譜和歌詞的信件就多達一萬多封[2],成了當時風靡中國的流行曲,連沒看過影片的人都能哼上幾句[5]:190-193。
演員表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