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鯨級潛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鯨級潛艇(日語:たいげい型潜水艦)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型式的潛艇[1],首艘大鯨號(SS - 513)由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負責建造,與後兩艘蒼龍級潛艇同樣使用鋰離子電池,噸位3000噸相較於蒼龍級潛艇的2900噸略為增加。

首艇「大鯨」艇名繼承自大鯨號潛水母艦。
Remove ads
簡介
「大鯨號」全長84米、全寬9.1米,乘員編制約70人。據稱艦體設計比起蒼龍級更難被敵方發現,跟後期生產的蒼龍級潛艇一樣搭載鋰離子電池,不過潛航時間更長,建造費用約800億日圓(約合5.09億美金)。由於中國近年展現經略遠洋海軍的雄心,防衛省在平成22年之後的《防衛計劃大綱》將原本16艘潛艇的編制擴充到22艘,2020年10月14日下水的「大鯨號」終於完成了這個計劃。由於大鯨配備了「赤龍號」(蒼龍級8號艦)的潛艇魚雷防禦系統,以及高性能呼吸管與採用光纖技術的先進聲納系統,優異的隱蔽性不在蒼龍之下;在武器方面,則配備89式魚雷的後繼者—18式魚雷。
設計
本型以27SS(2,950噸型)為基礎,將艦體放大至3,000噸級,並以搭載鋰離子蓄電池為前提,為了使其性能能夠最大化發揮而進行設計[2][註 1]。
船體結構上的新特色是採用了「浮架台」結構。這種構造類似於各國潛艇逐漸採用的「浮動甲板」,藉此達成降低噪音與提升抗震性能的效果[2]。技術研究本部亦曾以「防探測・抗衝擊潛艇結構之研究」為名,針對吸音材與反射材的最適配置方法等進行開發,於平成19年至23年度進行研究試作,並於平成22年至26年度進行試驗[6][7]。然而,採用浮架台也導致艦內容積減少,居住性相對惡化。
隨着自衛隊解除女性自衛官配置潛艇的限制,本型艦在居住區內設置隔間以確保女性專用臥室,並在淋浴間通道加裝簾幕等艤裝措施,以適應女性自衛官勤務[8]。
即使在建造開始後,與本型相關的研究開發仍持續進行。其中包括開發能降低各類驅動裝置噪音的新型驅動系統的「潛艇用靜肅型驅動系統之研究」(平成30年年度至令和3年年度進行研究試作,並於令和3至4年度進行試驗)[9][10]。
基於上述背景,海上自衛隊自蒼龍級潛艇第11艘(凰龍號)起導入鋰離子蓄電池。該艦雖屬於蒼龍型,但並非僅將鉛酸蓄電池更換為鋰離子電池而已,同時也取消了該型原有的關鍵裝備—斯特林AIP系統,並將其體積與重量轉用於鋰離子電池搭載,使機關部設計產生重大變化。然而,該艦的基本設計仍與蒼龍型相同,未能完全發揮鋰離子電池的特性[2]。
相對之下,本型自基本設計階段即納入鋰離子蓄電池搭載考量,並充分發揮其特性。為此,進行了「通氣管(snorkel)發電系統」的開發,於平成22~26年度試作,平成26~27年度進行試驗[11]。該系統充分利用鋰離子電池能夠長時間承受大電流充電的特性,開發出比以往更高輸出且能應對劇烈負荷變化的柴油引擎與發電機,並同時開發能應付更大量給排氣的通氣管桅杆,且包含防探測措施在內,形成一套廣泛的新系統[12]。
上述新型柴油機之開發由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現防衛裝備廳)與川崎重工業共同進行,但在本型開工時尚未完成,因此前三艘艦仍使用蒼龍型相同的25/25SB型柴油機。新型機關為25/31型,從第4艘(02SS)起導入[註 2][14][15][16]。
Remove ads
艦名列表
Remove ads
註解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