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孟買地鐵1號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孟买地铁1号线
Remove ads

孟買地鐵1號線(英語:Mumbai Metro 1),又稱藍線(英語:Blue Line)、維爾紹瓦-安泰里-加特科帕爾線(英語:Versova-Andheri-Ghatkopar Line)是印度孟買地鐵的其中一條線路,從維爾紹瓦站英語Versova metro station加特科帕爾站英語Ghatkopar metro station,全長11.4公里,全部區段為高架線,設站12座。線路連接了孟買的東郊英語Eastern Suburbs (Mumbai)西郊英語Western Suburbs (Mumbai)[1]

快速預覽 孟買地鐵1號線 藍線, 概覽 ...

1號線工程耗資432.1億盧比,由孟買第一地鐵私人有限公司(英語:Mumbai Metro One Private Limited, MMOPL)建設和運營,該公司由信實基建英語Reliance Infrastructure擁有74%股權,孟買大都會區發展局英語Mumbai Metropolitan Region Development Authority(MMRDA)擁有26%股權,運營合同期5年[2]

1號線在2014年6月8日開通運營[3],其客流密度位居世界第八位[4]。線路共有64處曲線,最小曲線半徑107米,為印度地鐵最急的曲線[5]

Remove ads

歷史

背景

為改善孟買市中心的交通運輸情況,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英語Government of Maharashtra開始通過MMRDA研究不同類型的大眾運輸工具,並在1997至2000年間通過印度和德國技術合作,授權特韋特公司(Tewet),與DE-Consult有限公司和塔塔諮詢服務合作,研究建設大眾運輸系統的可行性。在審視孟買的多個客流走廊和線位後,研究認為,建設一條連接安泰里英語Andheri加特科帕爾英語Ghatkopar的大眾運輸走廊,在財務和經濟上具有潛在的可行性。MMRDA在2004年5月更新了這一研究。與此同時,德里都會鐵路有限公司英語Delhi Metro Rail Corporation(DMRC)開始參與孟買地鐵總規劃的制定,並建議將安泰里-加特科帕爾的線路延長至維爾紹瓦英語Versova, Mumbai,納入地鐵總規劃,並將其視為優先實施的線路。邦政府將該項目視作「重要公共基建項目」,並委託MMRDA擔任項目的實施機構[6],維爾紹瓦-安泰里-加特科帕爾線成為地鐵總規劃中第一條落實的線路。

孟買市郊鐵路沿南北向貫穿孟買,但東西方向的連通性差,維爾紹瓦-加特科帕爾的沿途並無市郊鐵路線路,主要由BEST巴士系統英語Brihanmumbai Electric Supply and Transport、的士、機動三輪車等提供覆蓋[7]。地鐵1號線則提供東西向的鐵路覆蓋,連接孟買東郊和西郊[8]。線路在安泰里站英語Andheri railway station加特科帕爾站英語Ghatkopar metro station接駁市郊鐵路,將兩地間的出行時間從90-120分鐘壓縮至21分鐘,繞開了45個交通信號燈[9]。線路也為MIDC英語MIDCSEEPZ英語SEEPZ兩個工業區提供鐵路接駁[10]

Remove ads

建設

更多資訊 合約包, 承包商 ...
Thumb
正在建設的阿扎德納加爾站英語Azad Nagar metro station(2012年3月)。
Thumb
2013年5月試運行期間,列車進入DN納加爾站英語D.N. Nagar metro station

2007年3月,政府與孟買第一地鐵私人有限公司(MMOPL)簽訂特許經營合同,該公司由信實基建英語Reliance Infrastructure(74%)、孟買大都會區發展局英語Mumbai Metropolitan Region Development Authority(26%)和威立雅運輸(5%)合資組建[12][13],SSRI創意基建公司(喬克西集團,Choksi Group)成為主要的技術承包商[14]。2006年6月21日,時任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主持工程奠基儀式。施工命令在2008年1月21日下發[15],工程於2008年2月8日啟動[14]。2011年9月,MMOPL的官員稱,線路的首段(維爾紹瓦-阿扎德納加爾)將在2012年2月試運行,預計該段可在2012年3月或4月開通運營[16],但竣工期限曾多次調整,曾調整為2010年7月、9月、2011年7月、2012年3月、11月[17][18]、2013年9月(第一期:維爾紹瓦-機場路英語Airport Road metro station)和12月(第二期,機場路-加特科帕爾)[15][19]、2014年3月31日[20]

MMOPL將工程延誤歸咎於MMRDA,信實基建稱,MMRDA需要在2008年12月前徵得沿線土地,並為MMOPL提供築路用地英語Right-of-way (transportation)[21],但截至2008年8月,MMRDA只徵得20%的土地。地下設施布置圖的缺乏也令工程變得困難。MMOPL最終在2011年12月才完成大部分徵地和拆除工作,除了安泰里站旁一座清真寺的宣禮塔,以及賈格魯蒂納加爾站英語Jagruti Nagar metro station附近馬赫什瓦爾廟的部分屋頂尚未完成拆除[21],直至2012年10月才完成拆除,MMRDA自此獲得建設1號線所需要的所有築路用地[22]

Thumb
位於安泰里的馬羅爾納卡站英語Marol Naka metro station正在建設(2012年3月)。

截至2011年10月,沿線大部分墩柱和梁體已經建成,12座車站已經完成70%,大部分車站已經開始建造站台以上的部分[23]。然而,受到徵地和築路用地問題影響,再加上高架橋建設問題,工程未能在原定的竣工時間2012年夏季之前完成[23][24]。2012年5月,印度銀行英語Indian Bank開始重組地鐵公司10.8億盧比的債務,提到了項目的土地利用問題[25]

2013年5月1日,1號線在維爾紹瓦-阿扎德納加爾之間2公里的區段上,成功進行列車試運行[26],出席的邦首席部長普里特維拉吉·查萬英語Prithviraj Chavan稱,1號線將在2013年9月開通運營[27][28]。然而MMRDA的官員在2013年8月稱,由於未獲得中央鐵路安全專員的批准,以及部分設施未完工,地鐵開通日期將繼續推延[29]。2013年6月3日,線路進行首次主要試運行,從維爾紹瓦前往機場路,全程7公里,共耗時20分鐘[26]

開通運營前,線路曾進行多次測試[8]。MMRDA向公眾的信息披露中稱,截至2013年12月,線路5%的土木工程仍未完成,維爾紹瓦站、DN納加爾站、阿扎德納加爾站、查卡拉站和機場路站的工程已經完成99%,安泰里站、薩奇那卡站英語Saki Naka metro station、馬羅爾站和西部高速公路站工程進度介於95-98%,加特科帕爾站工程完成90%,阿薩法站和賈格魯蒂納加爾站分別完成80%和85%[30]

MMRDA在2013年12月31日向信實基建寫信,要求將地鐵系統的名稱從「信實地鐵」(Reliance Metro)改為「孟買地鐵」,指出最初的特許經營合約中提到項目名稱須為「孟買地鐵」[31][32]。信實基建在2014年1月2日發布新聞稿,批評MMRDA未能在項目招標和/或實施階段提供任何指導[33]。同年1月8日,隸屬印度共和黨 (阿薩瓦萊)英語Republican Party of India (Athavale)的工人對「信實地鐵」名稱表示抗議,並塗黑了查卡拉站的信實基建標誌[34][35][36]。11日,隸屬濕婆軍的邦議員蘇巴斯·德賽英語Subhash Desai向邦首席部長寫信,反對「信實地鐵」名稱,並表態支持「孟買地鐵」名稱[37][38]。2014年2月,MMRDA證實信實基建已同意將系統的名稱改為「孟買地鐵」[39],但截至4月,列車和車站上的「信實地鐵」標誌仍未移除,MMOPL稱,暫時還未收到新標誌的設計,仍在等待設計完成[40]。4月30日,MMOPL公布新標誌,使用了「孟買地鐵」的名稱,但仍然包含MMRDA和信實基建的名稱[41]。系統的名稱也在6月14日於議會大廈的新聞發布會上,得到邦首席部長的證實,並保證今後不再更改名稱[42][43]

Thumb
位於加特科帕爾的賈格魯蒂納加爾站英語Jagruti Nagar metro station正在施工(2012年8月)。

2014年2月6日,信實基建宣布1號線已經完工,並已獲得一些監管層面的批准[44],但連接地鐵車站的道路尚未完工[19]。3月份,1號線在孟買消防隊英語Mumbai Fire Brigade孟買警察英語Mumbai Police和MMOPL的參與下進行綜合消防演習[45]。在2014年3月中的試運行中,1號線班次間隔達到4分鐘[46]

線路在2014年完成振動試驗[47][48]。然而,由於負責鐵路技術諮詢的研究設計及標準組織英語Research Design and Standards Organisation(RDSO)需要將資源轉移至孟買市郊鐵路站台檢查上,無法及時將孟買地鐵的報告上交給鐵路安全首席專員[49]。4月2日,孟買地鐵獲得RDSO的「快速認證」[50],MMRDA和MMOPL在4月4日共同向鐵路安全首席專員遞交安全認證[40]。專員在28日完成檢查[51][52],但認為仍有一些剩餘工作,且很快就可以完成[52]。專員要求在地鐵開通前,應進行少許改善,包括台階、電梯等[53]。專員也表示他將前往勒克瑙與RDSO官員討論檢查工作,並交叉檢查所有其他必要的改善,包括地鐵列車[52]。線路在2014年5月2日通過專員的安全檢查[54][55]

國會-NCP政府曾希望線路在2014年4月24日開通,當天正值2014年印度大選的孟買投票日[56],但MMRDA需要向鐵路局獲得列車許可[56],MMOPL在4月22日前往鐵路局獲得列車許可[57][58]。MMRDA和MMOPL表示,在獲得列車許可後,線路將在7日內開通運營[59][60]。然而,儘管MMOPL在4月22日提交了所需文件,鐵路局直至5月底才批准許可,鐵路官員稱,這是由於該線路使用的列車「為新類型,具有較新的指標」[53],造成延遲的另一個原因是2014年大選之後中央政府換屆[61]。新任鐵道部長薩達南·達高達英語Sadananda Gowda在6月5日給予最後一項批准[62][63]。MMOPL在7日宣布,地鐵1號線將於次日開通運營[64]

在1號線的車站周邊交通改善計劃中,其中一項關鍵提案是地鐵和BEST巴士系統英語Brihanmumbai Electric Supply and Transport的整合,BEST和大孟買都會法團英語Brihanmumbai Municipal Corporation(BMC)合作調整既有的巴士站站位。BEST巴士在地鐵沿線提供接駁線路,並在車站設置電子屏,顯示下一班地鐵列車的預計到達時間,地鐵站內也提供巴士接駁信息。MMRDA拓寬了車站下方的行人路,並在各站設置自行車和摩托車停放區[65][66][67][68]

Remove ads

事故

1號線建設過程中,曾發生8次事故,共計2人死亡,21人受傷。

2008年5月,安德里西站的一座打樁機倒塌,1死1傷。2009年,安德里東站一座墩柱的鋼筋籠和腳手架下陷,4人受傷。2012年4月,加特科帕爾的一處工地起重機與承載車脫離,塌向一旁的眾生醫院(Sarvodaya Hospital)部分結構,醫院受撞擊的部分當時無人,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69]

2012年9月5日,蘇巴什納加爾站的一處混凝土板坍塌,1名工人死亡,16人受傷[70],事故發生後,地鐵工程一度暫停,承包商印度斯坦建築公司英語Hindustan Construction Company被MMOPL罰款100萬盧比[71]。2012年9月11日,MMOPL委派日內瓦的SGS顧問公司,作為1號線工程的獨立安全顧問。顧問公司提交初步報告後,工程於2012年9月25日於顧問公司的監督下恢復[72],顧問公司繼續參與項目以防止事故發生,直至1號線竣工[73]。據時任MMRDA的都會增補專員所說,事故原因是支撐結構出現裂縫,支撐結構在雨水侵蝕和下方基礎鬆動的影響下形成裂縫,削弱結構強度,支撐結構在固定後,因受力增大而破壞[74]

Remove ads

啟用

1號線的第一班列車在邦首席部長普里特維拉吉·查萬的開幕下,於2014年6月8日上午10:10從維爾紹瓦站發車,儘管他曾在前一天威脅拒絕參加開幕式,以抵制信實基建提升票價的決定[75][76][77]。線路原定在12:10面向公眾開放,第一班車從加特科帕爾站發出,但發車時間推遲了10分鐘,此後由於技術問題,列車在部分車站停站時間超過預定時間,最終延誤將近半個小時[78][79],後續列車也出現20-30分鐘的延誤[78][80]

MMOPL宣布在開通前30天實行推廣期票價,實行統一票價10盧比[9],並宣布12周歲以下和/或身高4英尺以下的兒童在家長陪同下,可在周末免費乘車[81][80]。開通當日,地鐵開放運營11個小時,運載了24萬人次。線路在次日首次按照18.5小時完整運營時間提供服務,共載客29.7萬人次。截至6月11日下午4:30,累計運營59小時,運載100萬名乘客,比印度其他地鐵線路更快達到這一里程碑[82]。開通首個星期,共運載215.6萬人次,日均載客量30.8萬人次[83]。開通後僅數日,不少通勤者從乘坐巴士和三輪車改為乘坐地鐵,官方預計在地鐵開通後,沿線的BEST巴士載客量將下降25%[84]。地鐵1號線開通頭三天,連接安泰里和加特科帕爾的最繁忙巴士線路——BEST的340線,客票收入下降了15萬盧比[85]

Remove ads

2014-2017年

Thumb
正在進入安泰里站的地鐵列車(2019年)

線路開通第一年,共運送9200萬人次,開行超過13萬班列車,行車里程共計超過140萬公里,工作日平均客流量26.3萬人次,MMOPL共獲得13.6億盧比收入,支出共計19.1億盧比,其中1.31億盧比的收入來自沿線12座車站52處商鋪的租金,系統和車輛基地維護費用平均為每天550萬盧比[86]。2015年6月4日,公司宣布1號線自開通以來已累計運送1億人次[87][88]

2016年1月26日是印度第67個獨立日,1號線自開通以來累計運送乘客超過1.5億人次[89][90]。2017年2月11日,累計運送2.5億人次,共運營957天,比印度過去開通的所有地鐵線路更早達到這一指標[91]

財務

建設開支

2007年3月簽訂合約時,地鐵1號線的預計開支為235.6億盧比[92],但受到工程延誤影響,開支在6年時間內上漲84%,達到432.1億盧比[93][94]

為了抵消額外的開支,MMOPL在2014年請求將票價上漲130-150%[95],MMOPL發言人表示,加價的主要原因是100%地提供騰空的築路用地,而按照合約要求,築路用地應在2007年9月或之前移交,由於各項經濟指標急劇增加,運營開支上漲,再加上通貨膨脹、利息率、外匯等因素,進行加價是必要的。但MMRDA拒絕了請求,並表示項目開支上漲和票價上漲是兩碼事,加價將在線路開通運營後考慮,資產開支上漲不會立即影響票價[96]

MMOPL在2015年6月完成項目貸款再融資,延長期限並減少利息開支,16.5億盧比貸款的最後歸還期延長至2037年,年利率從13%下降至11.75%,還貸期幾乎翻倍至14年[97]

票價爭議

邦政府在2004年宣布,地鐵票價按照2003-2004年度的水平,固定為3公里以下6盧比,3-8公裏間8盧比,8公里以上10盧比[98],並制定了截至2042-2043年之前的加價安排,基於BEST巴士票價的1.5倍,每三年可上調11%[99]。2013年6月6日,MMRDA表示MMOPL已請求將1號線票價上調超過50%,當時1號線甚至未開通運營[100]。9月5日,邦政府批准將票價修訂為9-13盧比[101],並允許票價每四年上調11%[102]

2013年9月11日,MMOPL表示無論票價上漲方案是否批准,地鐵都將在2013年12月開通運營[103]。2013年11月18日,城市發展聯合署(Union Ministry of Urban Development)宣布將孟買地鐵納入1978年都會鐵路(工程建設)法管理,意味着允許MMOPL擁有制定票價的權力,在此之前,孟買地鐵1號線適用於1886年印度有軌電車法,邦首席部長是唯一有權修訂票價者[101]。在2月7日寫給邦政府的信中,城市發展聯合署稱,MMOPL在獲得票價制定委員會的建議後可以制定票價,但初始票價的制定不需要獲得該委員會建議。票價制定受2002年都會鐵路(運營及維護)法監管[104]

2014年5月9日,MMRDA局長宣布已最終敲定使用2013年8月的票價方案[105]。爭取信息公開的積極人士、孟買非牟利組織阿塔克塞瓦桑格(Athak Seva Sangh)的主席阿尼爾·加爾加里(Anil Galgali)向邦首席部長寫信,要求他動用自己的特殊權力阻止地鐵加價,並批評MMOPL「綁架政府、玩弄市民」[106][107]。2014年5月初,MMOPL宣布地鐵1號線的票價修訂為10-40盧比[108],但之後又宣布線路開通初期的30天,執行推廣期票價,為統一票價10盧比[9]

2014年6月9日,MMRDA向孟買高等法院請求委派仲裁人,阻止MMOPL提高票價[109][110]

車站

Thumb
1號線阿薩拉法站

1號線設有12座車站,各站均為三層高架車站,通過樓梯、自動扶梯、垂直電梯相連,站台層位於最上層[8]。站台邊緣與列車間的間隙最大為85毫米[111]

全線共有100條樓梯(各站至少4條)、45台垂直電梯、95台自動扶梯[8][111]。站台採用聚碳酸酯屋頂,以實現自然照明[8]。車站也布置了大學生繪製的壁畫,地鐵方面組織了「馬吉地鐵」節,邀請建築、藝術學生參與競賽,獲勝者可獲得機會,以「孟買」為主題設計地鐵車站風格[112]

2013年7月3日,MMOPL宣布在所有車站開設Wi-Fi服務,並預計在月底前完成列車內的覆蓋,網絡服務由Vodafone Idea提供[113][114]

1號線沿途不設停車場,MMRDA稱這是由於缺乏可用空間[115]加特科帕爾站英語Ghatkopar metro station通過一條12米長的人行天橋與市郊鐵路車站相連[116][117][118]

部分車站站名進行了贊助商冠名,安泰里站在2016年8月冠名後成為「巴羅達銀行安泰里站」(Bank of Baroda Andheri station),西部高速公路站英語Western Express Highway metro station在2017年2月冠名後成為「魔磚西部高速公路站」(Magicbricks英語Magicbricks WEH station),但MMRDA表示MMOPL不能在未經MMRDA許可的情況下為車站更名。2017年3月,城市發展聯合署澄清,允許MMOPL更名車站。MMOPL通過冠名獲得的贊助收入不與MMRDA共享,也不通過降低票價惠及乘客[119][120]

作為車站區域交通改善計劃的一部分,MMRDA將車站周邊所有巴士站和的士站向外遷移40-50米。MMRDA認為原有的停靠站位置會引起交通擁堵,限制行人移動。計劃實施後,車站周邊的擁擠狀況得到解決[121]

更多資訊 1號線 藍線, 序號 ...
Remove ads

設施

列車

Thumb
孟買地鐵列車

1號線列車由南車浦鎮製造,每列車4編組,列車寬度在中國A型地鐵列車的基礎上加寬20厘米,每節車廂額定載客375人,每列運力為1500人[122]。1號線共有18組車[122],高峰期有14組車上線運營,平峰期有7或8組上線運營[123]

南車浦鎮在2008年5月獲得1號線列車合同[124],總價60億盧比。參與列車競標的其他企業有西門子龐巴迪運輸阿爾斯通現代Rotem北車長客日本車輛製造[125]。第一組車在2010年3月23日從上海運出[126],最後一組在2014年2月底運抵孟買港[49][127]

所有列車設有空調和濕度調節,並有隔音和隔震設計[128]。車內採用縱向座椅,並設有輪椅區。每節車廂的座席數介於48至52個,其中4個座位是老年乘客和殘疾人專座[129]。列車設有VTS Firetide 7010視頻傳送系統[41]。列車設有LED線路圖顯示,並有LCD電視屏幕。列車採用雙層絕緣玻璃,可隔絕噪聲。每節車廂設有8扇外掛式車門,寬度足以讓輪椅上下車[111]列車也設有急救包、消防設備、緊急通訊系統[23]列車事件記錄儀英語Train event recorder,可協助事故調查[23]

2014年8月15日,在女乘客的要求下,1號線開始在每列車的維爾紹瓦端車廂劃定32個座位,設為女性專用座位,並與相應的站立區一併劃作女性專區,通過條帶與其他區域分隔開,總共可容納150人。12歲以下男童在女性乘客陪同下也可進入女性專區[130][131][132]。在劃定女性專區前,各車廂劃定了6個女性專座[133]

Thumb
列車內部

列車每天採用自動化環保沖洗車間進行清潔,清潔每列車需時不超過3分鐘,消耗600升水,其中80%可再生[134]。在列車鋼輪維護方面,1號線列車裝有輪緣潤滑裝置,並在2017年耗資300萬盧比引進RFID識別系統,在曲線等鋼輪磨損嚴重的位置設置RFID標籤,讓潤滑裝置有針對性地進行潤滑,可延長鋼輪壽命,MMOPL表示該技術節省的維護費用可在兩年內抵消設備投資費用[135][136]

供電

2008年7月31日,ABB獲得地鐵1號線供電設施合約[137][138]。1號線採用交流25kV接觸網供電。

2017年初,MMOPL完成了各地鐵車站、車輛基地和管理大樓的LED照明安裝工作,以節省能源,並在車站和車輛基地房頂安裝太陽能板。太陽能板項目由另一家私營企業經營,承擔安裝及運營費用,產出的電能以每單位5.1盧比售給MMOPL。全系統的太陽能板容量為2.30兆峰瓦,其中約2兆峰瓦來自車站,其餘來自車輛基地。LED照明系統和太陽能發電項目預計每年為1號線減少2430噸的碳排放[139]。MMOPL表示,2017年5月起,非牽引用電的30%,也即約11兆瓦的用電,將使用太陽能供電。車站照明、空調、電梯和泵等設備將用太陽能供電[140][141]

通信信號

1號線採用自動閉塞系統,並配備列車自動保護系統[142],系統基於LZB 700M技術[138]。信號系統設備由西門子提供[137],通信系統由泰雷茲集團提供。

橋樑

Thumb
1號線在安泰里以斜拉橋上跨孟買西部高速公路英語Western Express Highway

1號線設有一處長1284米的鋼桁梁橋,模仿加爾各答豪拉大橋建造[143],在安泰里跨越孟買市郊鐵路西線,由3處橋墩支撐。橋樑在2012年初開工建設,12月23日完工,耗資3.5億盧比,僅花費288日,市政府稱該工期創下紀錄[144]。橋樑由加爾各答布雷思韋特、伯恩和傑索普建築公司英語Braithwaite Burn & Jessop Construction Company建造,該公司也為豪拉大橋的建造方。鋼桁梁在加爾各答的工廠預製,耗時一周運送到施工現場[144]

1號線另一處主要橋樑同樣位於安泰里,為跨越孟買西部高速公路英語Western Express Highway的175米長斜拉橋,橋面位於地面以上13米。橋樑從2009年中開工建設,2012年8月24日完工,由MMOPL和瑞士VSL國際英語VSL International聯合製造[145]

廢水處理

2012年10月1日,美國賽萊默公司宣布獲得孟買地鐵1號線廢水處理和循環設施供應合約,總價未公開。系統將設有處理能力120萬升的污水處理廠,採用Sanitaire處理技術,預計每日最多可節水120萬升。處理廠預計從2012年11月底開始試驗[146]

運營

2016年3月,MMRDA都會專員宣布,在開通更多線路後,孟買地鐵各線路將用不同顏色標記。1號線在地圖上一般標記為藍色。

運營方

Thumb
MMOPL是1號線的運營方。

孟買第一地鐵私人有限公司(Mumbai Metro One Pvt Ltd, MMOPL)於2007年3月獲得地鐵1號線的合約[12]。MMOPL是為了實施地鐵1號線項目而專門成立的特定目的實體英語special purpose vehicle

成立之初,MMOPL由信實基建持股69%,MMRDA持股26%,威立雅運輸持股5%[147],其中威立雅運輸持有的部分已被轉售給RATP Dev亞洲英語RATP Dev Asia。MMOPL獲得的經營權為五年,也即合約在2019年6月7日到期,屆時企業將延續經營權[148]

MMOPL是印度地鐵行業第一次採用PPP模式[149]。MMOPL屬於《2002年都會鐵路(運營及維護)法英語Metro Railway Act, 2002》所定義的指定都會鐵路管理者,儘管該法規定管理者受《印度信息權法英語Right to Information Act》約束,但當前實行的機制與之不同,現有機制允許公民向MMRDA提出有關地鐵1號線的信息權申請,這一機制類似於私營的古爾岡快速地鐵所採用的機制[150]

2017年4月,MMOPL宣布與Google合作,在Google地圖提供列車時刻表和各站內部地圖[151]

2019冠狀病毒病印度疫情影響,地鐵1號線從2020年3月至10月19日間停運[152][153]。同年8月,信實基建向MMRDA寫信,表示因損失巨大,希望售出其擁有的MMOPL股份[154]

收費

1號線票價介於10-40盧比,約為同等距離下未接受資助的BEST巴士票價的1.5倍[108]。1號線使用自動售檢票系統(AFC)[8],乘客可用代幣、可充值智能卡或QR碼支付乘車。智能卡可在線上充值[155]。截至2015年6月,1號線約有55%的通勤乘客使用智能卡。[156]

2014年6月19日,MMOPL在1號線引入5盧比的非高峰票價,在工作日早上5:30至8:00任意兩站之間的車程均適用[157]。若要以非高峰票價乘車,乘客需在非高峰時段購票,並在購票後30分鐘內使用,對於使用智能卡的乘客,則以出閘時間是否位於非高峰時段內為準[158]

2017年1月起,乘客也可使用QR碼乘車,或在手機上購票,該服務由Paytm提供,乘客在進出閘機時,使用手機生成的QR碼過閘[159]。2020年1月,MMOPL開始發行印製了QR碼的紙質車票,以全面替代原有的RFID塑料代幣[160],同月又發行不限次數乘車票,可作為附加票購買,附加在原有的卡票上[161]。2022年11月,MMOPL開始允許乘客使用WhatsApp購票,乘客可向967000 8889回復「Hi」,獲得購票連結,購票成功後會收到QR碼,用於乘車[162]

班次

1號線每天運營18.5小時(早上5:30運營至午夜),高峰班次為3分鐘一班,平峰班次(上午11:30至下午4:30)為5分鐘一班[163]。列車在各站停靠時間為30秒[8]。1號線正點率達到99.99%[164]

客流量

1號線每列車為四節編組,每列運力為1500人[64][165]

1號線在開通後的786天共運送乘客2億人次,第957天跨越2.5億人次的里程碑,在印度所有地鐵線路中最快達到這一里程碑[91]

截至2019年1月,日最高客流量記錄為312215人次,最低為64522人次[166]。2019年1月初,受BEST員工罷工影響,地鐵和孟買單軌列車乘客劇增,1號線日客流量連續五天突破50萬人次,平均每天增加5.5萬人次,至1月11日逼近52萬人次[167]。2019年BEST將票價標準降至5公里以內5盧比後,地鐵客流增勢有所放緩[168]

速度

RDSO的首席工程師最初只允許1號線列車的最高速度為50km/h,鐵路官員稱:「這些軌道雖然基於歐洲標準建設,但我們遵從印度標準。兩者在多項技術參數中有所不同,包括軌道甚至曲線的容許限制。[169]」降速後,全程用時增加了大約7分鐘[169]。列車降速的另一原因是因為站間距只有800至1000米,列車難以提高速度[169]

2015年,都會鐵路安全專員批准1號線提速至80km/h ,RDSO也在11月18日批准[170]

2016年3月24日開始,列車以65km/h運行65 km/h(40 mph),但由於站間距過小,對整體耗時影響不大。MMRDA計劃在完成駕駛員訓練後再進一步提速[164]

安保

2013年12月13日,MMOPL宣布各地鐵站將有經過訓練的嗅探狗巡邏,並有便衣保安在車站範圍內外的人群中查找行蹤可疑者,並根據行為對乘客的危害程度採取相應措施,高級安保人員將決定是否依據《中央鐵路法》處罰乘客,或者是否需要移交警方[171]。安保工作由MMOPL和馬哈拉施特拉邦安保公司僱傭的保安負責[172]

1號線的其他安保措施還包括金屬探測器[111]、安保攝像頭,逐一對乘客搜身,並用X光掃描儀檢查乘客行李[172]。各站設有火災報警系統和消防安全設備,並設有防火金屬門[111]。乘客不可攜帶尺寸超過2×1.5英尺的行李乘車[173]

2014年6月23日,大部分位於地下的加爾各答地鐵發生列車故障,無空調的列車在隧道內停車一個半小時,對於此事故,孟買地鐵表示已設立應急疏散預案,MMOPL官員稱,若乘客需要在地鐵區間中間疏散,預案將需要2分鐘,若需要將列車行駛至就近車站,將需要7-10分鐘[174]

另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