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開魯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开鲁县
Remove ads

開魯縣蒙古語ᠺᠠᠶᠢᠯᠦ
ᠱᠢᠶᠠᠨ
西里爾字母Кайлу Шянь)是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下屬的一個,從前曾經是熱河的一個重鎮。縣人民政府駐開魯鎮遼河大街1號。

快速預覽 開魯縣ᠺᠠᠶᠢᠯᠦᠱᠢᠶᠠᠨ,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

開魯縣轄境歷史上曾長期為塞外游牧民族牧地。春秋戰國時期,為東胡地。漢代,屬遼東郡西北境,三國末年為北地,後入鮮卑隋代,屬范陽節度使轄區北境。唐代,屬松漠都督府遼代,屬上京道臨潢府。金朝時,屬北京路臨潢府,防務上屬臨潢路。元朝時,先為遼王封地,後劃歸全寧路轄境。明代,屬兀良哈三衛泰寧衛轄境[2]

清初,開魯縣地域原屬熱河都統節制的昭烏達盟東扎特旗」、「西扎特旗」、「科爾沁旗」三個旗,亦稱「三」。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為管理入居該地放墾的漢民,設置開魯縣,屬赤峰直隸州[2]。縣名取「開發三魯」之意[3]

民初,仍屬直隸省赤峰直隸州。民國二年(1913年),全國廢州,開魯縣屬熱河道。民國三年(1914年)起,隨熱河道屬熱河特別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屬熱河省。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月9日,日軍攻佔開魯縣,被劃入滿洲國。5月10日,開魯縣隸屬滿洲國興安西分省,為省會[2]

1934年12月1日,開魯縣隸屬興安西省,仍為省會。1943年,開魯縣隸屬興安總省。1945年8月日本投降,至同年底,由張念祖為首成立開魯縣地方治安維持會[2]

1946年1月16日,新四軍第三師八旅二十四團攻佔開魯縣,開魯縣隸屬通魯工委。2月23日,開魯縣隸屬於通遼中心縣委。4月1日,開魯縣隸屬於哲里木省民主政府。5月,哲里木省政府改制,開魯縣隸屬於遼吉區行政公署哲里木盟政府。10月25日,中共開魯縣委、縣政府撤出開魯縣城,開展游擊戰爭。國軍七十一軍八十八師十六團佔領開魯縣城後,籌建「開魯縣政臨時委員會」,管轄開魯縣部分地區[2]

1947年2月27日,中共軍隊第二次攻佔開魯縣。開魯縣隸屬於遼北省哲里木盟[2]。同年,中華民國內政部編撰的《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中,開魯縣屬熱河省,為二等縣[4]:168。1949年4月21日,東北行政委員會命令,哲里木盟由遼北省劃歸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隨之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至今[2]

1953年2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開魯縣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區行政公署。1954年4月20日,撤消東部地區行政公署恢復哲里木盟人民政府(後改制為哲盟公署)。開魯縣隸屬於哲里木盟人民政府。1969年7月1日,哲里木盟劃歸吉林省,開魯縣隸屬於吉林省哲里木盟政府[2]

1979年7月1日,哲里木盟劃回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重屬內蒙古自治區。1999年2月,撤銷哲里木盟改設地級通遼市,開魯縣由通遼市管轄至今[2]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開魯縣下轄10個[5]

開魯鎮、​大榆樹鎮、​黑龍壩鎮、​麥新鎮、​義和塔拉鎮、​建華鎮、​小街基鎮、​東風鎮、​吉日嘎郎吐鎮、​東來鎮、​清河牧場、​遼河農場和​保安農場

人口

1947年,中華民國內政部編撰的《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中,開魯縣縣域面積約為2116.58平方公里,人口31667人[4]:168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開魯縣常住人口為313364人[6]

交通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