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彭干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彭干臣(1899年—1935年1月),又名彭干成,化名黃春山、何越,湖北英山人,曾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
生平
1919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1年4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參與發起安慶六二學潮,創建安慶團組織,被推選為安徽省學聯執委[1]。1923年12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在軍校教導團任連黨代表,為中共黃埔軍校特別支部委員。1925年1月,參加討伐陳炯明的國民革命軍第一次東征作戰,升任營黨代表。6月被中共黨組織調到上海開展工人運動。10月,赴蘇聯入莫斯科東方大學軍事班學習。1926年秋,彭干臣奉命回國,加入葉挺獨立團,參加北伐戰爭。葉挺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二十四師師長兼武昌衛戍司令後,彭干臣任武昌衛戍司令部參謀長[2]。
1927年3月到上海,參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暴動,參與南市區軍事指揮。同年5月護送周恩來到武漢,代理武昌衛戍司令。8月,參加南昌起義,任南昌公安局局長兼衛戍司令[3]。起義部隊在潮汕地區失敗後,彭干臣潛赴上海從事秘密工作。1929年,參與在上海舉辦的中央軍政幹部訓練班。8月,為中共中央軍事部軍事委員會委員[4]。
1930年5月,彭干臣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到奉天秘密組織東北地區的軍事鬥爭。10月遭追捕被迫潛回上海。12月到天津任中共順直省委軍委書記。1931年夏被調回上海,協助周恩來領導中央軍委日常工作。1932年春,彭干臣到閩浙贛蘇區,先後任紅十軍參謀處長、新十軍參謀長[5]。1933年起,任彭楊陸軍學校教育長、校長[6]。其後他被中共中央代表曾洪易迫害、囚禁。1934年11月,參加方志敏領導的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1935年1月中旬,在懷玉山地區作戰中陣亡[7]。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