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和站 (廣州地鐵)
廣州地鐵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和站是廣州地鐵14號線的一座架空車站,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105國道與九龍大道交叉口東南側、新和村西南側[1]。車站於2017年12月28日隨14號線知識城支線通車而啟用,2018年12月28日隨14號線一期開通而成為廣州首座架空轉乘車站[2]。
Remove ads
車站構造
本站共有三層,地面為設備層和行人路、105國道以及其他建築,地上二層為站廳層,地上三層為月台層。
地上三層 | 2 月台 | █14號線 嘉禾望崗方向(下站:馬瀝 / 快車:白雲東平) | ![]() | |
島式月台 | ||||
4 月台 | █14號線支線 終點月台 | ![]() | ||
3 月台 | █14號線支線 鎮龍方向(下站:紅衛) | ![]() | ||
島式月台 | ||||
1 月台 | █14號線 東風方向(下站:太平 / 快車:從化客運站) | ![]() | ||
地上二層 | 站廳 | 售票機、 |
||
地面 | 出入口、設備房及市政設施 |

新和站車站大堂設有售票機及客務中心;亦設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以及自動照相機、自動售賣機和自動售卡/充值機等自助服務設施。
為方便行人進出,目前車站大堂中心的東南側被劃分為收費區,收費區內各自設有三條扶手電梯、兩組樓梯和一台專用電梯供乘客前往不同方向的月台。
新和站在105國道東側的上空設有兩個並排的島式月台,由14號線主線與知識城支線共用。主線使用外側的1號和2號月台,支線使用內側的3號和4號月台。兩個島式月台均各自設有2個空調候車室[1]。
乘客可在本站轉乘14號線主線和知識城支線,本站為順向跨月台轉車站,乘客可以走到對面月台直接轉乘另一列列車前往目的地(例如主線東風方向轉乘至支線鎮龍方向),或途經站廳至另一月台轉乘另一列列車前往目的地(例如支線抵站後轉乘至主線東風方向)[1]。
另外,月台南端設有渡線連接主線和支線,可供主支線貫通營運(在21號線剩餘段開通之前曾直通運行);而內側支線月台北側設有一條單渡線供支線進行站前折返;南側設有一組交叉渡線供支線進行站後折返。
新和站目前設有3個出入口供乘客進出車站,其中A出入口設有和C出入口設有專用電梯、盲道以及輪椅坡道[1]。
接駁交通
利用狀況
新和站附近僅有新和村一帶的民房建築及農田綠地,進出站的乘客僅為需要來往廣州市的附近居民。但本站作為14號線主支線的轉乘站以及主線快車的中途停靠站,以轉乘的客流為主:除了在本站轉乘來往主線及支線的客流外,亦有不少來往非快車停靠站的乘客會使用本站在快車和普通車之間轉乘,以節省乘車時間。
歷史
本站最早在2003年的地鐵規劃方案出現,為當時的新華線[註 1]的其中一個車站。後來新華線分拆為來往花都區的9號線和來往從化區的14號線,本站成為14號線的車站之一。
2010年,14號線確定要增設知識城支線,其中選擇了本站作為主支線分岔站,位置亦選擇在廣從公路近九龍大道口以南250米的地方。其中路綫亦提出了設置快慢線,本站被確定為快線停車站。
本站原計劃在2014年秋開始動工,但是進場施工時遇上阻力,因為車站位處架空,更涉及拆遷新和地區共47間民宅及二十座村社集體物業。雖然有29戶村民和二十座村社集體物業都同意拆遷建設車站,但仍有18戶村民一直不願意簽訂拆遷補償協議[3]。2015年5月13日,18戶村民當中,有3戶成功簽約搬離,剩餘15戶因為被政府查明是違章建築而遭強制拆除;是次強拆在半年後被認定為違法行為[4]。隨後地鐵方在2015年6月27號開始進場施工,期間將知識城支線區間橫穿過的一間廢棄加油站拆除[5]。而架空及盾構區段先後在2016年10月30日中午和2017年1月12日才合攏和貫通。
2017年12月11日,車站通過工程驗收[6]。同月28日,本站隨着14號線知識城支綫開通試營運開放,並啟用3號和4號月台[7];一年後14號線一期主線開通,本站1號和2號月台啟用[8]。
2022年年末疫情期間,本站曾受防控措施影響,於2022年11月21日至27日暫停進出站,僅保留站內轉乘服務[9][10]。
Remove ads
未來發展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