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朝陽縣
中国辽宁省朝阳市下辖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朝陽縣是遼寧省朝陽市下轄的一個縣。縣人民政府駐柳城街道燕京街1號。
歷史
朝陽縣歷史文化悠久。縣境春秋時期為東胡地。戰國至秦代屬遼西郡。西漢時屬柳城、孤蘇縣地。東漢時屬遼西郡柳城縣地,東漢末為鮮卑慕容部佔據。西晉時屬平州昌黎郡柳城縣地。東晉咸康八年(342年)鮮卑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龍山(今鳳凰山)之西為福地。北燕時設昌黎尹。北魏時屬營州昌黎郡。北齊時為龍城縣。隋開皇元年(581年)設龍城縣,後又改為柳城郡柳城縣。唐武德元年(618年)為營州總管府柳城縣。天寶元年(742年)改為營州柳城縣。
五代十國時期,地入契丹,設霸州彰武軍,治霸城縣。遼重熙十年(1041年)升霸州為興中府、改霸城縣為興中縣均屬中京道。保大三年(1123年)興中府歸降於金,仍沿用興中府舊稱,屬北京路。元代屬大寧路興中州地。明朝屬營州前、後屯衛地,後兀良哈三衛南下遼西地區闢為牧場。清初為土默特右翼旗地,屬卓索圖盟。清乾隆五年(1741年)設塔子溝廳管理該地漢民事務,為塔子溝廳東境,隸屬承德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分塔子溝廳東境置三座塔廳,治所為今朝陽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改屬三座塔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三座塔廳改為朝陽縣。光緒三十年(1904年)升朝陽縣為朝陽府,領朝陽、建昌、建平、阜新、綏東五縣,府治在朝陽城。
民國三年(1914年)降為朝陽縣。滿洲國時期,政府在1940年將朝陽縣與原土默特右翼旗合併,屬錦州省管轄。後將朝陽縣復改為土默特右旗,又將朝陽縣北部劃出,建土默特中旗,旗署設於北票。日本投降後成為國共內戰前線。1947年10月朝陽為解放軍佔領,仍設朝陽縣,隸屬熱河省。1948年劃為朝南、朝北兩縣。朝北縣治朝陽。朝南縣又稱羊山縣,治所羊山。1955年撤熱河省,劃歸遼寧省。1958年屬朝陽市。1964年朝陽市改朝陽行政公署,朝陽縣也隨之改屬朝陽行署至今。現為朝陽市轄縣。[3]
Remove ads
人口
根據(遼寧省)朝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朝陽縣常住人口為404460人,男性人口佔比51.36%,女性人口佔比48.64%,年齡結構中0-14歲佔比15.35%,15-59歲佔比57.73%,60歲以上佔比26.92%,65歲以上佔比18.38%。[4]
行政區劃
朝陽縣下轄1個街道辦事處、14個鎮、10個鄉、2個民族鄉[5]:
柳城街道、波羅赤鎮、木頭城子鎮、二十家子鎮、羊山鎮、六家子鎮、瓦房子鎮、大廟鎮、古山子鎮、南雙廟鎮、台子鎮、清風嶺鎮、勝利鎮、七道嶺鎮、楊樹灣鎮、西五家子鄉、北溝門子鄉、東大道鄉、烏蘭河碩蒙古族鄉、東大屯鄉、松嶺門蒙古族鄉、根德營子鄉、西營子鄉、北四家子鄉、王營子鄉、黑牛營子鄉、尚志鄉和賈家店農場。
文化
燕古都朝陽縣有三寶:佛舍利、玉豬龍和凌塔酒(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朝陽北塔始建於「三燕」時期,是全國唯一歷經燕、北魏、隋、唐、遼五代的佛塔。在塔中天宮發現的釋迦牟尼真身舍利堪稱佛家至寶。玉豬龍是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玉器的代表作。
特產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