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浦町

位於日本愛知縣西部、知多半島北部的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東浦町
Remove ads

東浦町(日語:東浦町ひがしうらちょう Higashiura chō */?)是位於日本愛知縣西部、知多半島北部的行政區劃,轄內西半部為丘陵地,東側鄰衣浦灣日語衣浦湾區域地勢低平,以農田及住宅區為主。

快速預覽 東浦町 東浦町, 日文轉寫 ...

日本顯示器愛知製鋼日語愛知製鋼豐田自動織機索尼半導體製造在此都設有生產據點。

Remove ads

人口

自1970年代以來,由於作為名古屋市的外圍城鎮,開始大量興建住宅區,人口因而開始大幅成長;至2000年代時,人口數逐漸逼近改制為市的五萬人門檻,然而在此時人口成長也開始趨緩,原本預計在2010年的國勢調查後人口數可突破五萬人,町公所也已開始進行改制為東浦市的準備作業。[2][3]

在2010年國勢調查的初次人口統計速報中,東浦町以50,082之人數達到改制門檻,但在總務省的查核後,發現町公所是在當時的副町長指示下對人口數灌水,最終確認該次調查之人口數應為49,800人,未達升格改制門檻;此後在2015年及2020年的國勢調查中,東浦町的人口數也仍維持在49,000至50,000人之間,未能突破五萬門檻,也因此至今東浦町仍未能升格改制。[4][5]

Thumb
東浦町人口分布圖
東浦町與日本全國年齡別人口分布比較圖
(2005年資料)
東浦町的年齡、男女別人口分布圖
(2005年資料)
紫色是東浦町
綠色是全國
藍色是男性
紅色是女性
東浦町人口變化
1970年 24,550人
1975年 33,080人
1980年 36,035人
1985年 38,614人
1990年 40,430人
1995年 42,409人
2000年 45,168人
2005年 48,046人
2010年 49,800人
2015年 49,230人
2020年 49,596人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統計中心日語統計センター提供之人口普查數據
Remove ads

歷史

在町內北部發現的入海貝塚日語入海貝塚遺址為約七千年前屬繩紋時代貝塚,在令制國時代本地屬於尾張國知多郡;在15世紀中至16世紀期間,曾為水野氏日語水野氏所掌控,水野氏曾以位於此的緒川城日語緒川城為主要據點,出身自水野氏,後來成為德川家康之母的於大之方即出生於此。

17世紀進入江戶時代後,成為尾張藩尾張德川家的領地,19世紀末明治維新實施廢藩置縣後,改隸屬名古屋縣,在1871年的第一次府縣整併時,一度隨着知多郡被劃入新設立的額田縣,不過在隔年即被整併至愛知縣。[6]

1889年日本實施町村制,現在的東浦町轄區在當時分屬藤江村生路村日語生路村石濱村日語石浜村緒川村森岡村日語森岡村共舞個行政區劃,在1906年愛知縣的町村整併後,這些區域被整併東浦村,1948年再升格改制為東浦町[2]

變遷表

更多資訊 1889年10月1日, 1889年 - 1944年 ...

交通

Thumb
東浦町運行巴士
Thumb
行駛於的貨運用鐵路碧南線的貨運列車

東海旅客鐵道武豐線以南北向自東浦町東部的主要市區中通過,利用鐵路往北,可經東海道本線直接在約四十分鐘內抵達名古屋車站;此外自東浦車站還有一條由衣浦臨海鐵道經營的貨運用鐵路碧南線,可往南跨越衣浦灣日語衣浦湾碧南市的臨海工業區。

東海道本線及名古屋鐵道河和線雖然也分別自轄區的北側及西側通過,但僅有約三百至六百公尺的路段位於轄內,但在轄內範圍皆未設置車站。

也以南北向縱貫東部主要市區的國道366號日語国道366号是町內最主要的幹道,快速公路知多半島道路日語知多半島道路則是自轄區西部通過,在與東海市大府市交界處設有東浦知多交流道

名鐵集團旗下負責經營知多半島地區的知多乘合日語知多乗合所經營客運路線雖然有進入東浦町內,但僅限於北部的森岡地區和西部高根台地區附近的範圍。[7]

町內大部分地區主要依賴東浦町公所委託經營的社區巴士東浦町運行巴士日語東浦町運行バス,其開設的路線以緒川車站為中心,串連至町內各地區。[8]

Remove ads

鐵路

公路

快速道路

姊妹、友好城市

日本

  • 新城市愛知縣
    過去出生於東浦本地的德川家康之母於大之方,傳說曾至鳳來寺日語鳳来寺祈願生子後才生下了德川家康,東浦町因此典故於1986年與鳳來寺所在的鳳來町日語鳳来町締結為姊妹城市;2005年鳳來町合併為新城市後,兩地於2007繼續締結為姊妹城市。[9]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