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水鎂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水鎂礬(Kieserite),又稱「硫鎂礬」,為硫酸鎂礦物(MgSO4•H2O),以德國醫生迪特里希·格奧爾格·馮·基澤(1862年,德國耶拿)之名命名,具有玻璃光澤,無色、灰白或淡黃,硬度為3.5,單斜晶系中結晶,水鋅礬是水鎂礬礦族中的含鋅成員[4]。
Remove ads
出現
水鎂礬常見於海洋蒸發岩中,很少作為升華物出現在火山環境中。它通常與石鹽、光鹵石、雜鹵石、硬石膏、方硼石、硼鎂礬、鉀鎂礬、瀉利鹽和天青石共生[3]。
2005年初,歐洲空間局軌道飛行器火星快車號在水手谷(火星上最大的峽谷)地面中發現了水鎂礬及石膏和多水硫酸鹽 的證據,這是火星過去有水的直接證據,並充實了2004年火星探測漫遊者機遇號類似的發現。
用途
水鎂礬被用於生產瀉鹽並作為肥料,20世紀70年代中期,全球農業年總使用量為230萬噸[5]。

水鎂礬還被用於清除瓷磚、石磚和其他水池或噴泉等內襯砌材上的水垢。由於其硬度大於硬水沉積物(水垢),小於瓷磚和其他水景內襯,因此可對硬水沉積物進行噴砂處理以去除它們。
另請查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