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深圳技術大學
中国公办全日制本科院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深圳技術大學(英語:Shenzhen Technology University,縮寫:SZTU),簡稱深技大,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是一所全日制本科公辦省屬應用型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引進德國、瑞士等先進應用技術大學成功辦學經驗,探索高層次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新路徑,目標建成一流的研究型技術大學[1],是深圳市第三所市屬本科高校。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2015年,中共深圳市委和深圳市政府開始籌建深圳技術大學。
2016年,3月,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設立深圳技術大學籌備辦公室的通知》;7月,深圳技術大學籌備辦公室正式揭牌[2],籌備辦公室設立在坪山區竹韻花園配套幼兒園(現為深圳技術大學幼兒園)[3];12月,深圳技術大學校園建設一期工程正式開工[4]。
2017年,6月,深圳技術大學(籌)依託深圳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招收了光源與照明、物聯網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3個本科專業共226名學生[5];8月,深圳技術大學(籌)啟動校區揭牌[6]。
2018年,6月,深圳技術大學進入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擬批准設置高校的公示[7];依託深圳大學的獨立招生代碼,開設9個本科專業進行招生[8],在光學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技術三個專業招收了32名研究生;11月30日,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同意建立深圳技術大學的函》,深圳技術大學正式獲批[9][10]。
2019年,1月,於德國雷根斯堡成立第一間海外辦公室;6月,首次以深圳技術大學的獨立招生代碼,面向6個省份招收800名本科生[11];3月,質量和標準學院成立,由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坪山區政府與學校共建;7月,深圳市教育局原局長張基宏教授出任深圳技術大學黨委書記,深圳大學原副校長、深圳技術大學(籌)主任阮雙琛教授出任深圳技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12];8月,永久校區部分校舍(公共教學樓、北區宿舍等)開始投入使用[13];11月,舉行成立大會,深圳技術大學正式成立[14]。
2020年,3月,獲批新增12個本科專業,文學、管理學、藝術學等相關專業開始招收文科類、藝術類考生[15];10月,開始與法國雷恩第一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16]。
2021年,1月,新增專升本招生;5月,獲批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17];城市交通與物流學院與深圳市地鐵集團共建城市軌道交通學院[18];6月,新材料與新能源學院與中芯國際共建集成電路學院[19];依託深圳大學招收的首屆213名本科生畢業[20];9月,深圳技術大學附屬中學正式開學[21]。
2022年,6月,獲批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2];7月,集成電路與光電晶片學院成立,升格為一級學院。
2023年,3月,城市交通與物流學院與順豐速運共建豐學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產業學院。11月,經廣東省教育廳核准,《深圳技術大學章程》頒布,明確學校的建設定位為研究型技術大學。
2024年,2月,推出X-Talent Program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8月,首年招收外籍全日制本科生。
2025年,5月,在新媒體藝術專業試點開展「3+4」中本貫通招生項目。
Remove ads
管治架構
教學與研究




深圳技術大學以工學為主,逐步發展文學、理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15][24]。研究生教育依託深圳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進行招生[25]。
Remove ads
- 師資
2025年4月,深圳技術大學有專任教師870餘人,其中教授116人、副教授235人。學院學科帶頭人均由國內外同行公認的國家級高層次人才擔任。專業教師中有海外學習或研究工作經歷的佔比56%,專業教師中有企業技術研發經驗的佔比接近50%,從華為、大族激光、中興通訊、深圳地鐵集團等行業知名企業招聘技術總工、研發精英擔任專任教師[26]。
- 科研平台
2025年4月,深圳技術大學已建有化合物半導體器件及晶片廣東省工程研究中心、廣東省高功率超快激光及X射線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感傳算用一體化物聯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圳市超金剛石與功能晶體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等18個省市級科研平台,校企共建聯合實驗室49個。此外,深圳技術大學還與境外高校共建7個聯合實驗室。
- 教學語言
深圳技術大學的教學語言為漢語、英語和德語,曾要求所有專業的學生在入學第一年都必修德語,現僅為部分專業學生在入學第一年必修德語,以適應德語教學,入學第二年起根據不同的專業開啟更高層次的德語學習[27]。
- 授課課程
深圳技術大學對標德國應用技術教育,課程包括通識課程、專業基礎課程、技術課程、技能實踐課程和國際課程五大類,其中實踐性課程學分超過60%,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28]。
排名聲譽
在2025年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學校位列全國第294名。
校園

深圳技術大學總用地面積253公頃。其中,一、二期用地面積155.72萬平方米,可建設用地面積128.85萬平方米,管理用地面積26.87萬平方米;遠期發展用地面積97.28萬平方米[30]。
使用深圳市第三職業技術學校、深圳市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園、石井實訓基地、馬鞍嶺實訓基地的場地作為啟動校區,竹韻花園作為學生宿舍。


2017年2月,深圳技術大學一期工程開工[31]。面積616209平方米,辦學規模19000人,主要建築包括教室、實驗室、宿舍、食堂、院系辦公用房、後勤附屬用房、師生活動用房、教職工宿舍、留學生及外籍教師生活用房、學術交流中心等主要建築,架空層、公共交通平台和室外體育場地等公共空間,同時建設全部圖書館、室內體育館、會堂、校行政用房等功能建築[30]。
公共教學樓、北區宿舍、北區食堂、校醫院於2019年8月交付使用[13],留學生及外籍教師公寓於2019年12月完成建設並交付使用[32],2021年9月一期校區全面啟用,2022年9月南區生活區(南區宿舍和南區食堂)投入使用。
校園內不設任何圍牆,以打造「沒有圍牆」的國際化應用型大學,首任校長阮雙琛教授曾多次公開表示「打開圍牆,學校才能與社會相融」的觀點[33][34][35]。此外還首創「空中大學」的設計理念,空中連廊貫穿整個校園,與外部市政道路有機結合,實現人車分流[36]。
公共教學樓
深圳技術大學主要教學場地為公共教學樓,於2019年8月投入使用,共五層六翼,層高四米。樓內主要包括公共教室、計算機房、語音教室、自動錄像教室、同傳翻譯室、自習室、創新實踐室等公共教學用房,共200多間教室(其中44間為智慧教室),可滿足1.9萬名學生上課需求[13][37]。

- 圖書館
深圳技術大學圖書館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是深圳市單體面積最大的高校圖書館,截至2021年8月,有紙質圖書50.51萬冊,可訪問電子圖書190.87萬冊,電子期刊166.27萬冊,學位論文1071.97萬冊[38]。
- 北區宿舍
深圳技術大學北區宿舍建築面積為133700平方米,共18層,由學生宿舍、師生活動中心和自修室組成,均為4人間宿舍,共設有宿舍3000餘間,可滿足近1.1萬學生的住宿需求[28]。
南區宿舍
深圳技術大學南區宿舍分A、B、C三個區域,共有1510個宿舍間,均為4人間宿舍,可滿足近6000名學生的住宿需求[39]。
國際合作

- 深圳技術大學-巴伐利亞州應用技術大學合作聯盟
德國:奧格斯堡應用技術大學、維爾茨堡-施韋因富特應用技術大學、東巴伐利亞應用技術大學(雷根斯堡)、肯普滕應用技術大學、慕尼黑應用技術大學、紐倫堡喬治·西蒙·歐姆應用技術大學、雷根斯堡應用技術大學、阿倫應用技術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亞洲分校、奧斯納布呂克應用技術大學、新烏爾姆應用技術大學、波恩-萊茵-錫格應用技術大學、因戈爾施塔特應用技術大學、特里爾應用技術大學、海爾布隆應用技術大學
瑞士:瑞士應用技術大學聯盟、西北應用科學與藝術大學、伯爾尼應用技術大學
荷蘭:阿姆斯特丹應用技術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美國:國際科技大學、亞利桑那大學、佛羅里達理工學院、查塔姆大學、矽谷科技大學
法國:雷恩第一大學、南特大西洋設計學院
奧地利:奧地利因斯布魯克管理中心
南韓:祥明大學、東義大學、國立慶尚大學
新加坡: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
比利時:安特衛普Artesis Plantijn大學學院
日本:東京電機大學、千葉大學
英國:創意藝術大學、中央蘭開夏大學、拉夫堡大學
澳洲:坎培拉大學、西澳大學
烏克蘭:國立技術大學、國立林業大學、利沃夫藝術大學
以色列:阿里爾大學
白俄羅斯:國立工藝大學
校園文化
- 新生高桌晚宴
- 國際教學周「巴伐利亞文化之夜」
交通
附屬機構
- 深圳技術大學附屬福永人民醫院:寶安區福永人民醫院,2024年9月25日揭牌附屬。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