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牡丹江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牡丹江站位於中國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區,經過鐵路有濱綏鐵路、圖佳鐵路、哈牡客運專線和牡佳客運專線,距綏芬河站193公里,距哈爾濱站355公里,由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為特等站[2]。
歷史
原牡丹江站隨東清鐵路建於1901年,位於今牡丹江工人文化宮附近,系五等站。1934年牡圖鐵路設寧北站,1935年7月1日牡圖線正式營業後,寧北站改稱牡丹江站,原濱綏線牡丹江站更名南牡丹江站。為方便濱綏、牡圖、牡佳鐵路的客貨運輸,滿洲國國有鐵道牡丹江鐵道局於1937年6月16日廢棄南牡丹江站,牡丹江站成為牡丹江鐵路樞紐的主要車站:其中東運轉場設14股道,除辦理旅客列車到發外,還辦理部分直通貨物列車的到發;西運轉場編發線與走行線30股,承擔濱綏、牡佳、牡圖線的貨物列車的到發、編組與解體,小運轉摘掛和貨物列車的編發[3]。
1959年鐵道部和牡局制訂牡丹江樞紐技術改造方案,計劃按二級四場修建。1960年10月因縮短基本建設戰線停建,僅完成部分項目[3]。1986年開始,重新展開牡丹江鐵路樞紐工程工程包含站場、機務段、車輛段及地區生產、生活房屋的改造、擴建和新建:其中客場配合編組場進路改造兩端咽喉,同時新建旅客地道、天橋和站舍;編組場在既有橫列式基礎上向西擴建改,原黃花站納入編組場範圍;另改建集裝箱場、粗雜品貨場1處。建設於1986年5月陸續開工,至1991年基本完成[4]。
作為哈牡客雲專線工程的一部分,牡丹江站於2016年開始改造工程。主要項目包括火車站新站房(含高架候車室)、站場改造、太平路下穿和虹雲橋改造等四大工程[5]。2018年12月25日,新牡丹江站隨哈牡客運專線通車而投入運營,本站開始接發動車組列車[6]。2020年,,牡丹江站北側站房暨綜合交通樞紐主體結構開工[7],2023年7月15日投入使用[8]。
-
1900年代東清鐵路車站
-
1930年代牡丹江站
-
舊南站房(2008年)
-
舊北站房(2006年)
Remove ads
車站結構
牡丹江站是牡丹江鐵路樞紐唯一的技術作業車站,富江場、客運車場(又稱東場)和貨運車場(又稱為中、西場)縱列布置。機務段和車輛段位於客運車場西側,南側為下行調車場以北,北側被濱綏、圖佳客車外包線,以及哈牡客運專線正線包圍[9]。

牡丹江站由高架站房和南北兩個側式站房組成,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4000人候車[8]。站內設有檢票口、自動扶梯及自助售票機等一系列服務設施。[10]
牡丹江站南站房全長173.1米、寬39.6米、主體高36米,總建築面積約2.9萬平方米,主體結構為框架結構,屋面結構為球面網架結構。[11][12]車站外部設計將國際化與本土文化融合,借鑑中東鐵路建築造型特點,採用牡丹花輪廓與形態;折線造型靈感來自橫道河子機車庫,融入牡丹江地區遺存的唐代渤海國時期的文化元素,強化了兩個醒獅形塔柱的裝飾效果和內涵。[2]
北站房面積18928平方米。外立面和南站房類似:提取牡丹花造型,並融合歐式建築風格[8]。
為紀念牡丹江站的變遷,站內停放着兩列退役蒸汽機車,分別是先行號(上游型蒸汽機車)和牡丹江號(C28型森林窄軌蒸汽機車)。[13]

牡丹江站客運車場高速、普速站場分場布置,共有其中1-7站台(南側)為普速場,8-14站台(北側)為高速場,[11][9]全部工程於2021年10月竣工,並於牡佳高鐵開通運營前投入使用。[14]
牡丹江站貨運車場為二級四場站型,位於客運站場西側。其中下行調車場14條調車線(含6條編發線),直通場設有2條正線和2條直通線,上行到發場設8條到發線,並引出圖佳貨線往圖們方向。三場並列布置,位於站場東側[9]。
上行調車場設有16條調車線(含編發線9條),下行到達場設有1條正線和5條到發線。兩場並列布置,位於站場西側[9]。
原圖佳鐵路富江鎮站於2015年5月劃歸車站,稱為牡丹江站富江場,主要承擔圖佳線列車接發工作[15]。
因哈牡客運專線工程佔用部分本站及鄰近牡丹江機務段站場設施,車站進行重建工程,新建信號樓[16][17],於2017年啟用[18]。
旅客列車目的地
參見
鄰近車站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