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理塘縣

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的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理塘县map
Remove ads

理塘縣藏語ལི་ཐང་རྫོང威利轉寫li thang rdzong藏語拼音Litang Zo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轄縣,位於甘孜州西南部,東毗雅江縣,南鄰木里縣稻城縣鄉城縣,西接巴塘縣,北連白玉縣新龍縣。舊名理化縣,屬西康省。全縣總面積14,35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14米,2020年全縣總人口67,293人。[3]

快速預覽 理塘縣ལི་ཐང་རྫོང,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

元至元九年(1272年)置李唐州,後設奔不兒亦思剛招討使司(萬戶府);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設錢糧總管府。明置里塘宣撫司,後為參卜郎千戶所;明末清初為固始汗屬地。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設正副營官,屬青海岱慶和碩齊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征西藏,裏塘各土司皆呈戶口納糧,內附四川省。雍正七年(1729年)置裏塘正副宣撫司,屬打箭爐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設糧務委員。光緒二年(1876年)改土歸流,置里化縣,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置順化縣,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置裏化廳,轄稻壩(稻城)、定鄉(鄉城)、順化(理塘)等縣。宣統三年(1911年)升裏化府。民國二年(1913年),易,置理化縣,屬川邊特別行政區,民國十四年(1925年),改屬西康省西康道,國府廢道後直屬西康省政府。1951年12月14日更名為理塘縣。[4][5][6]

地理

理塘縣位於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藏高原東南緣金沙江雅礱江之間。橫斷山脈中段的沙魯里山縱貫南北,地形以丘狀高原和山原地貌為主,地勢西高東低,山河呈南北走向。主要山脈有海拔6174.5米的格聶山,海拔5807米的肖扎山,海拔5780米的克麥弄山和海拔5601米的庫爾崗中山。理塘縣河流分為雅礱江與金沙江兩大水系,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48條,其中無量河、熱依河等8條河流注入雅礱江,那曲河、拉波河、章納河3條河流注入金沙江[7]。被雪山環繞的縣城位於開闊的草原上,海拔達4014米,比拉薩還要高約4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鎮之一[8]

理塘縣擁有海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格木縣級自然保護區、下壩扎嘎神山自然保護區、無量河省級濕地公園、擦若溪風景名勝區等。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7510.94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52.33%,佔全州生態紅線面積的10.77%。有中國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油麥吊雲杉長苞冷杉,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白唇鹿林麝馬麝金錢豹雪豹中華秋沙鴨金雕玉帶海雕胡兀鷲斑尾榛雞四川雉鶉。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亞洲黑熊水獺猞猁金貓水鹿藏原羚斑羚岩羊盤羊草原雕藏馬雞[7]

理塘縣土壤以高山草甸土、暗棕壤、高山灌叢草甸土為主,有9個類,13個亞類。森林面積18375.73公頃,全縣森林覆蓋率為7.4%,活立木蓄積量為5139.1343萬立方米,主要樹種為冷杉雲杉,天然草地總面積1235.77萬畝,可利用面積989.16萬畝,主要牧草品種有高山嵩草四川嵩草黑花苔草等。理塘縣屬高原氣候區,冬季乾冷漫長,暖季溫涼短暫,平均氣溫3.0°C,極端最高氣溫25.6°C,最低氣溫-30.6°C,年降雨量為722.2毫米,無霜期5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637.7小時,年太陽輻射量達159.4千卡/平方厘米。[7]

更多資訊 理塘縣氣象數據(1981年至2010年), 月份 ...
Remove ads

社會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理塘縣共有人口67,293人[11],其中男性51.56%,女性48.44%,性別比106.42[12]。0-14歲佔27.8%,14-59歲佔63.44%,60歲以上佔8.76%,65歲以上佔6.18%[13]。大學學歷佔8.603%,高中學歷佔4.714%,初中學歷佔10.05%,小學學歷佔38.335%[14]

2021年全縣常住人口74,740人,其中戶籍人口68,202人,城鎮化率為39.19%,大部分為藏族,另有漢族、蒙古族、回族、納西族、土家族、彝族、苗族、羌族,理塘人民傳統上以放牧為生,改革開放以來旅遊業逐漸發展。[15][16]

2020年理塘縣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9.6275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3757億元,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1468億元,消費品零售總額8.4362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43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9元[17]。2020年2月18日,四川省政府批准退理塘縣退出貧困縣[18]

行政區劃

理塘縣分毛埡片區、下壩片區、濯桑片區、拉波鄉片區、君壩片區5個片區工委,下轄7個、15個[19]高城鎮、​甲窪鎮、​格聶鎮、​木拉鎮、​君壩鎮、​拉波鎮、​覺吾鎮、​哈依鄉、​莫壩鄉、​亞火鄉、​絨壩鄉、​呷窪鄉、​奔戈鄉、​村戈鄉、​禾尼鄉、​曲登鄉、​上木拉鄉、​濯桑鄉、​藏壩鄉、​格木鄉、​麥窪鄉和​德巫鄉。包括149個行政村和格聶社區、高城社區、無量河社區、白塔社區、康巴社區、更登亞批社區6個社區,縣城駐地高城鎮。[20]

交通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