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成區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的行政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成區(日語:西成区/にしなりく Nishinari ku */?)是日本大阪府大阪市的24個區之一,位於木津川以東,區內分為16個町,屬於大阪市內都市更新較為緩慢的舊市區。由於過去曾是工業較為發達的地方,居民多以勞動階級為主,區內也有許多設備簡單的廉價旅館。
Remove ads
歷史
西成區的西部過去都是位於海邊[2],根據地名名稱推斷,海道、甲岸、入船(位於現在的萩之茶屋付近)、曳舟(位於現在的天下茶屋北)、今船(現在的天下茶屋1丁目附近)都是源於此原因。
在江戶時代為供應當時的大阪市區大坂三鄉蔬菜農作的農業區域[2],在當時此區皆為幕府直轄的天領。1889年實施町村制後,現在的西成區區域分屬西成郡勝間村、木津村、川南村、今宮村和東成郡天王寺村共五個行政區劃,這些區域在1925年被併入大阪市,最初其中前四個區域被劃入新設立的西成區,而原屬天王寺村的區域被劃入住吉區;1943年大阪市重新調整行政區劃,調整了西城區東側與住吉區之間的邊界,原屬住吉區的天下茶屋、山王地區被改劃入西成區,原屬西成區的粉濱地區則改劃入住吉區,同時住吉區改名為阿倍野區,也因此西成區內同時有過去屬於西成郡和東成郡的區域。
Remove ads
西成暴動
在舊名釜崎這個地方,許多人力仲介都會在此招募短期工人,其中萩之茶屋地區(範圍約在JR新今宮車站南邊、阪堺電軌今池車站以西、南海電鐵萩之茶屋車站以東一帶),又稱為愛隣地區,多是年紀較大的流動人口,街道上有許多以木板搭建的簡易屋聚落。隨着日本經濟90年代後逐漸衰退,產業結構改變,工作機會減少,貧民日漸增多,多欠缺自律,時常有賭博、毒品交易、情色交易、地下經濟等非法行徑,造成治安上的問題。[3]
在治安問題、部份居民對貧民不諒解、黑社會威脅與政治勢力介入之下,使得這些貧民常感到不安與激憤,並多次引發衝突,至2008年為止,共發生過24次西成暴動。[3]
交通
大阪環狀線、
關西本線(大和路線):新今宮站
- 新今宮站附近的JR線沿西成區與浪速區的邊界線行走。登記上,JR新今宮站的住所是浪速區。
-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大阪地下鐵)
本地出身之名人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