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貝納德通·伯林

意大利海军行政官员、政治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贝纳德通·伯林
Remove ads

貝納德通·伯林Benedetto Brin[a],1833年5月17日生於皮埃蒙特大區都靈,1898年5月24日卒於拉齊奧大區羅馬)是意大利海軍行政官員和政治家。19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期間,他在意大利皇家海軍的現代化與規模擴充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設計了多個主要級別的軍艦,包括卡約·杜里奧級意大利級翁貝托國王級大型鐵甲艦海軍上將聖邦級瑪格麗特皇后級前無畏艦,以及韋托爾·皮薩尼級朱塞佩·加里波蒂級裝甲巡洋艦英語Giuseppe Garibaldi-class cruiser。為紀念他對意大利海軍實力的貢獻,除其他紀念方式外,瑪格麗塔女王級戰列艦的第二艘被命名為「貝納德通·伯林」號英語Italian battleship Benedetto Brin

快速預覽 外交部長(英語:Italian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君主 ...
Remove ads

生平

貝納德通·伯林出生於都靈,在法國和英國完成了學業,畢業後成為船舶工程師[6][7]。1861年,他進入意大利海軍工程兵團[7]。四十歲前,他都一直以海軍工程師的身份工作,業績卓著[6]。1873年,意大利海軍部長西蒙尼·安東尼奧·聖邦英語Simone Antonio Saint-Bon海軍上將任命他為國務次長[6]。兩人在多個重大項目上展開合作:由聖邦提出艦艇設計構想,伯林則負責制定具體方案並指導建造工作[6]。伯林也因此成為了意大利海軍重建背後的推動力量[8]

在擔任海軍部長的十一年間(1876-1878年任職於德普雷蒂斯政府,1884-1891年任職於德普雷蒂斯與弗朗切斯科·克里斯皮政府,1896-1898年任職於魯迪尼侯爵安東尼奧·斯塔拉巴政府),貝納德通·伯林成功推動在意大利建立了大型私營造船廠、發動機工廠以及冶金廠,這些工廠可用於生產造艦所用的裝甲、鋼板與火炮。[6]

1892年,他進入喬瓦尼·喬利蒂內閣擔任外交部長,曾以這一身份陪同翁貝托一世國王瑪格麗特王后前往波茨坦,但在埃格莫爾特意大利工人遇襲事件發生時,他選擇不對法國採取對抗行動。他在斯塔拉巴內閣擔任海軍部長並在任上去世。[6]

Remove ads

領導意大利造艦計劃

1871年,意大利海軍的預算被削減至僅有2680萬里拉的歷史低點[8]。但就在同一年,作為意大利海軍競爭對手的奧匈帝國海軍主要領導人特格特霍夫突然離世[8]。而此後,貝納德通·伯林逐步成為意大利海軍工程的負責人[8]。接任意大利海軍總工程師後,貝納德通·伯林主導設計了一艘在當時比任何軍艦都更大更快的鐵甲艦[8]

1876年左翼政黨掌權後,阿戈斯蒂諾·德普雷蒂斯任命貝納德通·伯林為海軍部長。在這一職位上,伯林延續了聖邦的政策,同時通過擴充和完善相關計劃,制定出意大利艦隊發展的首個系統性方案[9]。意大利級與卡約·杜里奧級大型鐵甲艦均是他的設計成果[8][9]。但他的批評者費迪南多·阿克頓英語Ferdinando Acton上任後支持綠水學派的觀點,縮減了勞利亞的魯傑羅級鐵甲艦的排水量[10]。此後的貝納德通·伯林曾短暫放棄大型艦艇的設計,轉而研發韋托爾·皮薩尼級和朱塞佩·加里波第級這類更小、更快速的裝甲巡洋艦[9]。1883年再次回到海軍部後,貝納德通·伯林又重新回歸大型主力艦設計,推出了翁貝托國王級鐵甲艦,後來還設計了瑪格麗特皇后級前無畏艦[11][12]。在他的推動下,1873年時還幾乎一片空白的意大利海軍工業在那之後取得了高速發展[6]

Remove ads

紀念

Thumb
羅馬聖阿波斯托利大街上紀念貝納德通·伯林的牌匾。
  • 在瑪格麗特皇后級戰列艦建造期間,伯林去世,因此該艦級二號艦被以他的名字命名為「貝納德通·伯林」號。[13][14]
  • 羅馬聖阿波斯托利大街上有一塊紀念貝納德通·伯林的牌匾

腳註

註釋

  1. 譯名參考自《戰列艦與航空母艦》[1],另有來源譯作「本尼迪托·布林」[2]、貝內德托·布林[3]、或者「貝內代托·布林」[4][5]

參考書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