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赤衛隊 (芬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赤衛隊 (芬蘭)
Remove ads

赤衛隊芬蘭語Punakaarti)在1918年的芬蘭內戰期間組成了紅色芬蘭的軍隊。赤衛隊的力量在內戰開始時只有大約30,000人,但在與政府軍的不斷衝突中達到90,000-120,000的高峰。[來源請求]

快速預覽 赤衛隊 Punakaarti, 領導人 ...

赤衛隊在戰爭中更換的領導人有阿利·阿爾托寧英語Ali Aaltonen埃羅·哈帕萊寧英語Eero Haapalainen埃諾·拉赫亞和最後的庫萊爾沃·曼納英語Kullervo Manner。紅色芬蘭政府自稱「人民代表團」。赤衛隊在1月28日至1918年4月底期間在芬蘭南部創立了政權。

赤衛隊的總參謀部位於赫爾辛基;其他被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所控制的主要城市有坦佩雷圖爾庫波里維堡。紅色坦佩雷於1918年4月在與開進並控制住城市的曼納海姆的白衛軍展開血腥戰鬥後遭遇慘敗,並最終覆滅。(詳見坦佩雷戰役

上千名赤衛隊士兵遭到監禁,他們當中有上百人遭到集體處決,剩餘的則被送往集中營。到1918年12月,首都赫爾辛基已經處於白衛軍統治之下。[來源請求] 有一些參加紅軍的人在援助親屬民族戰爭時期視芬蘭民族主義者為敵。事實上,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蘇聯的國際紅軍軍官學校比芬蘭本國的芬蘭預備軍官學校有更多的芬蘭學生。取得的等級最高的是埃諾·拉赫亞,他是一個軍團的指揮官(komkor)。

總罷工期間,芬蘭建立了「國民護衛隊」。這些衛士中既有社會主義者也有非社會主義者,但最終他們被分成對立的民兵。儘管如此,在那一年,流血事件還是得到了避免。[1]

倖存的最後一個赤衛隊士兵阿爾內·阿爾沃寧後來成為了芬蘭最年老的人,他於2009年1月與世長辭。

Remove ads

實力

更多資訊 1917年底, 內戰開始時 ...

[來源請求]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