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赤銅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赤銅礦(英語:Cuprite),是一種由氧化亞銅(Cu2O)組成的氧化物礦物,是銅的次要礦石。[5]


它的深色晶體具有紅色的內部反射,屬於等軸晶系六八面體類,以立方體、八面體或十二面體形式,或組合形式出現。經常出現穿透雙晶。儘管它有漂亮的顏色,但很少用於珠寶,因為它的莫氏硬度較低,為3.5-4。它的比重相對較高,為6.1,解理不完美,為貝殼狀斷口,很脆。光澤是半金屬到明亮的金剛光澤。毛赤銅礦(英語:chalcotrichite,來自古希臘語:χαλκός θρίξ τριχός)[5]變種通常顯示出極大拉長(與[001]平行)的脈絡或針狀晶體形式。新鮮赤銅礦的光澤爲金剛光澤或半金屬光澤,但若如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其光澤就會逐漸變得暗淡。[6]
它是一種次生礦物,形成於硫化銅礦床的氧化帶中。它經常與自然銅、藍銅礦、矽孔雀石、孔雀石、黑銅礦和多種氧化鐵礦物一起出現。[7]由於其獨特的紅色,它被稱為紅寶石銅礦。[8]赤銅礦是冶鍊銅的礦物之一,而若人們在礦地開採赤銅礦,即表示附近存在原生銅礦床。[2]
赤銅礦是由威廉·卡爾·里特·馮·海丁格於1845年首次得名,其英語名稱「Cuprite」來源拉丁語「Cuprum」,因為它含有銅。[3][5]
赤銅礦存在於烏拉爾山脈、阿爾泰山脈和撒丁島,以及英國康沃爾、法國、美國亞利桑那州、智利、玻利維亞、澳洲南部、中國甘肅、江西、雲南和納米比亞的偏遠地區。[6][9]
Remove ads
寶石
儘管幾乎所有赤銅礦晶體都太小而無法產出刻面寶石,但1970年代在納米比亞Seeis的Onganja發現了一處獨特的礦床,其產出的晶體既大又具備寶石品質。[10]幾乎每一顆質量超過一克拉(0.2克)的刻面寶石都來自這個早已被開採出來的單一礦床。超過2克拉(0.4克)的刻面寶石的數量難以估計,但據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尼學會國家寶石和礦物收藏館的曾任館長喬爾·亞雷姆指出,任何尺寸的刻面赤銅礦都被認為是現存最具收藏價值和壯觀的寶石之一,因其深石榴顏色和比鑽石更高的亮度。只有寶石的柔軟性使其無法成為最有價值的珠寶寶石之一。[6]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