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邵武市
福建省南平市代管的县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邵武市是中國福建省西北部的一個縣級市,位於武夷山脈南麓,鄰接江西省黎川縣,由南平市代管,市人民政府駐昭陽街道新建路18號。
邵武歷史悠久,建城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曾為福建八府之一。
Remove ads
歷史
漢代以前,今福建省為閩越人所居。中原與福建最早的交通路線,是從鄱陽湖至信江上游,翻越武夷山脈,順閩江而下。漢初,閩越王無諸為防止西漢入侵,保護閩江下游的國都東冶(今福州市區),在閩江上游修築多座城池,其中一座即為富屯溪上游的烏坂城(在今邵武市水北鎮故縣村)。
漢末三國時期,孫吳開發福建,於永安三年(260年)始設昭武縣,治所位於烏坂城,縣域包括隸屬於同年始設的建安郡。西晉元康元年(291年),為避司馬昭諱,改稱邵武縣。閩永和二年(936年),復稱昭武縣。南唐保大六年(948年),復稱邵武縣。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邵武縣北部拆出,新設光澤縣;新設邵武軍,作為福建路八個二級行政區(「八閩」)之一,轄邵武、光澤、建寧、泰寧,治邵武縣;縣治遷離富屯溪北岸舊址,在富屯溪南岸修築土城,作為軍、縣治所。此後直到清末,邵武軍先後改為路、府,所轄四縣始終不變,邵武縣也始終為附郭。
民國和共和國初期,邵陽的隸屬多次變動,但都沒有再成為上級行政區的治所駐地。1956年,改隸南平專區。此後南平專區的名稱、轄域、治所有過多次調整,而邵武之隸屬不變。1983年10月,邵武撤縣設市,為福建省第一個非地區行政公署駐地的縣級市。
Remove ads
人口
地理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昭陽街道、通泰街道、水北街道、曬口街道、城郊鎮、水北鎮、下沙鎮、衛閩鎮、沿山鎮、拿口鎮、洪墩鎮、大埠崗鎮、和平鎮、肖家坊鎮、大竹鎮、吳家塘鎮、桂林鄉、張厝鄉和金坑鄉。
交通
歷史名人
文化
邵武市的邵武儺舞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語言
邵武方言內部可以分為城關片、洪墩片、和平片、金坑片4個小片。城關片通行於水北、城郊、沿山、吳家塘、拿口等鄉鎮的廣大地區;洪墩片通行於洪墩鎮和張厝鄉一部分,拿口鎮一部分;和平片通行於和平、大埠崗、肖家坊、桂林等鄉鎮和張厝鄉部分地區;金坑片只在西部一小塊地區使用。城關片、和平片和金坑片都屬於邵將語邵武話,洪墩片屬於邵將語將樂話[7]。
教育
- 福建省邵武第一中學
衛生
- 邵武市立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邵武醫院)
物產
名勝古蹟
- 天成奇峽
- 和平古鎮
- 將石自然保護區
- 熙春公園
- 雲靈山旅遊景區
- 瀑布林溫泉旅遊度假區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