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首都高速都心環狀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首都高速都心環狀線(日語:首都高速都心環狀線/しゅとこうそくとしんかんじょうせん Shuto kōsoku Toshin Kanjō sen */?),簡稱都環(日語:都環/とかん),是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中央區、港區間形成環狀,長約14.8km的首都高速道路路線。京橋交流道~東銀座間有與會社線連接的部份也包括在本路線內。





江戶橋系統交流道 - 谷町交流道(經竹橋交流道)區間為亞洲公路1號線「AH1」一部分。
Remove ads
概要
都環全長約14.8公里,是環繞東京都最都心地帶的環狀線,主要用來連接各放射線。此外,從京橋系統交流道分歧出的東京高速道路連接部分(都道首都高速8號線),因長度僅0.1 km,獨立標識容易產生混亂,常被納入都心環狀線[1]。
在路況順暢下,繞行全線一周約需15分鐘左右。1980年(昭和55年),都心環狀線的擁堵狀況已十分頻繁[2]。為了減少不須通過都心的車輛流入,日本規劃了更外圍的中央環狀線,2015年(平成27年)3月7日全線開通。2010年(平成22年)3月山手隧道部分開通時,都心環狀線(谷町 - 霞關)的一日交通量已從11.7萬台降至9.7萬台[3],已比過去大幅改善,但在尖峰時刻仍常有塞車情形。
都環在銀座周邊是建於楓川、築地川填埋後的土地,呈半地下構造,填埋前的道路橋在現在則做為交流道使用。因此,此區間車道間有橋墩穿插其中,禁止變換車道。
2009年(平成21年)起,首都高上的標識「C1」周圍開始加上環形箭頭(內回:逆時針,外回:順時針)標示[4]與簡稱「都環(Circle 1)」[5]。
Remove ads
法定基本計劃的路線名稱,各區間可依次分為:
- 都道首都高速1號線(江戶橋系統交流道~濱崎橋系統交流道)[6]
- 都道首都高速2號線(濱崎橋系統交流道~一之橋系統交流道)[7]
- 都道首都高速2號線分岐線(一之橋系統交流道~谷町系統交流道)[8]
- 都道首都高速3號線(谷町系統交流道~三宅坂系統交流道)[9]
- 都道首都高速4號線(三宅坂系統交流道~神田橋系統交流道)[10]
- 都道首都高速4號線分岐線(神田橋系統交流道~江戶橋系統交流道)[11]
以上構成環狀部分
歷史
- 1962年12月 - 京橋出入口~濱崎橋系統交流道間4.5 km通車。
- 1963年12月 - 吳服橋出入口~京橋出入口間1.9 km通車。
- 1964年8月 - 三宅坂系統交流道~吳服橋出入口間通車。
- 1964年9月 - 霞關出入口~三宅坂系統交流道間通車。
- 1964年10月 - 濱崎橋系統交流道~芝公園出入口間通車。
- 1966年7月 - 京橋交流道通車~白魚橋乘繼所開通
- 1967年7月 - 芝公園出入口~霞關出入口間通車,全線完工通車
- 2021年5月10日 - 隨着首都高速日本橋段的地下化改建,吳服橋出入口、江賀橋出入口廢除[13]
出入口
全線都位於日本東京都內。
Remove ads
路線狀況
交通量
24小時交通量(台) 道路交通調查
(來源:「平成22年度道路交通センサ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平成27年度全國道路・街路交通情勢調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國土交通省網頁))
Remove ads
24小時交通量(台) 道路交通調查
(來源:「平成22年度道路交通センサ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平成27年度全國道路・街路交通情勢調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國土交通省網頁))
- 令和2年度預定實施的交通量調査因新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而延期[16]。
飆車取締
於環狀線與都心環狀線上,常有車輛在此作非法公路速度比賽。這些人俗稱輪盤族(日語:ルーレット族)。主要是比較周回1周的時間。故常有車輛在多彎道的都心環狀線超速行駛,對其他用路人造成危險。輪盤族大多會於首都高速道路上的休息區流連,為有效撲滅此行為,週六深夜時段主要的休息區皆有規定使用限制。而首都高速道路交通管制室及警視廳高速隊也會利用監視器進行記錄與取締[17][18][19]。2008年,被稱作首都高最速的摩托車隊「Loops」遭到警視廳逮捕、解散[20],之後再也沒有「認真的」(「本氣組」)輪盤族出沒。
相關項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