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長豐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长丰县
Remove ads

長豐縣位於中國安徽省合肥市北部,為合肥市下轄的一個縣。區域總面積為1841平方公里,常住總人口約79萬人。縣人民政府駐長豐路85號。

快速預覽 長豐縣,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

長豐歷史悠久,文蘊深厚。這裏代屬虎方,西周屬淮夷,春秋初期屬夷虎,戰國時期屬楚,代分屬九江郡之壽春、曲陽,西漢屬淮南國,魏晉屬淮南郡,分屬壽州、廬州、濠州,分屬廬州、鳳陽二府,民國時期,分屬壽縣、定遠縣、合肥縣。1964年10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分別從壽縣、定遠、肥東、肥西4縣邊緣劃出部分地區設置長豐縣,隸屬合肥市,是安徽省第一個市轄縣,因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清代壽州長豐鄉而得名,同時以「長豐」為縣名,也寓意「長治久安,人壽年豐」。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長豐縣常住人口為783982人[2]

地理

區位

長豐縣位於東經116°52′-117°26′、北緯31°55′-32°37′,地處江淮丘陵北緣,地勢東、南部稍高,西部較低,平均海拔50米。橫貫縣境中南部的江淮分水嶺,崗巒迭宕起伏,將全縣分為長江淮河兩大水系。南水入江,北水歸淮。西部的瓦埠湖畔和東北部的高塘湖畔,瓦埠湖上游有陶老壩水庫。土地平曠,水岸曲折,屬淮河灘地平原,自古以來就是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

氣候

長豐縣氣候受海洋影響較大,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植被豐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雨960毫米,年平均日照2160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24天。因光熱和水分條件良好,有利於農、林、牧、漁各業的發展。

更多資訊 合肥地區(1971-2000), 月份 ...
Thumb
長豐行政區劃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長豐縣下轄10個、4個[3]

水湖鎮、​莊墓鎮、​楊廟鎮、​吳山鎮、​崗集鎮、​雙墩鎮、​下塘鎮、​朱巷鎮、​陶樓鎮、​杜集鎮、​羅塘鄉、​義井鎮 (長豐縣)、​造甲鄉、​左店鄉和​雙鳳開發區

另建有一個新區:合肥北城新區,位於雙墩鎮中心區以北,阜陽北路與蒙城北路交口附近,合肥繞城高速北段以北。

更多資訊 區劃名稱, 面積(公里²) ...
Remove ads

文化

方言

長豐縣境內官方和科教文衛領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所有地區一樣通行普通話,但長豐縣社會主體日常使用語言以江淮官話中原官話為主。長豐縣沒有統一的「長豐方言」主要原因是建縣歷史不長,1964年10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分別從壽縣定遠縣、肥東、肥西4縣邊緣劃出部分地區設置長豐縣,因而該縣方言基本以建縣前的壽縣和定遠縣的分界線為界(基本上是沿合淮路南至吳山五十鋪)以西受壽縣方言影響較大接近中原官話,以東接近江淮官話。

  • 中原口音:水湖鎮、羅塘鄉、左店鄉的陸橋和代集、莊墓鎮、義井鄉(不含原車王鄉)、楊廟鎮、吳山鎮(不含合淮路以東區域)。
  • 江淮官話:左店鄉(不含陸橋和代集)、朱巷鎮、杜集鄉、造甲鄉、義井鄉的車王、陶樓鄉、下塘鎮、崗集鎮、雙墩鎮。

經濟發展

長豐建縣較晚,建縣之初的的縣域為周邊縣的邊遠區域,經濟十分落後。1990年代,長豐縣被列為「全國貧困縣」,享受國家扶貧政策。本世紀初,該縣明確了「加快發展,與市共進」的口號,經濟發展開始邁上新平台。2006年以來,在合肥市的「大發展,大建設,大環境」的政策推動下,長豐也迎來了大發展,在全省縣市的位次不斷前移,2012年,脫離貧困縣稱號。2020年,長豐縣入圍全國百強縣,位列90名,全省第二,僅次於肥西縣。但長豐城鄉經濟差距較大,南北差異明顯。

農業

長豐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該縣地處江淮分水嶺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充沛,盛產稻米、小麥、油菜等農作物,農作物一年兩熟。

工業

長豐縣經濟主要集中於南部兩鎮一開發區,即雙墩鎮、崗集鎮、雙鳳開發區,尤以雙鳳開發區為重。其中,在合肥市「141」發展戰略中,長豐縣屬於北部組團,是合肥北城的核心地帶,已建設的合肥北城新區即位於該縣。

  • 雙墩鎮,建有雙鳳工業園區,發展勢頭強勁。
  • 崗集鎮,依託「合肥江汽配件園」,力圖打造安徽最大的汽車配件基地。
  • 水湖鎮,該縣城關鎮是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是縣域北部經濟中心。
  • 下塘鎮,規劃合肥重工業基地,廣鋁集團已入駐並開工建設。
  • 吳山鎮,建有合肥溫州工業園,是該縣新建的工業基地。

交通

特產

  • 長豐草莓
  • 吳山貢鵝
  • 朱巷紅燒仔豬肉
  • 莊墓圓子
  • 下塘燒餅
  • 水湖燒雞

旅遊

  • 杜集鳥島
  • 元一高爾夫球場
  • 崗集非遺園
  • 雙鳳豐樂生態園

名人

  • 楊行密(852年—905年):字化源,長豐吳山人。五代十國時期,南吳國實際開國者。
  • 聶士成(1836年-1900年): 字功亭,長豐崗集人。中華民族英雄,先後參加過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 聶憲藩(1880年-1933年),字維城,長豐崗集人,曾任安徽省省長,聶士成之子。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