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98年比利時大獎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98年比利时大奖赛
Remove ads

1998年比利時大獎賽(全名:福斯特第56屆比利時大獎賽,英語:LVI Foster's Belgian Grand Prix)於1998年8月30日在斯帕賽道舉行,是1998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第13場比賽。本場比賽因起步時的連環相撞事故,以及米高·舒麥加大衛·古達之間的衝突而聞名。最終由佐敦車隊戴蒙·希爾獲得冠軍,他的隊友拉夫·舒麥加獲得亞軍,而沙巴車隊讓·阿萊西獲得季軍。

快速預覽 賽事細節, 日期 ...
Remove ads

賽事報告

背景

米加·夏健倫以77分領跑車手積分榜,而米高·舒麥加落後7分。夏健倫的隊友大衛·古達以48分排名第三。在最後四場比賽理論上最多能獲得40分的情況下,這三名車手將爭奪世界冠軍。車隊積分榜上,麥拿倫車隊以125分領先法拉利車隊(102分),排名第三的班尼頓車隊僅積32分,領先第四名威廉士車隊2分,根據當年的積分規則它們理論上已經無法爭奪車隊世界冠軍。[1]

各支車隊(除了泰利爾車隊)在匈牙利大獎賽結束後進行了季中測試。麥拿倫車隊在蒙沙賽道銀石賽道進行了測試,同樣在銀石賽道測試的還有威廉士車隊飛箭車隊史釗活車隊。法拉利車隊則在蒙沙賽道和自家所屬的馬拉內羅菲奧拉諾賽道進行了測試。[2]

練習賽

時長一小時的三節自由練習賽分別周五上午、下午和周六上午舉行。雅各·韋利夫曾在練習賽中發生嚴重事故,他在通過Eau Rouge-Raidillon彎時以290公里/小時的速度失控,所幸並無大礙。[3][4]

排位賽

排位賽時長一小時,每位車手允許完成12圈。夏健倫摘得了他在1998賽季的第九個杆位,隊友古達位居次席。希爾獲得第三,這是他本賽季最好的起步順位。夏健倫的競爭對手米高·舒麥加僅排名第四[5]。他的隊友艾迪·厄文排名第5,韋利夫則在第6位起步。[4]

正賽

儘管下着瓢潑大雨,賽會還是決定按時開始比賽,且沒有安全車帶領(這和1997年比利時大獎賽不同)。夏健倫保持住了領先的位置,韋利夫起步迅速並上升到次席,後邊是米高·舒麥加和雲加羅·費斯卓拿。而古達的賽車發生了嚴重的事故,他當時聲稱和艾迪·厄文發生了碰撞,事後又說「事實上只是一個輪子掉到了金屬格柵上」。[6]古達的麥拿倫賽車直接反彈到迎面而來的場地路徑中,引起連鎖反應,13輛賽車損毀。而戴蒙·希爾、拉夫·舒麥加和埃斯特班·圖埃羅英語Esteban Tuero逃過一劫。除了古達之外,厄文、阿歷山大·禾斯、魯賓斯·巴利加奴、強尼·赫伯特奧利維耶·潘尼斯亞諾·杜連、米卡·薩洛、佩德羅·迪尼茲、高木虎之介、列卡度·羅塞特和中野信治也被波及。喬斯·韋斯塔本雖然盡力把他的賽車開回維修區,仍因受損過於嚴重而放棄維修。為清理賽道、維修賽車,比賽中止[7]

當時的規則規定,如果任何比賽在前兩圈內中止,起步無效,並且將以原始的比賽距離完全重新開始比賽。因此,所有遭遇事故的車手都有資格繼續參加比賽[5]。厄文受輕傷後繼續比賽,而同樣受傷的魯賓斯·巴利加奴退賽了。有三支車隊的兩台賽車均損毀,而備用車只有一輛,這意味着米卡·薩洛、羅塞特和潘尼斯不得不放棄比賽[8]。第二次起步在事故後一小時後進行。[9]起步時,希爾躍居第一位,這是1997年匈牙利大獎賽之後,他首次領跑比賽。夏健倫和米高·舒麥加於1號彎發生爭奪,夏健倫的賽車失控並與赫伯特的賽車碰撞,導致二人雙雙退賽。同樣在第1圈,古達與阿歷山大·禾斯也發生了撞車,前者落到倒數第一,後者退賽。安全車出動以便清理賽道,直到第2圈結束[5]。此時希爾排名第一,米高·舒麥加第二,但在第8圈的公共汽車彎,他超過了希爾[5]

比賽的高潮發生在第25圈,當領先希爾40秒的米高·舒麥加即將套圈古達時,古達卻沒有及時讓車。憤怒的舒麥加沖他揮了揮拳頭。當兩輛賽車通過12號彎(Pouhon彎)時,古達減速,但沒有讓出賽車線,由於雨天視線極差,舒麥加直接撞了上去,右前輪完全飛了出去,還撞掉了古達的賽車尾翼。兩輛賽車都回到了維修區。憤怒的舒麥加跳下賽車,直接衝向麥拿倫的維修區,並堅信古達是釀成事故的責任人[10]。舒麥加指責古達,根據古達的說法,「(舒麥加)簡直要殺了我」。[11][12]在兩支車隊的工作人員把兩個人分開之後,舒麥加前往賽事幹事處抗議,但賽事幹事認為這次事故屬於比賽事故[8]

在米高·舒麥加退賽後,戴蒙·希爾和隊友拉夫·舒麥加分列一二位,而厄文的賽車也退賽了[9]。一圈後,班尼頓車隊的雲加羅·費斯卓拿與中野信治相撞,兩個前輪都飛了出去,中野信治的米納爾迪賽車尾部也被撞壞。事故引發了安全車,希爾趁機迅速進站,鞏固了他的優勢。而領先的佐敦車隊老闆埃迪·佐敦曾通過車隊指令,要求拉夫·舒麥加不要試圖超越戴蒙·希爾,以確保兩輛賽車包攬前兩名[5]

戴蒙·希爾: 我要在這裏說一些東西,我想你最好聽聽這個。

如果我們兩個競爭,我們可能會一無所有,所以這取決於埃迪·佐敦。

如果我們不互相競爭,我們就有機會包攬第一和第二,這是你的選擇。
希爾與車隊的無線電通訊[13]
Remove ads

賽後

比賽結束一周後,米高·舒麥加和古達談了一個半小時,握手言和。舒麥加後來說,很明顯古達在比賽中沒有做錯什麼。[14]

在2003年,古達首次承認這次撞車是他的過錯:「事實上,我減速是為了讓他超車,但我在行車線上的減速掀起了很大的水花。我不應該那樣做,我現在不會這樣做了。」[15]

由於對埃迪·佐敦的車隊指令不滿,米高·舒麥加幫助弟弟拉夫·舒麥加買斷了和佐敦車隊的合同,促成後者轉會威廉士車隊[5]

成績

排位賽

更多資訊 排名, 車號 ...
Remove ads

正賽

更多資訊 排名, 車號 ...
註:
  • ^1 – 魯賓斯·巴利加奴、奧利維耶·潘尼斯、米卡·薩洛和羅塞特的官方成績為DNS(未起步),儘管他們第一次成功起步起步。當時比賽規則是,如果在第一圈比賽中止,本次起步將被視為無效,第二次起步將如同第一次從未發生過一樣進行。由於這四位車手未能進行第二次起步,他們被標記為DNS。

賽後積分榜

  • 粗體表明仍有機會爭奪世界冠軍。
更多資訊 排名, 車手 ...
  • :只列出積分榜前五名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