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5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
第21屆韓國總統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5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韓語:대한민국 제21대 대통령 선거/大韓民國 第21代 大統領 選擧*/?)是韓國民主化後的第9次總統選舉。本次選舉原定於2027年舉行,但韓國憲法法院於2025年4月4日裁定國會通過的尹錫悅總統彈劾案成立後,依據《大韓民國憲法》第68條規定總統若提前解職,需在60日內選出繼任者,因此選舉日期提前。
2025年4月8日,韓國代理總統韓悳洙召開國務會議,正式確定於2025年6月3日舉行第21屆總統選舉。[2]總統選舉候選人中,廣域市或基層地方自治體負責人,必須根據選舉法在選舉日前辭去公職,但國會議員除外。本次總統選舉獲勝者將於次日,即2025年6月4日就職,無需設立總統過渡委員會,並將在未來五年內擔任大韓民國總統,直至2030年6月3日,除非發生彈劾或其他事件。本次總統選舉將是韓國歷史上首次在6月舉行,並將是「回顧型選舉」。本次總統選舉,根據選舉法賦予2007年6月4日或以前出生的人選舉權,新增賦予1985年6月3日或以前出生的人被選舉權。本次選舉是自2007年以來,首次沒有女性候選人參選的一次。[3]亦是自1997年以來,投票率最高的一次,投票率為79.38%。[4]
選舉結果,由2022年敗選重披戰袍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49.42%的得票率勝出。李在明於2025年6月4日上午確認當選後,隨即出席於首爾國會議事堂內舉行簡約的就職典禮,正式展開為期5年的總統任期。
Remove ads
政治背景
2022年5月,國民力量黨籍的尹錫悅在就職韓國總統後,民調始終低迷。同年10月29日的梨泰院踩踏事故導致大規模傷亡,尹錫悅政府被指控並未為大型活動做出充足準備,後續的救援行動也反映靈活性不足。2023年7月,南韓連續普降10天大暴雨導致至少50人死亡或失蹤,尹錫悅政府及其執政黨國民力量被批評沒有多加防範、相互推諉責任[5]。2024年2月的醫學院擴招政策引發2024年韓國醫療危機,令韓國醫療雪上加霜。尹錫悅又削減國家研發預算規模,在經濟成長下滑的背景下又對富人減稅[6]。截至戒嚴令實施的前一晚(12月2日),輿情研究機構Realmeter發布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南韓民眾對尹錫悅施政好評率為25%,差評率達71%。[7]
2024年9月被媒體指出金建希與好友明泰均,收受國民力量前國會議員金映宣9,000萬韓圓作為爭取補選的酬勞,而引發新一輪貪污爭議的同時引發親信干政風波。同年11月7日,尹錫悅舉辦記者會,為南韓第一夫人貪污案澄清及道歉。期間再次提及夫人建議他好好道歉,而引發更新一重的干政危機。[8]根據蓋洛普隔日發表的民調,尹錫悅支持度剩17%,與南韓政治史上唯一一位遭罷免的前總統朴槿惠在國會彈劾前夕支持度一致,成為全球25個主要國家領導人中最低[9][10]。Remove ads
2019年9月6日,任職京畿道知事的李在明因涉嫌濫用職權和違反《公職選舉法》發佈強制胞兄入住精神病院相關虛假訊息,水原高等法院刑事二庭推翻一審無罪判決,判令李在明交付300萬韓圓的罰金[11]。
2020年7月,大法院裁定李在明在京畿道知事電視辯論中違反《公職選舉法》的罪名不成立。[12]在電視辯論中,李在明否認曾試圖將其弟弟送進精神病院。法院及其下級法院裁定該指控屬實。然而,大法院考慮到政治競選期間的言論自由,表示李在說謊時並沒有「主動」歪曲事實,因此沒有違反《公職選舉法》。李在明的代理律師有數名,其中包括兩名前大法院法官。[13][14][15]
2023年2月16日,韓國檢察廳提請批准逮捕李在明,指控他涉嫌貪腐、瀆職、受賄:
- 違反反腐法:李在明涉嫌在擔任城南市市長時期(即2010年-2018年)作為多個項目的最高決策者,向民間開發商透露城南市政府和城南都市開發公社的內部機密,使開發商獲得巨額利益。
- 瀆職:李在明又涉嫌決定從地產開發項目合同相關公文中刪除市政府收回項目超額收益的條款,只分配1,830億韓元的確定利潤,從而使市政府無法取得追加收益,對城南市開發公社造成4,895億韓元的損失。
- 透露內部機密:李在明涉嫌通過親信向民營企業透露城南市和開發公社內部機密,使之獲取7,886億韓元的巨額利益。他還涉嫌在城南市長任內兼任城南FC會長任內(即2014年10月-2016年9月)吸引多家企業133.5億韓元提供贊助,並利用職務之便,為贊助商提供建築審批、土地用途變更等便利。
2023年9月18日,李在明正在絕食抗議尹錫悅政府。[16]韓國檢方以涉嫌瀆職等罪名申請拘捕李在明,罪名是他為柏峴洞附近的一家土地開發商提供特殊優惠,並通過一集團向朝鮮匯款800萬美元。9月19日,尹錫悅批准法院申請拘捕李在明的要求書。[16]9月21日,共同民主黨佔多數的國會以149票贊成,136票反對,6票棄權,4票無效通過了該動議,其中數十名共同民主黨員同意拘捕李在明。[17][18][19]當天,法務部長官韓東勳對李在明發出了逮捕令,這開創了韓國歷史上首次。該動議在激烈的全體會議上獲得通過。[20][21]9月26日,李在明到達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接受拘捕必要性審查。這是韓國憲政史上首次對最大在野黨黨首進行拘捕必要性審查。9月27日,首爾中央地方法院駁回檢方對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提出的批捕申請,決定不予批捕。[22]
2024年6月,李在明再次被起訴,罪名是涉嫌向朝鮮轉移資金。他被指控在擔任京畿道知事期間,於2019年至2020年要求一家內衣公司非法向朝鮮轉移800萬美元,以方便訪問朝鮮。李在明否認了這些指控。[23][24][25]
2024年11月15日,李在明因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被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他表示無法接受判決,將會上訴[26]。2025年3月26日,首爾高等法院二審推翻一審判決,改判李在明無罪,令他可以保住參選下屆總統的資格。[27] 2025年5月1日,韓國大法院推翻二審判決,發回二審法院首爾高等法院重審。[28]5月7日,負責此案重審的首爾高等法院刑事審判第7庭宣布此案首次庭審日從原先的本月15日被推遲至大選後的6月18日。[29]當天晚些時候,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刑事審判第33合議庭也宣布將大莊洞·慰禮新城建設項目弊案、柏峴洞開發貪腐案、城南足球俱樂部贊助案的下一次庭審日推遲至6月24日。該案庭審原定於本月13日和27日進行,李在明方面當天向法院提交了庭審延期申請後,法院予以批准。[30] 2025年6月9日,首爾高等法院負責公職選舉法案件重審的刑事第7庭已決定將庭審日期推遲至李在明總統任期後。[31]
2024年11月25日,李在明「教唆偽證」案在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一審宣判,被判處無罪。[32]
2025年7月1日,韓國法院決定延期審理李在明涉挪用京畿道政府預算案[33]。同年7月22日,李在明涉嫌索賄對朝匯款案庭審被水原地方法院刑事審判第11庭宣告延期[34]。根據選舉結果,共同民主黨以175席延續第一大黨位置,這也是繼2016、2020年後,連續第三次成為最大黨,國民力量則以108席居次,較上屆略低席次,但守住了阻擋修憲門檻,第三大黨則為祖國革新黨,該黨僅提名比例代表候選人,最終獲得24%的選票,該黨在2024年3月成立,在短時間內就能與傳統的兩大黨並駕齊驅,因此被視為本次選舉最大黑馬,同時亦代表「區民比祖」的投票策略奏效,即區域支持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比例代表支持祖國革新黨。
此外,由保守派與進步派退黨的李洛淵與李俊錫原先有意合作組黨,後來破局,並分別成立「新未來」與「改革新黨」,根據結果,新未來僅獲得一席區域席次,但該席為民主黨候選人被取消提名,形成另類「在野整合」,讓該黨守住了席次,同時該黨黨魁李洛淵亦在參選的光州光山乙敗選國會議員;改革新黨部分,黨魁李俊錫在參選的京畿華城乙選舉中,多次民意調查呈現民主黨孔泳雲領先、李俊錫與國民力量韓政珉搶第二的局面,但在出口民調中,孔與李呈現激戰,最終李俊錫以些微差距勝出,這也是他自2016年以來首度在國會選舉中勝選,而在比例代表中亦獲得兩席。
進步黨在本屆選舉亦與共同民主黨在部分選區整合,其中在蔚山北區,由在野整合的前區長尹鍾五勝出,蔚山東區則由民主黨金台善險勝,進步派在蔚山取得席次為近年最佳;在嶺南地區中,本屆保守派拿回了部分席次,其中釜山僅民主黨田載秀當選、慶南梁山乙,國民力量金台鎬險勝金斗官當選。Remove ads

2024年12月3日晚上10時30分,韓國總統尹錫悅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實施緊急戒嚴。聲稱此舉旨在「保護自由的韓國,抵禦朝鮮(北韓)共產勢力的威脅,並清除從北(親朝)的反國家勢力」[35][36]。晚上11時,戒嚴司令部發布《第1號公告》頒佈6項措施,包括禁止所有政治活動、禁止任何「否認或企圖推翻自由民主制度的行為」,實施新聞管制、禁止罷工及集會、禁止醫務人員擅離職守等。[37][38]
戒嚴宣佈後,韓國警察封鎖國會大廈的入口,阻止議員進入[39][36]。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領袖李在明強烈譴責此舉,認為此舉違憲,並呼籲所有黨內議員集結於國會,計劃通過表決推翻戒嚴令。執政黨國民力量領袖韓東勳也指戒嚴令是「錯誤的決定」,並誓言阻止[36]。11時55分左右,韓國戒嚴軍手持步槍,空降闖入國會議事堂,並與阻擋議事廳入口的國會議員們爆發肢體衝突;大批韓國民眾聚集在國會議事堂前,與戒嚴部隊發生衝突,有多架直升機在國會上空盤旋[35][40]。之後有國會議員翻越圍牆進入國會,另外國會職員在議場門口組成3排人牆阻止部隊進入。[41]
戒嚴期間有軍人抵達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總部,用手機拍攝管理投票名冊的伺服器系統[42],尹錫悅指示軍隊拘捕國會議長禹元植、國民力量黨首韓東勳、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等人,在跟情報部門高官的通話中聲稱要把被捕人士「整理掉」[43][44],另外又要求軍隊盡快破門進入國會會場「把國會議員拉出來」,阻止國會表決通過戒嚴解除案。[45]
凌晨1時,韓國國會以190票全票通過解除戒嚴,韓國國會議長辦公室表示「解除戒嚴決議通過後,戒嚴宣告無效」[35][41]。之後尹錫悅凌晨再度發表電視講話,表示在國會要求解除戒嚴令後已撤出戒嚴軍隊,並召開緊急國務會議解除戒嚴令[46]。這次戒嚴被視為尹錫悅的「自我政變」,然而最終卻奪權失敗[47][48][49]。Remove ads

在野黨之一的共同民主黨在戒嚴令解除後,在國會召開緊急議員大會,批評尹錫悅宣佈戒嚴明顯違反憲法,沒有遵守任何要求,違憲違法,是嚴重的內亂行為,也完全構成彈劾的理由。韓國國民與共同民主黨不會無視尹錫悅蹂躪憲法及民主之罪行,如果尹錫悅總統不立即下臺,共同民主黨將順應民意,立即發起彈劾程序。[50]共同民主黨首席發言人趙承來表示,共同民主黨將以內亂罪控告主要參與者,並彈劾尹錫悅[51]。12月4日下午,韓國6個在野黨聯合向國會提交彈劾尹錫悅動議。預計彈劾案將在同月5日正式向國會報告,投票表決必須在法案提出後72小時內即6日或7日進行。[52]據韓國民調機構「真實計量器」調查顯示73.6%的韓國民眾贊成彈劾尹錫悅。[53][54]
12月12日上午,尹錫悅突然發表關於戒嚴令的談話,為戒嚴令自我辯護。他表示,下令戒嚴根本不是內亂罪,是為了讓人民了解在野黨如何令國家職能崩潰,自己動用戒嚴令是為了守護國家。他還表示,自己面對彈劾或調查將力抗到底。[55]國民力量黨黨魁韓東勳聽完後則表示,尹已經不能再擔任總統,該黨將盡快開除尹的黨籍並支持彈劾。[56][57]最終12月14日尹錫悅彈劾案通過,尹錫悅被停職。[58]但是尹錫悅連續拒絕法院的傳喚。[59]2025年1月14日,韓國憲法法院就尹錫悅方對彈劾案提出的法官迴避申請召開會議,裁決駁回申請、依原訂在下午2時舉行總統彈劾案首次庭審辯論。在尹錫悅未出席狀況下,法庭僅4分鐘就結束第一次辯論。[60]
尹錫悅之後在1月21日首次出席彈劾案庭審,他在庭上否認於戒嚴期間下令拘捕國會議員[61]。而金龍顯在第四場庭審出庭作證時否認尹錫悅曾命其抓捕議員,又稱他曾「提議動員所有首爾軍方人員執行戒嚴,惟遭尹錫悅否決」[62]。第五至第八場庭審則傳召證人提供關鍵證詞,南韓國情院次長洪長元表示尹錫悅曾在電話中下令要拘捕政界人士,陸軍特戰司令郭種根指證尹錫悅在戒嚴當晚電話指示封鎖國會並將表決解除戒嚴決議的議員「拉出」國會;總統秘書室秘書樸春燮則在作證時為尹錫悅作了辯護[63]。之後尹錫悅缺席第九場庭審;又在第十場庭審正式開始前突然退席。[63]
2月25日下午,憲法法庭就彈劾案舉行最後一場庭審,聽取尹錫悅和國會彈劾委員團團長、法制司法委員會委員長鄭清來的最後陳述[64]。國會方面指責尹錫悅執行違憲的戒嚴令、蹂躪國會和入侵選舉管理委員會、試圖逮捕拘禁多名政治人士,認為「為了民主和國家發展,必須罷免尹錫悅」。尹錫悅方面則表示實施戒嚴「絕不是為了我個人的利益」,聲稱包括「北韓在內的外部勢力,以及國內的反國家分子正在聯手威脅國家安全與主權」,重申戒嚴的「必要性和合法性」,並表示「緊急戒嚴是為了克服國家危機,是總統行使合法權限」[65][63]。3月7日,首爾中央地方法院裁定對尹錫悅的拘押時間超過了法律限制,要求立即釋放尹錫悅;尹錫悅在3月8日從首爾看守所獲釋,韓國檢方決定不上訴,而尹錫悅將在非羈押狀態下繼續受審。[66][67][68]
Remove ads
政黨演變
以下列舉大韓民國尹錫悅政府時期政黨演變。虛線為脫黨、分裂,實線為繼承,點線為合併。
選舉日程
本次選舉的具體日程安排如下:
- 自2025年4月4日(五)起:申請初步候選人登記
- 2025年4月4日(五)至2025年6月3日(二):禁止通報立法活動/禁止影響地方政府首腦選舉的行為
- 截至2025年4月9日(三):人口等的通知/各級選舉管理委員會委員、連長以上級別的預備役軍官、居民自治委員會委員、村長、區長等希望擔任選舉公職人員的辭職等。
- 截至2025年4月14日(一):公佈向候選人發送的宣傳資料數量 / 公佈選舉經費限額
- 截止至2025年4月24日(四):海外缺席報告和海外選民登記(變更)申請
- 2025年4月30日(三)至2025年5月4日(日):準備海外缺席選民名單及海外選民名單
- 2025年5月4日(日):確認海外選民名單等。
- 截至 2025年5月4日(日):受候選人資格限制的人員辭職(不包括國會議員)
- 2025年5月6日(二)至2025年5月10日(六):準備選民名單/申請缺席/船上投票及準備缺席/船上投票申請人名單/申請向軍人發送選舉宣傳等。
- 2025年5月10日(六)至2025年5月11日(日):申請候選人登記(每日上午9點至下午6點)
- 2025年5月11日(日):最終確定家庭投票和現場投票的登記選民名單
- 2025年5月12日(一):選舉期間開始
- 2025年5月12日(一)至2025年6月2日(一):選舉廣播辯論委員會主持的討論和辯論
- 截止至2025年5月14日(三):提交選舉海報
- 截至2025年5月17日(六):張貼選舉海報/提交小冊子式選舉宣傳資料
- 截至2025年5月20日(二):向每戶分發競選宣傳冊
- 2025年5月20日(二)至2025年5月25日(日):海外投票(每天上午8點至下午5點)
- 截止至2025年5月21日(三):提交傳單式選舉宣傳資料
- 2025年5月22日(四):選民名冊最終確定
- 截至2025年5月24日(六):公佈投票站名稱及地點/發放缺席選票(內附冊子型選舉宣傳冊、缺席投票資料)/發放投票資料(內附傳單型選舉宣傳冊)
- 2025年5月26日(一)至 2025年5月29日(四):董事會投票
- 2025年5月29日(四)至 2025年5月30日(五):提前投票(每天上午6:00至下午6:00)
- 截至 2025年5月29日(四):計票中心公告
- 2025年6月3日(二):投票(上午6:00-晚上8:00)/計票(投票結束後立即進行)
- 截至2025年6月23日(一):選舉費用報銷申請
- 截至2025年7月14日(一):提交政治基金會計報告等。
- 截至2025年8月12日(二):選舉費用報銷
Remove ads
初選
為了避免過多候選人參加初選,事先舉行兩輪預選,最後排名前2名的候選人才能晉級主選[75]。報名預選的候選人如下:[76]
Remove ads
有以下國民力量成員報名黨內初選且入圍主要初選: [78]
國民力量在初選結束翌日設立推進機構,推動該黨總統候選人金文洙與無黨派總統預備候選人韓悳洙之間的單一化進程[80]。但金文洙和韓悳洙兩次談判均告破裂[81],金文洙和黨內領導層的矛盾也走向表面化[82]。金文洙向法院提交有關確認其總統候選人地位的保全申請[83],但遭駁回[84]。韓悳洙則表示如果無法成功實現候選人合併,將不參加本屆大選的正式候選人登記[85]。
5月10日凌晨,國民力量決定取消金文洙的黨內總統候選人資格,並於凌晨2時30分發布公告重新啟動總統候選人選舉程序;凌晨3時至4時將接受候選人的登記[86][87]。前總理韓悳洙在3時20分左右辦理入黨並已經完成入黨程序[87][88]和候選人登記程序[89]。只有韓悳洙完成了總統候選人登記。2025年5月10日凌晨4時40分,國民力量領導層召開非常對策委員會會議,決定以韓悳洙取代金文洙為國民力量總統候選人[87]。
2025年5月10日上午10時至晚上9時,國民力量舉行黨員投票,多數黨員支持通過黨內初選被選為總統候選人的金文洙,否決以韓悳洙取代金文洙的議案。金文洙恢復國民力量總統候選人身份[90]。韓悳洙表示接受「國民和黨員的意願」[91]。
有以下共同民主黨成員報名黨內初選且入圍:[92]
2025年5月9日,祖國革新黨、進步黨、基本所得黨、社會民主黨四個政黨和社會團體「廣場大選聯合政治市民連帶」正式宣布支持李在明競選[94]。
早在尹錫悅彈劾案宣判前,改革新黨就已決定初選以應對潛在的總統選舉。[95]
2025年5月9日,進步黨總統候選人金在妍宣布放棄初步候選人資格,支持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94]。
綠色黨、民主勞動黨(原名正義黨)、勞動黨和數個工會同意舉行公開初選,並以社會轉型的旗號推選候選人。[98]
註冊候選人
候選人電視辯論
5月18日,韓國四大總統候選人舉行首場電視辯論會,包括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民主勞動黨候選人權英國[102]。不符合第一輪辯論資格的候選人於19日舉行了第二輪辯論。由於自由統一黨候選人丘主瓦於當天退選,只有黃教安和宋鎮鎬出席辯論[103]。四黨總統候選人於23日舉行第三場電視辯論[104]。最後一場電視辯論在27日舉行[105]。
民意調查
投票率
下表顯示了2025年確認的選民總數及各行政區參與投票的選民人數和投票率概況。
此次總統選舉韓國全國選民人數共4439萬1871人,在選舉中投票的國民有3524萬4116人,投票率79.4%[4]。
正日投票13:00起,提前投票、現場投票、缺席投票、海外全國選舉結果均計入投票率計算。
出口民調
選舉結果
選後反應
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在確定當選後發表勝選感言,表示這次勝利屬於國民,並感謝選民在政治動盪時期展現出的民主意志。他強調,「這是國民的勝利,也是民主的勝利」,並承諾將不負所託,努力實現人民對改革與公正的期待,也表示首要任務是堅決鎮壓叛亂,確保不再發生用槍和刀劍對付人民的軍事政變。李在明指出,自己將銘記選民賦予的責任,致力於打造「平凡市民的國家」,並表示總統的權力應服務於國民福祉與國家的未來,而非個人利益。[108][109]
隨後李在明於2025年6月4日就職宣誓後發表〈向國民致詞〉,表示「無論此次大選支持誰,我都將成為包容並服務所有國民的『全民總統』」,並承諾在「共存與統合」的價值基礎上,恢復溝通與對話,重振「願意讓步與妥協的政治」。[110]
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金文洙於2025年6月4日凌晨發表敗選感言,表示「謙虛地接受國民的選擇」,並向當選人李在明表達祝賀。 他感謝支持者在競選期間的熱情支持,以及黨內同志的努力與奉獻。金文洙強調,無論面對何種危機,韓國始終能依靠國民的力量持續前進,並對選民在政治動盪時期展現出的民主意志表示感謝。他也承認「黨內民主已崩潰」,自責未能及時制止尹錫悅政府的戒嚴構想,並感謝選民與黨員的支持。[111][112]
選舉失利後,國民力量黨內迅速爆發責任與革新論。前黨代表韓東勳稱,選民已對「非法戒嚴及其庇護勢力」下達「斷然退場命令」。[113]同為親韓系的議員韓智雅主張「現任領導層應立即總辭」,以回應民意要求的徹底革新。[114]而黨內代表權性東則強調,當務之急是恢復黨內「共同體意識」,停止內訌以迎戰執政黨。[114]
改革新黨總統候選人李俊錫曾承諾要突破10%甚至15%以維持選舉補助門檻,他在選後表示會對改革新黨在選舉中表現不佳承擔責任[115],並感謝每一位黨員、支持者,相信改革新黨已是有國會選舉與總統選舉經驗的政黨,將仔細檢討優缺點並以一年後的地方選舉為目標,讓政黨更進一步。[116]
他亦向當選人李在明表示尊重,並呼籲新政府能以國民統合為目標,重視當前嚴峻的經濟局勢做出精準且細緻的判斷。他承諾,改革新黨將作為建設性在野黨持續扮演好監督角色。[117]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