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5年美加墨貿易戰

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之間的貿易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5年美加墨貿易戰
Remove ads

2025年2月1日,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之間爆發貿易戰。當天,美國總統當勞·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對來自這兩個國家的商品幾乎全面徵收關稅,並於3月4日生效。根據該命令,美國將對所有墨西哥出口商品,以及除石油與能源英語Petroleum industry in Canada外的所有加拿大出口商品,課徵25%的關稅,而石油與能源的關稅則為10%。特朗普表示,此舉旨在遏止非法移民進入美國英語Illegal im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切斷芬太尼透過美加邊界美墨邊界流入美國的管道,同時縮減美國的貿易逆差

快速預覽 2025年美加墨貿易戰, 日期 ...
Remove ads

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多隨即回應,宣佈加拿大將對價值300億加元(206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並計劃在三週內將課稅範圍擴大至1550億加元(1060億美元)。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辛鮑姆則強調,墨西哥將對美國採取包括關稅與其他經濟報復措施在內的反制手段。2月3日,加拿大與墨西哥與美國談判,成功爭取將關稅措施延後一個月實施。最終,美國於3月4日起對加拿大及墨西哥商品加征25%關稅。措施公佈當天,加拿大立即公佈反制措施,宣佈對價值206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對等加征25%關稅,同時計劃在三個星期內將徵稅範圍擴大到1060億美元商品;墨西哥總統辛鮑姆表示會對美國啟動關稅及非關稅制裁措施。3月6日,特朗普在跟杜魯多和辛鮑姆通電話後,宣佈對《美加墨貿易協定》涵蓋的商品延遲加征關稅至4月2日,涉及50%的墨西哥商品和38%的加拿大商品。為此,加拿大官員表示暫停擴大徵收報復性關稅的計劃,現有關稅措施則維持不變。

加拿大與墨西哥均指責特朗普的關稅措施違反2020年三國共同簽署並批准的《美加墨貿易協定》。經濟學者警告,這些關稅恐將嚴重衝擊三國間的貿易,擾亂北美供應鏈,並推高美國、墨西哥與加拿大的物價。

Remove ads

經濟背景

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於1994年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該協議取消三國間幾乎所有的貿易關稅[1]。NAFTA一直是政治爭議的焦點[2]。在美國,該協議導致企業將生產轉移至墨西哥,以利用較低的勞動成本,進而衝擊美國的工廠城鎮英語Mill town與勞工。這種對自由貿易的不滿,促使像當勞·特朗普這類政治人物崛起。然而,美國的許多地區也受益於NAFTA帶來的貿易擴張與經濟成長[3]

2020年,特朗普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推動廢除NAFTA,並以《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取而代之,主要原因是他反對NAFTA[1][4]。然而,USMCA與NAFTA的差異大多為象徵性變更,三國間大部分商品仍維持零關稅貿易[5][6]。不過,USMCA允許各國在國家安全相關議題上施加特定關稅[7]。該協議還訂定「原產地規則」,以界定商品的關稅適用來源[1]

截至2024年,加拿大、墨西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列為美國的三大貿易夥伴[6]

Remove ads

美加貿易

早在NAFTA生效之前,美國與加拿大的經濟已高度整合,特別是在汽車製造業[1]。根據加拿大政府數據,2024年前九個月,加美兩國間的貿易英語Canada–United States trade relations總額達8000億加元(5500億美元)[7]。截至2024年11月,美國政府估計美國對加拿大的貿易逆差為550億美元[7]。這一逆差主要來自美國對加拿大石油英語Oil reserves in Canada的需求;若排除石油貿易,美國對加拿大則為貿易順差[7]。美國進口的石油約60%來自加拿大[8],加拿大是美國鋼鐵產品最大的進口國[9]

美墨貿易

美國與墨西哥的經濟關係極為密切[3]。2024年,兩國間的貿易總額約為8000億美元,平均每日貿易額超過10億美元[3]。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2023年美國對墨西哥的出口總額為3220億美元,而進口額則超過4750億美元[10]。墨西哥約70%的天然氣消費依賴美國進口,而美國每天從墨西哥進口約70萬原油[3]

食品貿易方面,美國約有一半的新鮮水果與蔬菜來自墨西哥,而墨西哥則是美國農產品的最大出口市場[3]。近年來,兩國在鋼鐵貿易上出現爭議,彼此皆被指控違反USMCA附屬協議中有關鋼鐵出口的限制條款。一些美國人(包括特朗普)認為墨西哥的鋼鐵出口量超過協議規定,而墨西哥鋼鐵業組織則指出,美國對墨西哥的鋼鐵出口量亦超過協議限制[3]

政治背景

第一次當勞·特朗普總統任期

在首個總統任期內,當勞·特朗普多次威脅對墨西哥加徵關稅,要求墨西哥終止非法移民經由美墨邊境進入美國。他還曾揚言退出NAFTA[3]。不過,最終他並未落實關稅措施,因為墨西哥同意成立墨西哥國民警衛隊英語National Guard (Mexico),派遣6000名士兵打擊非法移民,並允許美國擴大「留在墨西哥英語Remain in Mexico」政策的適用範圍[11]

2018年與2019年,特朗普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大規模加徵關稅,影響38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關稅總額約800億美元。這些關稅在祖·拜登繼任總統後仍大多被保留[4]。美國政府對中墨貿易關係,特別是汽車產業的合作,表達憂慮,擔心中國企業利用墨西哥作為出口跳板,藉此規避對華關稅,並透過USMCA的優惠條款進入美國市場[3]

加拿大政治

2025年1月,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多宣佈,將在3月新任黨魁產生後,辭去自由黨黨魁與總理職位[12]安大略省省長聯邦委員會英語Council of the Federation主席道格·福特則宣佈提前於2月27日舉行省選,表示希望透過選舉強化進步保守黨的執政授權,以便應對特朗普即將對加拿大施加的關稅政策[7]

1月31日,杜魯多在社群媒體上警告,若美國執意對加拿大商品加徵關稅,加拿大將做出「迅速且強力的回應」[8]

第二次當勞·特朗普總統任期

2025年1月20日,在第二任總統就職演說中,特朗普宣稱將大幅提高對外國商品的關稅。他表示:「與其向我們的公民課稅,使其他國家受益,不如向外國徵收關稅與稅收,讓我們的公民受益[2]。」

特朗普指控加拿大與墨西哥放任「大批非法移民與芬太尼流入美國」[8],並批評兩國透過美國的貿易逆差獲利不當[4][13]。他還曾聲稱美國對加拿大的貿易逆差高達2000億美元,但該數據與官方統計不符[7]

儘管特朗普宣佈即將對加拿大與墨西哥施加關稅,美國企業仍未提前大量進口貨品,以避開關稅影響[14]

初步關稅措施

Thumb
美國總統當勞·特朗普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簽署三項行政命令,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所有商品加徵25%的關稅[4],但加拿大的石油與能源出口則僅課徵10%的關稅[6][8]。相較之下,墨西哥的能源出口則須承擔完整的25%關稅[15]。這些關稅措施是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設立,並將於美東時間2月4日凌晨12:01正式生效[8]。特朗普同時宣佈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這是在許多中國商品已經被課徵最高25%關稅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6]。此外,該行政命令還包含一項條款,允許美國在其他國家採取報復性關稅或其他經濟反制措施時,進一步提高關稅稅率[8]

特朗普運用IEEPA來繞過USMCA對關稅政策的限制,藉此為新關稅尋找法律依據[7]。他聲稱美墨與美加邊境的非法移民問題,以及由中國輸往北美的芬太尼流入美國英語Opioid epi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構成國家安全威脅[4][6][8]。在行政命令中,特朗普指責加拿大是芬太尼進入美國的「核心管道」,批評其在打擊毒品走私方面未投入足夠資源,且未能與美國進行有效合作。儘管數據顯示,美國境內的芬太尼主要來自美墨邊境的南部通道[4][7],但特朗普仍將矛頭指向加拿大,並強調這項關稅措施的另一目標是促使製造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以減少對進口商品的依賴[6]

根據《彭博社》2025年2月的報導,彼得·納瓦羅史蒂芬·米勒是主導關稅政策的關鍵幕僚,而將中國納入關稅範圍則是在國家安全會議的建議下決定[16]

Truth Social上,特朗普發文強調:「我們必須保護美國人民,作為總統,我有責任確保所有人的安全。我在競選時承諾要遏制非法移民與毒品的入侵,而美國人民也以壓倒性多數支持了這一政策。」他承認關稅措施可能會帶來「短期的市場波動」,但堅稱這是必要的調整。此外,特朗普宣稱「關稅不會導致通貨膨脹」,相反地,「關稅能帶來經濟成功」[4]

Remove ads

加拿大的反應

Thumb
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多

特朗普宣佈新關稅措施後僅數小時,杜魯多立即宣佈加拿大將進行報復,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1][7]。首波300億加幣(206億美元)的美國出口商品將立即被課徵25%的關稅,三週內再擴大至1250億加幣(860億美元)[4][12]。杜魯多強調,這段緩衝期將有助於企業適應新政策[12]

加拿大的報復措施不僅限於關稅。杜魯多表示,加拿大還考慮限制關鍵礦產與能源產品出口,或禁止美國企業參與加拿大政府採購,以迫使特朗普讓步[7]

在具體產品上,美國的酒類、蔬菜、服裝、鞋類和香水將首當其衝[7],其次是家電、家具與運動器材等消費品[7]。此外,加拿大的關稅戰略特別針對美國共和黨掌控的「紅州」,意圖對特朗普的政治基本盤施壓[12]

面對特朗普以芬太尼和非法移民為藉口發動貿易戰,杜魯多揭示數據,指出美加邊境的芬太尼流入量及非法越境案件僅佔1%[12],直指美國對加拿大的指控並無根據。他強調,美加關係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合作夥伴」[12],並批評特朗普此舉不僅違反USMCA[4],也將對美國消費者與產業帶來嚴重衝擊[4]。他呼籲加拿大人:「支持本國產品與服務,減少對美國進口品的依賴[4][7]。」

加拿大各省省長也紛紛作出回應。安大略省省長道格·福特表示:「加拿大別無選擇,只能強力回擊」[7],並指示安大略省酒類管制委員會英語Liquor Control Board of Ontario停止銷售美國酒類產品[17]阿爾伯塔省省長戴思敏原先反對對美國採取強硬貿易行動,但她改變立場,稱加拿大必須回應特朗普「這種兩敗俱傷的政策」,並支持「針對那些可從加拿大或其他非美國供應商購買的美國商品施加戰略性進口關稅」[7]新斯科舍省省長蒂姆·侯斯頓宣佈對美國商用車輛的公路通行費加倍,並要求新斯科舍省酒類公司英語Nova Scotia Liquor Corporation於2月4日前停止銷售所有美國酒類產品[7]魁北克省省長弗朗索瓦·勒戈表示,他已指示魁北克省財政部主席索尼婭·勒貝爾英語Sonia LeBel「審查所有涉及美國供應商的採購合約」,並對與魁北克政府有業務往來的美國企業採取懲罰性措施[18]。他還命令魁北克酒類公司英語Société des alcools du Québec將所有美國商品下架[19]西北地區行政長官R·J·辛普森英語R.J. Simpson宣佈將重新審查政府採購政策,盡可能排除美國企業[20]

加拿大官方反對黨領袖加拿大保守黨黨魁博勵治譴責特朗普的關稅,稱其為「大規模、不公正且毫無正當理由的關稅」。他要求政府立即結束國會休會狀態英語Prorogation(杜魯多宣佈辭職後留任總理和自由黨黨魁直至新黨魁繼任總理,並且已請示總督宣佈國會休會至3月24日讓黨魁選舉在此期間能順利進行,以免因反對黨提出不信任動議而可能提前倒台),以採取反制措施,包括對等關稅,並用這些關稅收入來幫助「受影響的工人和企業」。此外,他再次呼籲政府進行大規模減稅,並推出其他經濟刺激措施以應對危機[7]。他亦呼籲加強邊境管制,例如:立即派遣加拿大軍隊前往邊境、增加至少2000名邊境特工,並將加拿大邊境服務局權力擴展到整個邊境,而不僅僅是過境點,以及安裝高性能掃描器、邊境監視塔和卡車無人機系統,以發現邊境入侵行為。[21]2025年3月7日,博勵治在記者會上稱在特朗普永久取消所有關稅之前,不應取消或推遲報復性關稅。此前,加拿大財政部長多米尼克·勒布朗表示,因為特朗普再次推遲關稅期限至4月2日,自由黨政府也將報復性關稅的期限推遲至4月2日。[22]

3月10日,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對向美國三個州出口的所有電力徵收25%的附加費。[23]卑詩省省長則宣佈,將下架該省酒類商店內所有美國製造的酒精飲品[24]。美國總統特朗普隨即表示美國將對從加拿大進口的鋼鋁產品再加征25%關稅,令其總稅率提升至50%,相關措施於12日生效。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又於11日同意暫停對向美國三個州出口的所有電力徵收25%的附加費。[25]美方決定撤回對加拿大的25%額外關稅。[26]

在3月12日美國對包括加拿大和歐盟27國在內的35個國家的所有鋼鐵和鋁進口徵收25%的關稅後,加拿大立即對美國價值207億美元的出口產品徵收新關稅。[27]

4月3日,加拿大總理表示對所有不符合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的美國進口汽車徵收25%的關稅。[28]

墨西哥的反應

Thumb
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辛鮑姆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戰,墨西哥總統辛鮑姆宣佈將對美國採取關稅與非關稅報復措施[4],並強調這是「捍衛墨西哥利益」的必要行動[10]

雖然她未公佈具體報復對象,但消息人士透露,墨西哥政府早已研擬對美國豬肉、乳酪、農產品、鋼鐵與鋁等商品徵收5%至20%的報復性關稅,但汽車產業暫時被豁免[10]墨西哥經濟部長英語Secretariat of Economy馬塞洛·埃布拉德更指控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公然違反USMCA」[29]

此外,特朗普指控墨西哥政府與販毒集團「結盟」,辛鮑姆嚴詞駁斥這是「惡意誹謗」[4]。在2月1日的一場活動中,她強調墨西哥將「保持冷靜與理性」,有條不紊地展開報復行動,並提議成立美墨專案小組,透過雙邊對話解決問題,而非訴諸關稅手段。她直言:「問題無法靠關稅解決[4]。」

其他反應

屬於保守派陣營的《華爾街日報編輯委員會英語Editorial board a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將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形容為「史上最愚蠢的貿易戰」,批評他的經濟打擊「毫無邏輯可言」[30]

在關稅措施公佈後的數日內,加拿大各地群眾在國家冰球聯盟國家籃球協會賽事中大聲噓美國國歌,以示抗議[31][32]

後續談判

2025年2月3日,特朗普先後與辛鮑姆及杜魯多進行談判,最終達成共識,決定將對兩國的關稅延後一個月[33]

辛鮑姆在談判中同意增派10000名國民警衛隊士兵至邊境,強化毒品走私防堵措施,而作為交換,特朗普承諾 將採取行動遏制美國對墨西哥的武器走私[33][34]

同日上午,特朗普與杜魯多通話時,指控加拿大「不允許美國銀行進入市場營運」。事實上,加拿大允許美國銀行在當地開展商業銀行業務,但限制個人銀行業務,以保護本國公民免受銀行倒閉影響[35]

下午的第二次通話中,特朗普與杜魯多進一步協商,最終同意延後對加拿大的關稅。作為談判成果,加拿大承諾設立「芬太尼沙皇」負責毒品管控,將墨西哥販毒組織列為恐怖組織,並與美國共同成立「加美聯合打擊部隊」,加強對有組織犯罪、芬太尼走私及洗錢活動的聯合執法力度[36]

最終,特朗普簽署修訂後的行政命令,將關稅實施日期推遲至美東時間3月4日凌晨12時01分[37]

後續事件

2月7日,杜魯多在一次私人會議上被錄音,他表示相信特朗普的吞併威脅是「真實存在的」,並且他可能在掠奪加拿大的礦產資源[38]。與此同時,特朗普在第五十九屆超級碗期間接受福克斯新聞的布雷特·拜爾全國電視採訪時澄清說,他對加拿大吞併的威脅確實是認真的[39]

2月10日,特朗普對從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內的所有國家進入美國的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加拿大和墨西哥提供了美國大部分的金屬進口[9]。鋼鐵和鋁關稅將於3月12日生效[40]。特朗普表示,這些關稅是「眾多關稅中的第一個」,未來四周內,他將與其團隊討論對汽車、藥品、晶片和其他商品徵收關稅[9]。對此,杜魯多稱這些關稅「不可接受」,並表示他希望與特朗普政府的談判能解決這個問題,但如果有必要,加拿大也會做出「堅定而明確」的回應[40]。受特朗普命令的影響,美國鋼鐵製造商的股價上漲,鋼鐵和鋁的價格亦有上漲[40]

正式加征

3月3日,特朗普宣佈延遲一個月的關稅加征措施於次日正式生效。他表示加拿大或墨西哥已經「沒有任何空間」來與美國達成最後關頭協議,進一步推遲關稅實施[41][42]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表示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國在改善邊境安全方面都取得進展,但在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方面沒有達到要求[42]。當天,特朗普還宣佈將中國的關稅從先前的10%調整到20%,兩者作用導致美國股市出現明顯動盪,標準普爾500指數下降1.8%,納斯達克100指數下降2.6%[43][44]。加拿大外交部長趙美蘭表示加拿大已準備好回應措施,墨西哥總統辛鮑姆重申,墨西哥此前的應對計劃將在特朗普徵收關稅時生效[42]

美國東部時間3月4日凌晨12點01分,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征的關稅如期實施[45]。加拿大同步宣佈反制措施,自當天起對價值206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征25%關稅,21天後(即3月25日)額外對價值86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46]。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杜魯多表示特朗普加征關稅是為了「徹底摧毀加拿大經濟」,讓美國「更容易」吞併加拿大[47]。他還形容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並稱已就加征關稅的問題向世界貿易組織和美墨加協定相關機構提出申訴[48]

墨西哥總統辛鮑姆計劃在3月9日公佈反制措施[49]

3月5日,盧特尼克表示,特朗普「正在聽取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提議」並「考慮嘗試採取中間立場」,關稅可能會在較小規模下生效[50]。當天晚些時候,特朗普對符合美墨加協定規定的汽車製造商給予為期一個月的關稅豁免,符合規定的汽車製造商約佔2024年從墨西哥進口到美國的乘用車的85%。特朗普隨後批准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福特汽車通用汽車斯特蘭蒂斯免於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關稅一個月[51]

3月6日,特朗普在跟杜魯多和辛鮑姆通電話後,宣佈對《美加墨貿易協定》涵蓋的商品延遲加征關稅至4月2日,涉及50%的墨西哥商品和38%的加拿大商品[52]。為此,加拿大官員表示暫停擴大徵收報復性關稅的計劃,現有關稅措施則維持不變[53]

3月7日,特朗普威脅對加拿大的乳製品和木材產品徵收對等關稅。特朗普表示,關稅將高達250%,並將於3月7日之後的下一周生效[54][55]

Thumb
馬克·卡尼接替杜魯多,擔任加拿大新一任總理

3月9日,馬克·卡尼贏得加拿大自由黨領袖選舉,接替杜魯多出任總理。他在就職演講中表示支持杜魯多政府的報復性關稅措施,並表示新一任政府將繼續執行,「直到美國人對我們表示尊重」[56]

特朗普計劃自4月2日向所有貿易夥伴國徵收「互惠」關稅[57]。對於加拿大的部分,特朗普表示加拿大如果在4月2日前不會取消「長期、高額的關稅」,他就會「大幅提升」加拿大進口汽車關稅,「從本質上讓加拿大的汽車製造企業徹底關門」[58]。特朗普之後宣佈自4月2日起,對各國進口汽車及其零部件加征25%關稅[59]。對此,卡尼認為「美國明顯不再是可信仰的夥伴」,「我們有望通過長期談判來恢復某些信任」,兩國關係「沒有回頭路可走」[59][60]

3月28日,卡尼與特朗普首次通電話[61]。卡尼稱兩人的電話「非常親切」且「內容充實」,特朗普在通話中「尊重加拿大的領土主權」[61][62]。特朗普稱兩人通話「極具建設性」,雙方「在許多事情上面有共識」[59][63]。特朗普稱卡尼為「加拿大首相」,沒有像之前那樣,稱卡尼前任杜魯多為「美國加拿大州州長」。此外,特朗普表示「美加兩國之間有許多事情進展順利」[59][64]。卡尼告訴特朗普,如果美國按計劃在4月2日加征關稅,加拿大會徵收報復性關稅[62]。兩國領導人同意在4月28日加拿大聯邦大選後展開新一輪經濟安全關係的全面談判[64]

4月2日,特朗普正式對全球各國加征至少10%的關稅,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國未在其中,兩國符合自貿協定的商品也獲得關稅豁免[65]。同日,美國參議院批准取消特朗普對加拿大加征的部分關稅的措施,四名共和黨參議員加入民主黨參議員行列,投票支持這項措施。然而,這些措施必須在共和黨控制的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後才能實施,但眾議院的共和黨領導人擁有廢除這項措施的權力[66][67]

股市影響

特朗普3月3日的聲明以及定於同一天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提高到20%導致美國股市大幅下跌。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1.8%,納斯達克100指數下跌2.6%[68][69]。截至3月6日,標準普爾500指數幾乎失去2024年11月以來的所有漲幅[70]

相關反應

Thumb
安大略省的一家加拿大輪胎門店掛着一條寫有「加拿大人擁有並經營」的橫幅
Thumb
2025年3月,安大略省一家酒類商店的貨架上所有美國產品均已撤下

在加拿大,美國的關稅和威脅導致加拿大民族主義英語Canadian nationalism愛國主義英語Canadianism情緒高漲[71][72]反美情緒也隨之高漲[73]。這場貿易戰損害了歷史上牢固的加美關係[73]。安格斯·里德研究所於2025年2月對加拿大人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91%的加拿大人表示希望減少加拿大對美國作為貿易夥伴的依賴[71]。該調查還顯示,與該研究所2024年12月進行的上一次調查相比,表示對自己的國家「非常自豪」和表示「對加拿大有深厚情感」的加拿大人的比例增加了10個百分點[72]益普索2025年2月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65%的加拿大人表示會避免前往美國,67%的人表示會避免購買美國製造的產品[74]。Léger同月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27%的加拿大人認為美國是「敵人」,而只有1%的美國人認為加拿大是敵人[75]

在關稅公告發佈後的數天內,國家冰球聯盟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的比賽或在加拿大各地舉行的涉及美國隊的體育賽事上播放美國國歌時,加拿大民眾都會對美國國歌發出噓聲[31]。許多加拿大民眾開始抵制美國商品、取消赴美旅遊,「購買加拿大貨」運動在全國範圍內興起[73][76]。包括杜魯多和普利耶夫爾在內的許多加拿大政客都採用了民族團結的言論,貿易戰在2025年加拿大聯邦大選前創造了一種聚旗效應[73][77]。受到美國對加拿大加征關稅的影響,2025年2月,加拿大前往美國的旅行人數與2024年2月相比下降40%[78]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乘坐私家車進入美國的旅客人數從2024年2月的269萬人下降至2025年2月的222萬人,是自COVID-19疫情以來恢復跨境常態化的新低[79]。而2025年3月的調查發現,62%的加拿大人計劃次年避免前往美國[80],美國旅遊團體擔心他們會失去加拿大遊客[81][82]阿拉斯加州海恩斯市僅通過育空地區與外界相連,該市市長表示擔心關稅會影響美國和加拿大之間正常的友好關係[83]。美國自加拿大的旅遊客源減少,將可能每年給美國經濟造成40億美元的損失[84]。2025年3月,特朗普政府表示,從2025年4月11日起,進入美國停留超過30天的加拿大公民必須向當局登記並採集指紋[85]

在墨西哥,墨西哥政府和墨西哥企業都旨在加強「墨西哥製造」運動,以推廣國產產品[86]。在特朗普最初發出關稅威脅後,一些墨西哥人呼籲抵制美國產品[87],墨西哥公司Buendía & Marquéz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2025年2月中旬,80%的墨西哥人對特朗普持負面看法,高於1月初的66%[86]

在美國,特朗普最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關稅的決定遭到了《華爾街日報》編輯部的批評,稱特朗普「對鄰國進行經濟攻擊的理由毫無意義」,並將由此引發的衝突描述為「歷史上最愚蠢的貿易戰」[88]。《經濟學人》將特朗普的關稅形容為激進而不穩定的,並表示這些關稅將「對國內外造成持久損害」[70]。據德國之聲報道,特朗普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關稅既違反《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也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89]。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總體上引發了人們對他是否有認真徵收關稅的意圖,或者他的關稅命令是否只是一種談判策略而已的疑問[40]。關稅的徵收和取消給許多企業帶來了不確定性[90]

歐盟委員會譴責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關稅,並呼籲美國「重新考慮其做法」[91]

潛在影響

Thumb
加拿大的一家超市,印有楓葉圖案的標價簽表明為加拿大國產商品

這場貿易戰將對北美經濟帶來深遠影響,不僅會嚴重干擾美、墨、加三國的貿易往來,也將重創供應鏈,進一步惡化美國的生活成本危機英語Cost-of-living crisis[6][4]

多名經濟學者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表示懷疑[6],指出關稅上調將直接推高美國消費品價格,影響家庭購買力[12]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算,這些關稅可能導致美國普通家庭每年損失約1200美元的購買力[6]。企業的應對方式不一:有些可能自行吸收關稅成本,但更多企業將選擇提高商品價格,或對供應商施壓以降低成本,但如果因為關稅導致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到美國的產品對比美國自身生產的產品沒有價格優勢,一些製造業就可以回流到美國,這一些陣痛就是值得的。[8]

能源領域的影響尤為嚴重。美國本身產油量不足,對加拿大石油與能源徵收10%關稅,勢必推高美國油價[3][7][92],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該地區高度依賴來自阿爾伯塔省的石油[7][8]。加拿大政府曾警告,關稅生效後,美國汽油價格可能會在一夜之間飆升0.75美元/加侖[7]。此外,某些美國州的電價也可能上漲,尤其是依賴加拿大電力輸出的州,如安大略省魁北克省不列顛哥倫比亞省[7]。歐洲與亞洲的煉油業者可能因此獲得競爭優勢,進一步削弱北美能源產業的競爭力[15]

其他產業同樣受影響。美國從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的商品價格將上漲,影響範圍涵蓋食品(如水果、蔬菜、馬鈴薯、穀物)、建材(如木材、鋼鐵)、電子產品、啤酒與烈酒[7][92]。這將進一步推高美國已經飆升的食品價格[92],加劇通貨膨脹[7]。美國房市也可能受到打擊,因為加拿大木材價格上漲將推高建築成本[8]

對墨西哥而言,關稅可能帶來 嚴重經濟衰退[4]。若25%關稅持續一年,墨西哥出口將下降約12%,導致GDP在2025年萎縮4%[10]汽車產業英語Automotive industry in Mexico與電氣設備產業將首當其衝[6][8]。墨西哥美國商會警告,關稅無助於解決安全、移民與毒品問題,反而會損害兩國經濟[4]

加拿大亦將付出沉重代價。作為依賴貿易的經濟體,關稅可能導致經濟增長受阻、企業與消費者成本上升[1]。若關稅維持6個月以上,加拿大經濟可能陷入衰退[31]。魁北克省省長勒戈警告,關稅可能導致10萬個加拿大工作崗位流失[18]。即便是加拿大本地生產的商品,價格也可能上漲,特別是小型企業因經濟困難而受到衝擊[1]。企業若無法維持對美貿易,可能裁員、縮減業務甚至倒閉[7]。加拿大礦產加工業將是最大受害者之一[8]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