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歐洲電影獎最佳女主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歐洲電影獎最佳女主角(European Film Award for Best Actress)是歐洲電影獎最重要的獎項,頒發給年度最佳歐洲電影女演員,於1988年開始頒發。
出征奧斯卡
自從愛美莉·屈臣和茱麗葉·庇洛仙分別憑電影《愛情中不能承受的痛》及《別問我是誰》,一同提名第6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成為自歐洲電影獎設立而來,首批打入奧斯卡影后五強的歐洲女演員。自此,此獎項被認為是歐洲女演員出征奧斯卡的入場券一樣。
雖然到了2004年,艾美黛·史當頓藉《地下觀音》才成為第二位提名奧斯卡影后的女演員;但往後,幾乎每一年的得獎者均能於美國荷里活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有些甚至獲獎,例如在電影《英女皇》中扮演伊利沙伯二世的海倫·美蘭,便成功獲得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成為首位雙料影后(即同獲歐洲電影獎及奧斯卡);琦·溫斯莉於《讀愛》當中的細膩演出,成功摘下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影后。
而且,不一定是得獎者才獲得奧斯卡提名,娜奧美·屈絲憑《海嘯奇蹟》入圍了第26屆歐洲電影獎,雖未獲獎,但入圍了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五強。而佼佼者一定是瑪莉安·歌迪雅,在歐洲電影獎中敗給海倫·美蘭,卻成功憑《粉紅色的一生》登上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影后寶座[1]。
更多資訊 提名奧斯卡影后之記錄, 獎項 ...
提名奧斯卡影后之記錄 | ||||
---|---|---|---|---|
獎項 | 年代 | 女演員 | 提名電影 | 結果 |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 1990年代 | 愛美莉·屈臣 | 《愛情中不能承受的痛》 | 提名 |
茱麗葉·庇洛仙 | 《別問我是誰》 | 提名 | ||
2000年代 | 艾美黛·史當頓 | 《地下觀音》 | 提名 | |
彭妮露·古絲 | 《浮花》 | 提名 | ||
海倫·美蘭 | 《英女皇》 | 獲獎 | ||
瑪莉安·歌迪雅 [註 1] | 《粉紅色的一生》 | 獲獎 | ||
琦·溫斯莉 | 《讀愛》 | 獲獎 | ||
2010年代 | 艾曼妞·麗華 | 《愛》 | 提名 | |
娜奧美·屈絲 [註 1] | 《海嘯奇蹟》 | 提名 | ||
瑪莉安·歌迪雅 | 《公投飯票》 | 提名 | ||
夏綠蒂·藍萍 | 《45年》 | 提名 | ||
伊莎貝·雨蓓 [註 1] | 《烈女本色》 | 提名 | ||
奧莉花·高雯 | 《爭寵》 | 獲獎 | ||
2020年代 | 嘉莉·慕萊根 [註 1] | 《超犀女王》 | 提名 | |
彭妮露·古絲 [註 1] | 《誰和誰共母》 | 提名 | ||
姍迪娜·許娜 | 《墮下的對證》 | 提名 | ||
卡拉·蘇菲亞·嘉絲康 | 《艾美利亞變奏曲》 | 提名 |
關閉
Remove ads
歷屆得主
更多資訊 年份, 女演員 ...
年份 | 女演員 | 提名電影 |
---|---|---|
1988 (第1屆) |
![]() |
女為悅己者狂 |
![]() |
In the Shadow of the Raven(英語:In the Shadow of the Raven) | |
![]() |
Private Access(英語:Private Access) | |
![]() |
Reefer and the Model(英語:Reefer and the Model) | |
1989 (第2屆) |
![]() |
前程似錦(英語:High Hopes (1988 film)) |
![]() |
生命如歌(英語:Life and Nothing But) | |
![]() |
科達茲(英語:Kuduz) | |
![]() |
Treffen in Travers(英語:Treffen in Travers) | |
![]() |
小維娜(英語:Little Vera) |
關閉
更多資訊 年份, 女演員 ...
關閉
Remove ads
更多資訊 年份, 女演員 ...
關閉
Remove ads
更多資訊 年份, 女演員 ...
關閉
Remove ads
更多資訊 年份, 女演員 ...
年份 | 女演員 | 提名電影 | |
---|---|---|---|
2020 (33屆) |
![]() |
水漾的女人(英語:Undine (2020 film)) | |
![]() |
列夫·朗道:娜塔莎(英語:DAU. Natasha) | ||
![]() |
絕境希望 | ||
![]() |
我的小妹妹(英語:My Little Sister (2020 film)) | ||
![]() |
母親 | ||
![]() |
租約 | ||
2021 (34屆) |
![]() |
突襲安全區 | |
![]() |
情留六號車廂 | ||
![]() |
超犀女王 | ||
![]() |
世上最爛的人 | ||
![]() |
鈦 | ||
2022 (35屆) |
![]() ![]() |
束胸(英語:Corsage (film)) | |
![]() |
誰和誰共母 | ||
![]() ![]() |
聖誅 | ||
![]() ![]() |
庫爾納茲訴小布殊(英語:Rabiye Kurnaz vs. George W. Bush) | ||
![]() |
晨光正好(英語:One Fine Morning (film)) | ||
2023 (36屆) |
![]() |
墮下的對證 | |
![]() |
黑鳥,黑鳥,黑莓 | ||
![]() |
落葉 | ||
![]() |
敢愛咁做 | ||
![]() |
權鬥教員室 | ||
![]() |
特權樂園 | ||
2024 (37屆) |
![]() |
艾美利亞變奏曲 | |
![]() |
阿曼德(英語:Armand (film)) | ||
![]() |
藏針女子 | ||
![]() |
藏針女子 | ||
![]() |
隔壁的房間 |
關閉
Remove ads
排名
更多資訊 次數, 得獎者 ...
次數 | 得獎者 |
---|---|
2 | 茱麗葉·庇洛仙、伊莎貝·雨蓓、卡門·莫拉、夏綠蒂·藍萍、姍迪娜·許娜 |
1 | 克洛蒂爾·蔻洛(英語:Clotilde Courau)、艾羅蒂·布雪、嘉芙蓮·丹露、艾曼妞·琵雅、芬妮·雅當、露迪雲·仙妮亞、維珍妮·萊杜容(英語:Virginie Ledoyen)、丹妮艾爾·達里愛、費明妮·李莎(英語:Firmine Richard)、希薇·泰絲特、艾曼妞·麗華、瑪莉安·歌迪雅、 露絲·希恩、愛美莉·屈臣、艾美黛·史當頓、海倫·美蘭、姬絲汀·史葛·湯瑪絲、琦·溫斯莉、蒂達·史雲頓、茜茜莉亞·羅夫(英語:Cecilia Roth)、彭妮露·古絲、尤莉亞·嫣琪、娜塔莎·雷尼埃(英語:Natacha Régnier)、 費勒·巴滕斯(英語:Veerle Baetens)、瑪雅·摩根斯坦特(英語:Maia Morgenstern)、碧玉、奧莉花·高雯 |
關閉
更多資訊 國籍, 人數 ...
國籍 | 人數 | 得獎者 |
---|---|---|
![]() |
14 | 克洛蒂爾·蔻洛(英語:Clotilde Courau)、茱麗葉·庇洛仙、艾羅蒂·布雪、嘉芙蓮·丹露、伊莎貝·雨蓓、艾曼妞·琵雅、芬妮·雅當、露迪雲·仙妮亞、維珍妮·萊杜容(英語:Virginie Ledoyen)、丹妮艾爾·達里愛、費明妮·李莎(英語:Firmine Richard)、希薇·泰絲特、艾曼妞·麗華、瑪莉安·歌迪雅 |
![]() |
9 | 露絲·希恩、愛美莉·屈臣、夏綠蒂·藍萍、艾美黛·史當頓、海倫·美蘭、姬絲汀·史葛·湯瑪絲、琦·溫斯莉、蒂達·史雲頓、奧莉花·高雯 |
![]() |
4 | 尤莉亞·嫣琪、姍迪娜·許娜、寶拉·比爾、維琪·嘉莉絲 |
![]() |
4 | 卡門·莫拉、茜茜莉亞·羅夫(英語:Cecilia Roth)、彭妮露·古絲、維琪·嘉莉絲 |
![]() |
2 | 娜塔莎·雷尼埃(英語:Natacha Régnier)、費勒·巴滕斯(英語:Veerle Baetens) |
![]() |
1 | 瑪雅·摩根斯坦特(英語:Maia Morgenstern) |
![]() |
1 | 碧玉 |
![]() |
1 | 雅絲娜·久里契奇(英語:Jasna Đuričić) |
關閉
Remove ads
註釋說明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