ㄐㄧㄢˋ古希臘語τύραννος羅馬化:tyrannos;英語:tyrant)通常對應為現代漢語的暴君, 是一個政治學術語。現代英語中的tyrant一詞,是指不受法律約束的絕對統治者,或篡奪合法統治者主權的人 - 篡權者。暴君經常被描繪成殘忍的,可能會通過採取鎮壓手段來捍衛自己的立場[1][2]。 古希臘時代的早期認為,不通過世襲傳統或是合法民主選舉程序,憑藉個人的聲望與影響力,獲得權力,來統治城邦的統治者,這樣的統治者被稱為僭主[3], 這個詞在希臘古風時期和早期古典時期具有中性含義。在公元前五至前四世紀末,僭主在軍隊的支持下興起,特別是在西西里島。 但是,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將tyrannos(僭主)視為一個否定詞,由於哲學對政治的決定性影響,其否定內涵越來越多,一直延續到希臘化時期。

夏桀坐在兩名女性身上,象徵他濫用權力壓迫別人

實際上,在古希臘的某些僭主是通過公開辯論和選舉而獲得統治權的。而很多國家政權形式,一開始也並非為僭主設計,但卻很容易轉變為僭主,因為制度設計沒有能力阻止僭主的轉變。譬如專政社團主義精英政治神權政治等。

概論

在西方語境下的僭主,其辭源為古希臘語τύραννοςtirannos),意思是君主,或城邦的統治者。這個字後來譯成拉丁語tyrannus,意思是不合法的統治者。到了中世紀tyrannus被譯成古法語:tiran,後來照現在分詞-ant加上了-t,成為tyrant。至1290年代,中古英文出現了tyrant[4]

古希臘語τύραννοςtyrannos)可能起源自前希臘時期的βασιλεύς(basileus)或是ἄναξ(anax)。它可能跟第勒尼安海語言組(薩爾德、呂底亞、克利特島及其他愛琴海海盜語言)的Tyrrhenians有關。在這個語言組中,希臘神話的愛神維納斯發音為Turan(本意:女神),加上後綴Atunis(本意:統治)形成,意譯為「女神的統治」。[5]

漢語中的意思則是超越本分的竊取 [6],僭主本意也即是指篡權者。僭主一詞未見於網上可查到的漢語詞典,但是存在於日文中的漢語詞彙。漢語中僭主一詞多用來特指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的統治者。暴君則為現代漢語中使用更為廣泛的同義詞。

定義

在最早時期的古典希臘,僭主尚無貶義,只是一個對於城邦統治方式的形容。但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對於僭主提出嚴厲的批評之後,僭主開始成為帶有貶義的用語。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書中,提及君主寡頭共和及僭主四種政體,其中,僭主被認為是一種最容易形成獨裁統治的政體。僭主統治的城邦,很容易出現獨裁的狀況。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對僭主的定義是:「一個不受最高法約束的統治者,以獲取自己的權勢和利益為第一目標,而不是為民眾爭取利益。為了保持自己的權勢,他會利用極端、殘酷和狡詐的策略來對付國內的人民,以及他所有的敵人。」[7]

亞里士多德認為,僭主制是一種君主制[8]

啟蒙哲學家通過僭主的相關特徵來界定僭主。

「君主被稱為暴君,除了他的任性,還因為他不懂法律。」——哲學詞典

「法律在哪裏結束,暴政就在哪裏開始。」——政府論

現代政治學認為,"僭主"是指一個掌握國內最高權威政權(可以是獨裁君主或一黨制,也可以有議會多黨制),他們通過建立嚴酷的律法系統,將自身集團利益置於國民利益之上,他們一般會發展生產,然後從國民生產財富中進行轉移和剝奪,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保障自己的特權。

僭主國家通常的一些特點:貶低個人權利、高額的公共徵收、限制個人自由、管控宗教和言論的傳播渠道、引導並限制非政府組織的發展。並且,國家政權主要追求象徵性的或道德性的治理目標,卻不真切追求現實性的目標。

一個國家中,可能潛在分別被不同外部利益主體委託的多個僭主,或者同一個外部利益主體同時委託幾名僭主候選人參與政府競選。僭主政治通常只能在國家的經濟運行中被察覺,而很難從具體政治主張或政治派別中識別,因為僭主是非常善於偽裝的。

傀儡政權(代理人政權)也是一種僭主形式,但傀儡政權更強調信仰意識形態的跟隨。僭主並不都是傀儡政權,傀儡政權的統治則着重於將本國的經濟利益輸送給宗主國,一般採取儘量隱蔽的手法。

在希臘的歷史形式

僭主最初出現在商業比較發達的城邦,如哥林斯阿爾戈斯麥加拉雅典等。就目前所知,古希臘的第一位僭主是阿爾戈斯斐冬英語Pheidon

最有名的僭主是雅典庇西特拉圖,他先後與公元前561年和公元前556年兩次當上雅典城邦的統治者。他在位期間,支持平原農業,增加農民,製造大量橄欖油出口,由此他和他的馬拉松客戶獲得巨額貿易利潤。他通過雄心勃勃的工務計劃,通過鼓勵節日的創作,強化戰爭女神雅典娜的崇拜,以此達到至高無上的權力。庇西特拉圖參選時號稱他代表底層民眾的利益,他沒收貴族的土地並獎賞給窮人,削弱貴族的特權來抬高自己的特權。這可以看成是民粹主義或甚至社會主義的早期實例。[9][可疑]

庇西特拉圖的兒子繼承他的統治地位後,貪污腐敗和官僚主義就大量暴露了,最後在公元前510年,斯巴達城邦受雅典的阿波羅神殿祭祀的請求,攻入雅典,終結了庇西特拉圖家族的統治,並將他們流放。

希臘的僭主大多與工商業集團密切聯繫,他們當權後往往大力發展工商業,提高商人和國內手工業者的地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商人未必是國內的商人,他們可能是一些貿易路線上的游牧民族甚至是海盜。

僭主的死敵是斯巴達城邦。斯巴達城邦是寡頭統治,他們非常抵制僭主統治,因為它違反傳統。斯巴達建立了強大的聯盟來推翻那些僭主城邦,成為當時的希臘盟主。同時波斯帝國開始進軍希臘,許多僭主城邦求助波斯的軍事力量試圖消滅斯巴達[10]

本質

在根本上,僭主統治是建立在成熟的官僚階層和強權政府的基礎之上。具體來說,約翰·洛克在反對「神聖權力」的一本專著《政府論》(Two Treatises on Government)中說明僭主統治是:「僭主統治是基於『主權大於人權』的意識形態之上:當國家權力落入任何人手中時,統治者不會為了國家的人民利益服務,而是為了統治者自己的利益服務。」[11]

洛克對僭主概念的解釋深刻影響了今後的政論家,於是「人權」和「民主」作為僭主統治的剋星而獲得最廣泛的關注。在英國護國公時期奧利佛·克倫威爾被認為是一名僭主;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在《獨立宣言》中亦指稱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是一名僭主。在法國大革命中,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認為是個僭主;在法國的之後的革命中,拿破崙一世也被認為是一名僭主。在近現代的歷史中,諸如蘇聯列寧史達林德意志國希特拉意大利王國墨索里尼西班牙國佛朗哥中國袁世凱蔣中正毛澤東北韓金日成越南胡志明土耳其凱末爾伊朗霍梅尼埃及納賽爾古巴菲德爾·卡斯特羅埃塞俄比亞門格斯圖伊拉克薩達姆·海珊印尼蘇卡諾蘇哈托菲律賓費迪南德·馬可仕等知名政治人物皆曾有被視為是僭主的記錄。[12]

獲得和保留權力的方法

一位20世紀的歷史學家認為:

希臘商業城市的權力之路很簡單:攻擊貴族,宣稱捍衛窮人,並與試圖中產者達成諒解。希臘僭主上台後,廢除了債務,或沒收了大筆財富,對富人徵稅以資助公共工程,或以其他方式重新分配了過度集中的財富。在通過這樣的措施使群眾依附於自己的同時,他通過促進與國家造幣和商業條約的貿易以及提高商人的社會聲望來獲得工商界的支持。希臘的僭主政治被迫依靠大眾而不是世襲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沒有戰爭,支持宗教,維持秩序,提倡道德,鼓勵藝術,並因美化城市而大量增加收入。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同時又保留了民主政府的形式,因此,即使在希臘僭主統治下,人民也學會了自由的方式。[13]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