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歷史與大片地域的歷史糾纏在一起,該地域西起底格里斯河,東至印度河錫爾河,北起高加索裏海鹹海,南及波斯灣阿曼灣埃及

公元前一世紀時伊朗影響的邊界。紅色部份為帕提亞帝國(主要是西伊朗人),橙色為斯基泰人所有(主要為東伊朗人)。

伊朗高原埃蘭青銅時代初期起便是古代近東歷史的一部份。嚴格來說,波斯帝國是從鐵器時代開始的,伴隨着伊朗人的影響,他們建立了米底阿契美尼德帝國帕提亞以及古典時代薩珊帝國

自從其成為超級大國的一部份時起,[1][2] 波斯便一直擁有此稱呼,其領域範圍及佔有者數世紀來一直在變化。儘管她先後為希臘人, 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等入侵並佔領並常常捲入更加強大的國家的事務中,波斯卻一直保持其國家認同,並形成了一個獨立的政治及文化實體。

伊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的故鄉之一,其歷史及聚居點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3] 米底在公元前625年將伊朗統一為一個國家,並成為了一個帝國。[4][4] 阿契美尼德帝國(前550–330)是伊朗人首次統治中東中亞。之後由塞琉古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王朝繼承,其時間跨度約達千年。

伊斯蘭的倭馬亞王朝攻入薩珊王朝,統治者伊嗣埃三世被殺,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633–656)及薩珊帝國的滅亡是伊朗歷史的一個轉折點。伊朗的伊斯蘭化發生於八至十世紀,導致了祆教波斯的最終衰退。然而,之前的波斯文化傳統並沒有失去,而是被新的伊斯蘭政權及其文明大量吸收。

在經歷了數個世紀的異族統治及短命的地方王朝之後,伊朗於1501年為薩非教團建立的薩非王朝所再次統一,該王朝將什葉派作為國教[5]是為伊斯蘭歷史最重要的轉折點。[6]伊朗由沙王或皇帝統治,該制度幾乎無間斷地延續至了1979年四月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該革命將伊朗政體改為伊斯蘭共和國[7][8]

皮蘭沙赫爾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擁有8000年的歷史。[9] [10] [11] [12]

伊朗各個朝代的領土

史前時期

Thumb
發掘於伊朗國家博物館的金杯,約公元前1000-500年。
Thumb
2003巴姆大地震前的巴姆古城
Thumb
喬加·贊比爾是少數現存美索不達米亞之外的金字形神塔之一,並且被認為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神廟。

舊石器時代

在伊朗最早的考古文物是在卡沙弗德和甘傑的遺址中發現的,這些被認為可以追溯到1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13]

新石器至銅石並用時代

早期的農業社區,諸如公元前10000年的Chogha Golan[14][15],以及公元前8000年的Chogha Bonut(埃蘭最早的村莊)[16][17],開始在伊朗西部的扎格羅斯山脈地區和周圍蓬勃發展。

伊朗的西南部地區是新月沃土的一部分。人類最早的主要農作物在此生長,諸如蘇薩這樣的村莊(那裏最早可能在公元前4395年就建立了定居點),還有像Chogha Mish這樣的定居點,這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800年。

青銅時代

今天伊朗的西北部的一部分屬於庫拉-阿拉克斯文化英語Kura–Araxes culture(約公元前3400—前2000年),該文化一直延伸至鄰近的高加索山脈安納托利亞[18][19]

蘇薩是伊朗境內乃至全世界已知最早的定居點之一。根據碳14斷代的結果,蘇薩城的建立時間早至公元前4395年[20],僅晚於前4500年的烏魯克。考古學界的大致觀點是蘇薩古城是蘇美爾城邦烏魯克的延伸,所以融入了美索不達米亞文化許多方面[21][22]。隨後蘇薩成為埃蘭的首都[20]埃蘭位於今天伊朗的西南部,公元前三千年以前在底格里斯河東岸建國。他們和達羅毗荼人的關係十分密切,以善戰的人民著稱。在公元前2700年至前600年期間屢次被滅及復國,最後於前639年被亞述所滅。

伊朗高原也存在數十個史前遺址,說明這一地區在公元前第四個千年已存在古文化和城市定居點[3]。伊朗高原最古老的文明是位於伊朗東南部克爾曼省吉羅夫特文化英語Jiroft culture。這是中東地區人工製品最為豐富的考古地區之一,在吉羅夫特出土的古文物使考古學家發現了來自公元前第四個千年的若干物件[23],其中大量文物使用動物、神話人物和建築樣式浮雕加以裝飾。這些文物和它們的圖像是當時的考古學家前所未見的。其中很多由綠泥石製成,這是一種灰綠色的軟石;其他的則為青銅粘土乃至青金岩。近期在此遺址的考古挖掘還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銘文,早於美索不達米亞的銘文[24][25]

鐵器時代早期,在伊朗民族出現之前,伊朗高原上許多其他古文明在歷史上有所記錄。青銅時代早期的近東地區,城市興起,發展成有組織的城邦,發展出文字(烏魯克時期)。青銅時代的埃蘭很早就開始使用文字,但他們的文字仍未被破解,提及埃蘭的蘇美爾文獻資料很少。

俄羅斯歷史學家伊戈爾·米哈伊洛維奇·季亞科諾夫認為現代伊朗高原的居民主要是非波斯族群的後裔:「從『祖先』一詞的物理意義上講,主要是伊朗高原的原住民——而非歐洲的原始印歐部落——形成了現代伊朗人的祖先。」[26]

鐵器時代早期

隨着新亞述帝國的崛起,其入侵伊朗高原的記錄使當地史料變得更為切實。早在公元前20世紀,來自東歐大草原的部落進入伊朗高原。伊朗民族的到來迫使埃蘭人從他們的帝國一步一步退縮到埃蘭、胡齊斯坦以及鄰近一些原先與埃蘭不接壤的地區[27]。Bahman Firuzmandi認為南伊朗人可能融合了伊朗高原上的埃蘭人[28]。到公元前第一個千年的中期,米底人波斯人帕提亞人佔據了伊朗高原。在米底王國崛起之前,他們都處於亞述的統治下,與當時近東其他地區一樣。在公元前第一個千年的前半葉,今伊朗阿塞拜疆的部分地區併入了烏拉爾圖

古典時期

米底時期和阿契美尼德帝國(前650年-前330年)

米底(前678年 - 前553年)是一個以古波斯地區為中心的王國,領土面積最大時西起小亞細亞的卡帕多西亞,東至阿拉霍西亞西部。他們隸屬印歐語系,是雅利安人,也是第一批在伊朗高原地區定落的民族。亞述帝國曾入侵伊朗高原,試圖征服。但是亞述的入侵,促使米底各部落走向聯合,從而形成了米底國家。前553年,米底亞國王的女婿居魯士二世起兵反叛米底亞,建立了阿契美尼德帝國,米底王國結束。

公元前646年,亞述國王亞述巴尼拔洗劫了蘇薩,結束了埃蘭在該地區的霸權[29]。150多年來,來自鄰近的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亞述國王一直渴望征服伊朗西部的米底諸部落[30]。在亞述的壓力下,伊朗高原西部的小國逐漸結合,形成面積逐漸增加、中央集權程度不斷加深的國家[29]

公元前7世紀下半葉,米底人獲得獨立,在迪奧塞斯的領導下統一。公元前612年,迪奧塞斯的孫子基亞克薩雷斯巴比倫國王那波帕拉薩爾聯合入侵並圍攻了亞述,最終摧毀了亞述首都尼尼微新亞述帝國就此覆亡[31]。隨後,烏拉爾圖也被米底人征服瓦解[32][33]。米底人的功勞在於構建出伊朗民族及帝國,建立了伊朗民族第一個帝國,當時疆域面積最大的國家,直到後來的居魯士大帝統一了米底人和波斯人並建立阿契美尼德帝國(約公元前550 - 前330年)。

公元前559年,居魯士大帝統一古波斯部落,建立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大帝於前553—前550年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亞王國,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前547年居魯士二世武力入侵征服了當時小亞細亞西部的呂底亞王國,使得阿契美尼德王朝崛起,前546—前540年,居魯士大帝向東武力入侵征服了帕提亞、阿利亞、巴克特里亞、德蘭吉亞那、格德羅西亞、阿拉霍西亞、馬爾基安娜、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索格狄亞那)、乾陀囉、克蘭斯米亞。前539年,居魯士二世武力入侵征服在美索不達米亞迦勒底人的首都巴比倫,但是不幸在前529年的出征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中亞河中地區的錫爾河谷地的馬薩革泰人的戰鬥中身亡。此時,波斯已成為遠大於亞述的龐大帝國。居魯士大帝善於實施良性政策,來使人民臣服於波斯的統治;帝國的長治久安就是他統治能力的成果。與之前的亞述一樣,波斯國王是「王中之王」(xšāyaθiya xšāyaθiyānām,現代波斯語中為shāhanshāh),相當於希臘人的巴西琉斯

居魯士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前529—前522年在位)征服了該地區最後一個強權古埃及,導致埃及第二十六王朝垮台。後來,岡比西斯二世病倒,在離開埃及之後或者離開途中駕崩;據此,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認為岡比西斯二世因對古埃及神靈不敬而遭天譴。來自阿契美尼德皇室遠支的大流士一世在波斯內亂中得勝。

大流士首先定都在蘇薩,隨後動工建立波斯波利斯。他重修了溝通尼羅河紅海的運河,這是當代蘇伊士運河的原型。他改善了四通八達的道路系統,歷史上第一次提及波斯御道就正是他的統治時期,這是一條從蘇薩延伸至薩第斯的大型道路,每隔一段距離便設有驛站。大流士期間實施了一些重要的改革。流通的金幣daric與銀幣shekel的鑄造受到規範(鑄幣在一個世紀多以前的公元前660年已出現於呂底亞,但並未受到規範)[34];行政效率也有所提高。

古波斯語出現於皇家銘文中,使用的是一種經改進以更符合波斯語的楔形文字。在居魯士大帝和大流士一世的統治時期,波斯帝國成為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大帝國,統治或管轄着已知世界的大多數地區[35],且橫跨亞、非、歐三大洲。該帝國最偉大的成就即是它本身。波斯帝國所代表的,是世界上第一個建基於寬容和尊重其他宗教文化[36]之治理模式的超級大國[1][37]

Thumb
地圖(波希戰爭):波斯入侵希臘的主要交戰地點

公元前六世紀末期,完成了印度河平原東征之後的大流士開始了他的歐洲征戰之旅,他打敗了培奧尼亞、征服了色雷斯、控制了所有的希臘沿海城市、在多瑙河一帶戰勝了斯基泰人[38]。公元前512或511年,馬其頓王國成為波斯的附庸[38]

公元前499年,雅典米利都領導了一場叛亂,令薩第斯被洗劫。於是,波斯討伐希臘本土,史稱波希戰爭。它貫穿公元前5世紀前半葉,被認為是歐洲歷史上最重要的戰爭之一。在波斯第一次入侵希臘英語First_Persian_invasion_of_Greece中,波斯將軍馬鐸尼斯重新控制色雷斯,並使馬其頓完全成為波斯的一部分[38]。然而這場戰爭最後以波斯戰敗而告終。大流士的繼任者薛西斯一世展開了波斯第二次入侵希臘英語Second_Persian_invasion_of_Greece的軍事行動。在戰爭的關鍵時刻,波斯佔領了希臘本土一半的土地,包括科林斯地峽以北的所有地區[39][40]。然而,在普拉提亞戰役薩拉米斯戰役之後,希臘又贏得了戰爭,波斯失去了在歐洲的立足之地,最終撤出歐洲[41]。波希戰爭期間,波斯一度取得重大的領土優勢,在公元前480年佔領並摧毀雅典。然而,在希臘取得一系列勝利後,波斯人被迫撤離,失去了對馬其頓色雷斯伊奧尼亞的控制。在希臘成功抵禦波斯入侵之後,戰事仍持續數十年,諸多希臘城邦加入雅典成立的提洛同盟,該同盟在公元前449年卡里阿斯和約之後解散,波希戰爭就此結束。公元前404年,大流士二世死後,阿米爾塔尼烏斯領導了埃及的反抗,隨後的幾位法老成功抵禦了波斯重新征服埃及的進攻,直到公元前343年埃及被阿爾塔薛西斯一世再次征服。

希臘化時代及塞琉古帝國(312 BC–63 BC)

Thumb
公元前200年安條克被羅馬人擊敗之前的塞琉古帝國

早在馬其頓王國腓力二世在公元前四世紀中葉不斷的把古希臘城邦納入治下之前,馬其頓已有對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武力入侵征服的野心,在公元前338年馬其頓把古希臘城邦徹底納入其治下之後(除開斯巴達),在前336年就集結了由阿塔修斯統帥的五萬軍隊渡過赫勒斯滂海峽,武力入侵當時屬於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在小亞細亞的領土疆域,但不幸腓力二世這時在女兒的婚宴上被刺殺,之後腓力二世之子亞歷山大大帝成功登上王位和鎮壓反叛,之後沿襲父親腓力二世的對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武力入侵征服,在前334年—前330年間亞歷山大大帝的五萬馬其頓大軍經過格拉尼庫斯河戰役米利都圍城戰哈利卡那索斯圍城戰伊蘇斯戰役泰爾圍城戰加薩圍城戰高加米拉戰役波斯門戰役粟特岩山戰役九場戰役之後,波斯王大流士三世在逃跑的途中被貝蘇斯刺殺,阿契美尼德王朝滅亡,其領土疆域大部分成為馬其頓帝國的一部分。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逝世,馬其頓帝國很快在前322年至前301年的一共八場繼業者戰爭,之後就分崩離析。亞歷山大大帝其中一個部屬將領塞琉古一世經過繼業者戰爭,最終在公元前312年自立塞琉古帝國,以塞琉西亞安條克為中心,統治波斯地區。

希臘的語言、哲學和藝術傳入伊朗。塞琉古時期,希臘語成為整個帝國的外交和文學通用語言。

這一時期伊朗成為東西方的交流的一個樞紐:絲綢之路由此連接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索格狄亞那)和印度佛教印度孔雀王朝傳來,瑣羅亞斯德教則西去影響了猶太教

公元前238年,來自裏海東岸的游牧部落聯盟大益的成員帕尼人酋長阿爾沙克一世攻佔了塞琉古帝國東面的帕提亞,並接受了帕提亞語,建立起這個古代君主制國家,之後不斷地擴張領土疆域。在公元前177年—前138年的米特里達梯一世時期領土疆域擴張到最大,西到敘利亞段的幼發拉底河以西的包括全部美索不達米亞,東到阿姆河,東南到哥德羅西亞,南到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在公元前250年大夏(巴克特里亞)獨立之後,塞琉古帝國東部被大夏所侵擾並面臨帕提亞的米特里達梯一世時期的領土擴張,在公元前190年之後,西面又面臨羅馬共和國的武力征伐導致不斷的衰敗,最終在阿爾沙克王朝米特里達梯一世時期喪失了伊朗高原美索不達米亞的全部領土。最終羅馬共和國於前63年將其徹底滅亡。

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8年—224年)

Thumb
一世紀的帕提亞帝國
Thumb
帕提亞帝國一位王子的青銅雕塑,伊朗國家博物館

阿薩息斯王朝又稱帕提亞帝國、安息帝國等,發源於今天的伊朗東北部的當時叫帕提亞的地區,帕提亞人是一支西北伊朗民族,其語言帕提亞語屬於西北伊朗語。建立者是一名帕尼人酋長阿薩息斯或阿薩息斯,「安息」一詞是對這一王朝名字的漢語翻譯。

米特里達梯一世(前171—前132年在位)統治的極盛時期包括今天小亞細亞東部、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伊朗高原阿富汗阿姆河以南的大呼羅珊和今印度河以西的巴基斯坦,與古羅馬帝國幼發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塞琉西亞附近。

帕提亞與古羅馬之間經常發生戰爭,使得羅馬帝國難以向卡帕多奇亞安納托利亞中部地區)以東擴張。帕提亞的軍隊包括兩種騎兵,一種是全覆裝甲騎兵,另一種是武器裝備少但行動能力強的弓騎兵。對於嚴重依賴步兵的羅馬而言,與帕提亞的作戰極為艱難,因為兩種騎兵與步兵相比都更快、行動力更強。帕提亞騎兵的回馬箭令羅馬士兵甚為恐懼,回馬箭在卡萊戰役對羅馬的決定性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另一方面,帕提亞也難以佔據已征服的地區,因為他們不擅長攻城戰。不管是羅馬人,還是帕提亞人,都難以完全兼併對方的領土。同時帕提亞帝國與一世紀之後建立的貴霜帝國也是戰事頻傳。帝國的美索不達米亞和都城泰西封分別在116年、164年—165年、197年—198年屢次被羅馬軍團攻佔而國力衰竭,造成了三世紀初期的諸侯割據。

帕提亞帝國延續了五個世紀,長於大多數東方帝國。224年,帕提亞的最後一名國王被其附庸薩珊人擊敗,帕提亞帝國覆滅。然而,阿爾薩息王朝的分支繼續在亞美尼亞高加索伊比利亞高加索阿爾巴尼亞等地維持統治。

薩珊帝國(224–651年)

Thumb
亞茲德的瑣羅亞斯德教神廟
Thumb
公元621年—626年的埃蘭沙赫爾的領土疆域

224年安息帝國的一個地方總督的兒子阿爾達希爾一世由於擴張地方勢力而和帝國開始戰爭。經過兩年的戰爭,推翻安息帝國並殺死國王,於226年正式建立薩珊王朝(依蘭沙赫爾),首都泰西封。薩珊王朝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後再次統一,被認為是第二個波斯帝國。阿爾達希爾一世開啟了一系列經濟和軍事改革。在400多年的時間,伊朗再次成為一個世界強權,並與鄰近的羅馬帝國及隨後的東羅馬帝國互為敵對勢力[42][43]。薩珊帝國的最大疆域包括今天的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阿布哈茲達吉斯坦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以色列等國全境,阿富汗敘利亞巴基斯坦埃及等國局部,以及中亞東阿拉伯半島的部分地區。薩珊人稱其帝國為Erânshahr,意為雅利安人的領土[44]

薩珊王朝多次與羅馬帝國開戰,曾在260年埃德薩戰役英語Battle_of_Edessa中俘虜過羅馬皇帝瓦勒良。但是薩珊王朝所屬的美索不達米亞及其底格里斯河畔右岸的都城泰西封也在283年、297年、361年三次被羅馬軍隊攻佔。

薩珊王朝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個等級。正統基督教一度被迫害,東方亞述教會(被羅馬的基督教正統邊緣化的一個教派)則得以發展。

由於對東羅馬帝國的連年征戰,薩珊王朝對臣民的稅額較重,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在629年和642年,兩任皇帝遇刺,又同時受到崛起中的阿拉伯帝國的軍隊的攻擊,帝國終於崩潰。

薩珊時期被視為伊朗歷史上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時期之一,對世界文明產生了很大影響。在許多方面,薩珊帝國為波斯文明創造了最高成就,而且是接受伊斯蘭教之前最後一個偉大的伊朗帝國。波斯在薩珊時期也大大影響了羅馬文明[45],其文化影響遠遠擴展至其地理邊界以外,直抵西歐[46]、非洲[47]、中國和印度[48],且在歐洲和亞洲中世紀藝術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49]

薩珊的影響也一直傳承至穆斯林世界,其獨特的貴族政治文化使得伊斯蘭的征服和伊朗的滅亡轉化為一場波斯文藝復興[46]。後來被視為伊斯蘭文化的建築、寫作以及其他文明貢獻中,絕大部分東西都是來自薩珊帝國,並由此而傳播至更為廣闊的穆斯林世界。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較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馴象等。1970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帝國在632年起始被阿拉伯軍隊攻擊,在651年滅亡後,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斯曾逃到唐朝中國,請求唐高宗救兵抗擊阿拉伯入侵,唐朝護送其返回今阿富汗錫斯坦一帶於661年建立波斯督護府,但到663年終為阿拉伯所滅。

Thumb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創作的壁畫(約1452年):東羅馬皇帝希拉克略的軍隊與庫思老二世波斯軍隊之間的戰役

中世紀伊朗

伊斯蘭教早期

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

633年,薩珊國王伊嗣俟三世統治伊朗時期,伊斯蘭教四大哈里發的第二位歐麥爾·本·赫塔卜入侵波斯,此時波斯剛結束一場血腥的內戰。若干個伊朗貴族投靠了阿拉伯人,轉而對抗薩珊君主。

伊嗣俟三世四處逃亡,結果於651年在木鹿城被一名磨坊工人殺死[50]。直至674年,穆斯林已征服大呼羅珊(包括今天伊朗的呼羅珊省、阿富汗以及河中地區的一部分)。

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結束了薩珊帝國的統治,並最終導致了祆教的衰落。大多數伊朗人逐漸改信了伊斯蘭教。先前波斯文明的多數要素並沒有被拋棄,而是被新的伊斯蘭政權所吸收。正如伯納德·劉易斯所說:

這些事件在伊朗受到了不同的看待方式:有人將其視為一種祝福、真實信仰的到來、無知和異教徒時代的終結;另一些人則視之為侮辱性的民族失敗、外來入侵者對國家的征服。當然這兩種觀點都是站得住腳的,取決於一個人的視角[51]

Thumb
阿拉伯帝國的擴張
  穆罕默德統治下的擴張(622–632)
  正統哈里發的擴張(632–661)
  伍麥亞王朝的擴張(661–750)

伍麥亞王朝(661-750)

伍麥亞王朝是由伍麥亞家族統治的哈里發國,是阿拉伯帝國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在伊斯蘭教最初的四位哈里發(即所謂「純潔的哈里發」或「正統哈里發」)的執政的哈里發阿里遭到刺殺後,阿拉伯帝國的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即後來的哈里發穆阿維葉一世)建立了這個王朝。從661年至750年,它是穆斯林世界的統治王朝。

伍麥亞王朝時代,阿拉伯帝國的對外征服達到了另一個高峰。其疆域最廣闊之時,東至中亞和印度、西至伊比利亞半島,領有整個南地中海沿岸。在蒙古帝國興起前,沒有帝國的疆域比伍麥亞王朝更廣闊。

伍麥亞王朝的阿拉伯人採用了許多波斯習俗,尤其是行政和宮廷禮儀。阿拉伯各行省的總督無疑都是波斯化的阿拉米人或者波斯人,而且波斯語繼續作為哈里發公務用語,直到公元7世紀末期起採用阿拉伯語[52]。首都大馬士革自692年開始鑄幣,新的伊斯蘭貨幣是模仿薩珊貨幣(以及東羅馬貨幣)而來的,而鑄幣用的巴列維文字英語Pahlavi_scripts就換成阿拉伯字母

這時的阿拉伯征服者強制推行阿拉伯語作為帝國疆域內被征服民族的第一語言。哈查吉·伊本·優素福不滿底萬廣泛使用波斯語,命令被征服地區的語言要一律換成阿拉伯語,有時還要藉武力達成[53]。例如,波斯學者比魯尼在《古代遺蹟》(From The Remaining Signs of Past Centuries)一書中寫到:

屈底波·伊本·穆斯林在哈查吉·伊本·優素福的統帥下率兵遠征花剌子模並第二次征服當地時,他殺死了任何會寫花剌子模當地語言、了解花剌子模文化和歷史的人,隨後他殺死了瑣羅亞斯德教的祭司,燒毀和廢棄他們的書籍,逐漸地,只有不識字的人活了下來,他們完全不懂書寫,於是他們的歷史幾乎被遺忘了[54]

許多歷史學家認為伍麥亞的統治創立齊米制度,從齊米手中收稅,是為了在財政上讓穆斯林阿拉伯人受益,並阻止異教徒改信伊斯蘭教[55]。當哈里發施行一些有利於轉信伊斯蘭教的政策時,一些總督對此表示不滿,因為財政收入會減少。

公元7世紀,許多非阿拉伯人例如波斯人皈依伊斯蘭教,他們被識別為「馬瓦里」,被阿拉伯統治階級視為二等公民,這狀況持續至伍麥亞末期。當時,原本伊斯蘭教是與阿拉伯民族身份認同相捆綁的,要成為穆斯林就要與一個阿拉伯部落正式聯繫在一起並接受「馬瓦里」的從屬身份。[55]伍麥亞末期選擇寬容非阿拉伯穆斯林和什葉派就只是不大情願的政策,平息不了這些少數族群的動亂。

Thumb
塔巴里斯坦及其鄰近地區的地圖

然而,並非整個伊朗都處於阿拉伯人統治下,德萊木地區為德萊木人控制,塔巴里斯坦地區則依次為達布依王朝帕度式帕尼德王朝統治,德馬峰則受馬斯穆罕王朝的統治。阿拉伯人屢次入侵這些地區,但因當地險要地形所限,未能取得決定性戰果。達布依王朝最重要的統治者法魯罕大帝英語Farrukhan_the_Great(712 - 728年在位),在面對阿拉伯將軍Yazid ibn al-Muhallab的長期征討下成功維持了其領土的統治,最終阿拉伯人受到德萊木人和達布依王朝聯手打擊,撤出了塔巴里斯坦[56]

743年,隨着希沙姆一世逝世,伊斯蘭世界爆發內戰。阿拔斯家族派出阿布·穆斯林前往呼羅珊,起初是在當地進行宣傳,後來則起義。他戰勝伍麥亞總督奈斯爾·伊本·賽耶爾之後攻下梅爾夫,成為呼羅珊的實際首領。同時,達布依王朝的統治者也宣佈從伍麥亞獨立,但很快就被迫承認阿拔斯統治。750年,阿布·穆斯林成為阿拔斯軍隊的首領,在扎卜河戰役中擊敗了伍麥亞,在次年攻佔了伍麥亞首都大馬士革

阿拔斯王朝(750-1258)及半獨立的伊朗王朝

Thumb
公元900年的薩法里王朝
Thumb
公元10世紀中期的伊朗王朝

阿拔斯的軍隊主要由呼羅珊人組成,受伊朗將軍阿布·穆斯林的統帥。該王朝是伊朗和阿拉伯元素的綜合體,且受到了伊朗人和阿拉伯人的雙重支持。阿拔斯在750年推翻了伍麥亞[57]。根據Amir Arjomand所言,阿拔斯革命從根本上結束了阿拉伯帝國,開啟了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多民族中東國家[58]

阿拔斯從伍麥亞手中奪權之後做出的一項改革是將首都從黎凡特大馬士革遷至伊拉克,而這一地區深受波斯歷史和文化的影響,這一遷都之舉反映了帝國內部波斯馬瓦里與阿拉伯人爭奪影響力的狀況。巴格達於763年建立於底格里斯河沿岸,隨後成為阿拔斯的新首都[59]

阿拔斯在行政管理中設立了維齊爾一職,相當於「副哈里發」或宰相。這一變革意味着阿拔斯王朝的許多哈里發所扮演的角色比以往更為形式化,而維齊爾則實際掌權。一個新的波斯官僚集團開始取代舊的阿拉伯貴族體系,而整個政府都反映了這些變化,表現出新王朝在諸多方面與伍麥亞的不同之處。 這一變化意味着,阿拔斯王朝下的許多哈里發最終扮演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的禮儀角色,而維齊爾則在掌權。全新的波斯官僚結構開始取代舊的阿拉伯貴族制,整個政府都反映了這些變化,表明新王朝在許多方面都有別於伍麥亞王朝[59]

到了9世紀,隨着地區領袖在遠離帝國中心的偏遠角落紛紛湧現並挑戰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中央權威,阿拔斯的控制開始減弱[59]。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開始招募「馬穆魯克」,他們是使用突厥語的士兵,早在9世紀就作為奴隸從中亞移居到河中地區。此後不久,阿拔斯哈里發的實權開始減弱;最終,他們淪為宗教領袖,而奴隸士兵則成為實際統治者[57]

Thumb
巴巴克·胡拉姆丁胡拉姆運動英語Khurramites的領袖,他是一個虔誠的瑣羅亞斯德教徒,領導了波斯人反抗阿拉伯人統治的起義運動。

9世紀,瑣羅亞斯德教徒爆發起義,史稱胡拉姆起義運動英語Khurramites,由波斯的自由抗爭者巴巴克·胡拉姆丁領導。巴巴克的伊朗化運動[60]從伊朗西北部阿塞拜疆地區[61]開始,號召人們重新恢復伊朗過去的榮光[62]。這場起義席捲伊朗的西部和中部,持續了二十多年,直到巴巴克被阿拔斯老將軍阿夫辛背叛而戰敗。

隨着阿拔斯哈里發權力衰落,伊朗各地湧現了一批王朝,其中一些取得了巨大的影響和權力,最重要的有大呼羅珊塔希爾王朝(821–873)、錫斯坦薩法里王朝(861–1003,他們作為錫斯坦的馬立克延續統治到1537年)、發源於布哈拉薩曼王朝(819–1005)等。薩曼王朝最後擴展至伊朗中部和巴基斯坦的廣大區域[57]

到了10世紀早期,面對力量逐漸增強的波斯白益王朝(934–1062),阿拔斯大權旁落。由於阿拔斯政府主要也是由波斯人組成,白益王朝得以在巴格達悄悄掌權。白益人在11世紀中葉被塞爾柱突厥人擊敗,塞爾柱人繼續向阿拔斯王朝施加影響,同時又公開宣誓效忠於阿拔斯。巴格達的權力平衡一直保持不變——即阿拔斯王朝僅在名義上掌權——直到1258年旭烈兀率領的12000蒙古大軍入侵並攻陷這座城市,殺死統治者穆斯台綏木,確切地結束阿拔斯王朝[59]

在阿拔斯時期,馬瓦里享有特權,政治觀念從最初的阿拉伯帝國轉變為穆斯林帝國[63]。約930年頒佈的一項法令要求帝國的所有官僚都是穆斯林[55]

伊斯蘭黃金時代、舒歐比運動及波斯化進程

Thumb
摘自波斯天文學家庫特布丁·設拉子(1236–1311)的手稿,描繪的是周轉的行星模型

伊斯蘭化指一個社區或社會整體向伊斯蘭教信仰轉變的過程。理查德·布里特英語Richard_Bulliet的「皈依曲線」顯示在以阿拉伯為中心的伍麥亞時期僅有約10%的伊朗人皈依了伊斯蘭教。在阿拔斯初期,伴隨着統治階層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融合,穆斯林人口佔比上升。隨着波斯穆斯林在統治集團裏的地位逐漸鞏固,穆斯林佔比從9世紀初期的40%升至11世紀末期接近100%[63]。Seyyed Hossein Nasr認為這段快速的增長是由波斯人統治集團助推的[64]

儘管波斯人接受了征服者的宗教,但數個世紀裏他們致力於保護和復興自己的語言和文化,這個過程稱為波斯化英語Persianization。阿拉伯人和突厥人也參與其中[65][66][67]

9世紀和10世紀,非阿拉伯人烏瑪創建了一個名為舒烏比耶的思想運動,作為對阿拉伯人特權地位的回應。這項運動的推動者大多數都是波斯人,但也有埃及人、柏柏爾人阿拉米人[68]。該運動以伊斯蘭的種族和民族平等概念為基礎,主要注重保存波斯文化和保護波斯人身份認同,儘管是以穆斯林為背景進行的。

薩曼王朝帶來了波斯文化的復興以及伊斯蘭教興起後第一位重要波斯詩人的出現;魯達基即出生於這個時期,並深受薩曼國王的賞識。薩曼王朝還復興了許多個古波斯節日。他們的繼承國加茲尼王朝,是非伊朗民族的突厥系民族政權,但也在波斯文化復興中起到了關鍵作用[69]

Thumb
描述一位印度大使將象棋或沙特蘭茲從印度帶到波斯宮廷的手稿

列王紀》是波斯化運動的集大成之作,這是幾乎完全使用波斯語寫成的一部伊朗民族史詩。這部巨著反映了伊朗的古代歷史及其獨特的文化價值,以及伊斯蘭前的瑣羅亞斯德教和民族意識。伯納德·劉易斯認為[51]

伊朗確實被伊斯蘭化了,但並未被阿拉伯化。波斯人仍然是波斯人。經過一陣沉寂之後,伊朗又重新成為伊斯蘭教內部的一個獨立、不同且獨特的組成部分,最終甚至為伊斯蘭本身增加了一個新的元素。在文化、政治以及最顯著的宗教上,伊朗對這種新的伊斯蘭文明的貢獻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伊朗人的文化成就在每個領域都可以看到,包括阿拉伯詩歌,伊朗詩人用阿拉伯語創作的詩歌對此做出了重大貢獻。從某種意義上說,伊朗伊斯蘭教是伊斯蘭教本身的第二次誕生,這是一種新的伊斯蘭教,有時也被稱為Islam-i Ajam。正是這種波斯伊斯蘭而不是原先的阿拉伯伊斯蘭被傳播至新的地區與新的民族:傳到了突厥人,他們最初在中亞的,後來進入中東,進入後來被稱為土耳其的國家;當然也傳到了印度。奥斯曼土耳其人將一種伊朗文明帶到維也納的城牆。

伊朗的伊斯蘭化使伊朗社會在文化、科學和政治結構上產生了深刻的轉變:蓬勃發展的波斯文學、哲學、醫學和藝術成為新形成的穆斯林文明的主要元素。幾千年文明遺產的傳承,還有處於「主要文化高速公路的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70],促成了波斯的崛起,並最終進入了「伊斯蘭黃金時代」。在此期間,數百名學者和科學家為技術、科學和醫學做出了巨大貢獻,後來影響了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科學的興起[71]

幾乎所有伊斯蘭教派及思想流派中最重要的學者都是波斯人或居住在伊朗,包括什葉派遜尼派最著名和最可靠的聖訓收藏家,如謝赫·薩杜克英語Ibn_Babawayh謝赫·古來尼英語Muhammad_ibn_Ya%27qub_al-Kulayni哈基姆·尼沙普里英語Al-Hakim_al-Nishapuri伊瑪目穆斯林英語Muslim_ibn_al-Hajjaj,什葉派和遜尼派最偉大的神學家,如謝赫·圖西英語Shaykh_Tusi安薩里法赫爾·拉齊英語Fakhr_al-Din_al-Razi扎馬赫沙里英語Al-Zamakhshari,還有最偉大的醫學家、天文學家、邏輯學家、數學家、形而上學家、哲學家和科學家,例如阿維森納納西爾丁·圖西、蘇菲派最偉大的謝赫,如魯米阿卜杜勒·卡迪爾·吉拉尼

突厥-波斯王朝

Thumb
波斯卡拉干雙子塔英語Kharraqan towers,建於1067年,此中為塞爾柱王子的墓穴。

977年,薩曼王朝的一名突厥首領蘇布克特勤征服了加茲尼(今阿富汗),建立了持續至1186年的加茲尼王朝[57]。在十世紀的最後十年,加茲尼王朝逐步佔領了阿姆河以南的所有薩曼領土,並最終佔領了伊朗東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的部分地區[59]

一般認為加茲尼王朝向印度教為主印度傳播了伊斯蘭教。加茲尼的統治者馬哈茂德於1000年入侵了印度,且維持了若干年。然而,他們未能長期掌權,尤其是在1030年馬哈茂德死後。到了1040年,塞爾柱人佔領了伊朗加茲尼的領地[59]

和加茲尼一樣,塞爾柱人本質上也是波斯化的突厥人,他們在11世紀慢慢征服了伊朗[57]。該王朝起源於中亞的土庫曼部落聯盟,標誌着突厥人在中東掌權的開始。他們在11至14世紀對中亞和中東部分地區建立了遜尼派穆斯林的統治,創建了一個西至安納托利亞、東至阿富汗西部、東北部達到中國西部的大塞爾柱帝國,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攻擊目標。今天,他們被視為西方突厥民族——即土耳其人和土庫曼人——的文化祖先,並且被銘記為波斯文化、藝術、文學和語言的支持者[72][73][74]

Thumb
塞爾柱帝國最大疆域

塞爾柱帝國的締造者圖赫里勒·貝格率領軍隊在呼羅珊反抗了加茲尼。他先南下,後往西,一路征服但並不摧毀沿線城市。1055年,巴格達的哈里發給了圖赫里勒·貝格長袍、禮物和東方之王的稱號。在圖格里爾·貝格的繼任者馬立克沙一世的領導下,伊朗迎來了文化和科學上的復興,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傑出的伊朗維齊爾尼札姆·穆勒克。他們建立了天文台,使得歐瑪爾·海亞姆得以研究一個新的曆法系統(歐瑪爾·海亞姆還在塞爾柱時期寫下了他的詩集《魯拜集》),並在所有主要城鎮建立了宗教學校。他們將最偉大的伊斯蘭神學家之一安薩里和其他著名學者帶到了塞爾柱都城巴格達,鼓勵和支持他們的工作[57]

1092年馬立克沙去世後,帝國陷入分裂,他的兄弟和四個兒子就帝國的分配問題而爭吵不休。在安納托利亞,馬立克沙一世由基利傑阿爾斯蘭一世繼任,他建立了羅姆蘇丹國;在敘利亞則是馬立克沙的兄弟圖圖什一世英語Tutush_I;馬立克沙的兒子塞爾柱的馬哈茂德英語Mahmud_I_of_Great_Seljuq獲得了波斯;另外三個兒子巴爾基雅魯克穆罕默德一世艾哈邁德·桑賈爾控制了伊拉克、巴格達和呼羅珊。隨着塞爾柱在伊朗的勢力減弱,其他王朝開始取而代之,包括復興的阿拔斯王朝哈里發和花剌子模沙阿。花剌子模王朝是東突厥裔遜尼派穆斯林波斯化王朝,統治中亞,他們最初是塞爾柱人的附庸,但他們利用塞爾柱人的衰落而擴展至伊朗[75]。1194年,花剌子模的塔乞失在戰鬥中擊敗了塞爾柱蘇丹圖格里爾三世,導致了塞爾柱帝國在伊朗的垮台。在之前的塞爾柱帝國中,只有安納托利亞羅姆蘇丹國維持了下來。

塞爾柱王朝執政期間一個內部嚴重威脅來自一個秘密宗派尼扎里伊斯瑪儀派英語Nizari_Ismaili_state,該宗派總部是位於拉什特德黑蘭之間的阿剌模忒堡。他們控制了附近地區達150多年,並偶爾派出信徒通過謀殺重要官員來加強統治。有關英語裏刺殺(assassination)一詞的各種詞源學理論都來自這些殺手[57]

伊朗西北部的部分地區於公元13世紀初被塔瑪麗女王領導的格魯吉亞王國征服[76]

蒙古征服和統治(1219–1370)

蒙古入侵(1219–1221)

花剌子模王朝僅持續了幾十年。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人,在他的帶領下,蒙古帝國迅速向多個方向擴張,直到1218年與花剌子模接壤。這時的花剌子模帝國由阿拉烏丁·摩訶末(1200-1220在位)統治。和成吉思汗一樣,阿拉烏丁·摩訶末也企圖擴大其領地,並贏得了伊朗大部分地區的服從。他宣佈自己為沙阿,並要求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納賽爾正式承認。當哈里發拒絕他的主張時,阿拉烏丁·摩訶末宣佈他的一名貴族為哈里發,並試圖廢除納賽爾,但未成功。

1219年,在成吉思汗對花剌子模兩次派出的外交使團均遭到屠殺之後,蒙古開始了對伊朗的入侵。在1220-21年間,布哈拉撒馬爾罕赫拉特圖斯尼沙普爾被夷為平地,所有人口慘遭屠殺。花剌子模的沙阿逃亡,最終死在裏海沿岸的一個島上[77]。在1219年入侵河中地區期間,成吉思汗與蒙古主力部隊使用了中國特有的彈射器軍隊進行戰鬥,並於1220年在河中地區中再次使用。中國可能已使用彈射器投擲了火藥炸彈[78]

成吉思汗征服河中和波斯時,幾名熟悉火藥的中國人正在蒙古軍隊中服役[79]。蒙古人入侵伊朗期間,蒙古人使用完全由中國人組成的軍團指揮炸彈投彈[80]。歷史學家認為,蒙古人的入侵將中國的火藥武器帶到了中亞,其中之一是火銃[81]。這一時期前後該地區寫的書描繪了類似於中國的火藥武器[82]

蒙古人帶來的破壞

成吉思汗在1227年去世之前已到達阿塞拜疆西部,沿途掠奪和焚燒城市。

蒙古人的入侵對伊朗來說是災難性的。儘管蒙古入侵者最終皈依伊斯蘭教並接受了伊朗的文化,但蒙古人對伊斯蘭核心地帶的破壞使得該地區發展方向產生了重大變化。入侵者焚燒圖書館,並用佛教寺廟代替清真寺,這六個世紀的伊斯蘭學術、文化和基礎設施有許多都被摧毀了[83][84]

蒙古人殺死了大量伊朗平民。坎兒井灌溉系統的破壞使得相對連續的定居模式難以為繼,造成了許多孤立的綠洲城市[85]。大量人口,尤其是男性遭到殺害;在1220年至1258年間,大規模的人口滅絕和饑荒可能導致伊朗90%的總人口喪生[86]

伊兒汗國(1256–1335)

成吉思汗死後,伊朗由幾名蒙古將帥統治。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受命負責蒙古向西擴張。然而,在他上台時,蒙古帝國已經四分五裂,分為不同的派系。他率領軍隊在伊朗地區建立了自己的據點,並建立了伊兒汗國,在接下來的八十年裏統治伊朗並在此過程中逐漸波斯化。

旭烈兀在1258年佔領了巴格達,並殺死了阿拔斯王朝的最後一位哈里發。他的部隊向西前進,但1260年在巴勒斯坦阿音札魯特戰役中受阻於馬木留克。旭烈兀對穆斯林的征戰激怒了已皈依伊斯蘭教的金帳汗國可汗別兒哥。旭烈兀和別兒哥的矛盾表明蒙古帝國的一體性正在減弱。

旭烈兀曾孫合贊(1295–1304)的統治將伊斯蘭教確立為伊兒汗國的國教。合贊和他著名的伊朗維齊爾拉施德丁給伊朗帶來了部分短暫的經濟復興。蒙古降低了工匠的稅收,鼓勵農業發展,重建和擴大了灌溉工程,並改善了貿易路線的安全性。因此,商業急劇增長。來自印度、中國和伊朗的物品很容易穿過亞洲大草原,這些聯繫在文化上豐富了伊朗。例如,伊朗人源於美索不達米亞的繪畫與羽毛筆和中國其他特徵融合,開發出了一種新的繪畫風格。然而,在1335年合贊的侄子不賽因去世後,伊兒汗國陷入內戰,並分裂為幾個小王朝,最著名的是札剌亦兒王朝莫扎法爾王朝卡爾提德王朝

14世紀中葉的黑死病導致該國約30%的人口死亡[87]

Thumb
伊瑪目禮薩聖陵,十二伊瑪目派第八位伊瑪目的陵寢

薩非王朝之前的遜尼派與什葉派

在薩法維帝國崛起之前,遜尼派伊斯蘭教是佔主導地位的宗教,約佔當時人口的90%。根據Mortaza Motahhari的說法,直到薩法維時代,大多數伊朗學者和群眾仍然是遜尼派[88]。遜尼派的統治並不意味着什葉派在伊朗是無根的。《什葉派四經英語The_Four_Books》的作者以及許多其他什葉派的大學者是伊朗人。

在伊斯蘭教最初的九個世紀,伊朗宗教史的主要特徵是遜尼派的統治。但有一些例外,例如塔巴里斯坦宰德派(參見阿拉菲德王朝)、白益王朝卡庫伊德王朝完者都的統治等[89]

首先,在九個世紀中伊朗的許多遜尼派教徒都存在什葉派傾向;其次,十二伊瑪目派宰德派在伊朗某些地區盛行。在此期間,伊朗的什葉派興盛於庫法巴格達還有後來的納傑夫希拉[89]。什葉派是塔巴里斯坦庫姆卡尚阿瓦吉薩卜澤瓦爾的主要教派。在許多其他地區,什葉派和遜尼派的居民混居在一起。

10世紀和11世紀,法蒂瑪王朝派遣伊斯瑪儀派傳教士到伊朗以及其他穆斯林地區。伊斯瑪儀派分為兩個派別,尼扎里伊斯瑪儀派英語Nizari_Ismaili_state在伊朗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哈桑·沙巴於公元1090年佔領了阿剌模忒堡。尼扎瑞斯(Nizaris)派長期使用這個堡壘,直到1256年蒙古人將其摧毀。

蒙古入侵和阿拔斯王朝淪陷後,遜尼派等級制度搖搖欲墜。他們不僅失去了哈里發,還失去了官方麥茲海布。他們的損失卻是什葉派的收穫,什葉派的宗教中心當時不在伊朗。在此期間,出現了幾個什葉派小王朝。

主要變化發生於16世紀初,伊斯瑪儀一世建立了薩法維王朝並發起了一項宗教政策,將什葉派伊斯蘭教確立為薩法維的正式宗教,今天伊朗的國教依然是什葉派。

Thumb
帖木兒帝國地圖

帖木兒帝國與黑羊、白羊王朝

帖木兒帝國(1370–1507)

伊朗的分裂狀態一直持續到帖木兒的出現,帖木兒是伊朗化的突厥-蒙古人[90]。與此前的帝國一樣,帖木兒帝國也是波斯化世界的一部分。在河中地區建立勢力基地後,帖木兒於1381年入侵伊朗,並最終征服了伊朗大部分地區。帖木兒的征戰行動以殘酷而聞名,許多人被屠殺,數座城市被摧毀[91]

Thumb
從顱骨重建突厥-蒙古征服者帖木兒的面部

帖木兒政權的特點是暴力和血腥,但他也將伊朗人納入行政職務,並促進了建築和詩歌創作。他的繼任者帖木兒王朝保持了對伊朗大部分地區的控制權,直到1452年他們將其中的大部分敗給了黑羊王朝土庫曼人。1468年,烏尊哈桑領導下的白羊王朝土庫曼人(Black Sheep Turkmen)征服了黑羊土庫曼人,成為伊朗的主人,直至薩法維的崛起[91]

1405年到1433年,明朝永樂帝派遣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多次到達帖木兒帝國。鄭和在斯里蘭卡(錫蘭)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波斯語在明朝穆斯林的經堂教育中廣被使用。

黑羊王朝

黑羊王朝是於1374至1468年統治伊朗西北部及其周邊地區烏古斯突厥人。黑羊王朝曾短暫征服巴格達,但隨着內部派系鬥爭、帖木兒王朝的重創、亞美尼亞人的起義[92]以及與白羊王朝鬥爭的失敗,最終導致了他們的滅亡[93]

Thumb
白羊王朝最大疆域

白羊王朝

白羊王朝是一個遜尼派穆斯林烏古斯突厥人部落聯盟,於1378至1501年間統治伊朗大部分及其周邊地區。帖木兒將上美索不達米亞的部分地區贈予給白羊王朝。儘管在與黑羊王朝的鬥爭中佔上風,但最終白羊王朝滅亡於薩法維帝國[94]


近代(1502年-1925年)

Thumb
薩非王朝最大疆域

薩法維王朝(1502-1736年)治下波斯文明得到復興,其中最著名的統治者是阿拔斯一世。一些歷史學家將現代伊朗民族國家的建立歸功於薩法維王朝。伊朗的什葉派主導地位以及現代伊朗一大部分邊界都源於這個時代(例如《祖哈卜條約英語Treaty_of_Zuhab》)。

在薩非王朝時期,波斯得到復興。

Thumb
薩非王朝的阿拔斯一世,由意大利畫家Dominicus Custos所作

薩非王朝(1502年–1736年)

薩非王朝(又譯薩法維王朝)是波斯歷史上最重要的統治王朝之一,「通常被認為是現代波斯歷史的開端」[95]。這是穆斯林征服波斯之後最大的波斯帝國之一[96][97][98][99],建立了什葉派伊斯蘭教十二伊瑪目派[5]作為其帝國的官方宗教,標誌着穆斯林歷史上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薩法維王朝從1501年至1722年統治伊朗(在1729年至1736年間經歷了短暫的復辟),在其鼎盛時期控制了整個現代伊朗、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大部分地區,北高加索伊拉克科威特阿富汗土耳其敘利亞巴基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的部分地區。薩法維伊朗與主要競爭對手和敵人奥斯曼帝國以及莫臥兒帝國並稱伊斯蘭世界三大火藥帝國英語Gunpowder_empires

薩法維王朝由伊斯瑪儀創立,他自稱伊斯瑪爾一世沙阿[100]。伊斯瑪儀受到奇茲爾巴什(什葉派土庫曼民兵)追隨者的崇拜,他入侵希爾凡為他父親Shaykh Haydar的死報仇,後者在達吉斯坦圍困傑爾賓特期間被殺。此後,他進行了軍事征服行動,在1501年7月佔領大不里士後,稱自己為伊朗沙阿[101][102][103],用這個名字鑄幣,並宣佈什葉派為官方宗教信仰[5]

儘管起初只是阿塞拜疆達吉斯坦南部的統治者,但薩法維實際上贏得了波斯的權力鬥爭,此前黑羊王朝白羊王朝等政治勢力之間進行了近一個世紀的鬥爭。在大不里士勝利一年後,伊斯瑪儀宣佈波斯大部分地區為其領土[5],在他的統治下迅速佔領並統一了伊朗。此後不久,新的薩法維帝國迅速征服了各個方向的地區、國家和人民,包括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格魯吉亞的部分地區,美索不達米亞伊拉克)、科威特敘利亞達吉斯坦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區,土庫曼斯坦的部分地區和安納托利亞的大塊土地,奠定了該帝國多民族特徵的基礎,這一點將極大影響帝國本身(尤其是高加索地區及其民族)。

伊斯瑪儀一世的兒子及繼承者塔赫瑪斯普一世,多次入侵高加索並將該地區納入薩法維帝國,並維持了數個世紀的統治,開始將成千上萬的切爾克斯人格魯吉亞人亞美尼亞人驅逐至伊朗核心地帶。最初,塔赫瑪斯普只關注皇室後宮、皇家衛隊和帝國其他較小的部分,後來他相信可以通過創造一個新的階層並使其融入伊朗社會來削弱奇茲爾巴什的力量。正如《伊朗百科全書》所述,「對於塔赫瑪斯普來說,這個問題圍繞着帝國的軍事部落精英集團——奇茲爾巴什。他們相信,與薩法維家族的一員在物質上的接近和控制可以保證他們獲得精神優勢、政治財富和物質進步[104]。隨着伊朗社會出現來自高加索的新階層,奇茲爾巴什(其職能與鄰國奥斯曼帝國加齊很相似)的力量將受到質疑乃至完全削弱,因為社會將完全由精英統治

沙阿阿拔斯一世和他的繼任者們大大擴展了這個由塔赫瑪斯普發起的政策和計劃,僅在他統治期間就驅逐了約20萬格魯吉亞人、30萬亞美尼亞人和10 - 15萬切爾克斯人到伊朗,為伊朗社會新階層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有了這一點,再加上他親手造成的奇茲爾巴什系統的完全瓦解,他最終成功地利用高加索人的力量完全取代了奇茲爾巴什。這個來自高加索的階層(所謂古拉姆/غِلْمَان/「僕人」),幾乎全部皈依什葉派,與奇茲爾巴什不同,他們只對沙阿效忠。其他大量的高加索人被安排在帝國的所有其他可能的職能和位置上,包括後宮、軍隊、工匠、農民等等。這種大規模使用高加索臣民的制度一直存在,直到愷加王朝的覆滅。

Thumb
Rustam Khan,1633–1658年任東格魯吉亞卡爾特利王國的首領

薩法維王朝最偉大的君主阿拔斯一世(1587-1629年在位)於1587年掌權,年僅16歲。1598年,阿拔斯一世首次與烏茲別克人交戰,奪回了他的前任穆罕默德·科達班達在奥斯曼-薩法維戰爭中失去的赫拉特馬什哈德。隨後,他轉而進攻奥斯曼帝國——薩法維的主要對手,到1618年,他重新奪回了巴格達、伊拉克東部和高加索各省以及其他地區。1616-1618年間,在他最忠實的格魯吉亞附庸違抗命令之後,阿拔斯一世在其格魯吉亞領土上實施了一場懲罰性的軍事行動,摧毀了卡赫蒂第比利斯,並將13萬[105]到20萬[106][107]格魯吉亞俘虜帶往伊朗本土。在此之前,1600年前後,波斯出使歐洲,在英國人羅伯特·謝利英語Robert_Shirley和其他歐洲人的幫助下,薩法維的軍隊取得了大幅進步,在此前所述的1603-1618戰爭中擊敗了薩法維的主要對手奥斯曼帝國,並在軍事力量上超過了奥斯曼帝國。1602年,在英國海軍的幫助下,他還在波斯灣用新的軍事力量將葡萄牙人從巴林(1602年)和霍爾木茲(1622年)驅逐出去。

他還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擴展了商貿聯繫,與歐洲王室也建立了緊密的關係,這一進程開始於之前伊斯瑪儀一世統治下哈布斯堡-波斯同盟的形成。因此阿拔斯一世得以擺脫對奇茲爾巴什的軍事依賴,並實現中心集權的統治。

薩法維帝國在伊斯瑪儀沙阿時期就已成為一個強國,但在阿拔斯一世時期則更是成為世界強權,並有能力與奥斯曼帝國一決高下。薩法維還開始推廣伊朗的旅遊業。在他們的統治下,波斯建築重新煥發生機,許多紀念碑在各大伊朗城市裏豎立起來,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伊斯法罕

除了阿拔斯一世沙阿、伊斯瑪儀一世沙阿、塔赫瑪斯普一世沙阿和阿拔斯二世以外,許多薩法維統治者都昏庸無能的,往往對他們的女人、酒和其他休閒活動更感興趣。1666年阿拔斯二世統治的結束,標誌着薩法維王朝衰落的開始。儘管財政收入下降且面臨軍事威脅,許多沙阿還是過着奢侈的生活,其中最典型的要數嗜酒且不理朝政的索爾坦·侯賽因沙阿(1694-1722)[108]

這個衰落中的國家屢遭邊界領土危機。名為米爾維斯·霍塔克普什圖吉爾吉酋長在坎大哈叛亂,擊敗了伊朗格魯吉亞首領喬治十一世率領的薩法維軍隊。1722年,與波斯毗鄰的俄羅斯帝國的沙皇彼得大帝發動了波斯戰爭(1722年至1723年),佔領了伊朗的許多高加索地區,包括傑爾賓特舍基巴庫以及吉蘭馬贊德蘭阿斯塔拉巴德。同年1722年,由米爾維斯·霍塔克的兒子馬哈茂德·霍塔克率領的阿富汗軍隊跨過伊朗東部,圍困並佔領了伊斯法罕。馬哈茂德·霍塔克自稱波斯沙阿。同時,波斯的對手——奥斯曼和沙俄——利用波斯的混亂局面奪取了更多領土[109]。經過以上事件,薩法維王朝的統治實際上已經結束。1724年,遵照君士坦丁堡條約(瓜分波斯條約),奥斯曼人和俄國人分割了他們從波斯手中獲得的領土[110]

阿夫沙爾王朝 - 納迪爾沙及其繼承者

Thumb
納迪爾沙
Thumb
1907年英俄協議之後的波斯
Thumb
納迪爾沙

來自呼羅珊的伊朗本土的突厥軍閥納迪爾沙恢復了伊朗的領土完整,他擊敗並放逐了阿富汗人,戰勝了奥斯曼帝國,將薩法維君主重新扶持上王位,通過拉什特條約英語Treaty_of_Resht占賈條約英語Treaty_of_Ganja與俄羅斯協商並使其撤離伊朗高加索地區。1736年,納迪爾沙的權勢足夠強大,使他能夠罷黜薩法維並將自己加冕為國王。納迪爾沙是亞洲最後的偉大征服者之一。為了能在經濟上支持與波斯的主要對手奥斯曼帝國的戰爭,他將目光投向了東部虛弱但富裕的莫臥兒帝國。1739年,他與效忠於他的高加索人一起入侵印度莫臥兒王朝,在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內以少勝多擊敗了莫臥兒王朝軍隊,並徹底洗劫和掠奪了德里,將巨大的財富帶回了波斯。在返回途中,他還征服了除浩罕以外的所有烏茲別克汗國,使烏茲別克人成為他的附庸。他重新確立了波斯對整個高加索、巴林以及安納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大部分地區的牢固統治。多年無一敗績之後,為鎮壓列茲金人游擊隊起義,他在達吉斯坦遭遇戰失敗,此外他在馬贊德蘭附近逃脫了暗殺,這些事件通常被視為納迪爾沙軍旅生涯的轉折點。令他沮喪的是,達吉斯坦人採取了游擊戰,使得納迪爾沙和他的常規部隊幾乎無法取得進展[111]。在安達拉爾戰役和阿瓦里亞戰役中,納迪爾沙的軍隊遭遇慘敗,他損失了一半的兵力,並被迫逃往深山[112]。儘管納迪爾沙設法佔領了達吉斯坦的大部分地區,但列茲金人有效的游擊戰、還有阿瓦爾人拉克人使得伊朗這次對北高加索地區的重新佔領非常短暫。幾年後,納迪爾沙被迫撤出。大約在同一時間,刺客在馬贊德蘭附近試圖暗殺他,這一事件也加速了歷史進程。他身體逐漸變差,患上了狂妄症,由於懷疑是他的兒子謀劃了刺殺事件而弄瞎了兒子的眼睛,越來越殘忍地虐待他的臣民和軍官。在他的晚年,這一切終於引發了多次起義,最後導致納迪爾沙於1747年被暗殺[113]

納迪爾沙死後,伊朗陷入一段時間的無政府狀態,敵對的將帥為爭取權力而戰。納迪爾沙的家族阿夫沙爾王朝很快便只能控制呼羅珊的一個小地方。許多高加索汗國英語Khanates_of_the_Caucasus紛紛獨立。奥斯曼帝國重新奪回了安納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失地。阿曼以及兩個烏茲別克汗國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重獲獨立。艾哈邁德沙·杜蘭尼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國家,最終成為今天的阿富汗。納迪爾沙任命的卡赫蒂國王卡爾特利國王(分別為Erekle II和Teimuraz II)[114]利用局勢的不穩定宣稱獨立;Teimuraz II死後,Erekle II控制了卡赫蒂,從而將兩個王國合併為卡爾特利-卡赫蒂王國,成為三個世紀以來第一個在東格魯吉亞實現政治統一的格魯吉亞君主[115],而且在贊德王朝時期利用伊朗本土紛亂的局勢保持了自治地位[116]。贊德王朝的卡里姆汗在其首都設拉子統治着一個「在充滿血腥和破壞性時期的相對穩定與和平的島嶼」[117],然而贊德的權力範圍僅限於當代的伊朗和部分高加索地區。1779年卡里姆汗的去世引發了又一次內戰,卡扎爾王朝最終取得勝利,成為伊朗國王。內戰期間,伊朗於1779年和1783年分別永久失去了巴斯拉(奥斯曼帝國獲得)[118]巴林阿勒哈利法家族獲得)。

卡扎爾王朝(1796–1925)

阿迦·穆罕默德汗在贊德王朝結束後開始的內戰中取得了勝利。他的統治以復興統一的伊朗而聞名。納迪爾沙和最後的贊德君主死後,伊朗的大多數高加索領土都分裂成各種高加索汗國。阿迦·穆罕默德汗像薩法維國王和納迪爾沙一樣,認為該地區與伊朗本土沒有什麼不同。因此,他在奪取伊朗本土後的第一個目標是將高加索地區重新納入伊朗[119]。格魯吉亞被視為伊朗不可分割的領土之一[116]。對於阿迦·穆罕默德汗而言,將格魯吉亞重新征服並融入伊朗王國,與將設拉子伊斯法罕大不里士置於他統治之下屬於同一過程[116]。正如《劍橋伊朗史英語The_Cambridge_History_of_Iran》所言,格魯吉亞的永久分裂是不可想像的,必須用抵抗法爾斯吉蘭分離企圖相同的方式加以抵抗[116]。因此,阿迦·穆罕默德汗很自然地在高加索地區採取一切必要手段,以征服納迪爾沙和贊德家族死後失去的地區並使其重新融入社會,包括平定伊朗人視為叛國的格魯吉亞首領Erekle II,他曾經正是被納迪爾沙本人任命為首領[116]

阿迦·穆罕默德汗隨後要求Erekle II放棄其與俄羅斯在1783年簽訂的喬治亞夫斯克條約,再次承認波斯宗主權[119],以換取其國家的和平與安全。伊朗的鄰國奥斯曼帝國四個世紀以來首次承認後者對卡爾特利-卡赫蒂的主權[120]。於是Erekle II向他理論上的保護者俄羅斯葉卡捷琳娜二世求助,要求至少3,000名俄羅斯軍隊[120],但他的請求被忽略了,使得格魯吉亞不得不獨自抵禦波斯的威脅[121]。儘管如此,Erekle II仍然拒絕了波斯國王的最後通牒[122]。阿迦·穆罕默德汗遂跨越阿拉斯河,入侵高加索地區,在前往格魯吉亞的途中,他再次征服了伊朗的埃里溫汗國希爾凡納希切萬汗國占賈汗國英語Ganja_Khanate傑爾賓特英語Derbent_Khanate巴庫汗國塔雷什汗國英語Talysh_Khanate舍基汗國英語Shaki_Khanate卡拉巴赫汗國,這些汗國位於現代亞美尼亞阿塞拜疆達吉斯坦厄德爾。他帶着大軍到達格魯吉亞,在克爾齊尼西戰役中獲勝,佔領並洗劫了第比利斯,並有效征服了格魯吉亞[123][124]。在第比利斯取得勝利並有效控制了格魯吉亞後,他立即返回,約15,000名格魯吉亞俘虜被轉移至伊朗本土[121],阿迦·穆罕默德汗於1796年在穆甘平原正式加冕為沙阿,和納迪爾沙在約60年前一樣。

1797年,阿迦·穆罕默德汗在舒沙[125](現為阿塞拜疆共和國的一部分)準備第二次對格魯吉亞的遠征時被暗殺;久經沙場的Erekle II則於1798年初去世。伊朗對格魯吉亞重新掌握的宗主權未能長久:1799年,俄國人進軍第比利斯[126] 。自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以來,俄羅斯人已積極採取擴張主義政策,以應對其南部相鄰的帝國,即奥斯曼帝國和隨後的伊朗王國。俄羅斯進入第比利斯之後的第二年是一個混亂的時期,被削弱和毀滅的格魯吉亞首都一半淪為廢墟,1801年被輕易地併入俄國[121][122]外高加索達吉斯坦在數世紀裏一直都是伊朗的一部分,伊朗不容許這兩地脫離[127],這直接導致了數年後戰爭的爆發,即1804-1813年的俄羅斯-波斯戰爭1826-1828年的俄羅斯-波斯戰爭英語Russo-Persian_War_(1826–1828)。這兩場戰爭(分別以古利斯坦條約土庫曼恰伊條約的簽訂結束)使伊朗無法逆轉地強迫割讓格魯吉亞東部、達吉斯坦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等地給俄羅斯帝國[128][123]

阿拉斯河以北,對應現代阿塞拜疆共和國、格魯吉亞東部、達吉斯坦和亞美尼亞的地區,在19世紀被俄羅斯佔領之後,不再是伊朗領土[129][130][131][132][133][134][135]

波斯立憲革命及1921年政變

1870-1871年波斯大饑荒英語Persian_famine_of_1870–1872可能導致了200萬人死亡[136]

19世紀末20世紀初,針對波斯沙阿發動的憲法革命(1905-1911年)開啟了波斯歷史上的一個新時代。沙阿設法繼續執政,於1906年頒發有限憲法,使該國成為君主立憲制。第一屆議會於1906年10月7日召開。

1908年,英國人在胡齊斯坦發現了石油,引起了大英帝國對波斯的強烈興趣(參見英伊石油公司,現為英國石油公司)。英國和俄羅斯在波斯爭奪控制權,這就是所謂的大博弈,1907年的英俄條約使兩國在波斯劃分勢力範圍,而不顧波斯自己的國家主權。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國被英國、奥斯曼和俄國佔領,但基本上保持中立(參見波斯戰役)。1917年俄國革命後,俄國於1919年退出一戰。英國嘗試在波斯建立保護國,但未能成功。

吉蘭立憲運動英語Jungle_Movement_of_Gilan和卡加爾征服的不穩定導致的中央權力真空,最終使得禮薩汗崛起並於1925年創建了巴列維王朝。1921年一場軍事政變使得波斯哥薩克旅英語Persian_Cossack_Brigade的軍官禮薩·汗成為未來20年的主導人物。賽義德·焦爾丁·塔巴塔巴伊也是這場政變的領導者和重要人物。政變實際上並非針對卡扎爾君主制。根據《伊朗百科全書》的說法,政變的對象是實際控制征服的當權者、實際統治波斯的內閣和其他人[137]。禮薩汗在擔任兩年總理後,於1925年成為巴列維王朝的第一位國王。

伊朗王國及巴列維王朝時期(1925–1979)

禮薩汗(1925-1941)

禮薩汗在位16年,直至1941年9月16日英蘇聯軍侵入伊朗,他被迫退位。他建立了一套威權主義政府,崇尚民族主義軍事主義世俗主義反共主義並且融合了審查制度政治宣傳[138]。禮薩汗引入了眾多社會經濟改革,重組了軍隊、政府、行政和財政[139]

對於他的支持者來說,禮薩汗帶來了「法律、秩序、紀律、中央權威和現代化設施——學校、火車、巴士、電台、劇院和電話」[140]。然而他的現代化嘗試被批評為過於「迅速」[141] 和「表面」,[142]以及他的在位期間是一個警察國家,充滿「壓迫、腐敗、苛稅和缺乏真實」的時期[140]

許多新的法律法規引起了虔誠的穆斯林和神職人員的不滿。例如,清真寺被要求使用椅子。大多數男人被要求穿西式服裝,包括帶帽檐的帽子;鼓勵婦女拋棄頭巾; 男女被允許自由集會,這違反了伊斯蘭的性別混合觀念。1935年,局勢激化,集市人群和村民在馬什哈德伊瑪目禮薩聖陵起義時高喊「沙阿是新的耶齊德」的口號。部隊造成數十人喪生、數百人受傷之後,叛亂平息[143]

第二次世界大戰

Thumb
1943年德黑蘭會議上的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與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Thumb
德黑蘭郊區的波蘭難民營(約1943)

德國在伊朗境內有巨大的利益,1941年,德國人發動政變,企圖推翻巴列維王朝。隨着德國軍隊對俄軍取得成功,伊朗政府期望德國贏得戰爭並在其邊界上建立強大的軍事力量,拒絕了英國和俄羅斯驅逐德國人的要求。作為回應,盟軍於1941年8月入侵,輕易地擊敗了實力薄弱的伊朗軍隊。伊朗成為盟國向蘇聯提供租借援助的主要渠道,目的是確保伊朗的油田以及盟軍的補給線的安全。伊朗官方保持中立,其君主禮薩汗在隨後的佔領中被廢黜,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小兒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144]

在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上,盟國發表了《德黑蘭宣言》,保證了戰後獨立和伊朗的邊界。但是,當戰爭真正結束時,駐紮在伊朗西北部的蘇軍不僅拒絕撤軍,而且還支持阿塞拜疆和伊朗庫爾德斯坦北部地區分離主義勢力建立了親蘇的短命民族國家阿塞拜疆人民政府馬哈巴德共和國。蘇維埃部隊直到1946年5月獲得石油特許權的承諾後才從伊朗撤出。北部的蘇維埃共和國很快被推翻,石油特許權被撤銷[145][146]

穆罕默德·禮薩·沙(1941-1979)

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波斯語محمد رضا شاه پهلوی‎;1919年10月26日—1980年7月27日)是伊朗沙王,1941年9月16日即位,1979年2月11日被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他是禮薩汗的長子,巴勒維王朝的第二位君主,也是伊朗的最後一位沙王

1953年,美國支持巴列維發動一場政變,推翻民選總理穆罕默德·摩薩台,結束伊朗石油產業國有化政策,外國石油公司重新進入伊朗[147]。他領導了伊朗的白色革命,促成了一系列經濟、社會和政治改革。作為一個世俗主義的穆斯林,由於巴列維推行的現代化、世俗化的政策與傳統巴扎商人(bazaari)階層的衝突,對以色列的承認以及皇室及領導階層的腐敗醜聞,巴列維逐漸失去了伊朗什葉派教士和勞動階層的支持。他隨後推行了若干富有爭議的政策,如查禁共產主義的伊朗杜德黨和建立鎮壓政治異議者的情報機構——薩瓦克等。根據官方統計,伊朗在1978年有2,200名以上的政治犯,這一數字因革命而快速增加[148]

巴列維與伊斯蘭主義者的衝突、英美對他的支持以及國內共產主義者的活動加劇了伊朗境內若干人群對他的反對情緒。1979年伊朗的政治動盪轉變為一場革命,這導致他在1月17日被迫離開伊朗,隨後伊朗王室被正式廢除,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領導建立了伊斯蘭共和國。由於巴列維回到伊朗後很可能被處決,埃及總統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給予他庇護權,使他得以流亡並逝世於埃及。

伊朗革命及伊斯蘭共和國

伊朗革命,也被稱為伊斯蘭革命,是一場將伊朗從在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統治下的絕對君主國轉變成伊斯蘭共和國革命。這場革命是由阿亞圖拉魯霍拉·霍梅尼領導,他是革命的領導者和伊斯蘭共和國建立者之一。革命可說是從1978年1月首場大型示威開始,並於1979年12月以神權憲法通過,霍梅尼成為最高領袖作結。

革命期間,隨着罷工和示威癱瘓全國,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出國流亡,而霍梅尼則於1979年2月1日回到德黑蘭。忠於國王的軍隊於巷戰被游擊隊及叛軍接連打敗後,2月11日伊朗軍方宣佈中立,巴列維王朝最終垮台。因伊朗民眾在全國公投的壓倒性支持,1979年4月1日,伊朗正式成為伊斯蘭共和國。

霍梅尼時期

霍梅尼從1979年開始擔任革命領導者,即伊朗最高領袖,直到1989年6月3日離世。這段時期的主題,就是霍梅尼將革命成果鞏固為神權共和國,以及耗費而血腥的與伊拉克對戰

鞏固期持續到1982-3年,期間伊朗需處理經濟、軍事及政府機構所受的傷害,並有效地鎮壓世俗主義者、左派及倒戈的伊斯蘭傳統主義者所發動的示威和起義。許多反對派人士被新政權處決。革命後,馬克思主義游擊隊和聯邦主義團體在胡齊斯坦、庫爾德斯坦及貢巴德卡武斯等地造反,使叛軍與革命軍發生激烈戰鬥。這些叛亂從1979年4月開始,持續多個月,甚至斷年計,視乎地區而定。當中最慘烈的是庫爾德族起義,由KDPI發起,持續到1983年,造成10000人死亡。

1979年夏,新憲法給予霍梅尼一個權力龐大的職位——最高領袖憲法專家大會英語Assembly of Experts for Constitution制定出掌管立法和選舉的宗教化憲法監護委員會。新憲法於1979年12月公投通過。

從1988年7月19日開始,歷時約五個月,政府在全伊朗系統地處決了數千名政治犯。這事件一般稱之為「1988年伊朗政治犯大屠殺」。主要目標是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PMOI)成員,雖然也有少量來自其他左翼政黨的政治犯,例如伊朗人民黨(伊朗共產黨)。[149][150]估計處決人數從1 400[151]到30 000。[152][153]

伊朗人質危機

伊朗人質危機是在伊斯蘭共和國早期發生,而對未來造成深遠影響的事件。當得悉末代沙王到了美國,1979年11月4日,伊朗學生佔領了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扣留其人員,並將他們標籤為「間諜」。[154]52名人質被挾持到1981年1月,共444天。[155]美軍嘗試營救但並不成功。[156]

這個佔領行動在伊朗獲得廣大支持,上千人集會表達對挾持者的支持。這也許強化了霍梅尼的榮譽,鞏固了反美主義路線。也是從當時起,霍梅尼把美國稱為「大撒旦」。而在美國,這被視為違反國際法的長久原則,外交人員理應被逐而不是被挾持。這造成反伊朗情緒的強烈反彈。兩國關係持續敵對,而美國國際制裁傷及了伊朗經濟。[157]

兩伊戰爭

Thumb
兩伊戰爭期間戴上了防毒面罩的伊朗士兵

在伊朗的政局混亂期間,伊拉克領袖薩達姆·侯賽因想從中得利,看中當時伊朗軍隊的虛弱,以及革命讓伊朗失去西方支持,使伊拉克無後顧之憂。當曾經雄霸一方的伊朗軍隊被解散,沙王出逃,薩達姆就想把自己捧成中東的新強人,並且奪取以前沙王執政時伊拉克聲索的領土,擴大伊拉克進入波斯灣的渠道。

對伊拉克最至關重要的目標是胡齊斯坦,不僅居民以阿拉伯人為主,還有豐富石油。還有要不成文地按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名義,拿下阿布穆薩島大小通布島。有了這些野心,薩達姆準備向伊朗發動總侵略,還吹噓自己能三天內到達其首都。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軍隊從胡齊斯坦入侵伊朗,殺革命軍一個措手不及。

雖然薩達姆·侯賽因在初期得到不少勝利,但是到了1982年伊朗已經把伊拉克軍隊逼回國內。霍梅尼正想把革命輸出到伊拉克,尤其是伊拉克的主要人口是什葉派。然後戰爭持續了八年,直到1988年霍梅尼接受聯合國的調停並停火。

戰爭期間,成千上萬的伊朗平民及軍人被伊拉克化學武器殺害。埃及波斯灣阿拉伯國家、蘇聯及華沙公約國家、美國(1983年起)、法國、英國、德國、巴西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時有向伊朗出售武器)都財政支持了伊拉克。

超過182 000個庫爾德族受害者在戰爭八年間被伊拉克化學武器毒殺。[158] 伊朗總死亡人數估計從500 000到1 000 000不等。幾乎全部相關國際機構證實到伊拉克使用化學武器,以應付伊朗的人海戰術。這些組織也一致證實伊朗一方從來沒有在戰爭期間使用化學武器。[159][160][161][162]

哈梅內伊時期

哈梅內伊首八年

1989年,霍梅尼臨終前召開25人的修憲會議,任命時任總統阿里·哈梅內伊為新任最高領袖,同時對伊朗憲法作出一些修改。[163]1989年6月3日,霍梅尼死後,政權順利過渡到哈梅內伊。雖然哈梅內伊缺乏霍梅尼有的「個人魅力及神聖位置」,但是他在伊朗軍方,以及經濟上強大的宗教機構中建立了支持。[164]在他的統治下,至少有一個觀察員稱伊朗政權更像是「一個宗教寡頭……而不是專制政體」。[164]

繼承哈梅內伊原先總統職務的,是務實的保守主義者阿克巴爾·哈什米·拉夫桑賈尼。他完成了兩個四年任期,專注於重建伊朗經濟和戰後基建。他試圖藉由將在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不久被國有化的公司再度私有化,以及找賢能的技術官僚管理經濟,來恢復民眾對政府的信心。國家的經濟狀況,也迫使政府轉向結束外交孤立。為此,他再度與沙特阿拉伯等鄰國建立正常關係,並宣稱不會輸出革命,嘗試改善國家的地區聲譽。[165]在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期間,國家保持中立,最多只是譴責美國,並允許逃離伊拉克的飛機和難民來到這個國家。

1990年代,伊朗的世俗舉止和對西方流行文化仰慕程度比前幾十年要大。這已成為城市居民對政府的侵掠性伊斯蘭政策表示不滿的方式。[166]儘管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與總統拉夫桑賈尼的同盟成功阻止烏理瑪擴權,但投射到新任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群眾壓力,使此合作日益困難。1989年,他們制定了一系列憲法修正案,取消了總理職位,並擴大了總統權力範圍。但是,這些新修正案絲毫沒有削弱伊朗最高領袖的權力,這職位仍然擁有控制武裝部隊、進行戰爭與締造和平、為外交政策作最終決定以及在他認為必要時有權介入立法進程的這些最高權力。[166]

改革及影響

Thumb
穆罕默德·哈塔米,1997至2005年間的改革派伊朗總統

雖然總統拉夫桑賈尼的經濟政策加強了外部關係,但其政府把部分的社會行為限制放寬,引起了大眾和治國烏理瑪的廣泛不滿。[166]這導致他於1997年輸掉了總統選舉,縱使有最高伊斯蘭法學家支持。打敗他的是改革派的獨立候選人,穆罕默德·哈塔米。他獲得69%的選票,並特別獲得被國家實踐排斥的兩組人群支持:婦女和青年。國內的年輕一代未經歷過沙王時代和瓦解它的革命,他們現在只對伊斯蘭共和國治下的嚴苛限制影響日常生活深感不滿。穆罕默德·哈塔米]政府很快就產生了改革派與日漸保守和聲勢浩大的宗教人員之間的矛盾。衝突在1999年7月的德黑蘭街頭大規模反政府抗議活動達到了顛峰。騷亂持續了一個多星期,之後警察和親政府的執法者驅散了人群。

哈塔米於2001年6月再次當選,但他的努力遭到議會保守派的一再阻撓。伊朗政府裏頭的保守勢力轉為打壓改革運動,禁止自由派報章和取消國會參選人資格。這場打壓,以及哈塔米改革政府失敗,導致伊朗青年走向政治冷感。

2003年6月,德黑蘭發生了有上千名學生的反政府示威。[167][168]2006年又發生了多次人權示威。

2005年總統選舉及影響

2005年伊朗總統選舉,德黑蘭市長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成為第六任伊朗總統,以兩輪投票得到的62%選票打敗前總統阿克巴爾·哈什米·拉夫桑賈尼[169]在授權儀式上,他親吻了哈梅內伊的手以表達忠誠。[170][171]

期間,美國入侵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並加強當地什葉派大多數的政治力量。這些全都壯大了伊朗的地區地位,尤其在什葉派為主的伊拉克南部,當地一名頂尖什葉派領袖於2006年9月3日的禮拜重新要求什葉派地區獲得自治權。[172]至少有一位評論員(前美國國防部長威廉·科漢)表示,到了2009年,伊朗壯大已取代了反以色列成為了中東地區最主要外交問題。[173]

2005年和2006年間,有消息指美國和以色列計劃襲擊伊朗,最多援引的原因是伊朗核能計劃,美國及其他國家懼怕這會向核武計劃推進。中俄兩國反對任何形式的軍事行動和反對經濟制裁。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頒佈伊斯蘭教令禁止生產、管有及使用核武器。伊朗政府在2005年8月於維也納舉行的國際原子能機構會議上的一份正式聲明中援引了此教令。[174][175]

2009年,內賈德的連任受到激烈的爭議,並受到大規模抗議的阻撓,這些抗議構成了「三十年來」對伊斯蘭共和國領導層而言「最大的國內挑戰」。由此引起的社會動盪被廣稱為「伊朗綠色革命」。[176]屬於改革派的反對者米爾-侯賽因·穆薩維和他的支持者被指作票而陸續被捕。到了2009年7月1日,1000人被捕和20人在示威中被殺害。[177]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和其他官員指控抗議活動受外國指揮操控。[178]

2013年總統選舉及後續發展

2013年6月14日,哈桑·魯哈尼勝出伊朗總統選舉,總共得到36,704,156票數;魯哈尼贏了18,613,329票。選舉日一天後的記者會,魯哈尼重申他的承諾,修復伊朗與外國關係。

2015年4月2日,在瑞士進行了八天日夜無休,持續到星期四的曲折討論之後,伊朗和六個世界大國(美國,英國,法國,中國和俄羅斯以及德國)就限制伊朗核計劃的諒解備忘錄達成了共識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談判人員如此指出,而雙方也正準備宣佈。伊朗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里夫在Twiter表示:「發現了解決方法。準備立即開始起草。(Found solutions. Ready to start drafting immediately.)」歐盟外交代表費代麗卡·莫蓋里尼在Twiter表示她在核會談與七國最終會面後,將會與扎里夫一起見記者。她寫道:「有好消息。(Good news.)」

費代麗卡·莫蓋里尼在宣讀聯合聲明時,稱讚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終有她所說的「決定性步驟」。伊朗外長扎里夫接着以波斯語宣讀相同的聲明。美國國務卿克里和英法德三國的最高外交官也短暫在他們後面現身。協議被打算成為全面協議的臨時框架,於2015年簽訂,標誌着與伊朗就其核計劃進行的十二年談判史上的重大突破。

當勞·特朗普競選美國總統時,他屢次揚言會退出伊朗核協議。他當選總統後,美國於2018年5月8日宣佈退出協議。

伊朗支持的,名為「真主黨旅」的組織於2019年12月31日襲擊了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

2020年1月3日,美國軍方在巴格達國際機場發動了無人機襲擊,殺死了伊斯蘭革命衛隊精銳部隊聖城旅的領導人卡西姆·蘇萊曼尼,伊朗全國喚起了強大的反美情緒,但後來因烏克蘭國際航空752號班機空難而民情反彈。

參見

註釋

參考書目

深入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