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火爐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火爐城市是對夏季天氣酷熱的中國大城市的稱呼,傳統意義上,一般集中在中國長江流域。現在,統計範圍擴大了,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觀測資料,在歷年登頂的火爐榜首中,重慶和福州是常客,分別出現20次和18次[1],次數是其它城市的三倍以上;火爐城市的年際高溫日數紀錄為重慶2024年的77天和福州2022年的74天。
成因
民間說法
舊時火爐城市的說法都源於民間,並沒有氣溫統計學上的依據。
其中,人教版地理教材採用第二種說法。
官方說法
專業氣象部門根據氣溫統計數據提出的火爐城市,因為統計項目和時段不同,也有不同說法。
- 專業氣象部門根據1981-2010年的高溫天數將福州、重慶、杭州評為中國「三大火爐」。[3]
- 2010年7月,中國大陸氣象部門根據近20年高溫情況,統計中國最熱城市前10名依次為:福州、杭州、重慶、長沙、武漢、海口、南昌、廣州、西安、南寧。[4]
- 2012年8月,中國大陸國家氣候中心專家根據1981年到2011年共31年的氣象觀測資料,統計中國大陸最熱的10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為: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南寧。[5]
- 從1951年到2024年的73年間,按中國主要城市每年夏天超過35℃的高溫天數的多少進行排列,從1951年西安第一次問鼎「火爐」城市榜首以來的73年裏,先後有14座城市曾登頂火爐城市榜首,根據各城市歷年登頂火爐城市榜首的次數,得出中國最新的14大「火爐」城市排行榜單:重慶(20次)、福州(18次)、杭州(6次)、西安(6次)、海口(5次)、南昌(3次)、濟南(3次)、長沙(2次)、武漢(1次)、合肥(1次)、南寧(1次)、鄭州(1次)、石家莊(1次)、烏魯木齊(1次)。
Remove ads
爭議
部分人士指出:如果考慮溼度因素,長江流域的「火爐城市」夏季相對溼度普遍較高,應該稱為「蒸籠城市」更為準確。[6] 目前,北京、天津、石家莊、西安等北方城市也呈現高溫態勢,北京、石家莊更為嚴重。這些現象引起人們對於環境的關注。
統計數據
備註
注1:上述城市所列舉的平均數據原則上取自代表該城市的國際交換站1981-2010年的數據,極端數據原則上取自1951-2016年(更新中)的數據。
注2:如果在這期間出現遷站的情況,則極端數據的統計仍然延續,平均數據的統計將視遷站後新站的代碼和老站是否一致而定,如果不一致,則將分開計算,並取期間最長的一段列出(一般來說如果遷站後新站和老站之間距離較遠或者海拔差距較大或者自然環境有明顯差異的,將使用新的代碼)。
注3:西安的平均數據采自1981-2005年的西安老站(57036),2006年起西安的國際交換站遷至涇河站(57131)。涇河站2006-2010年的平均數據不計入統計,但2006-2016年的極端數據計入統計。
注4:長沙的平均數據采自1987-2010年的望城坡站(57687),1951-1986年長沙的國際交換站是馬坡嶺站(57679)。馬坡嶺站1981-1986年的平均數據不計入統計,但1951-1986年的極端數據計入統計。
注5:上海的平均數據采自1991-2010年的寶山站(58362),1951-1990年上海的國際交換站是龍華(徐家匯)站(58367)。龍華(徐家匯)站1981-1990年的平均數據不計入統計,但1951-1990年的極端數據計入統計。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