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球自由度報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球自由度报告
Remove ads

全球自由度報告》(Freedom in the World)是一份由自由之家所發布的重要年度調查和報告,以衡量全世界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民主人權公民自由言論自由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程度,全球自由度報告經常被新聞媒體、記者、學術機構、政治學家和政策制定者大量引用與參考[2]

Thumb
2023年發布的有關2022年各國自由程度的最新《全球自由度報告》[1]
Thumb
1973年發布的有關1972年各國自由程度的首份《全球自由度報告》
  自由   部分自由   不自由   未調查

報告起源和用途

《全球自由度報告》由雷蒙德·嘉斯蒂爾英語Raymond GastilRaymond Gastil)創立並於1973年首次發布。它代表每個主權國家屬地政治權利(political rights)和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的年度分數,從1(最自由)到7(最不自由)不等。根據評級,全球各國家和地區被分類為「自由」、「部分自由」和「不自由」三個類別。[3][4] 該報告經常被研究人員用來衡量民主程度,並與政體資料集等其他集中民主衡量指標高度重合。[5]

自由之家的這份排名在媒體上得到了廣泛報道,並被政治研究人員用作來源。它的構建和使用已經過評論家和支持者的評估。[6]

研究方法

評分項目

現行的《全球自由度報告》的評分由25個0分至4分的指標分數組成;自由程度以0分為最小,4分為最大。25個評分指標中,包含10個政治權利(political rights)指標以及15個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指標。而在政治權利之下有數個其他考量問題,如符合描述可視程度酌扣政治權利總分1分至4分。《全球自由度報告》的總分為介於-4分至100分之間。[7]

更多資訊 評分指標分類, 數量 ...

評等與分類

由評分指標得分總合會按比例轉為1分至7分的評等,但評等以1分為最佳,7分為最差。

更多資訊 評等, 對應總分 ...

根據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兩項評分的平均值決定了下列國家或地區的評級:[8]

更多資訊 評級, 平均等分 ...

選舉民主

《全球自由度報告》中也將該國家是否為「選舉民主」(Electoral Democracy)進行分類。要符合選舉民主,則相應國家必須符合下列幾個要求。

  1. 該國實行競爭性的多黨制
  2. 所有沒有刑事定罪的公民在成年後即有選舉權(一些國家可能通過剝奪有刑事定罪的人參與民主進程的權利來進一步懲罰和壓制他們);
  3. 在投票保密、合理的投票安全和不存在產生不代表公眾意願結果的大規模選民欺詐的條件下,能夠定期舉行有競爭的選舉;
  4. 主要政黨通過媒體和普遍公開的政治競選活動,從而使公眾有大量機會接觸候選人。

同時選舉民主要求該國在選舉進程子類別中得7分或更高分(總分為12分),總體政治權利得分為20分或更高分(總分為40分),總體公民自由得分為30分或更高分(總分為60分)。[9]

需要注意的是,在自由之家的術語裏,「選舉民主」並不等同於「自由民主」;因為後者意味着更多的公民自由。在調查報告中,幾乎所有的「自由」國家都符合選舉民主和自由民主兩個標準;但一些部分自由的國家有資格成為選舉民主國家,卻不是自由民主國家。[8]

Remove ads

評分對象

《全球自由度報告》之評分對象為世界大多數之國家或地區,參與評分之對象會隨各地政權更迭而有出入。另外除了一般國家內部建制的屬地之外,該報告也會主動認定與該國其他地區表現明顯不同的地區(通常為地緣政治熱點)另外做自由度評分,但是對選舉民主政體之認定則僅針對國家。

最新的2023年《全球自由度報告》評量了210個國家或地區,依照該報告之定義,包含對193個聯合國會員國臺灣、與科索沃等195個獨立(independent country)以及包含了歐洲克里米亞東頓巴斯德涅斯特河沿岸北塞浦路斯非洲索馬里蘭西撒哈拉西亞阿布哈茲南奧塞梯阿爾察赫約旦河西岸加沙走廊南亞印度巴基斯坦分別控制克什米爾的兩部份;東亞香港西藏等15個地區(territory)。

近年來評分對象之變化如下:

Remove ads

東亞地區國家歷年分數趨勢

在《全球自由度報告》公開資料中,有包含自1973年起的等級分數(1至7分)與自由度分類;以及自2003年起的各項的指標分數與總分數(百分制)。[10]但須要注意報告發布年份與評量時間通常有一年之差別(例如2023年3月發布對2022年全年之評分),下圖中百分制總分以報告發布年份為主,而自由度分類為評分時間為主(早期評分時間不一定是一整年)。

百分制總分(2003年起)

自由度分類(1973年起)

國家及地區排名

Thumb
   指「民主選舉」國家或地區
數據源自《2021年全球自由度報告》(涵蓋2020年度)[11]

本章節的排名數據來自《全球自由度報告》的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調查,每份報告涵蓋了前一年的相關數據及評級。

主權國家

更多資訊 國家 (2025), 選舉民主[12] ...
Remove ads

2024年以前

更多資訊 國家, 選舉民主 ...
Remove ads

屬地、有限承認國家及其他地區

更多資訊 國家 / 地區(2025年), 得分 ...
Remove ads

2024年以前

更多資訊 國家 / 地區, 2014年 ...

註:()內為所屬國家。

以前的條目

以上為Freedom in the World之前的條目。大多數地區在1978年報告中被納入,並於1977年被納入,最後一次被納入是在同年的2000年報告中。其他日期不同的地區如下所示。它們的排名基於其停止納入前的最終排名。

自由

部分自由

(1977–1979)

不自由

發展趨勢及分析

根據自由之家的調查報告,2016年出現自由度下降的國家中有四分之一在歐洲[19]

下列圖標展示了1973年至2021年期間,三種類別國家所佔比例的變化。

Thumb 1973年–2021年

  不自由
  部分自由
  自由

  民主選舉國家及地區
更多資訊 年份, 自由國家 ...
  • 備註:
  1. 年份指的是數據報告發布的年份,其數據涵蓋的是上一年度。
  2. 以上數據僅包含國家,不包括相關聯或有爭議的地區。

全球自由度報告的全世界影響力

全球自由度報告》經常性的被政治學家、新聞媒體、記者及政策制定者所大量引用;《華盛頓郵報》報導,自由之家被認為是最具權威性的,經常在外交政策討論中被引用[3]:586[22]:53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