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傳統村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傳統村落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在各地初步評價推薦的基礎上,經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評審認定並公示後予以公佈的傳統村落,目前已公佈六批共8155個村落[1]。

中國傳統村落的定義通常是指具有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社會或經濟價值,並且保留了較完整的傳統建築、村落格局及相關文化遺產的村落。根據中國國務院和相關部門的標準,以下是中國傳統村落的一些核心定義和特徵:[2]
- 歷史文化價值 村落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建設和發展承載了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特徵,反映出傳統的生活方式、民俗、宗教信仰等文化內涵。
- 傳統建築和格局 村落內保存了較完整的傳統建築,包含住宅、宗祠、寺廟、牌坊等建築物,並且村落的空間佈局、街巷設計等仍維持着傳統風貌。
- 文化遺產傳承 村落內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傳統手工藝、民間藝術、節慶活動、風俗習慣等,並且這些遺產仍在當地居民中傳承和延續。
- 與自然環境的和諧 傳統村落的建設通常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相協調,如依山傍水的佈局、利用自然資源的智慧設計等,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 獨特的地方特色 每個傳統村落都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徵,反映出不同地區的自然、社會、經濟和文化特色。
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的工作始於2012年,當時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等部門聯合開展了「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評定工作,旨在對這些村落進行識別、保護和合理利用。[3]
Remove ads
歷史
Remove ads
分省列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