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中國上海的研究機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英語: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家主要關注化學材料學等領域的專業研究機構[8][9][10],是中國科學院直屬正局級單位,其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正式創立於上海國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

快速預覽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曾用名 ...

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正高級科技人員108人,副高級科技人員202人[11]

Remove ads

歷史

1927年11月20日,蔡元培主持召開中央研究院籌備會議[12],會議通過了《中華民國大學院中央研究院組織條例》並決定優先籌備設立理化實業研究所等四個研究機構[13]。理化實業研究所分為物理組、化學組和工程組,主要關注基礎科學研究,但也包括實用的工程學[14]。1928年6月9日,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務會議在上海召開,蔡元培宣布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15]。院務會議之後不到一個月,理化實業研究所籌備工作即宣告完成。事實上,理化實業研究所正式成立之時就分為物理、化學和工程三個研究所,由周仁出任工程研究所所長[16]。起初三個研究所合設於上海市霞飛路899號辦公,後又一同搬至白利南路理工實驗館抗日戰爭期間,工程研究所遷往昆明。1945年更名為國立中央研究院工學研究所。1946年,工學研究所返回上海理工實驗館開展工作[17],鋼鐵研究部分留在昆明成為工作站[18]

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後,中國科學院開始接收中央研究院工學研究所[19][20]。1950年,中央研究院工學研究所改組為中國科學院工學實驗館,是中國科學院最初的15個研究所之一。1953年,改名中國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1955年開始籌建長沙分所,後獨立為中國科學院礦冶研究所。1959年,以研究所陶瓷部分為基礎組建中國科學院硅酸鹽化學與工學研究所

1966年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後,國防工業的科研、生產、建設等各方面也受到嚴重影響而趨於癱瘓[21]聶榮臻於1967年先後向中共中央提交了《關於軍事接管和調整改組國防科研機構的請示報告》和《關於國防科研體制調整改組方案的報告》[22][23]。根據批覆,國防科委提供具體的調整和改組方案,次年1月份開始執行[24]。1968年,硅酸鹽化學與工學研究所正式劃歸國防科委,改名「國防科委十六研究院第八研究所」。1970年,研究所復歸科學院,定名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化學與工學研究所[1][25]。1984年,研究所改名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Remove ads

研究領域

研究所設有關鍵陶瓷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原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功能晶體與器件全國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特種無機塗層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透明光功能無機材料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無機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和中國科學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等研究機構[26]。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期刊主要有《無機材料學報》和《npj-計算材料學》。

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培養點和多個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培養點。

研究成果

  • 碳纖維補強石英複合材料製備工藝[27]
  • 衛星、飛船等航天器無機溫控塗層[28]
  • 坩堝下降法工業生產鍺酸鉍(BGO)大單晶方法[29]
更多資訊 年度, 項目名稱 ...

歷任所長

硅酸鹽研究所歷任所長如下[30]

  • 周仁(1960年-1973年)
  • 嚴東生(1978年-1983年)
  • 郭景坤(1983年-1995年)
  • (1995年-1998年由常務副所長羅昆安主持工作)
  • 施爾畏(1998年-2000年)
  • 施劍林(2000年-2004年)
  • 羅宏傑(2004年-2012年)
  • 宋力昕(2013年-2022年)
  • 王東(2022年-)

參見

外部連結

註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