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

中國春節電視綜合晚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英語:CMG Spring Festival Gala),原稱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簡稱央視春晚總台春晚[1],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為慶祝農曆新年而於每年農曆除夕晚間舉辦的電視綜合晚會,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關注度最高的電視節目之一。央視春晚由1983年始正式公開舉辦,起初採用茶話會形式,1993年改為「盛典式」,主要以藝術形式進行政治宣傳,宣揚對過去一年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偉大成就[2]。2014年,央視春晚由央視「台長工程」升格為「國家項目」,規格定為中國國內文藝晚會最高級,地位與奧運會開幕式等同[3]

快速預覽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 CMG Spring Festival Gala, 別名 ...
Remove ads

2012年,節目獲健力士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上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4][5]

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6]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中國大陸絕大部分地方電視台均會實況轉播該晚會。

Remove ads

歷史

1956年紀錄片《春節大聯歡》

在中國大陸,廣義上的春節晚會歷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的電影《春節大聯歡》,該片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製作,以紀錄片形式拍攝,邀請各界著名人士參與,為中國大陸有影像記錄的第一場春節晚會。1960年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前身)再首次舉辦第一個春節聯歡晚會,也是首次在演播室演播的第一個綜藝晚會[7]

在1961年至1962年的文藝政策鬆動之時,北京電視臺共舉辦了三屆「笑的晚會」[7]

  • 第一次晚會全部節目為相聲
  • 1962年1月20日舉行第二次晚會,節目除相聲為主,還有話劇片段獨角戲、洋相和笑話戲劇節目。其是中國大陸首次電視直播的春節晚會,起用主持人,演播時首次採用茶座式方式,在現場的演員們分散圍坐,兼為現場觀眾及表演者,改變了以舞台為中心的傳統形式,並首次把小品表演搬上熒幕,被視為日後春節聯歡晚會的雛形[8]
  • 第三次着重表演,節目編排以小品表演做主而減少說唱

最後一次笑的晚會所編排的諸多小品獲得不少觀賞效果,但被當時一些觀賞評論抨擊「諷刺現實」或「為笑而笑」、「向小市民趣味討好」。三輪晚會結果遭受內部批評,從此亦銷聲匿跡,未能脫逃文革之厄運。[7]

1978年中央電視台(當時仍稱為北京電視臺)恢復春節聯歡晚會,但當時並未引起廣泛關注;1979年電視臺在春節期間錄影播出《迎新春文藝晚會》,引起一定反響。[7]1983年,中央電視台在除夕夜以現場直播形式舉行春節晚會,並定名為「春節聯歡晚會」,此後作為慣例延續下來。1986年起,廣電部禁止各地方台在除夕制播同類的晚會節目,央視春晚成為全國唯一能在除夕播出的電視春節晚會[9],同年起,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開始多語言轉播央視春晚。

1993年,央視春晚進行重大改革,由原來的茶話會形式改為「盛典式」,加強政治功能,「針對過去一年黨和政府的偉大成就,用藝術的形式進行宣傳」,並開始實行導演競標制[2]。每年春晚的籌備成為央視文藝節目部門的首要任務,晚會籌備期長達3-9個月不等。

2012年4月,春晚獲得健力士世界紀錄證書,認證為世界上觀眾人數最多的國內節目[10]

2014年,央視春晚由央視「台長工程」升格為「國家項目」,規格定位為中國國內文藝晚會最高級[11]

2019年,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於2018年3月正式組建成立,晚會正式名稱改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

Remove ads

製作

演出場地

更多資訊 年份, 地點 ...

1983年、1984年春晚的演出場地位於北京南禮士路的廣播大院演播廳,面積不到600平方米,由於場地過於狹窄,無法上演大型節目,1985年春晚大膽嘗試將主會場設於北京工人體育館,但由於設備及調度原因使直播效果欠佳,1986年春晚又搬回至廣播大院演播廳舉行。1987年隨着中央電視台遷址,春晚場地亦改至中央電視台彩色電視中心內的1000平米演播大廳,1997年,央視將其總部內一塊圓形的綠化用地改建為地下演播大廳,屋頂呈半球型網架設計,使用面積為1600平方米,高度達30米,直徑約50米,可容納近千名觀眾,其後被命名為中央電視台彩色電視中心一號演播廳,於1998年春晚正式啟用後成為現時央視春晚的專用演播廳。

1988年的春晚開始引入「分會場」的概念,在直播中穿插廣東四川黑龍江三個分會場事先錄製的節目和現場畫面。1989年的春晚在中國劇院設置分會場,穿插在主舞台節目的表演中。1996年的春晚設置了上海西安兩個分會場,首次實現了主會場和分會場實況直播,晚會中多個節目均由各會場連動共演,成為中國電視史上多會場跨地域晚會直播的一個里程碑。2002年的春晚在深圳世界之窗設置分會場,第二次進行異地直播,同時也是首次在室外進行直播。2015的春晚將語言類節目與歌舞類節目分離,語言類節目單獨在九號演播廳表演[12],在提升轉播效果的同時,也節約了搬運道具的時間[來源請求]。2016年,春晚時隔多年後重新啟用分會場,並依照「東西南北拜大年」的原則選取四地作為分會場。由於春晚直播時長限制,每個分會場只能截取其中幾個最具特色的節目在除夕當晚播出,完整版演出會以「春節聯歡晚會分會場節目展播」形式於春節期間在央視綜合頻道綜藝頻道播出。2017年至2019年的春晚均沿襲了此一設定。2020年春晚,僅在粵港澳大灣區港珠澳大橋白海豚島)及河南鄭州設分會場,因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為預先錄製形式[13]。2021年至2023年間,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及「乙類乙管」防控政策轉段影響,春晚不設立分會場,直到2024年恢復「1+4」模式。

總導演及主持

央視春晚在開辦初期,聘用的主持人多以明星為主。現時,央視春晚基本上由央視主持人主持。從數量上來看,1990年的春晚,只有趙忠祥一名主持,為歷年最少;而2000年的春晚則邀請了20名主持人,為歷年之最。朱軍為主持春晚次數最多的主持人(1997年至2017年,共21屆)。

更多資訊 屆次, 年份 ...
Remove ads

節目類型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春節聯歡晚會已經有着特有的節目流程和固定模式,從純粹的綜藝晚會上升為承載國家敘事及意識形態話語的重要載體。整台晚會持續四個半小時以上,節目安排在四十個左右,以語言類節目為主、歌舞類節目為輔,穿插魔術表演、雜技表演、武術表演、兒童舞蹈表演、體育舞蹈表演、少數民族歌舞、地方戲曲選段聯唱等環節,通常以《春節序曲》作開場曲,《難忘今宵》作為晚會結束曲。隨着制播技術的升級,近年央視春晚逐漸改以短片形式作開場。節目類型方面,相聲小品是春節聯歡晚會的主要內容,一般以生活趣事、社會現象、弘揚正能量、宣傳國家最新政策為題材,歌舞類節目則以舞美場面宏大為特色。各類節目需經過導演組由節目導向、效果方面進行的多輪審查,才能進入「帶妝帶觀眾大聯排」階段。「大聯排」一般在晚會直播前進行四至六輪,在直播前兩天進行的最後一次「大聯排」基本確定節目最終內容,並按正式流程錄製備播版本。

參演人員

春晚對一般演員的酬勞是象徵性質的,由人民幣一千元至數千元不等。目前已知價碼最高的明星王菲勞務費也不過5000元[20]。由於春晚的高關注度,許多原本知名度不高的演藝人通過這個舞台一舉成名,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明星,如張明敏陳佩斯朱時茂董文華費翔毛阿敏宋祖英毛寧趙本山宋丹丹劉謙小瀋陽等。

更多資訊 名次, 演員/歌手 ...
Remove ads

商業運作

春晚首次出現商業廣告是在1984年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零點報時時段,電視屏幕右上角時鐘圖案出現了山東鐘錶企業康巴絲的商標,自此開始了春晚的商業化征程。1985年春晚,為引入社會資金,央視連同中國工商銀行發售與彩票性質類似的「春節聯歡晚會贊助紀念券」,並在晚會中直接加插商業廣告,受到觀眾批評,自此春晚不再單獨設置商業廣告時段。由於春晚的性質及高關注度,春晚上的廣告植入便成為國內各商家的「兵家必爭之地」。多次參與春晚創作的電視導演甲丁曾透露「僅《新聞聯播》後到春晚開始前這一時段的廣告,就能夠養活一個小地方台一年」[21]。春晚的廣告也由單純的字幕貼片發展為主持人口播、春晚賀電、屏幕下方提示字幕、節目軟性廣吿植入、多屏互動等各種形式。從2003年開始,央視將春晚收益最高的「冠名權」和「整點報時」廣告以招投標形式出售。由於2010年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的植入廣告引發爭議,2011年央視春晚曾取消節目軟性廣吿植入。隨着新媒體發展,2015年起,央視與國內互聯網公司合作進行「春晚紅包」互動環節,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企業先後成為春晚獨家互動合作夥伴。

近年來,央視春晚與國內互聯網公司合作進行「春晚紅包」互動環節。在2015年的春晚中,騰訊首次與春晚合作,觀眾可使用微信「搖一搖」功能瓜分價值5億人民幣的微信現金紅包;2016年的春晚,阿里巴巴獲得春晚獨家合作權,以手機支付寶「咻一咻」及「集五福」形式送出8億紅包。但在2017年,前一年極富爭議的紅包活動從春晚上暫時消失,2018年,阿里巴巴再次奪得獨家合作權,觀眾可使用手機淘寶與春晚跨屏互動,同時瓜分總值6億紅包。2019年,百度成為央視春晚獨家紅包互動合作夥伴,觀眾可在直播期間通過百度客戶端參與瓜分9億紅包。2020年,快手短視頻成為央視春晚獨家互動合作夥伴,觀眾可在直播期間通過快手APP參與瓜分10億紅包。2021年,抖音成為央視春晚獨家互動合作夥伴,觀眾可在直播期間通過抖音APP參與瓜分12億紅包。2022年,京東成為央視春晚獨家互動合作夥伴,互動活動從1月24日持續到2月15日,觀眾可共瓜分15億紅包和物品[22]。2023年,五糧液成為央視春晚獨家互動合作夥伴,互動方式為通過央視頻分四輪抽取總價值上億的五糧液產品[23]

更多資訊 年份, 贊助商 ...
更多資訊 年份, 獨家互動合作夥伴 ...
Remove ads

制播技術

在鏡面形式方面,1983年至2012年春晚為4:3制式,2013年及之後春晚改為16:9制式播出,標清頻道在2013年至2015年期間採用信箱模式播出,2016年至今與高清頻道採用相同制式播出。從2008年春晚開始出現16:9制式版畫面比例,在原CCTV高清頻道(現體育賽事頻道)播出,但在播出4:3比例的畫面時屏幕兩側會有切邊。綜合頻道綜藝頻道(2012年)、中文國際頻道(1993年)、CCTV大富(1999年)在1993年至2012年為4:3切邊播出。2010年開始出現16:9制式版直播和重播版春晚、綵排版16:9制式春晚在其之前開始出現該比例的時候就同時開始出現,之後改為信箱模式,中文國際頻道英語頻道2015年起改為16:9制式[註 3]

在伴音技術方面,1983年至2012年春晚為單聲道制式,這也是當時中國電視普遍所採用的聲音制式,2013年及之後春晚改為杜比數字環繞聲制式播出,標清頻道則採用立體聲播出。現今春晚在央視自家頻道(CCTV-13除外)的直播和重播均提供杜比數字環繞聲信號,但是通過地方電視主頻道收看轉播的央視春晚則通常只有立體聲。

在字幕方面,1984年春晚,央視為個別歌舞類節目配備手寫歌詞字幕,自1985年春晚起,在直播期間,歌舞類節目啟用電腦排版的簡體中文字幕(1996年及以前在屏幕底部居中顯示,1997年至今改為左對齊顯示);而在晚會重播時(包括歌曲和語言類節目)才會在其下方配上現代標準漢語字幕(字體為央視頻道常用的字體),此前重播的晚會所有內容(包括主持人的台詞)均有字幕,近年來逐步取消,改為僅在歌曲和語言類節目使用。自2010年起至2023年(2014年除外),春晚歌舞類節目字幕使用氈筆黑字體;2024年,春晚歌舞類節目改為方正體字幕。

Remove ads

播出平台

更多資訊 播出日期, 播出時間 ...

註:除央視第一四套節目外,以上列表為逢年通常參與轉播或重播的平台,但可能並非每年均有參與轉播或重播,或重播安排時間可能有變化;而非固定的轉播或重播平台、重播時間的,參見各屆春晚條目。

Remove ads

地方轉播情況

中國內地的大部分省級衛星頻道和地方電視台主頻道在當晚同步轉播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部分地方電台頻率也會同步轉播央視春晚的電視伴音。在港澳地區,由已落地的綜合頻道港澳版(由香港亞洲電視/港台電視33澳廣視以免費電視頻道形式轉播)負責轉播,澳廣視由2013年起獲安排在旗下頻道(澳視澳門台,後改為澳視高清台/澳門綜藝頻道)同步轉播,香港無線電視奇妙電視則從2021年起獲安排在旗下頻道(現時一般為TVB Plus香港國際財經台)同步或延時轉播。

由於《春節聯歡晚會》屬於央視自有版權節目,因此春晚亦不存在地方台強制同步轉播的現象,並非所有電視台都會完整轉播央視春晚,地方台也須向央視簽訂書面授權方可轉播晚會。自2014年巴西世界盃開始,央視就加強了自有版權節目的保護,其中要求地方台授權轉播春晚時不得以任何形式遮蓋央視台標[註 6]。由於近年來央視春晚的網絡傳播權採取授權形式(未獲得授權的不得播出),因此通過網絡直播的大部分地方電視台衛星頻道和地面主頻道在轉播春晚時,如使用對應官方客戶端觀看的,則會以宣傳片屏蔽,回看同理。

此外,過去《春節聯歡晚會》直播結束後,會有各地衛視或地面頻道錄製該節目在春節期間安排重播,以及會在相聲小品等專題節目引用央視春晚的畫面。從2015年開始,央視自有版權保護的協議條件當中,亦同樣要求地方台轉播春晚時不得在中途插播節目和廣告,以及不得拆分作為節目素材供自己使用和給第三方使用。而在2017年,因北京衛視為省級電視台享有政策照顧兼廣電總局要求無償傳送的衛視頻道,故北京衛視在除夕凌晨轉播完春晚後,獲央視授權安排重播,且錄製央視綜合頻道高清版節目帶,2021年起取消該安排。

Remove ads

海外傳播情況

1993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起,中央電視台通過衛星同步向海外直播。2015年2月初,在中央電視台舉行的春節聯歡晚會海外推介會上,中央電視台首次宣布啟動在國際網絡的對外直播[27]。2015年2月12日,2015年中央電視台春晚宣傳片首次亮相美國紐約時代廣場[28]。2015年2月18日晚(即從2015年起逢除夕夜),中央電視台在國際主流社交網絡平台Twitter(@CCTV_America),Google+(CCTV News)及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29]上同步直播了2015年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並隨即引發輿論的關注與熱議[30]

廣告及整點報時

在春晚播出前,中國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內地版)綜藝頻道國防軍事頻道農業農村頻道中文國際頻道(僅限亞洲版)[b]通常會從19時50分左右(即春晚貼片廣告時段)開始並機(含20時整點報時),一直到春晚結束後的廣告時段為止。而央視綜合頻道(港澳版)則在春晚開始之前播放紀錄片(節選)及CCTV-1頻道呼號(2019年[31]、2021年[32])或中國夢主題歌曲展播MV(2020年[33]),不播出20時整點報時。少兒頻道則一直到春晚開始時切入節目畫面,且在春晚結束後休台。

政治意義

春晚具有明顯的政治性質,雖然表面上是慶祝活動,而不是傳播政治議程,但無可避免地帶有政治色彩。如1990年中國國家領導人江澤民和李鵬就出現在節目中,並發表講話表達了對未來良好的祝願,這個時長六分鐘的現場直播片段是國家領導人在其歷史上參與該節目的唯一例子。[34]隨着觀眾的增長,該節目成為具有國家意義的儀式化事件,帶有濃厚政治色彩的節目開始出現,國家對其製作的參與度也越來越高。通常春晚的某些部分會專門用來慶祝前一年的國家的成就和對來年重大事件的預演。具官方媒體報導,宣部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主要官員也會在晚會綵排期間到場監督製作[35]。大公報在評論春晚這些年的政治演變時說,春晚已經從「年終茶話會」演變成「帶有政治宣傳的大會」。[36]人民解放軍每年都會出現在該節目的節目中,通常以歌曲的形式出現,但有時也會出現以軍事為主題的小品喜劇。 許多晚會的知名歌手都有解放軍文工團背景,包括閻維文、宋祖英、董文華和彭麗媛。

評價

正面評價

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趙子忠評價稱,中國的春晚,是全球當代文化中的精品。他在評論中表示「試想如果我們的春晚能堅持100年,點點滴滴記載着中華民族的前行腳步,該是世界東方多麼寶貴的文化瑰寶[37]。」

作家馮驥才曾表示,「每年大家都給春晚挑毛病,但如果哪一天春晚不辦了,大家一定會感到失落。」「除夕夜看春晚已成為中國人的新年俗。」[38]

負面評價

自從1983年央視首次播出春節聯歡晚會以來,有關春晚的爭議與批評之聲就不絕於耳。由於春晚是中國大陸最具影響力的電視節目之一,在全球海外華人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故與春晚有關,或者在春晚舞台上出現的各種爭議性事件,備受社會的高度矚目。這些爭議與批評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了意識形態政治色彩對外交往、節目編排與調動、節目類型多樣性、商業與廣告化、地域與種族歧視、社會地位歧視、動物保護主義假唱風波、抄襲、社會道德科學倫理等多個熱點話題,涵蓋了語言類節目(小品相聲)、歌曲舞蹈魔術等多種藝術形式。[34]

收視率

央視春晚至創辦以來一直是中國年度關注度最高、收看人數最多的晚會節目。根據CSM及央視公布的的春晚收視數據,21世紀以來春晚收視最高的一屆為2010年虎年春晚的38.26%(全國並機直播頻道收視總和)。但是春晚的收視率一直呈現「北熱南冷」的態勢,以2008年央視春晚為例,根據AGB尼爾森媒介研究的數據顯示,相比較北方市場而言,南方地區觀眾則並不熱衷春晚節目。[39]

更多資訊 年份, 電視收視率(含轉播) ...

數據來源:2001-2008年數據採用CSM《CCTV春晚收視14年》[62],2009年以後採用每年央視公開數據。

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評選

1990年央視春晚開始,中央電視台主辦的《中國電視報》組織評選「我最喜愛的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節目」,1992年起舉行頒獎晚會,2001年起頒獎晚會與元宵晚會合併舉辦,2012年後取消評選[63]

更多資訊 年份, 贊助商 ...

相關節目

為了滿足廣大戲曲愛好者的需要,1991年起,中央電視台在原春節聯歡晚會基礎上開辦春節戲曲晚會,安排於除夕夜當晚21:00在綜藝頻道播出,戲曲頻道開播後,亦會與綜藝頻道同步播出,2011年起綜藝頻道不再播出[註 7]。針對春節聯歡晚會歌舞類節目偏少的問題,1994年,中央電視台推出春節音樂·歌舞晚會,後定名為春節歌舞晚會於除夕夜當晚20:30在央視二套播出,在除夕夜曾經一度出現央視「三台春晚同台競技」的現象,與傳統的春節聯歡晚會不同的是,後兩台晚會是錄播形式,且籌備期及晚會時長較春節聯歡晚會短。自從2010年春節歌舞晚會停辦、春節戲曲晚會其後調整至大年初一播出,春節聯歡晚會成為今後央視唯一在除夕夜播出的大型晚會。

自2001年起,中央電視台元宵晚會與「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評選頒獎晚會」合併舉辦後,當年的春晚劇組開始同時承擔元宵晚會的籌備工作,並在每年大年十三前後完成錄製。由於跟春晚共享同一製作班底,元宵晚會也被稱為央視春晚的「姊妹晚會」。按照歷年慣例,由於超時等各種原因未能在當年春晚登場的部分節目,會在其後的元宵晚會中亮相。

1990年開播的《綜藝大觀》是一個標本式的電視文藝晚會欄目,延續了春晚的主要風格,可以看作是日常版、微縮版的《春節聯歡晚會》。自開播以來,培養了倪萍周濤曹穎董卿等一大批出類拔萃的春晚主持人。節目內容編排與春晚一樣一直是五花八門,歌舞、小品、相聲、魔術、雜技,一應俱全,儼然採用的是「小型春節晚會」你表演我觀看的藝術傳播形式。有觀點認為「春晚其實就是綜藝大觀推出的一個子節目,如今綜藝大觀已停播但是春晚到現在還是可以播出並且經久不衰​」。[來源請求]

2005年起,中央電視台綜藝節目《星光大道》獲勝的選手可直接獲得次年春晚的演出機會。2010年9月起,綜藝頻道開辦《我要上春晚》節目,節目優勝者將獲得春晚參演資格。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