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肚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九肚山
Remove ads

狗肚山(英語:Kau To Shan,又名Cove Hill),部分土地雅稱九肚山[註 1],古稱龍窩[1],是香港一座山峰,位於新界沙田區火炭之西北,海拔399米。

快速預覽 狗肚山, 最高點 ...
Thumb
火炭近九肚山的住宅
Thumb
自2011年起,政府於新九肚的麗坪路(沙田第56A區)推出8幅地皮,並已建成低密度豪宅區
Thumb
水泉澳邨向東北方眺望,從前方的富豪花園御龍山銀禧花園到遠方的新九肚一帶。

狗肚山東部山腰位置雅稱「九肚山」[2],在清朝期間已有原居民居住。鄉村旁邊的土地在1970年代成為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現稱香港賽馬會)興建沙田馬場而設立的挖泥區。挖泥區現變成兩個主要地區:1980年代發展的傳統九肚山地區及2000年代發展的新九肚山地區。此地點為新界東部傳統的豪宅區,以低密度的洋房及私人住宅為主。

狗肚山是新界的士的經營範圍界線,新界的士不能駛經九肚山路往九肚山[3],以及不能駛經駿景路火炭[4]

Remove ads

屋苑

九肚山

Thumb
紅橋小築

九肚山地區前身為賽馬會為填築沙田馬場而設立的挖泥區,隨着馬場在1978年啟用而關閉,交予政府,規劃作低密度住宅,並於1979年起陸續推出拍賣;其時,九肚山地區亦有「沙田渣甸山」之稱[5]

傳統九肚山地區大部分屋苑都是依附區內兩條主要幹道,一條是由北向南的九肚山路,而另一條則是由東向西的馬鈴徑馬樂徑

  • 駿發山莊
  • 寶松苑
  • 寶柏苑 一期、二期
  • 松柏苑
  • 晧朗山莊
  • 寶翠小築
  • 南莊苑
  • 紅橋小築:「玩具大王」蔡志明住所,靠近中文大學崇基學院[6]
  • 沙田小築

新九肚

新九肚與傳統的九肚山區域一樣,前身都是挖泥區,亦在1978年停止開採[7],至翌年完成平整工程[8];但新九肚發展則較遲。而在1982年初至2003年間,新九肚的玖瓏山及富豪·山峯用地,曾長期用作臨時儲物用地,而較高位置的用地則一直丟空[9]

1998年,政府開始擬議發展同樣是前挖泥區的沙田52區(今水泉澳邨)及沙田56A區(新九肚),並在新九肚進行前期斜坡修繕工程,翌年完工。但由於亞洲金融風暴,樓市大跌,此兩項工程要到2002年才交上立法會通過,2003年才動工。兩項工程歷時六年,於2009年完工,而新九肚新建道路則命名為麗坪路,同時通車。而自2011年起,政府於新九肚推出共9幅地皮,規劃作低密度豪宅區;而新九肚第一個發展項目玖瓏山,已於2015年完工。而直到2017年尾,新九肚山頂將同時有4個新盤同時獲批入伙及開售。

鄉村

Thumb
馬料村
  • 九肚村羅姓原居民鄉村,羅氏太公羅日興於清朝乾隆年間由廣東省興寧縣南遷,先居於樟樹灘,後向山上發展,乃搬至現址定居,原名「龍窩」,改名「狗肚」,後以「狗」不雅,再改用「九」代之。康有為次女康同璧丈夫羅昌是九肚人士,曾任北京大學國立北平師范大學教授。
  • 馬料村:正名為「馬嫽」(Ma Liu),客家話Liu有休息,作樂的意思,即「馬在休憩」,因為村後有山,而山峰則為平地,每當朝廷官員路經此地,必下馬稍作休息,於是村民稱該處為「馬嫽處」,其後被誤傳為「馬尿」(Ma Niu)。兩姓人家聚居,劉氏由落路下分支至此,而邱氏則源自赤坭坪
  • 長瀝尾村溫姓客家鄉村,與馬鞍山「溫家村」溫氏同源,同是來自廣東省梅縣。十多年前,因舊屋多已塌下,村民大多搬到山下甚至區外居住,成為人跡罕見的破舊廢村。

學院和學校

氣候

更多資訊 九肚山 (399m), 月份 ...
Remove ads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