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平區

中国广东省汕头市下辖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平区
Remove ads

金平區中國廣東省汕頭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廣東省東南部。金平區是中共汕頭市委汕頭市政府所在地,是汕頭市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和重要的工業、科技基地,區政府駐金砂中路50號。

快速預覽 金平區, 國家 ...

金平區是汕頭市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汕頭經濟特區的重要門戶。金平是汕頭「百載商埠」的發祥地,有充滿文化韻味的小公園老埠、風光旖旎的牛田洋,又有被譽為「近現代史中國社會一個縮影」的溝南許地,名勝古蹟眾多的桑浦山。

Remove ads

歷史

金平區於200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是由原升平區金園區以及原達濠區礐石街道潯洄居委、龍湖區龍溪路以北區域組建而成。為汕頭老城區,也是汕頭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金平區是汕頭市區的發祥地,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明朝廷置蓬州守御千戶所於此,始有城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於此築沙汕頭炮台,沙汕頭之名由此起,後漸漸演變為「汕頭」之簡稱。咸豐年間汕頭開埠後,這裏開始發展成為有一定規模的城鎮,並於民國10年(1921年)汕頭成立市政廳後成為汕頭市行政駐地至今日。

金平區之名源於合併成此區的兩個原市轄區,即金園區、升平區各取一字。

民國10年(1921年)4月16日,汕頭設市政廳時今金平區地域分屬汕頭市第一、二、三、四區及澄海縣第三、八(部分)、九區,後崎碌被劃出為第五區。民國36年(1947年),華塢、龍眼、長廈、新湖、陵海、潯洄等地在區劃勘定中劃歸汕頭市。1951年9月19日及1952年10月13日兩次政區縮編後歸屬汕頭市第一、二、三區及澄海縣第六、七區。1955年2月21日,汕頭市第一區改稱安平區、第二區改稱同平區、第三區改稱公園區。1958年3月28日至1965年1月6日,今金平區此前非屬汕頭市部分劃歸汕頭市郊區。1967年3月,安平區改稱紅旗區,同平區改稱紅陽區,公園區改稱紅衛區,直到1979年9月恢復。1980年6月26日增設金砂區,1991年9月14日中心城區調整為龍湖、金園、升平、達濠四區,直至2003年調整為現行行政區劃。

2000年7月15日凌晨4時,金平區汕頭迎賓館發生火災,共有五人死亡、三人受傷[2]。因為起火地點是中紀委長期駐紮辦案的2號樓,火災死者有兩人為在汕頭查案的廣東紀委幹部,社會廣泛懷疑這是相關利益集團勾結黑社會報復殺人縱火[3]

Remove ads

地理位置

金平區西北與揭陽市揭東縣接壤,北鄰潮安縣,南臨汕頭港,東以梅溪—鷗下海鷗路——樂山路—東廈北路—嵩山北路—汕汾路—天山路—科技北一街—科技西路—科技北二街—華山北路—龍溪路—金環北路—金環南路—海濱路(止於華僑公園西)一線為界接龍湖區,東南部的牛田洋將潯洄社區與金平區的其餘部分分隔開,與潮陽區於此隔海相望。

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金平區常住人口為777024人。

旅遊

Thumb
汕頭小公園亭

行政區劃

Thumb
金平區行政區劃圖

金平區下轄12個街道辦事處[4]

石砲台街道、​金砂街道、​東方街道、​大華街道、​廣廈街道、​岐山街道、​鮀蓮街道、​鮀江街道、​月浦街道、​小公園街道、​金東街道和​光華街道

交通

公路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