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唐山市
中國河北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唐山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所轄地級市、省域中心城市[2],工業基地和港口城市。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1月19日) |
唐山市位於河北省東部、華北平原東北部,地處環渤海中心地帶和通往東北地區的交通要道,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東隔灤河與秦皇島市相望,西與天津市毗鄰,北與承德市接壤[3],市人民政府駐路北區西山道3號。
唐山近代的興起發端於19世紀70年代後期晚清洋務運動中唐廷樞設立的開平礦務局,煤礦的繁榮促成唐山地區近代工業的興起和人口聚集。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發生強烈地震並波及周邊,史稱「唐山大地震」,震後唐山市經歷了長期的重建。2005年,隨着首鋼搬遷至唐山,唐山開始大規模填海造陸開發曹妃甸區。
唐山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重工業城市,鋼鐵、煤炭、原油、陶瓷、化工等產業發達,享有「鋼城」「煤都」「北方瓷都」之稱。同時,它也是京津冀城市群重要的沿海開放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4],鐵路、高速公路縱橫交織,唐山港貨物吞吐量位居全國前列[5]。
唐山物產豐富,北部山區盛產板栗、核桃、蘋果、紅果等乾鮮果品,中部平原是玉米、小麥、水稻、棉花、蔬菜、花生等糧食與經濟作物主產區,南部沿海漁業、鹽業、油氣資源豐富,是全國海鹽產量最大的長蘆鹽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唐山還是評劇的發源地,境內遵化市的清東陵為世界文化遺產。
Remove ads
名稱
「唐山」作為地名的由來,有多種說法。
- 紀念「唐廷樞」說:
開平礦務局的興辦與發展,被認為與「唐山」地名的形成直接相關。清朝光緒四年(1878年),唐廷樞在灤州開平鎮(今唐山市開平區)設立開平礦務局,在距開平西南二十里的唐山(今大城山)以南以西方技術開採煤炭,並修築鐵路、開辦工廠,帶動當地人口增長和工商業繁榮。「唐山」遂逐漸用以指稱南麓喬家屯一帶興起的工礦聚落。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已有「唐山集」之稱。《灤州志》卷八〈封域中·市鎮〉載:「新設:唐山集。城西南一百二十里新設煤礦鐵路,外商輔輳,市肆紛闐,四九日集。」
唐山鎮設立的確切時間暫無直接史料,早期市情資料稱光緒三年(1877年)設喬屯鎮,光緒二十四年改為唐山鎮。據唐山市地方志辦公室記載,唐山鎮初為「廣東村」,因開平煤礦開採,唐廷樞自原籍廣東以及福建、山東等地招募技術工人聚居礦區附近,形成較大聚落,由礦務局直接管轄。光緒十八年(1892年)唐廷樞去世後,礦務局為紀念其功績,將廣東村改名為唐山鎮。光緒二十年(1894年),礦務局在擴大界址的基礎上建立豐灤唐山鎮(區域分屬豐潤縣與灤州兩地管轄),成為唐山城市行政區域的雛形[6]。《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1931年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印行)亦載:「唐山鎮本名廣東村。」
- 「山名」說:
「唐山」原為山名,即今市區路北區境內的大城山(20世紀30年代為區分而改現名),與中國別稱「唐山」無關。大城山原名唐山,一般認為得名於後唐時期。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刊《灤州志》記載:「唐山在亮甲山西二里,周回數里,復嶺重崗。其東麓則陡河縈帶,有流泉十數道注之。相傳後唐李嗣源曾屯兵於此,立石城二百餘丈,基址尚在。又後唐姜將軍斬蛟有功,葬於此,後人建廟祠之。山以唐名,實由於此。」同書卷九〈封域下·邱墓〉載,後唐姜將軍鎮碣石石城時斬蛟濟民,死後葬於山嶺,元至元年間曾重修廟觀。但碑文所述,《永平府志》(清康熙五十年刊)予以質疑,認為此地自後唐天成初即屬契丹,清泰年間不應屬唐,碑記或不足信。
- 「屯兵」說:
相傳唐山得名於唐太宗東征高句麗途經此地並屯兵,但史書無確證,史學界普遍認為不足採信。不過,明萬曆版《永平府志》卷二〈津粱〉記載「唐山橋在州(灤州)西一百里,唐太宗建」,仍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Remove ads
歷史
今唐山轄境,商朝時屬孤竹國。春秋時期東部、北部為山戎、肥如、令支之地,西部為燕國、無終之土。戰國時期為燕地。秦朝時屬遼西郡和右北平郡。西漢時為幽州右北平郡和遼西郡地。東漢時東部為幽州遼西郡海陽、令支、肥如3縣之地,西部為幽州右北平郡無終、徐無、俊靡、土垠4縣之地。西晉改右北平郡為北平郡,以徐無為治所,與遼西郡同屬幽州。公元386年,鮮卑人拓跋圭建立北魏,設平州,治所設在令支(今遷安),轄遼西和北平兩郡。隋朝時分屬冀州北平郡盧龍縣和漁陽郡無終縣。唐朝時為河北道平州、薊州之地。五代後梁時陷於契丹,遼國時屬南京道。後唐李嗣源曾屯兵於此[7]
金國時為中都路平州、灤州、薊州所分。元朝時屬中書省直轄的「腹里」(指元大都及周邊地區),為大都路薊州和永平路轄境。明朝時屬京師(北直隸)順天府薊州和永平府。清朝時屬直隸省永平府和遵化直隸州。

清光緒年間,直隸永平府灤州開平鎮西南20里的唐山(今大城山)以南喬家屯村一帶,隨着開平煤礦的開採和唐胥鐵路的建成通車,逐漸形成新興的工礦聚落集鎮。
晚清洋務運動興起,清政府批准試辦新式煤窯。光緒二年(1876年)11月,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委派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到直隸永平府灤州所屬開平鎮踏勘煤鐵礦。光緒四年(1878年)7月,唐廷樞在開平鎮正式設立開平礦務局,不久即在喬家屯村附近用西方法鑿井開礦採煤[8]。光緒七年(1881年)秋,開平煤礦正式投產,很快搶佔天津的「洋煤」市場,被當時的《益聞錄》稱為「中國第一佳礦」[9]。為解決運煤問題,開平礦務局於1881年修築了由唐山至豐潤胥各莊全長約二十華里的鐵路,即唐胥鐵路,是中國人自建的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1889年,唐廷樞又在唐山南麓創建了唐山細綿土廠(水泥廠),後發展成為民國時期著名民族企業啟新洋灰公司[10]。
1880至1886年間,開平礦務局陸續買下喬家屯周圍740畝土地,建設工廠廠房、辦公及住宅等設施[11]。開平礦務局的興辦和發展帶來開平鎮唐山喬家屯一帶人口增加、工礦聚落形成和工商業繁榮,成為唐山城市的起源。喬家屯原為人口寥寥的村落,唐廷樞從廣東招募了第一批技術工人。隨着煤礦生產規模擴大和唐胥鐵路建成,廣東人因鄉友相繼來此,形成較大規模的「廣東村」,該村由開平礦務局直接管理。光緒十八年(1892年),唐廷樞逝世,開平礦務局為紀念他,將廣東村改名為唐山鎮,成為唐山市正式名稱的開端。

光緒二十年(1894年),開平礦務局在擴大界址基礎上建立豐灤唐山鎮,形成唐山市行政區域的前身。至19世紀末,唐山以新興工礦聚落和周邊村落構成,人口逾三萬,華洋雜居,移民雲集,商業繁榮,成為灤州、豐潤地區最大的經濟中心[12]。
民國二年(1913年)2月,灤州改稱灤縣,唐山鎮隸屬於灤縣第八區。民國十四年(1925年)6月,北京臨時執政府下令於直隸省部分城鎮實行「市自治制」,擬設立唐山市,區域以唐山鎮為準,但因故未實施。20世紀二三十年代,唐山已形成以開灤煤礦、鐵路工廠、啟新洋灰公司、華新紡織廠為骨幹的近代工業體系。1931年,河北省政府批准將灤縣喬屯、豐潤縣老謝莊等12村劃為唐山特種公安局管轄,稱豐灤唐山鎮,教育和稅務權仍分屬兩縣。1938年1月,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設立唐山市,成為冀東地區中心城市。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國民黨軍隊接管唐山。1946年4月,河北省政府委員會明令唐山設市。
Remove ads

1948年12月12日,解放軍佔領唐山,成立軍事管制委員會。1949年6月,軍事管制委員會改組為唐山市人民政府。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唐山市為河北省轄市,下轄第一區至第十二區。1958年4月,唐山市劃歸唐山專區領導,降為專轄市。同年8月,唐山專員公署由昌黎縣遷至唐山市。1959年6月,唐山專署與唐山市人民委員會合署辦公。1960年4月,唐山專區撤銷,其所轄市縣劃歸唐山市,唐山市改為省轄市。1961年5月,唐山專區恢復,唐山市再次成為專轄市。1968年1月,唐山專區更名為唐山地區,唐山市為地轄市,市人民委員會改稱市革命委員會。文化大革命期間,196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陳伯達在唐山發動政治清洗,造成約8萬人受迫害,近3000人死亡。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唐山大地震,城市大部分被毀。1978年3月,唐山市恢復為省轄市。1982年,國務院批准唐山為較大的市,開始具備地方立法權[13]1983年3月,唐山地區撤銷,實行市管縣體制,將豐潤、豐南、灤縣、灤南縣、遵化、遷安、遷西縣、玉田縣、唐海9縣劃歸唐山市,將撫寧、昌黎、盧龍、樂亭4縣劃歸秦皇島市。同年5月,樂亭縣由秦皇島市劃歸唐山市。1984年12月,唐山市被列為全國13個「較大的市」之一。1991年,唐山市舉辦第二屆城市運動會。1992年2月,遵化縣撤銷,設立縣級遵化市,由唐山市代管。1994年4月,豐南縣撤銷,設立縣級豐南市。1995年1月,東礦區更名為古冶區。1996年10月,遷安縣撤銷,設立縣級遷安市。

2002年2月,豐南市撤銷,設立豐南區;豐潤縣和唐山市新區撤銷,合併設立豐潤區。2005年,首鋼集團開始陸續搬遷至唐山曹妃甸。2007年5月,中石油宣稱在唐山勘探到冀東南堡油田帶動大規模投資建設,但事後被證實是蔣潔敏業績注水的騙局[14]。2012年7月,唐海縣撤銷,設立曹妃甸區。2018年9月,灤縣撤銷,設立縣級灤州市,由唐山市代管。2022年6月,唐山市發生一起燒烤店故意傷害事件,案件背後牽涉出涉惡勢力犯罪及其保護傘[15][16],導致唐山市的全國文明城市稱號被撤銷。2022年12月30日,京唐城際鐵路開通運營。
Remove ads
地理
唐山位於華北平原東北部、環渤海中心地帶,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東隔灤河與秦皇島市相望,西與天津市接壤。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7°30′—119°19′、北緯38°55′—40°20′之間,東西寬約130公里,南北長約150公里,總面積14,341.47平方公里。市中心區位於全境中西部,東距秦皇島約125公里,南距渤海約40公里,西南距天津約108公里,西北距北京約154公里,距石家莊約366公里。

唐山地區北部為燕山沉降帶,南部為華北坳陷帶,按地貌單元分為北部低山丘陵區、中部山前洪積、沖積平原區和南部濱海平原區。全境地勢北高南低,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北部山地海拔高度一般為50~600m,最高點為遷西縣北部的八面峰,海拔為842m;中部山前洪積、沖積平原海拔50m以下,地勢平坦;南部和西南部為濱海鹽鹼地和窪地草泊,海拔為1.5~10m。
流經唐山境內的河流有70條,主要是灤河、冀東沿海和北三河三大水系。灤河水系主要包括灤河、青龍河、澈河、長河、橫河和清河;冀東沿海水系主要有陡河和沙河,在唐山境內單獨入海的有溯河、小青龍河和雙龍河等;北三河水系主要由北運河、薊運河和潮白河組成。全境多年平均徑流深108.5mm,其中山區178.5mm,平原區65.5mm。
唐山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類型,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春季多風少雨,蒸發量大,空氣乾燥,回暖快;夏季多東南風,炎熱多雨;秋季多晴好天氣,降溫快,風速小;冬季盛行西北風,寒冷乾燥。全年平均氣溫12℃左右。降水量集中在6~8月份,常有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660mm;一般初霜期在十月中旬,終霜期至次年四月份,無霜期158~205天。
Remove ads

唐山礦產資源豐富,主要包括煤、鐵、金、石灰岩、白雲岩、石油和天然氣等。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古冶、開平、豐南、路南、路北、玉田等區縣,開灤煤礦至今已有百餘年開採歷史。鐵礦集中分布於遷西、遷安、遵化、灤州等地,是全國七大鐵礦產區之一[18];金礦則主要分布在遷西。
唐山大陸海岸線長近230公里[19],沿海地帶港口密布,島嶼、灘涂、漁業、鹽業及油氣等海洋資源豐富。全市森林覆蓋率在2017年達到37.2%,擁有7個國家森林公園和省級森林公園。水資源同樣充沛,20世紀80年代建設的引灤入津工程,將灤河上游潘家口水庫和大黑汀水庫的水引入天津市,有效緩解了天津缺水問題。
唐山作為中國重要的重工業城市,長期面臨嚴重的環境問題。煤炭、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的高強度生產帶來了大量的大氣污染物,尤其是細顆粒物(PM2.5)和二氧化硫,導致空氣質素一度較差。工業廢水和固體廢棄物的排放也對當地的水體和土壤造成了污染。同時,長期的礦產資源開採引發了地面沉降和生態破壞,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水資源也比較緊張。
近年來,唐山市關閉和整頓了不少高污染企業,開展了大規模的綠化和生態恢復工作,提升了森林覆蓋率和城市綠地面積。但由於工業基礎龐大,污染治理仍面臨不少挑戰,特別是在工業集聚區,環境壓力依然較大。
政治
根據《中國共產黨黨章》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由中國共產黨唐山市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中國共產黨唐山市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在唐山市的領導機關;中共唐山市委在中國共產黨唐山市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執行中國共產黨河北省委員會的指示和中國共產黨唐山市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唐山市的工作,定期向中共河北省委報告工作;唐山市人民代表大會是唐山市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唐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唐山市人民政府是唐山市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是唐山市國家行政機關,對唐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和河北省人民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唐山市委員會是唐山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行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
目前中共唐山市委(十一屆)書記為張成中,市人大常委會(十六屆)主任為李治義,市政府(十六屆)市長為田國良,市政協(十三屆)主席為蘇鐵成;其中市委書記一職因兼省委常委而為省部級副職,其餘均為廳局級正職。
唐山市監察委員會於2018年2月正式成立。唐山市監察委員會是由唐山市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並向其負責的國家監察機關,與中國共產黨唐山市紀律檢查委員會機關合署辦公,機構規格為副廳局級。

唐山市現轄7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共14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
另設5+1個直屬功能區:
- 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2年成立,2010年升格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河北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1993年成立,省級經濟開發區)
- 河北唐山蘆台經濟開發區(2003年成立,省級經濟開發區)
- 唐山市漢沽管理區(2003年成立,縣級行政管理區)
- 唐山國際旅遊島(2011年成立,2018年被評為省級旅遊度假區)
- 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2020年5月正式納入唐山市委、市政府管理序列)
經濟

唐山是具有百餘年歷史的工業城市,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之一,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和「北方瓷都」[29]。1877年建成中國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唐山至胥各莊)及配套修車廠(今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並興辦開灤煤礦、首座耐火材料廠和當時全國最大的水泥廠。唐山是中國衛生瓷和工業瓷最大生產基地,開灤煤礦為國內焦煤產量最高的煤礦。
唐山市已形成鋼鐵、能源、建材、化工、機械、陶瓷等支柱產業,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29]。2010年,習近平在唐山提出建設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環渤海新型工業化基地和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30]。
201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5442.41億元,居河北省首位,比上年增長11.7%;人均生產總值71,626元(約11,090美元),為全省平均的兩倍。
唐山工業起源於晚清的洋務運動。1876年,直隸總督李鴻章派唐廷樞在冀東勘察煤鐵資源;1878年成立開平礦務局,1881年唐山煤礦投產,成為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煤礦,帶動鐵路、水泥、陶瓷、機械等產業興起。1881年建成中國第一條自主設計施工的鐵路——唐胥鐵路,並與京奉鐵路相連,形成北方重要交通樞紐。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唐山相繼出現中國第一座機械化水泥廠(啟新水泥廠)、第一座機械化陶瓷廠和第一批標準化機車車輛製造企業,奠定了近代工業基礎。
20世紀30年代,唐山工業規模初具,但因戰亂及經濟衰退陷入困境。此時期,工人運動頻發,如京奉鐵路大罷工、開灤五礦同盟大罷工等,對中國勞工運動史產生影響。1948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開灤煤礦等大型廠礦,官僚資本企業收歸國有,隨後推行公私合營政策。1950年代,唐山工業迅速恢復並擴張,1957年工業總產值較1952年增長近一倍。
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國工業受到衝擊,唐山亦受影響。1968年開灤煤礦產量回升,佔全國煤炭總產量的六分之一。1970年代,煤炭、鋼鐵等行業持續增長,但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遭受重創,全國支援下至1977年基本恢復生產。
改革開放後,唐山成為中國重要的能源、鋼鐵、建材生產基地,形成鋼鐵—煤炭—電力—建材—化工等完整產業鏈。進入21世紀,依託唐山港和曹妃甸開發區,鋼鐵、港口物流、裝備製造等產業升級。大型企業包括開灤集團、唐山軌道客車公司、唐鋼集團、冀東水泥、三友化工、開元電器等。2008年,時速350公里的「和諧號」動車組在唐山下線,刷新多項世界紀錄。
工業化也帶來環境污染、資源消耗等問題,唐山自2010年代起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
- 唐山曹妃甸經濟技術開發區
- 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曹妃甸綜合保稅區
交通
唐山地處華北地區通往東北地區的交通要道,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之一。境內鐵路、公路交織成網、四通八達,目前已實現縣縣通高速和京津唐1小時經濟圈。隨着津秦客運專線的通車、京唐城際鐵路的開工建設,將與京津形成「半小時」經濟圈。唐山港「一港三區」(京唐港區、曹妃甸港區和豐南港區),是中國北方地區性重要港口,輻射華北西北廣大地區。唐山三女河機場是河北省內第四個正式營運的民航機場。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2018年12月印發的《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中,唐山市被明確為港口型和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31]


唐山是中國鐵路交通的源頭,1881年開平礦務局修築的唐山至胥各莊全長約20華里的唐胥鐵路,是中國自建的第一條標準軌鐵路,當時的主要運營任務是承擔開平煤礦的煤炭運輸,開平煤礦(今開灤唐山礦)成為中國鐵路的起點。唐胥鐵路後來向西延伸到天津、北京,向東延伸至山海關,成為京山鐵路的一部分。唐山市路南、路北兩區名稱中的「路」最初就是指京山鐵路。位於今路南區的唐山南站,原為唐山的主要客運站唐山站,其前身(俗稱老車站,位於現建國路天橋東側老站道口處)隨唐胥鐵路而誕生,是中國第一座火車站,後遷建於現址,1907年開始運營[32]。1996年因京山鐵路壓煤改線而被新唐山站所取代。
今穿越唐山境內的鐵路主要有京哈鐵路、津山鐵路、大秦鐵路、津秦高鐵(津秦鐵路客運專線)、京唐城際鐵路、張唐鐵路、遷曹鐵路、唐曹鐵路(在建)、環渤海城際鐵路(規劃中)、唐遵城際鐵路(規劃中)、津承城際鐵路(規劃中)等。唐山市市區範圍內主要車站有唐山站(位於路北區)、唐山北站(位於豐潤區)、唐山西站(位於高新技術開發區)、唐山南站(位於路南區)、曹妃甸港站(位於曹妃甸區)和曹妃甸東站(位於曹妃甸區)。

唐山現有229.7公里的海岸線。孫中山曾在辛亥革命前後兩次到唐山考察,在1918-1919年寫作《建國方略·實業計劃(物質建設)》時,提出在渤海岸線樂亭縣王灘一帶興建港口的設想[33]。1980年代末,唐山市開始謀劃港口建設。唐山港京唐港區(初名「王灘港」,1993年7月京唐兩市合作建港後命名為「京唐港」)於1989年開工建設,1992年正式通航,是唐山最早開發的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曹妃甸港區於2004年開工建設,2005年通航運營,其礦石碼頭的2個泊位可停靠40萬噸級礦石輪船。豐南港區項目於2016年開工建設。
截至2019年,唐山港已建成礦石、煤炭、LNG、原油、集裝箱等各類泊位126個,航線通達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餘個港口,是全國主要的進口鐵礦石接卸港和鋼材輸出港[34],2019年貨物吞吐量在全國港口中排名第三[35]。近年來,唐山港在山西、內蒙古、新疆等地建立了多個內陸港,開通海鐵聯運班列,2018年開通中蒙國際集裝箱直達班列,以及京唐港至安特衛普班列的首條中歐班列。
唐山三女河機場位於高新技術開發區境內,距市中心區20公里,是一座軍民合用機場。其前身為1950年修建的位於路北區的軍用機場,1976年唐山地震時曾於第一時間派機報告災情,並在難以想像的條件下指揮救災飛機起降3000餘架次,搶運了大批重傷員及救災物資,整個過程無一事故,堪稱奇蹟。[36]1985年曾短暫開通民航。因城市發展需要,於2004年11月搬遷至現址。2007年3月唐山市開始籌備建設唐山三女河機場。2008年12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同意唐山軍用機場實行軍民合用並進行擴建。2009年2月機場工程正式開工。2010年7月唐山三女河機場正式通航,是河北省正式運營的第4個客運機場。
2019年末主城區公交運營車輛1944部,其中新能源公交車(電動、插電)541部,清潔能源公交車1403部;公交運營線路141條。開通鳳凰旅遊巴士專線,市民中心公交首末站建成投用。[37]
社會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7,717,983人[38]。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7,577,28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40,694人,增長1.86%,年平均增長率為0.18%。其中,男性人口為3,921,523人,佔總人口的50.81%;女性人口為3,796,460人,佔總人口的49.19%。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3.29。0-14歲的人口為1,278,373人,佔總人口的16.56%;15-59歲的人口為4,678,975人,佔總人口的60.62%;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760,635人,佔總人口的22.81%,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232,975人,佔總人口的15.98%。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4,963,907人,佔總人口的64.3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754,076人,佔總人口的35.68%
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96.4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12.26萬人,鄉村人口284.16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4.32%。[39]2018年末戶籍總人口758.08萬人,其中,男性382.94萬人,佔50.51%;女性375.14萬人,佔49.49%。全年出生人口7.68萬人,出生率10.15‰;死亡人口3.07萬人,死亡率4.06‰;人口自然增長率6.09‰。[40]唐山外來人口中以東北人居多。
唐山市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51個,總人口約35.99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4.75%,居河北省第三位,是全省散居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城市之一。少數民族中以滿族人口最多,約28.77萬人,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絕大多數;其次為回族3萬餘人,再次為壯族和蒙古族,各1萬餘人。以上四個民族合計佔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的96%以上。少數民族人口超過萬人的區縣(市)包括:遵化市11.45萬人、玉田縣4.78萬人、豐潤區3.19萬人、遷安市2.99萬人、路北區2.38萬人、豐南區2.23萬人、灤南縣1.96萬人、遷西縣1.53萬人、灤州市1.37萬人。全市共有3個民族鄉和2個少數民族主體鎮,均位於遵化市境內,分別為西下營滿族鄉、湯泉滿族鄉、東陵滿族鄉,以及馬蘭峪鎮和石門鎮(兩鎮均以滿族人口為主體)。全市228個民族村分布於各區縣(市),其中滿族村199個、回族村28個、滿回聯合村1個[41]。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7,425,614人,佔96.21%;滿族人口為228,586人,佔2.96%;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63,783人,佔0.83%。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98,893人,增長1.35%,比例下降0.48個百分點;少數民族人口增加41,801人,增長16.68%,比例提高0.48個百分點。其中滿族人口增加29,239人,增長14.67%,比例提高0.33個百分點。
唐山話屬冀魯官話,與普通話在語音上差異較為明顯,主要特徵是揚聲發作降調。市區及古冶口音被認為最為純正。已故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趙麗蓉在小品表演中,常以帶有濃郁「唐山味兒」的語言作為特色。
唐山市內各地口音存在一定差異:灤州、灤南、樂亭等地口音接近,合稱「昌南樂」(「昌」指昌黎)。豐潤口音接近市區,但在聲調上有細微差別。遷西與遷安口音相近,發音較硬。



唐山市基礎教育體系中包含多所重點中學,其中包括唐山市第一中學(亦稱唐山市翔雲中學)、唐山市第二中學(唐山二中實驗學校)、唐山市開灤第一中學、唐山市開灤第二中學、唐山市第八中學(河北唐山外國語學校)、唐山市第十中學以及唐山市第十一中學。
唐山是中國交通工程、礦冶工程高等教育的重要發源地之一。1905年,受庚子國變影響停辦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在唐山天津武備學堂開平班舊址復校,更名為唐山鐵路學堂;1906年增設礦科,後發展為唐山路礦學堂。此後學校多次更名,在當地通常被稱為「唐山交通大學」,培養了包括茅以升、竺可楨、林同炎、楊杏佛、黃萬里等在內的大批知名校友。受開灤煤礦採掘影響,20世紀50年代後期曾考慮遷往甘肅蘭州選址建設。1964年,根據中央「大三線建設」部署,鐵道部決定將唐山鐵道學院遷至四川峨眉;1972年更名為西南交通大學。2017年,西南交通大學唐山研究生院正式掛牌成立。
現今唐山市內的高等院校包括華北理工大學、唐山師範學院、唐山學院,以及民辦獨立學院華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和華北理工大學冀唐學院。
唐山市擁有多家綜合性和專科醫院,主要醫療機構包括唐山市工人醫院、唐山市人民醫院(兼腫瘤醫院)、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開灤總醫院、唐山市協和醫院、唐山市中醫醫院以及唐山市婦幼保健院(婦兒醫院)等。此外,唐山市還有專門的精神衛生中心(第五醫院)、肺科醫院(第四醫院)、傳染病醫院(第七醫院)、眼科醫院和多個工業企業附屬醫院,如唐鋼醫院(弘慈醫院)和陶瓷集團醫院(第八醫院)。公安系統設有唐山市公安局安康醫院,負責戒毒和相關醫療服務。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二醫院(原解放軍第二五五醫院)也在當地提供醫療保障。
近年來,隨着醫療體制改革推進,部分醫院在資源整合和管理方面面臨挑戰。唐山南湖醫院因經營不善及資金鍊斷裂停診,引發社會廣泛關注[42][43]。

主要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五大宗教。在路北區有佛教寺院大唐興國禪寺、兩座基督教堂(分別在伍家莊街、西外環)。各市區都有幾座天主堂。路南區(和平路)和開平區有清真寺。道教名觀玉清觀在開平區,1976年毀於唐山地震,後來道士董崇文投資1200萬元,在開平老城北門外重建,今唐山道教協會即坐落於此。
文化
唐山民間文化品類有秧歌、跑旱船、踩高蹺等表演形式,有泥塑、剪紙、刺繡等工藝美術類型,有花會、廟會等群眾文化活動。唐山開埠後,秧歌、蓮花落、數來寶等在民間廣為流傳,蓮花落經過劇作家成兆才等的改編,發展成為評劇,在華北、東北地區影響廣泛,並成為全國性大劇種。成兆才創作改編了近百個評劇劇目,其中《花為媒》《楊三姐告狀》較為知名。近年來唐山每年舉辦中國評劇藝術節。樂亭的清平歌和散曲後發展成為樂亭大鼓,樂亭皮影廣泛流行於冀東地區,遂稱為唐山皮影。評劇、皮影、樂亭大鼓被譽為「冀東文藝三枝花」,均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山菜屬於典型的北方菜,代表菜餚有海參扒肘子、醬汁瓦塊魚、紅燒裙邊等,小吃包括蜂蜜麻糖、棋子燒餅、花生酥糖等。煨肘子起源於20世紀初,由廚師在傳統豬肘子做法的基礎上改良,1937年由唐山鴻宴飯莊推出。鴨黃豆角以鴨黃、豆角為主要原料,屬京東風味小吃。
唐山特產涵蓋傳統食品、農產品和工藝品。傳統食品有蜂蜜麻糖、棋子燒餅、萬里香燒雞、花生酥糖和大餎餷等;農產品包括京東板栗、胭脂稻、灤州花生、柏各莊大米、大白菜、水蜜桃、栗蘑、香菇、甘薯等。沿海地區水產資源豐富,有對蝦、海蟹、河蟹、蚶子、海米及多種魚類。唐山是重要陶瓷產區,產品包括日用瓷、建築瓷、衛生瓷和美術瓷。其他地方食品飲料有醬油肘子、缸爐燒餅、蝦油、蝦醬和玉田老酒等。
體育

唐山新體育中心,位於河北省唐山市南湖生態旅遊風景區附近,佔地約258.3畝,建築面積約11.29萬平方米,由400米標準田徑體育場(3.5萬座)、冰籃一體體育館(6000座)和游泳館(2000座)組成,可承辦地區性綜合賽事及全國單項賽事。2023年1月1日啟用,曾獲中國鋼結構金獎、2022年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科學技術獎優秀獎等[44][45]。
唐山近年來舉辦了多項國內外體育賽事。1991年9月20日至28日,唐山市與石家莊市共同承辦第二屆全國城市運動會。1995年8月23日至29日,第三屆中日韓青少年運動會在唐山舉行。2000年6月8日至11日,第二屆世界男子乒乓球俱樂部錦標賽在唐山舉辦。2016年,唐山與中國田徑協會、河北省體育局聯合創辦唐山國際馬拉松賽,首屆為半程馬拉松,自2017年起升級為全程馬拉松,每年秋季舉辦。此外,2016年還舉辦了全國公路自行車冠軍賽總決賽暨首屆唐山全國自行車公開賽,並自此每年舉辦該賽事。2017年,首屆「一帶一路」杯國際沙灘足球邀請賽在唐山國際旅遊島舉辦。
名勝

位於唐山市中心城區的著名旅遊景點包括:唐山抗震紀念碑廣場及抗震紀念館、2016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南湖城市中央生態公園、開灤國家礦山公園、中國(唐山)工業博物館和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以及鳳凰山公園、大城山公園、大釗公園等。
分布在其他各區縣(市)的風景名勝主要有: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遵化清東陵,遷西潘家口-喜峰口水下長城和青山關長城,遷西景忠山,遷安國家地質公園山葉口景區,復原灤州千百年歷史古蹟風貌的灤州古城,樂亭李大釗紀念館及故居,豐南唐津運河風景區,省級自然保護區、鳥類樂園——曹妃甸濕地,省級旅遊度假區——唐山國際旅遊島(菩提島、月島和祥雲島)等。
截至2019年末,全市共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國家5A級旅遊景區1處、4A級旅遊景區1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個,國家城市濕地公園1個(唐山南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國家森林公園2個(翔雲島國家森林公園、清東陵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1個(遷安國家地質公園),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4個(樂亭李大釗紀念館、豐潤潘家峪慘案紀念館、唐山抗震紀念館、灤南潘家戴莊慘案紀念館)[46],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4個(樂亭李大釗故居和紀念館、豐潤潘家峪慘案紀念館、開灤礦山博物館、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47],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3個(唐山抗震紀念館、唐山地震遺址[遺蹟三處]、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48][49];省級旅遊度假區2個(唐山國際旅遊島、曹妃甸生態旅遊度假區),省級自然保護區2個(樂亭菩提島諸島海洋自然保護區、曹妃甸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50],省級森林公園5個(豐潤腰帶山森林公園、遷西景忠山森林公園、遵化鷲峰山森林公園、遷安徐流口森林公園、遷安山葉口森林公園)。
友好城市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