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地獄邊境
電子遊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地獄邊境》(英語:Limbo)是一款平台解謎遊戲,它是丹麥遊戲開發商Playdead Studios的首部作品,2010年7月在Xbox Live Arcade上首發,現支持13國語言[1]。《地獄邊境》是一款2D橫向捲軸電子遊戲,引入了可控制環境物體和玩家角色的物理引擎。玩家扮演一個無名的男孩,他將穿越重重危險去尋找他的姊姊。遊戲中設置了重重陷阱,玩家必須運用自己的邏輯思維和想像能力來解決一路上的難題,可能在找到正確方案前遭遇多次失敗。Playdead將遊戲的風格稱為「試驗與死亡」(Trial and Death),如果玩家角色死亡,將會出現在視覺上十分恐怖血腥的畫面。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此條目在對應語言版為高品質條目。 (2023年2月28日) |
該遊戲的畫面主要是以灰階風格來表現的,詭異的光線、膠片般的顆粒感畫質和微小的環境噪聲都烘托出了詭異恐怖的氣氛。遊戲記者們讚賞這種黑色風格,並將其與黑色電影和德國表現主義相比較。由於遊戲獨特的美學風格,評論家們把它當做「藝術遊戲」的一個範例。
Playdead公司已於2016年6月發布了其最新作品《Inside》,角色、畫面風格和遊戲方式繼承了《地獄邊境》,依舊廣受好評。
Remove ads
情節
遊戲的主角是一個無名男孩,他在地獄邊境(遊戲英文名來自於拉丁文「limbus」,意味着「邊沿」)的森林深處甦醒。為了尋找他的姐姐,他一路遭遇重重危險,有奇怪的陌生人,有巨型蜘蛛,有陷阱,有工廠機械,有水窪等等。路上他遇到了一個女性角色,沒等他追上就突然消失了,在森林的盡頭他進入了一個破碎的城市,當完成所有的謎題之後,主角穿破一面玻璃重新進入森林,他再次遇到一個女孩,女孩未等他接近,突然起身,整個遊戲到此戛然而止。
遊戲設計
在遊戲設計之初,Jensen就為地獄邊境這個遊戲設定了三個目標。第一個是創造一個獨特藝術風格。Jensen希望能夠不藉助複雜的三維模型也能營造一個唯美的意境,並且專注於提升遊戲的趣味性。第二個目標是除了常規的左右移動以外,只需要增加跳躍和抓取這兩個控制方法,這樣可以提升易玩性。最後這個遊戲不需要輔助的文字指導玩家,讓玩家自己學習遊戲中的機械系統。遊戲有意沒有揭示遊戲內容的細節,僅僅用一句「由於擔心姐姐的命運,一個小男孩進入了地獄邊境」讓玩家自己去思考遊戲方法,品讀遊戲意味。
遊戲中另外設計了一條常規路線之外的隱藏路線,該路線環境為幾近全黑,難度增高,玩家只能以聽聞環境機關聲音的方式攻略該路線,此設計為常規玩法之外提供了另一個新奇的玩法。
評價
評價
《地獄邊境》獲得了積極的評價,但也被批評故事太短;有些評論家發現遊戲有着某種深層含義,它與遊戲過程緊密相連;另一些則認為缺乏重要劇情和突然地結尾貶低了遊戲的價值。批評者們的共同點是認為較高的售價和較短的遊戲時間可能使顧客不願購買這款遊戲,但反觀者則認為遊戲的長度是合理的。遊戲的銷量是2010年Xbox Live Arcade遊戲中第三高的,產生了750萬收入。該遊戲還贏得了兩項獨立遊戲節獎項。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