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女生節
中國大陸的校園節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女生節,是中國大陸的一個校園節日。大部分學校將日期定在國際婦女節前一天的3月7日。一般認為於20世紀末從中國大學中發展而成,21世紀初逐漸在全國形成濃厚氛圍[1]。但是,進入21世紀20年代後,隨着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放緩,且復現上世紀80-90年代日本社會的男女對立現象,女生節的商業化也為其引來了大量質疑[2]。

歷史
女生節的起源極富爭議,早在20世紀末便在中國各高校中流行,有多個高校為女生節起源地的說法。一是廣東工業大學的前身廣東工學院在1991年開始舉辦的活動,定於每年11月的第三個星期[3]。
二是1986年3月7日,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和經濟學院在山東大學東校區科學會堂舉辦的「女生節聯歡晚會」,各大媒體對女生節做了「詳盡的跟蹤報道」[4]。1986年的活動,被稱為第一屆女生節,並指「此後經媒體報道,女生節逐漸在中國各大院校內蔓延[5]。」但1986年起源於山東大學的說法,與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a]、經濟學院[b]的建院時間相矛盾。或說此事發生在90年代初[8]。
三是,與廈門大學相關的起源傳說中,指廈門大學女生為與大齡、已婚女性區分,選定婦女節的前一天為女生節。進入21世紀,女生節經過全中國大陸的各級高校學生會或民間的引進,女生節在高校中逐漸風靡。另外,在十月下旬各大高校也會舉辦「女生節」幫助學生在光棍節前脫單[9]。
2010年代,微博開始流行以後,其中的精彩創意,往往熱鬧非凡,很多活動的照片被上傳到網絡上並通過微博等媒介廣為流傳,使得節日的人氣愈加旺盛[9]。2011年,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學生在校園內懸掛的女生節條幅由於妙語連珠在網絡上走紅,此後女生節開始走出校園,進而成為全社會的一個節日[10]。
在新聞媒體的報道中,這個節日的宗旨是關愛女生,展現女生的風采。期間通常會由學生會或者學生自發組織進行包括聚會,講座,向女生贈送禮物,唱情歌,燈光組字,懸掛橫幅,提供「呵護」女生服務等種種活動[11][1][12]。
隨着中國年輕女性購買力的不斷提升,女生節被商家,特別是電商所青睞,成為一個針對女性進行營銷的節日,有大數據報告指女生節比婦女節更具消費潛力[13]。部分商家甚至推動「女生節取代婦女節」。2016年,百度糯米籌備該平台第三屆3.7女生節時,於3月3日播放藝人范湉湉呼籲女生節取代婦女節的視頻,引起輿論關注[14]。

Remove ads
評論
2010年,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教授金一虹接受採訪時,表示女生節「是值得支持和提倡的一件事情」,金一虹表示,大多數女生對此一節日表示歡迎,「是一個符合大學生朋友心理,體現大學生向善、向美、向上的有創意的好節日,值得受到推廣。」[11][9]
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教授表示,相比於隨着網絡時代的到來和深入而漸漸變味的「婦女」二字,消費者和傳播受眾更容易接受「女生」這一稱呼,因為女生節的說法更契合現代人的情感[15]。
2016年,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沈奕斐撰文指,從婦女節到女生節,背後是通過年齡、容貌、性、生育等條件把女性分為三六九等,在分等的過程中形成了隱性歧視,即年輕漂亮的「女生」被放在了等級最高的位置[2]。
參見
備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